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镇江市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镇江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环评单位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1号二O一三年七月本简本内容由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并经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镇江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2、项目地理位置11.2项目由来11.3项目基本内容31.4项目建设规模31.5厂平面布置71.6生产工艺81.7建设周期及投资概况111.8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4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8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8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范围2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223.1 工程分析22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303.3 主要环境影响评价323.4对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影响分析353.5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36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433.7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493.
3、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果503.9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513.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514公众参与544.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544.2公众参与对象和方式544.3信息公开方式及公开内容544.4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574.5调查结果反馈及建议594.6总结595 评价结论606 联系方式60 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地理位置镇江市行政区域面积3843平方公里,辖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三个市以及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镇江新区,共有51个镇(街道),其中市区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镇江临江近海,水陆交通极为便利,为国家级水路主枢纽和省级公路主枢纽城市。世界闻名
4、的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312国道穿市而过。2009年5月份,镇江市委、市政府出台镇江主城区“青山绿水”两年行动方案,决定20092010年,在镇江主城区实施“青山绿水”两年行动,对主城区的云台山、宝盖山、跑马山、虎头山、狮子山、黄鹤山、磨笄山、花山、象山、合山、宝塔山等11座山体,以及古运河、运粮河、虹桥港3条通江河道进行集中整治,将山上的绝大部分房屋搬下来,将山体周边、河道两侧的违法建设、不符合规划的破旧建筑全部拆除,退房还山、退房还河,治理滑坡、修复生态、完善景观,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开放式天然公园,还市民以青山绿水,充
5、分彰显镇江“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特色和“山水、生态、宜居”的城市个性。镇江市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附近地貌多样,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一直被弃置,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治理。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神,提升跑马山周边景观环境,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建设镇江市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该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带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使镇江市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本项目建设地位于镇江市,项目东侧为新城花园三期,西侧为朱方路,北临二道巷,南达北府路。项目估算固定资产投资11218万
6、元,其中建筑工程费8520万元,安装工程费507万元,设备购置费600万元,其他费用1057万元,预备费534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302960平方米(折合454.4亩),总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工程地理位置具体见图1。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1.2项目由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护水系、绿地是创造高质量城市生活环境的基石,由自然水系和绿色植被等组成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发挥水体和绿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温增湿、滞尘降噪、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使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处于稳定之中,同时也构成了居民和旅游者休闲、娱乐、游
7、玩、观赏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水体及绿地承载着重要的城市职能,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它是镇江“城市山林”风貌特征的构成要素,也是镇江城市发展形态的影响因素。镇江主城内的水系与绿地是具有重要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的自然生态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对城市环境产生恶劣影响,也将极大地损害地方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突显“城市山林”特色,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内涵离不开城市内的水体和绿地,保护水体、绿地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突显“城市山林”特色就是让镇江“山、水、城、林”的城市特征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对山体及其绿色植被,应百倍珍惜、保护修复,使之日臻完善
8、。尽力保护好自然的天际线和水岸线,保护好山地林地,形成一处处宜人的小气候,形成一道道悦目的风景线,让镇江居民节假日有休闲的去处,让外地游客有观赏的景点。镇江市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附近地貌多样,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少年来一直被弃置,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理。该项目的建设,将会使镇江市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有利于推进旅游品牌的建设。 本项目针对跑马山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对于改善片区的环境面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从而创造更好的投资开发环境,促进该地区经济大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项目建设和环境的改善,区
9、域周边地块投资开发的潜力日益凸现,未来土地价值会逐步增大,区域大开发将迎来新一轮热潮。项目实施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改善地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润州地区重要的市民休憩场所,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该区域的建设步伐,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空间环境,同时可切实提高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构建和谐的社会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的城乡生态环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配合山体周边环境的美化亮化,将彻底改变跑马山地区现在“脏、乱、差”的面貌,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为开发旅游资源、创建旅游城市和卫生城市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
10、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2013年5月,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润扬大桥出入口周边地块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认真分析研究了预可、工可资料,对项目区域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相关材料,同时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报告书的编制工作,现报请有关部门审批,以此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决策的依据。1.3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工程量项目总用地面积302960平方米(454.4亩),总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本项目各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2.3-1。表1.3-
11、1 项目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总用地平方米302960约454.4亩2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6050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04003.1公共厕所平方米3003.2景观用房平方米45003.3配电房平方米5003.4服务用房平方米21003.5商业配套用房平方米30004水系面积平方米4805停车场平方米9006自行车道平方米87007步行道平方米65008主题广场平方米70509休憩空间平方米465010绿化面积平方米26720511绿地率%88.21.7建设周期施工期分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工期三个阶段。工程准备期:包括水电安装、临时建房、砂石料供给系
12、统和临时施工道路修筑等,工期2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包括生态环境工程,道路、沟渠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广场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综合管线建设和环保工程,工期10个月。工程完工期:主要是拆除临时建筑物、工棚、清理场地、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等工作,工期1个月。整个工程施工计划安排时间为1年(12个月)完成。1.8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修订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2)与规划的相符性根据镇江市城市总
13、体规划,镇江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由原来的沿江“一”字型发展调整为沿江“T”字型发展。近期重点沿江发展,扩充东西两翼;适度沿路向南发展,拉开主城框架。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镇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塑造具有“大江风貌、城市山林、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构筑城市生态与绿地系统,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八章中“绿地系统规划”指出:“规划公共绿地包括公园(含景区内的公园用地)、风光带、小游园和城市广场等,总面积1289公顷。其中,新建的公园包括合山公园、跑马山公园、京岘山公园、乔麦山公园、大桥公
14、园、龙脉团山公园、凤凰山公园、彭公山公园、银山公园、高资公园和谷阳湖公园等。”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强城市“个性”建设,其中加强山水环境建设是重要目标之一。营造“青山绿水”,加强山体水系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山水景观水平,完成建成区主要山体和内河道整治,充分彰显镇江“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的个性特色。“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对主城区26座山体和古运河下游段、运粮河上游,周家河、四明河、御桥港全线等多条河道进行集中整治。退房还绿,有序推进主城山体整治,使南郊诸山以及散布于市内各处的大小山头充分显现出来;大力开展“三河一江”水环境综合治理,还清水与市民,完成南山新城内
15、河流整治和二道河整治,治理御桥港、周家河、团结河、玉带河等支流黑臭现象,完成古运河风光带中段及东段,四明河风光带中段及东段、运粮河、周家河、玉带河、虹桥港等河道绿化景观工程。镇江市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划分、镇江市主城区山体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以及镇江市山体资源保护规划中,提出“确定性质、界定范围、控制视廊、治理山体、适度开发” 的山体保护原则。实施“青山绿水”行动,对主城区11座山体和3条通江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还山于民,还绿于民,先后建成象山、花山、狮子山等多处公园绿地。建设长江路风光带、滨江风光带,全面完成16公里的沿江景观轴。整治黑臭河流,美化河道景观,建成古运河、头道河、跃进河等河道风光带,展
16、现镇江城市的灵动之美。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城市山林”美誉,镇江山体资源是绿色镇江、生态镇江建设的基础。跑马山功能定位为城市开放式公园,本项目旨在通过对跑马山周边地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为市民提供一个重要的游憩场所,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同时通过采取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加强地质环境和山体资源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潜质。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镇江市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划分、镇江市主城区山体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以及镇江市山体资源保护规划的要求,将极大地促进镇江生态城市的
17、建设,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镇江市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镇江市区大气环境状况为:SO2年均值0.029mg/m3、NO2年均值0.034mg/m3、PM10年均值0.093mg/m3,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对跃进河戕岸断面进行布设监测断面,断面布置表2.1-1。表2.1-1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序号取样点取样垂线采样时间1运粮河御桥河断面一个断面,连续采样3天,每天采样1次2013.8.13-2013.8.15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结果表明,运粮河御桥河监测断面高锰酸
18、盐指数和氨氮指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体的要求,其他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体的要求。2.1.3 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声环境现状监测共设置5个监测点,监测布点详见噪声敏感点示意图1.7-1,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详见表2.1-2。表2.1-2 敏感点环境监测结果监测点号监测点位置 2013-8-142013-8-15评价标准超标量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新城花园C区56.747.557.146.86050达标达标2#四圩村60.449.359.848.660500.1达标3#光华雅居58.246.357.645.86050达
19、标达标4#红苹果幼儿园57.345.356.845.66050达标达标敏感点附近多数无显著噪声源,主要噪声为居民生活噪声,总体而言,拟建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2.1.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据本项目附近地下水流向情况,本项目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分别为:五摆渡村、大桥村和戕岸。表2.1-3 地下水监测点位情况监测日期监测点位监测项目 单位:pH无量纲,其余为mg/LpH总硬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2013-8-13跑马山7.728413.576.42962013-8-13四圩村7.718793.556.02962013-8-13新城花园C区7.748413.665.8290标准值/6.5-8
20、.54500.23.0250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中pH监测结果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4848-1993)中类标准限值的要求,总硬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指标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4848-1993)中类标准限值的要求。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评价范围。根据跑马山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综合整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评价等级,结合以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类比监测的实践经验,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2.2-4所示。表2.2-4 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跑马山工程永久占地及施工临时占地范
21、围外扩1km的区域。声环境跑马山项目厂界向外扩展200m的区域。环境空气跑马山项目所在地半径为200m的圆形区域。地表水环境跑马山项目所在地下游1000m水域。社会环境跑马山项目厂界周边200m以内地区,适当扩大至项目直接影响区。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工程分析3.1.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实施后的生产工艺情况,选择相应的污染因子作为评价因子。本项目评价因子见下表3.1-1。表3.1-1 本项目环境评价因子一览表序号环境因素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1地表水环境pH、CODMn、BOD5、氨氮、SS、石油类施工期、运营期:pH、CODMn、BOD5、氨氮、
22、SS、石油类2大气环境PM10、SO2、NO2NO2、CO、PM103环境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4地下水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3.1.2 污染源强分析3.1.3废气污染源强3.1.3.1施工期废气污染源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拆迁、河道开挖、弃土、土地平整、填料、路面铺设、材料装卸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飘散到周围的大气中,影响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施工时运送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也会引起扬尘污染,尤其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污染尤为严重;施工机械运行时排出的尾气也会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另外,施工机械会有燃油烟气产生,燃油烟气中含少量的CO及NO2。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镇江市 跑马 周边环境 综合 整治 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1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