我国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我国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我国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丽娟内容摘要:所得税会计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所得税会计的目前状态,但是所得税会计研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目前我国的所得税人员和税务工作现状有一定的缺陷,列支渠道不正确,部分企业不遵循相关性和配比性原则而且有意无意地混淆不同费用的范围和税前税后列支顺序等一系列问题,都危害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想让所得税会计研究发展更好必须采取: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与所得税会计相关的经济法规需配套,必须有严惩的法律等措施,这样才能让所得税会计研究发展的更好,更加规范。关键词:所得税会计 会计收益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最早产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
2、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也就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净收益是衡量企业成就的主要尺度。而如何节约支出,增加收入,是今天的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决策。所得税对企业的组织形式、财务安排、交易方式等都有影响,企业进行决策时不能不考虑所得税这一重要因素。严格的所得税会计的核算,能确保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因此人类对于所得税会计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不断更新,本文中探讨会计所得税会计研究的意思进行说和现状明,还有所得税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引起大家的重视。一、 所得税会计的内容(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所得税会计
3、是研究和处理会计收益、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所得税会计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也就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从那以后到现在,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经历了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资产负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二)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存在的差异所致。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分别遵
4、循不同的原则、规范和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要求。因此,相同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与按照国家税法计算的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肯定有的,故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可能直接以会计收益为依据,而要以所得税法规定对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后,才能正确的计算出应税收益,因而就产生了调整这一复杂过程的专门的所得税会计,这也就是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三)所得税会计的现状我国的所得税制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确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原有的税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税收作用更好的发挥。因此,我国对所得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我国自1992年颁布税收征管法和1993年颁布企
5、业所得税条例起,就确立了会计制度服从税法的计税原则,1994年财政部下发的企业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是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主要依据。新税法的制定,使税法标准与会计准则的差异明显扩大,我国会计和税法的改革和调整都朝着各自独立的方向发展。(四)所得税会计研究的意义为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财政部相继发布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使其逐步与国际接轨,其中对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做了调整。IAS12所得税(1996年修订稿)所列举的几项其他暂时性差异在我国都是存在的,并且,财政部颁布的财会字199866号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问题解答中已对此类
6、差异的会计处理做出了规定,只是未提出这一概念而已,如“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如果资产评估增值部分未折成股份,并按税法规定在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需要征税的,在按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调整资产账面值时,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计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并且,这一类差异虽然数量不多,但因其所涉金额可能较大,不可忽视。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同时,按照相同数额确认所得税费用。这样处理对确认所得税费用是不准确的。所得税费用应当以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样既解决了我
7、国的现实问题,也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因此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与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二、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处理方法(一)应付税款法在应付税款法下,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假设不欠税,则所得税费用就是交纳的所得税,即现金支出多少,费用就是多少,这是收付实现制。采用应付税款法,关键是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应交的所得税计算出来了,所得税的费用也就确定了。应付税款法既可用来处理永久性差异,也可用来处理时间性差异。 应付税款法要求所得税费用按税法计算,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税款。因为所得税是因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法定费用,与以后各个期间的收益无关,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理应由本期收益负担。同时,此种
8、方法按应税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使本期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与本期应交税款相同,计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递延的税款法按会计利润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则纳税影响额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其处理并不稳健。当然,应付税款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存在大额超过税法规定的工资费用、业务招待费等等,则会导致其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与按会计制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存在较大差额。(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以后期间的会计方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分为两大类是递延法和债务法。(1)递延法:按暂性差
9、异发生年度的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不作调整。(2)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额发生相反变化时转销。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余额要根据税率变动或新征税款进行调整。(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目前我国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10、。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算出利润表中项目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在国际上,会计经历了其重心从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的转换过程。2001年我国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不包括递延法、债务法即损益表债务法),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所得税核算方法。但是,由于多种方法的并存,造成各企业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也不利于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行为,确保会计
11、信息质量,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07年1月1日市公司开始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三、所得税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一)目前我国所得税人员和税务工作的现状有一定缺陷目前,在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都不高,再加上会计操作技术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所得税会计独立后的工作需要。虽然新税制度中规定了纳税代理制度,但由于我国税务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数量严重不足,纳税代理制度要在实际工作中推行,还需要一些时间。税收稽核方面的工作也需很大的改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完善所得税会计制度变得特别重要,很好的运用所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所得税 会计 存在 问题 对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