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纳税筹划问题研究(附外文翻译).doc
《企业集团纳税筹划问题研究(附外文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集团纳税筹划问题研究(附外文翻译).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集团纳税筹划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和各项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依法纳税逐渐被我国大多数企业所认识和重视。为了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来达到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合理应用纳税筹划可为企业带来的税收减免入手,通过大量实例,对比论证了纳税筹划在决策中的可行性、重要性。在参考大量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从纳税筹划的含义入手,分析我国企业忽视纳税筹划和现在纳税筹划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进行讨论,划清税收筹划、避税以及偷税的界限,并针对我国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税务机关角度研究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2、的合理性、合法性。从而实现企业资金、成本、利润的最优效果。关键词 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纳税政策AbstractWith the matur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pay tax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have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attention. Law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3、 the framework of tax policy to achieve cost savings tax purposes; enterprises maximize the value an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business tax planning needs to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From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tax planning for businesses starting with tax relief, through a large num
4、ber of examples of tax planning comparison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in decision-making importance. In reference to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meaning of tax planning from the start, analysis of Chinas enterprises to ignore tax planning and tax planning is n
5、ow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ause of discussion, to draw a clear tax planning, tax avoidance and tax boundaries and Tax Planning for Chinas enterpris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From the tax authorities to examine how the point of view of a reasonable tax planning, and t
6、he legitimacy of. In order to achieve enterprise funds, costs, profits, the optimal effect.Keywords Enterprise Group; tax planning; Tax policy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纳税筹划的背景及目的11.2国内外纳税筹划的现状和研究成果11.3纳税筹划的研究方法和内容2第2章 企业集团的概述32.1企业集团的含义32.2企业集团的特征32.2.1市场结构的垄断性与兼容性32.2.2企业产权的连锁性与独立性32.2.3成员企业的趋利性与协同性
7、42.2.4组织管理的开放性与层控性5第3章 纳税筹划的概述73.1纳税筹划的含义73.2纳税筹划的特征73.2.1纳税筹划合法性73.2.2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73.2.3纳税筹划的目的性73.2.4纳税筹划的专业性83.2.5纳税筹划的时效性。83.3纳税筹划的方法83.3.1充分利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83.3.2充分利用条款103.3.3充分利用财务会计规定113.3.4税负转嫁11第4章 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的现状及建议134.1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的现状134.1.1企业集团忽视纳税筹划的原因134.1.2企业集团重视纳税筹划的原因134.2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的建议14结论16致谢17参考文献
8、18附录19第1章 绪论1.1纳税筹划的背景及目的我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税务机关的征税手段比较落后,国家不重视税收杠杆作用。这给民众造成纳税不重要、纳税筹划更没有必要的观念。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对纳税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准则,企业相应地也开始研究纳税筹划的问题。因此,从我国内外部环境来讲,现在是比较重视纳税筹划的时期。对企业来说,税收成本同其他经营成本一样不可避免,而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它,这必然要求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并且税法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弹性存在又为此提供了可能。随着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水平的日益提高,依法纳税成为必然,企业再
9、通过简单的“税务协调”已不能达到目的。因此,更新纳税观念,认清逃税、偷漏税的违法本质,树立全新的守法、诚信意识,精打细算,通过合法途径减低纳税成本,增强企业理财能力,是企业走向理性成熟的现实选择。1.2国内外纳税筹划的现状和研究成果发达国家在纳税筹划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要研究发达国家纳税筹划模式,更新纳税观念。合理纳税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的逐步下调,国内市场上民族企业和跨国企业一起在竞争,而跨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磨炼,尤其是在纳税筹划方面已经领先一步,这就要求国内不论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要尽快掌握纳税筹划方面的技能,以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的目
10、的。 新建立的企业往往一开始只是考虑产品的市场问题,而把税收问题放在一边,当运作一段时间后,每次预缴所得税时才发现要把一部分利润上缴国家,这时才真正意识到合理纳税筹划的重要性。而很多企业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现在跨国企业一般有税务顾问或自己企业的税务经理,负责企业的税务事宜,为企业提供纳税筹划。 企业的自身发展也需要不断加深对合理纳税筹划的认识。现在,跨国公司投资时,不仅考虑当地的税收环境,而且更多地研究该行业的税收变化和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政策变化趋势,以达到一种动态管理的目的;同时,在研究适合于该地区或国家的税法精神下的企业经营战略。1.3纳税筹划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如果从长远角度看,企业合理纳税
11、筹划有利于纳税人涵养税源,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纳税人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纳税筹划,促进了产业布局的逐步合理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从整体来看,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繁荣,国家的税收收入必将与之同步增长。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加深对合理纳税筹划的认识,在企业经营中,逐步把企业合理纳税筹划提升到一定的地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更有必要重视,并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对于国家而言,有必要去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因此本文就我国纳税筹划的现状展开讨述。首先,提出我国纳税筹划被重视与否的原因。其次,通过引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条款、财务会计规定、税负转嫁等方法来实现纳税筹划的
12、目的。最后,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第2章 企业集团的概述2.1企业集团的含义企业集团是指一些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和企业内部组织的变化,组建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资产、产品技术等为纽带,母公司通过投资及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企事业法人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2.2企业集团的特征2.2.1市场结构的垄断性与兼容性企业集团的产生就与市场的垄断有着密切的联系。集团是多个相关企业的联合体, 它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必然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以某个大企业为中心的商品产销网络, 表现出市场结构的垄断特征。企业集团形成市场垄断的原因主要决定于以下方面: 其一, 集团的发展决策易于
13、形成统一的目标。使集团系统内企业成为联合阵营, 共同开拓市场领域, 扩大市场份额; 其二, 规模生产使生产成本降低, 利润上升, 易于实现价格优势; 其三, 企业集团便于集中多个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设备进行产品改进和创新,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此说来, 产业的集中度和企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换言之, 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促进了企业集团利润率的相应提高。兼容性特点主要体现在现代企业集团产品结构上。为了分散市场波动的风险, 扩大生产规模, 不局限于单一产品生产, 发展多产品、跨系列、跨行业的综合经营是现代企业集团的又一特性。而产品结构的兼容性是由组织结构的多层次性来实现的。因为
14、只有企业集团庞大的组织结构才能够使集团内各部分合理分工, 进行多样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2.2.2企业产权的连锁性与独立性实践和经验表明,资产纽带是企业集团维系其组织结构稳固,又便于实际运作的有效契约方式。实施资产纽带的关键在于理顺集团成员企业间的产权关系。公司产权的的意义在于公司出资者对公司资产的实际占有权与支配权,一般表现为以股票为载体的股权。企业集团产权的连锁性主要是由此表现出来的。一般而言, 核心企业对下属企业控股量基本对应着其在下属企业产权中的原始所有权的大小, 核心企业也依据其原始所有权的大小对下属企业产生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对下属公司决策的参与权以及对公司收益参与分配的权利等。从这
15、个意义上讲, 企业集团核心企业与各成员企业之间就形成一个呈网络化的产权结构, 而这种网络化的产权结构无疑正是企业集团实现集团化经营的基础。同时,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个体。它们有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权利和义务。即使核心企业对下属企业具有经营管理的特权, 每个成员企业的管理仍是自主的, 自立的。这就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能及时、灵活、有效地处理各项生产、经营事务成为可能, 同时有利于培养成员企业的独立竞争意识和市场风险意识。成员企业的高效、合理的管理是企业集团具有运作的秩序性和凝聚性的基础。2.2.3成员企业的趋利性与协同性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16、的个体。所以成员企业的趋利性既由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在经济的层面上提供了“可能性”; 也由其独立法人地位在法律的层面上确定了“必然性”。成员企业在不损害集团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追求企业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是无可非议的。成员企业遵循独立自主原则, 独立行使经营管理权。保留成员企业的个体趋利性有以下一些好处。其一, 有利于调动每一个集团企业的积极性。否则, 集团过分地强调统一, 讲究集中,会窒息成员企业的活力, 挫伤它们的积极性; 其二, 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每个企业保持自己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权利与责任, 会使每个企业在经济竞争中约束自己的运作, 从而不会形成“托拉斯”式的行业
17、垄断, 扰乱国家产业结构; 其三, 它与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在尽可能小的投入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其四, 符合经营管理中的竞争原则。集团中的企业之间亦需要提倡正当竞争, 反对保护落后。鼓励成员企业趋利是督促集团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企业集团中, 成员企业的趋利性是一种绝对的表现, 而企业之间还表现出相对的协同性。集团并非几个不相关企业的简单相加,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组织而存在, 集团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 客观上也要求各成员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协同运作, 形成集团优势, 实现企业的聚集效益。使各成员企业具有协同性的基础是其间的联系纽带。企业间存在着多
18、种纽带样式: 资产纽带、技术纽带、产销纽带、产品纽带等。无论哪一种纽带都会或多或少地加强企业与企业间的协作与联系。然而, 如何加强企业间的协同是挖掘集团潜力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 集团中成员企业间的协同性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 产权勾连;(2) 产品配套生产;(3) 科研协作; (4)资源配置。成员企业间协同性的大小取决于组织结构层次的松紧。与集团企业关系密切的控股层企业不仅与集团企业协作性强, 控股层中诸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会较为密切。其下, 参股层企业、协议层企业之间关系则依次松疏, 协作关系也逐次降低。2.2.4组织管理的开放性与层控性企业集团是一种独特的组合体。其管理不可能采用直
19、接的上下级领导关系的方式进行, 而应采用与法律规定相一致的以股权为基础, 获得投票表决权, 或以契约为基础获得协调权等间接方式实施管理。集团可以通过整个目标的制定, 行业现状调查和未来预测, 股权的控制等方式对下属公司的投资决策、生产经营策略进行间接影响, 而下属公司对自身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的选择拥有最终决定权。由此看来, 就集团的整体而言, 集团的组织管理格局呈现开放性、兼容性和民主性的特征。企业集团的组织管理在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的同时还表现出相对的层控性。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是多层次的“金字塔”状结构, 成员企业以核心企业对其控股量的大小形成一个相对的等级组织。例如“集团公司-
20、- 事业部(按产品、地区进行合理划分) - - 子公司”的三级管理体制。集团公司之中的董事会是企业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 它担负着“制定集团经营方针经营战略”、“选聘或任命集团总经理人选”、“控制集团预算和决算” 等责权。下属成员企业则应按规定的协议和章程定期向董事会进行投资方向、人事安排、财务计划等方面的汇报。董事会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权限与对下属公司控股量的大小成正比。集团的组织管理也是层层控制型的, 比如孙公司对子公司负责,子公司对母公司负责。企业集团组织管理的开放性与层控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强调开放性, 有助于激发每个成员企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有助于集团整体效益的提高; 强调层控性, 有助
21、于进行集团的全面管理, 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经营, 发挥集团优势, 增强市场竞争力。第3章 纳税筹划的概述3.1纳税筹划的含义纳税筹划指的是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3.2纳税筹划的特征3.2.1纳税筹划合法性合法性表示纳税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逃税,显然要坚决加以反对和制止。征纳关系是税收基本关系,法律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纳税义务人要依法缴税,负责征税的税务机关也要依法征税,纳税人偷逃税是触犯法律的行为。不过在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作出选择低税负的决策,是无可非议的
22、,征税人不应当加以反对。用道德的名义劝说纳税人选择高税负,不是税收法律的要求,因而不值得提倡。3.2.2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税收是国家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多征或减征税收,引导纳税人采取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为,以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或治理社会的目的。3.2.3纳税筹划的目的性反映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中,其选择和安排都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而进行,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为中心。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也是一种策划活动,而人们的策划活动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意图和目标而进行的,没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就无法进行策划。在纳税筹划中,一切选择和安排都围绕
23、着节约税收成本的目标而进行,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享受与行使是进行纳税筹划的中心。3.2.4纳税筹划的专业性由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它要求筹划者要精通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熟悉财务会计制度,更要时刻清楚如何在既定的纳税环境下,组合成能够达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3.2.5纳税筹划的时效性。国家的税收政策法令是纳税人进行理财的一个外部环境,它实际上给纳税人的行为提供空间,纳税人只能适应它,而无法改变它,纳税筹划受现行的税收政策法令所约束。然而,纳税人面对的行为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集团 纳税 筹划 问题 研究 外文 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