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以陕西三原县为例西北大学经管学院.doc
《西部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以陕西三原县为例西北大学经管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以陕西三原县为例西北大学经管学院.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部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以陕西三原县为例刘晗摘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如何实现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枢纽,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将对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发挥重要影响。本文将通过对陕西省三原县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制约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关键词:西部农村 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引言 西部农村金融的历史与现状农村金融作为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 是农村的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之间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分工、合作及竞争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 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从其结构角度来看, 主要由农村金融供给主体、需求主体和农村金融生态
2、环境构成。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有宏观层次的监管主体、中观层次的机构主体, 它们借助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形成了互动、演化、竞争的不同分布群落和有机联系的整体。当前, 国内农村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这就决定了各地区的农村金融状况既有同一性和宏观制度、政策上的同质性, 也有差异性、对宏观政策的不适应性。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体制、观念等原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深化对这些地区的农村金融状况的了解与认识,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以及在金融体制改革和在全国性的金融政策中体现出差别性,做到对症下药,对于加速这些地区的现代化,促进新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现状进
3、行专门的研究与分析。三原县农村金融状况 三原县隶属于陕西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辖10镇7乡,总人口39万,其中城市人口7万余人。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多种经营形成规模,形成北部塬区以粮果烟油为主要发展产业,南部灌区主攻粮菜花草,全县畜牧业发展较快的格局。 农户基本情况调查 在我们展开调研的三原新兴镇丰王村,共随机投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实际有效143份,经过整理,被调查农户主要收入种类及金额见表一表一农户主要现金收入构成大葱、油菜等蔬菜经济作物 注 该村近年来大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一村一品”建设项目粮食作物种植禽畜饲养外出打工林木种
4、植其他金额1700195057034003501300比例(%)18.4216.236.73.614(注 资料来源: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计算整理,同以下统计数据)从表一可知,该村粮食作物种植和村民外出打工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受气候条件决定,该村的林木种植产值不大,基本上没有水产养殖。我们在调查中还得知,受上级政策影响,近年来全村大量农户放弃原有粮食种植,开始转而进行大葱种植和家畜饲养。在家庭收入调查中,得出结果经过整理如下表所示 表2纯收入构成/(万元)0.5以下0.5 0.8 0.8 1.11.1 1.41.4 1.71.7以上占比(%)141828191211与陕西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5、可知,我们对样本数据计算得到*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545元,高于全省平均的3136元,但是低于全国平均的4761元。农户金融需求情况调查 改革开放前, 农村金融需求的承载主体是村集体, 贷款主要用途为购买化肥、种子, 金融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20 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末, 随着各国有银行在县一级的恢复与设立, 工行、建行服务对象定位县域工商企业, 农业银行在一些较大的乡(镇)设立营业所, 服务对象定位县域工商企业及农业经济的资金需求,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 经营自主权得到扩大, 个体私营及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999 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
6、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 只保留了吸储功能, 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致使农村大量资金流向城市, 致使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对当地农户借贷情况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目前家庭存贷(借)情况存款大于贷(借)款两者基本相同存款小于贷(借)款比例(%)431146目前有贷(借)款想法比例(%)232417主要贷款用途:修房,结婚,子女学费建大棚,扩大养殖我们的问卷覆盖了全村各个收入水平的农户,由于当地几乎没有乡镇企业,因此当地的金融需求主要来源于农户,从调查数据和我们对当地农户的走访可以发现当地的农户金融需求存在以下特点:(1)农户贷款需求较强,但满足程度不高。46%的家庭目前处于净负债状况,
7、借贷收入主要是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的盖房子、结婚和生产性支出的的购买大棚、扩大家畜养殖。该村距离镇中心约5千米,但镇上的金融机构只有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一家邮政储蓄的营业网点。农户们普遍反映如果没有关系很难从信用合作社贷到款,因此主要的筹资途径是向家住县城和镇上的亲戚借钱,而同村村民的借款由于利息较高,需要钱款的农民除非是别无他法,否则一般不会找村民借钱。从上表可以看出,该村的农民是有较强的借贷需求的,近年来随着大葱等经济作物的价格不断提高带来的扩大生产的需要和婚丧嫁娶支出的迅速增长,村民的资金需求有较快增长,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民的帮助作用很小,由于没有关系、缺乏贷款流程知识,大多数村民只是在存
8、钱的时候才会去那里。(2)借贷用途多样化,生活性贷款仍占较大比重。农户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生活消费单位,作为生活单位的生活性借款主要用于家庭成员医疗、子女教育、婚丧嫁娶、建房等非生产性活动,作为生产单位的生产性借款主要用于购买农器具如大棚薄膜、拖拉机之用。统计数据显示,65%的村民贷款需求是用于生活需求,而生产需求只占35%,这反映出,欠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内部的收入仍然难以完全满足生活所用,农户为了孩子的学费而四处筹钱的现象仍较为普遍。(3)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类型农户借贷需求存在差异性。从借款用途上来看,个体农户和种养大户的借款主要用于生产性用途,这些家庭往往储蓄多,非长期债务也较高;贫困
9、户借款用于生产性的非常少,借款集中用于子女的高中或者职业技术教育(我们注意到这些家庭很少有子女接受过大学教育)。由于当地新农合的建立,大多数农民反映医疗费用负担已经比以前大为减轻。从借款的渠道来看,前者获得信用社贷款等正规贷款的比例高于后者,低收入家庭倾向于向亲戚借款来获得资金满足生活所需。这应当可以解释为“大户”的交际面相对比较广,且熟悉贷款的流程、条件等相关情况。这种状况无疑会从金融层面产生农村各户收入的马太效应,十分不利于扶贫开发和农村金融的正常发展。(4)农户的借贷需求规模小而分散。农户借款仍以小额贷款为主, 单笔借款大部分都在1 万元以下,占到了所有借款的84.3%。这其中的原因首先
10、是当地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考虑到自身偿还能力比较有限和降低利息支出,农户一般愿意尽量少借款;其次由于农业经营风险比较高,信用社等贷款机构普遍存在惜贷心理,并且借贷金额越高,借贷者就越谨慎。(5)农户期望借款条件宽松。一是农户希望借款期限结构与生产周期相匹配。根据农产品是在第二年年初才能卖出的特殊性, 农户希望的借款期间是从当年的35 月到第二年的35 月。二是农户希望借款手续简单、灵活。大多数农户都认为信用社的贷款手续太复杂, 如前所述,许多农户正是因为不懂得信用社的贷款程序而从未向信用社申请过贷款。三原县金融供给状况分析 1,信用社产权不清, 民主管理制度虚设, 使得其服务目标异化。当前农村信
11、用社股权分散, 农民对自身权益不了解, 参与和责任意识薄弱, 信用社产权主体缺位,使信用社主任的权责实质上是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社员负责, 从而使信用社经营活动偏离为社员服务的目标,农户的金融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应。 2,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萎缩,力量薄弱,不能担当支农重任。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步伐的加快,各商业银行大面积撤销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本地的农信社倾向于向三原县南部灌区一些从事水果加工的产业贷款,使得三原县农村地区商业性金融机构缺失、支农力度严重不足。从历史数据来看,可以说,每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是在为农业生产“输血”,而是在从农村“抽血”(见表4)。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资金外流严
12、重,在得不到正规金融满足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就有了必然性,在三原县农村,虽然没有专门向农户放贷的组织,但民间贷款利率很高。从长期来看,由于这种非正规金融具有高息、还贷期短、催款手段不正规等特征,会对农户利益造成极大损害。最根本的应对之策是必须扭转当前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状况,用农村的资金来发展农村。表4年份农村流出资金城镇资本投资总额城镇实际GDP资本贡献率农村流出资金对城镇GDP增长贡献率(%)1991988.84948.713039.111.019921148.87414.315568.555%8.519931368.412565.117442.76.019941851.5165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部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以陕西三原县为例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 西部 农村金融 现状 分析 陕西 三原县 西北大学 经管 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1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