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doc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高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濉溪县工程咨询事务所二0一二年四月目录第一章 概况3第一节 项目概况3第二节 立项报告的依据5第三节 项目建议书范围6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第五节 项目建议书结论7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9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9第二节 市场分析13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16第一节 建设场地16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16第四章 总图布置20第一节 总图布置20第二节 土建工程20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25第一节 主要高科技技术25第二节 生产技术流程35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37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37第二节 环境保护38第三节 环
2、境评价39第七章 节能40第一节 设计依据40第二节 节能措施40第八章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41第一节 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41第二节 卫生防疫41第九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43技术依托单位情况43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43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43第三节 劳动定员:44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5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6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46第二节 编制依据46第三节 投资估算46第四节 资金筹措47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48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48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48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市高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3
3、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技术负责人: 5项目主管单位: 6项目地址:XX市高岳镇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名优经济林、苗木花卉、花果花卉树苗、畜禽产品。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林业生产示范科技园区,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林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林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林业综合
4、开发、生产经营、技术研发、技术培训、旅游观光、休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占地1500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内容有:(1)花木培育。占地6000亩。花草培育,组建联栋温室,搞盆花、鲜切花、草花;果树育苗育种,名优经济林、特色苗木与油料牡丹的引种繁育,主要是新品种美国薄壳核桃、美国大枣、 乒乓葡萄、苹果、砀山梨、人参果、黄岩蜜桔、水蜜桃、枇杷、猕猴桃、草莓、小型台湾西瓜等经济林苗木培育。花木培育是这次XX市高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主项目。(2)特种养殖基地。占地4000亩,其中地面养殖400亩,水面养殖3600亩。地面养殖
5、主要有良种仔猪 、商品猪、优质土鸡等;水产养殖主要有蟹、吓、鳖、稀有鱼等。培训(3)研发中心。进行花草苗木品种改良,优质农产品研发。(4)培训基地。成立农业技术学校,进行农业技术推广。(5)展示中心。占地600亩。主要是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场地,苗木花卉展示、销售及外地苗木花卉展销的参观、观赏、特种养殖观赏与物流场地。(6)餐饮服务。为旅游观光、生意洽谈提供服务。(7)土地复垦。复垦土地4000亩。(8)四大产业化功能服务(1)产业化功能(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2)产业技术现代化功能;(3)现代技术培训和辐射功能;(4)观光旅游功能。(9)项目区环境基础设施研发中心工
6、程建设;培训基地工程建设;餐饮饭店工程建设;展示中心工程建设; 园区道路建设; 其中:主要道路、次要道路 (按规划建设) 给排水工程; 供电及电气设备; 沼气池: (按规划建设)及配套设施 排灌系统(喷灌、滴灌)(10)项目一期规划投资: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项目二期农产品深加工。投资10000万元,占地400亩。建设食品工业。项目实施期限:拟从2012年到2014年,3年内达到本建议书提出的规模目标。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第二节 立项报告的依据 1.国家、安徽省、XX市制定的十二五规划;2.国务
7、院、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木本油料”种植工作的相关文件; 3.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林业产业相关政策; 4.安徽省关于当前农业、林业产业相关政策; 5.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 6. 国家发改委委和住建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7.其他有关法规文件第三节 项目建议书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以建设名优经济林育苗、苗木花卉、生态果园、绿色养殖、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科技推广、休闲观光等为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项目农林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具有名优性的经济林、苗木花卉良种和优质畜禽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
8、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 1.项目建设的背景 2.建设条件和规模 3.市场预测 4.生产技术方案 5.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6.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1总投资万元300002年销售收入万元340003年总成本万元301004年经营成本万元277005年销售税金万元13646利润总额万元32827财务内部收益率%15.0908财务净现值万元35349投资利润率%11.40810投资利税率%15.96211资本金利润率%11.40812借款偿还期年13投资回收期年6.25014
9、盈亏平衡点%79.25515资产负债率%3.290第五节 项目建议书结论 1.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现代农林业科技与农林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林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林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林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名优、无公害农林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安徽省农林业产业政策的。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林业项目。本项目从现代农林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
10、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XX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林业是一种新型的农林业生产经营模式,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皖北区域农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XX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林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名优经济林、苗木花卉、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XX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
11、高于一般农林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6.建议: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本项目区地处XX市高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公司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科学院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均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体系;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高。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第一节:项目的背景1、项目的实施是我省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徽是一个农业省份,自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
12、正确领导下,安徽省农林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生态农林业是农林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林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林业建设既是保证农林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林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林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在国家“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林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林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13、农林业。 分析我省自身的特点,我们清楚地看到,我省传统农业“一小三低”(规模小、低投入、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其导致在农林业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入世”十年对安徽传统农林业是一个严峻挑战,农林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然而,“入世”十年对现代农林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林业转变,安徽选择了生态农林业、木本油料和有机食品作为突破口,顺应了“入世”十年的需要。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14、。根据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安徽在高标准下将以生态农林业为主的现代农林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布署,我们用优质化去改造传统农林业产业,用特色化形成新的农林业支柱产业,加速农林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林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全球的农林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林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
15、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林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林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林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苗木花卉种植和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符合我省农林业产业政策的。2、项目的实施是XX市城市转型的需要。XX市是全国著名的煤炭基地,为国家建设做出来巨大贡献。多年的煤炭开采,造成大量土地塌陷。目前XX市塌
16、陷土地250000亩,已复垦治理了180000亩。其中高岳镇塌陷土地4500亩,已复垦3800亩。资源性城市经过十几年甚至上百年开采后,它们濒临绝境:经济结构失衡、产业单一、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多、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消耗完。XX市委、市政府在一份呈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报告中说:“经过40年的开采,我市已进入煤炭资源开采的中后期,现有煤炭产量只能稳定大约510年的时间。”这个报告预言:“总有一天,煤炭会枯竭”,“XX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也可能因煤而衰”。严峻的形势在步步紧逼,XX市政府曾在1995年就做出了战略准备,提出要由能源型城市向
17、多功能城市转变,把XX市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商贸繁荣兴旺、科教文化发达、交通通信便利,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当时并没有深入讨论相关的课题,也就是所谓的摸着石头过河。可是摸着石头过河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和利用原先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如此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XX市提出了“六大转型”:从单一的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服务业转型、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推动工矿型城市向山水生态城市转型以及推动传统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型。 XX市高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是根据城市转型的需要,利用塌陷区复垦及塌陷区水面
18、建设的。项目以建设名优经济林、苗木花卉、生态果园、绿色养殖、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科技推广、休闲观光、土地复垦等为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XX旅游品味。XX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质朴的田园自然风光将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随着假日的增多,人们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回归自然的农村现代农林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林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XX市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林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林业生产
19、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林经济结构,进行农林业综合开发,通过苗木花卉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将农林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林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通过项目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XX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林业资源型开发向农林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建设XX市高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节 市场分析 “十二五”期间,对环境保护、生态农林业由感性认
20、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林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林业代表了现代农林业的发展方向,是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创新名优经济林品种、发展苗木花卉生产是国家绿化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具有经济与观赏价值的苗木花卉和名优经济林树种培育,是人们改造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林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国家建设对绿化的需求以每
21、年25%-30%速度增长。苗木花卉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苗木花卉产品的市场价格一般是农产品的5-8倍,“十二五”期间,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农林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将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对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苗木花卉需求稳步增长,其市场前景广阔。食用植物油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快速增长,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以草本油料为主,受耕地面积等因素制约,单纯依靠发展草本油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油茶、核桃、油橄榄、油料牡丹等木本油料作物,特别
22、是最新资源性食品油料牡丹,具有节约耕地、适应性强、收益期长、品质优良等特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潜在资源。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水平,而且能促进就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营养结构。农副生产中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认识到农林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的农林业的优势决定于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即要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林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林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林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林产品是人们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
23、求。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污染水果、绿色家禽产品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但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的无节制应用,使水果、家禽产品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公害、绿色、有机无污染水果、绿色家禽产品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该项目区有较丰富、天然、无污染的塌陷区、复垦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这些资源,建立具体生产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生态科技示范园,亦是生态农林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方向。再建立生态果园、养殖场为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第一节 建设场地 XX市高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综合开发 项目 建议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1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