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医药研发园项目建议书.doc
《中原医药研发园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医药研发园项目建议书.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原(国际)新药研发园 项 目 建 议 书商务局生物医药发展局郑州航城置业有限公司郑州台科置业有限公司2014.2.24引言生物产业是朝阳产业,是彰显一个国家科技进步水平的高端产业,是代表一个地域经济高级转型的战略产业。生物研发作为高端产业的产业高端,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重要作用首当其冲。本项目从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整体建设出发,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成为“中国生物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基地”为发展目标;提出“跨越式发展”建设思路,以“一年出形象、两年见效益、三年聚产研、五年创一流”为实现路径,坚持机制创新、规划创新、模式创新,“以人才聚集带动产业聚集”,以“生物能源与生
2、物技术应用常态化”为重要抓手打造世界产业经济生态化样板!将项目建设成为一个汇聚创新源头、承载世界课题的研发基地;一个汇集国际服务、通达FDA的孵化基地、一个充满“实验”机遇、占据中国未来市场的总部基地;一个科学家愿意到来、愿意留下来的生活基地,最终实现中国生物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典范!一、 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建设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等生物相关产业产值由6000亿元跃升至16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1.6%;根据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 预计在此期间生物产业仍将保持20%的复合增速,至“十二五”末产值将达到4万亿元的水平,其中生物医药部分产值将达到3.6万亿元。到“十二五”末,生物
3、医药及其相关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郑州航空港国家战略获批,是河南人民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是郑州航空港建设的核心思想,大枢纽是前提,大都市是建设目标,大产业是实现路径。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是国家目前批准建立的23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医药创新园建设,可以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等各种优势资源,集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创新机构,吸引海内外创新团队、高端人才到郑州航空港聚集,打造和谐舒适的研发环境,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实验孵化平台,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带动一大批生物医药生产型企业聚集发展
4、,为港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升动力。(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行业现状分析1、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生物医药的主营业务由:化学原药和化学制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物生化药品和医疗器械组成。在图1中:2011年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5255亿,同比增长28.8%,利润总额1577亿;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7950亿,同比增长20.1%,利润总额1833亿;到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1682亿,同比增长17.9%(高于工业3.8%),利润总额2197亿。结果说明我国主营业务收入在总量上和利润上均持续增长,但增长率有所下降。原因分析: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受到国际上经济低迷、欧美国家需求下
5、降以及部分国家进口标准提高的影响,国内受到国家实施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政策调整的影响,当然也受到国内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创新力不足的影响。如果按此态势发展下去,很难保证规划预计的生物医药产业20%的年增长率。2、生物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图2表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额的发展趋势。2011年生物医药出口额445亿,进口额288亿;2012年出口额476亿,增长率6.9%,进口额334亿,增长率15.9%;2013年出口额512亿,增长率6.8%,进口额385亿,增长率15.2%。生物医药进出口额相对较低的原因跟当前国际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在未来几年国际
6、经济逐渐走出阴霾,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将有快速提升的空间。生物医药行业国际活跃程度较低而在国内呈现较快的增长,说明我国目前对生物医药有非常高的需求。3、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重点发展行业的分析图3表示我国四大生物医药重点行业的国内销售额。2011年,化学原药和化学制剂7313亿、中药饮片和中成药4380亿、生物生化药品1592亿,医疗器械1479亿;2012年,化学原药和化学制剂8394亿、中药饮片和中成药5156亿、生物生化药品1853亿,医疗器械1573亿;2013年,化学原药和化学制剂9551亿,增长率13.7%、中药饮片和中成药6324亿,增长率22.7%、生物生化药品2381亿,增
7、长率28.5%,医疗器械1889亿,增长率20.1%。从2013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化学原药和化学制剂的增长几乎于当前工业增长率持平,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物生化药品、医疗器械都超过20%的规划目标要求。中药是当前乃至未来医药行业发展重点,生物生化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医药行业新兴产业,目前在医药行业仅占20%左右,这两类医药行业的发展严重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据统计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而我国2013年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2,这也说明医疗器械在我国有充足的发展空间。4、 生
8、物医药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态势是:生物医药需求量进一步增大,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技术创新仍然落后;生物医药呈现多样性发展,但行业比例严重失调;生物医药呈现遍地开花局面,但区域分配严重失衡。 从整体而言:医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品牌产品。全国共有医药企业5000多家,数量多、规模小,产品多,品种雷同现象普遍;国内产品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医药创新能力低,经济效益低现象。2011年,国家制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药品注册申请718件,其中,新药124件(其中,1.1类化学药品共批准10件)改剂型59件,仿制药436件,进口70件,生物制药29件。可以看出仿制
9、药占60%以上,而新药占17%,生物制药仅占4%。总体上国内在新医药研发和生物制药方面还比较落后。(三) 比较分析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足1、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生物医药企业基本概况截至2013年底,实验区现有生物企业11家(不含新代管区域)。其中,生物医药企业10家(停产一家)、生物种植企业1家。主要以生物兽药的粉剂、散剂、预混剂、颗粒剂、片剂、诊断试剂、消毒剂、口服溶液、疫苗等为主导。2013年,10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12亿元,同比增长57.9%;税收5168.1万元,同比增长72.3%。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131亿元,生物农业企业(种植金针
10、菇、杏鲍菇)实现销售收入3810万元。2、 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明显落后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实验区已投产的手机生产企业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的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该公司同时也是实验区智能手机整机生产企业的代表。公司主要生产苹果智能手机,年产量约1亿部。此外,已投产富士康配套厂商共39家,其中提供电子料器件的企业1家,结构料器 件18家,包装材料10家,以及其他配套10家。根据一般整机物料清单,可知成品手机中含有电子料10个(占12%),结构料45个(占56%),包装料 22个(占27%),电子成品4个(占5%),合计81个。从企业入驻数量、下一步招商情况、总产值、利润、税收等方面生物医药产业都
11、明显落后与电子信息产业。3、 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明显落后于国内其它生物医药产业园我国目前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主要存在着两种分类:一种是产业园建立在高新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综合型的园区之内,总数为23个,约占36%;另一种是专门的针对生物医药行业建立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数约41个,占64。64个生物医药园区中由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的为18个,由省级政府批准的为28个,市级以下政府机构批准18个。目列举几个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并比较航空港区目前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存在的不足。(1)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不足)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医药创新氛围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是我国引进的国外企业最
12、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地坐落在浦东新区,规划面积3km2,入驻企业400多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4.7亿元,同比增长3.5;销售收入2353亿元,同比增长19.4。该基地的定位是以创新为特色、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有世界影响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具有四大特色:1、张江“药谷”立足于增强张江科技创新、孵化创业功能,为了充分发挥产学研相接合的功能,张江注重引进与产业密切配合的高等级院校。2、五大孵化器,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最好平台,实现研发与制造相结合。3、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形成多元开发、多元投资、多元招商的格局。4、初步形成了产业
13、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人才培养一科学研究一技术开发一中试孵化一规模生产一营销物流”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2)中关村生命科学园2006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被确立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来,园区内初步形成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较为完整生物医药产业链条。从成立之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就定位于“高端生物技术的研发、中试和生产”,旨在利用首都研发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高端研发创新和成果产业化项目基地,在短时间内使国内外人才、技术、资金、品牌等相关的产业高端资源形成集聚效应。目前,园区内汇聚了21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研发中心与生产企业,以及12家生物医药
14、服务外包企业和40余家中小型创新科技企业。园区内企业累计已达85家,其中外资企业18家。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在研的国内国际项目146项,企业拥有各种专利4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67项,承担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等重要科技项目25项。(3) 武汉光谷2009年开工建设的武汉光谷生物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总投资已超过200亿元,共有320家企业入驻,7个国家级平台正在建设中,拥有14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一大批海外归国博士团队。2010年10月,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在此设立了继上海之后的中国第二个研发中心。(4)天津滨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天津滨海新区生物
15、医药产业规划占地10km2,入住生物医药企业100余家,2010年实现产值226亿元。以构建“创新一孵化一中试一生产”产业链,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定位。以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新型化学制药和现代中药三大领域为重点,发展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并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药研发:推进中药领域的产学研联合。(5)浏阳生物医药园浏阳生物医药园以长沙在国际上拥有较大影响的生物技术原创性成果和现代中药产品为关键点,突出医和药两大主题,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理念,打造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会展交易、康健医疗、教育教学、综合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之城。(不足)4、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不足 通
16、过现状分析实验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下:(全省情况)(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间短(2) 生物医药产业产品较为单一(3)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较小(4) 生物医药产业分布散乱(5) 生物医药产业之间合作性不强(6) 生物医药产业产业链短小(7)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含量低(8) 生物医药产业专业人才匮乏(9) 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和利润低(10)生物医药企业抗风险能力差(11)生物医药企业市场竞争力弱从上述分析可得,生物医药产业与实验区的另一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差距越来越大,无法成为实验区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之一。如果按此态势发展下去,实验区将无法完成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要求。结合国家生物
17、产业“十二五”规划,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应该快速发展、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态势、快速形成产业集聚的产值,快速实现产业税收,否则,生物医药产业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市场所淘汰。(四) 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机遇1、世界生物医药的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目前全球的生物制药企业分布呈现集中态势,美国、西欧、日本等发到国家仍是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开发的主要国家,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出现产业转移趋势,随着研发成本的持续增长和储备科研资源的日益萎缩,发展中国家科研水平和研发条件的不断提升,相关科研资源与部分下游产业链正在由欧美地区向中国、印度、越南等研发成本较低、科研能力迅速提升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
18、益于全球视野下的产业链转移的机会。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的转移给实验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 生物医药方向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和相当的工作基础,创新和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又取得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高效、准确地完成了1%的测序工作。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人工血液代用品即将进入临床研究,体细胞克隆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
19、先进水平,肿瘤免疫治疗等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总之,我国目前已经在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部分领域中占据了一定的有利位置,具备了冲击国际前沿,争夺“制高点”的基础和实力。这些科技的进步为实验区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3、 国家GMP和GSP规范带来的机遇新版GMP(2010年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1300余家无菌药品的生产企业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相关要求,其他非无菌类别药品的生产均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相应要求。新版GSP将全面推进实施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药品购销渠道和仓储温湿度控制两个重点环节、突破票据管理、冷链管理和药品运
20、输三个难题。全面提升了企业经营软硬件标准,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有助于加快批发企业的兼并重组,推进零售连锁化发展,提高市场集中度,也为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版 GMP和新版GSP都将促进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部分落后产能将被淘汰,利好大型龙头企业。这将为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医药电商的机遇,也即实验区电子信息与物流产业的优势)(五) 实验区建设中原新药研发园的优势1、补位中原 右图是目前14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新药研发综合技术平台的地理分布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14个综合平台均处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发达地方,而且均处于医药科研水平较高的地区,具
21、有重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中原地区虽然有非常多知名的药企、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是中原地区没有国家级别的药物创新研发平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促进中原地区药物研发的实力和水平。2、 内需市场优势:人口市场:河南是目前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2013年末河南拥有10543万人。据测算,2000年以来全省每年净增人口50万人左右,仅新增人口消费需求约30亿元,拉动零售额增长0.40.5个百分点。另外,以郑州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5小时经济圈可以辐射3.6亿人口,半径1000公里的12小时经济圈可以辐射7.9亿人口。2010年中部高速客运铁路网投入使用后,将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3小
22、时经济圈,覆盖全国经济总量的2/5强。产业机遇:城镇化进程则有助于扩大城镇人口数量,进而从整体基数上增大了药品的需求,同时这也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而言无疑是一次增长的良好机遇。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必将会刺激医药支出的增长,尤其是生物医药市场的需求将得到更大的增长。全民医保将给药品消费带来大约2100亿的增量,将拉动药品消费年均18%的增长,对于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增加也将更加明显。3、 郑州航空港的交通优势郑州航空港东临国际机场,北距郑州市区20公里,是围绕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发建设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铁路: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速铁路专线建成后,将形成郑州至西安、北京、上海、武汉的2-3小时高速
23、铁路经济圈,形成对全国市场的高度可达性。 航空:目前已开通国内航线52条,国际客运航线20条,国际货运航线18条,通达国内近50个主要城市及日本、韩国、欧洲、中东、北非等国家和地区。高速公路:京港澳、连霍、洛南高速和107、310国道在港区纵横交汇,高速公路网1小时可到达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24小时可到达全国各中心城市。郑州高速公路网:以郑州为中心,3小时可以到达河南省任何一个省辖市,6小时可以到达周边6省任何一个省会城市,8小时可以到达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河南高速公路网:2010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里程将超过5100公里,95的县(市)平均30分钟以内抵达高速公路网,出省道路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原 医药 研发 项目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1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