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doc
《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果上报申请书成果名称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关键词索引(35个)全业务;全生命周期; SLA ;端到端;运营与质量监控对企业现有标准规范的符合度:(按填写说明5)遵循CM-OSS 2.0框架,参照中国移动运维门户系统技术规范V1.2 QB-W-028-2008(P)成果来源:如果该成果来源于集团研发项目,请填写研发项目年度、项目名称及类型(按填写说明6)省公司自立项目专利情况:如果该成果产出相关专利,且专利处于国知局专利申请审查阶段或已授权,请说明专利名称、类型、申请号、状态、是否海外申请等情况。(按填写说明7)成果简介:简要描述成果目的和意义,解决的问题,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
2、全业务运营时代,中国移动面临着战略转型,从经营个人移动及增值业务转向经营集团、家庭、个人的语音、数据及融合业务。“集客经营”是2013年公司转型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之一,李跃总裁在工作会上要求“尽快建立独立的集团客户质量监控体系、集团客户服务体系和简洁高效的集团客户服务流程,保证对集团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进行了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集团客户服务质量主要包括产品性能(业务质量、网络容量)与服务感知(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感知、客户满意度、性价比)两方面,产品性能保障的关键是实现网络的端到端监控和管理(全程端到端、主动发现及处理),服务感知保障的关键是开展业务的全生命周
3、期管控与服务(基于SLA的售前、售中、售后管控)。建立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就是提升业务质量与服务质量,七要素运营框架(保障目标、保障客体、保障过程、保障标准、保障主体、保障手段、保障基础)是其核心规范,“双引擎服务”与“集中管理、属地生产”是其落地模式,电子化监控平台是其核心支撑手段。电子化监控平台的作用是保障质量监控体系高效运作,实现全程全网的一站式支撑,即通过电子化监控平台,实现业务状态的实时监控、业务故障的实时预警、运营维护的实时跟进,像监控网络质量一样监控集团客户服务质量,实现集团客户服务质量问题的“可视”、“可控”、“可分析”、“可溯源”。在此背景下,网络服务综合支撑平台作
4、为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电子化支撑手段应运而生,其遵循CM-OSS 2.0框架,以“集中化运营、属地化生产”为理念,以“信息整合能力” 和“主动服务能力”建设为重心,依托综合资管、流程系统,整合集客业务售前支撑、售中开通、售后监控运营相关的关键数据、流程信息,提供四个面向(生产、管理、客户、前台)的服务能力,实现了面向重要客户网络服务的客户信息、业务信息、项目进展、业务质量、网络服务事件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全业务的项目管理、进度呈现、预警督办、质量分析的主动服务能力,实现了集客业务SLA的智能管理,实现了对客户全生命周期关键事件的运营监控,成为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支撑手段。在实际应
5、用中,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极大促进了全省集客家客业务的规模突破与开通能力及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强力支撑了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省内试运行效果:描述成果引入后在本省试运行方案、取得的效果、推广价值和建议等。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基于组织保障、体系规范、流程制度、管控模式几个方面的结合,通过网络服务综合支撑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核心的电子化支撑手段,2012年在全省应用,全面支撑了集客家客业务的规模发展与质量保障,极大促进了全省集客家客业务的规模突破与开通能力及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具体而言,2012年集客专线到达11.2万条,同比增加2.89倍,
6、集团每月生产能力超过7000条,同比提升3.1倍,省管ICT项目连续两年合同金额超亿元。家庭客户到达75万户(含社区WLAN 与广电有线 ),同比增加15.5倍,每月生产能力超过7.8万户,同比提升20倍。文章主体(3000字以上,可附在表格后):根据成果研究类别,主体内容的要求有差异,具体要求见表格后的“填写说明8”。“成果上报申请书”的填写说明:1、“成果专业类别”指:核心网、无线、传输、IP、网管、业务支撑、管理信息系统、市场研究、数据业务、数据网络、通信电源、空调、其他。2、“成果研究类别”指:超前研究、新产品开发、相关网络解决方案、现有业务优化、其他。3、“所属专业部门”指:完成该成
7、果的单位在省公司或地市分公司所属的专业部门线条。可填写:规划计划线条、网络线条、业务支撑线条、管理信息系统线条、数据线条、市场线条、集团客户线条、其他。4、“省内评审结果”指:优秀、通过。5、“对企业现有标准规范的符合度”指:列举该成果使用并符合的中国移动统一发布的企业标准的名称和编号,详细描述该成果在现有的企业标准基础上所需新增的功能要求(如业务流程的改变、设备新增的功能要求等)。6、成果来源指:如果该成果来源于集团研发项目,请填写研发项目的年度、项目名称和类型(类型包括:集团重大研发项目、集团重点研发项目、省公司自立项目)。7、专利情况指:1)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2)名称:该成果申请
8、专利的名称3)申请号:由知识产权审查机构授予的该成果专利申请号4)状态:申请中、已授权8、“文章主体”:根据不同科技成果分类实施不同的主体要求,具体如下:1)超前研究类成果主体包括: 背景情况 技术特点分析 标准化情况 其他运营商应用情况(可选) 技术发展趋势 引入策略分析2)相关网络解决方案类成果主体包括: 背景情况 技术方案:概述、网络解决方案(如果涉及到网络方面的改造,信令改造,路由改造等,应有详细的描述)、设备及系统改造/建设要求、码号资源需求 效果(解决了哪些问题) 本省应用推广情况3)新产品开发类成果主体包括: 业务及功能简介:业务概述、业务主要功能介绍 技术实现方案:包括业务实现
9、组网结构图、相关系统(平台、终端)功能和要求、业务实现流程、码号要求等 业务申请和开通:包括用户范围及业务使用范围、业务申请与注销等 业务商务模式及资费:包括商务模式、业务资费模式、业务收费方式等 市场前景分析4)现有业务优化类成果主体包括: 业务及功能简介:业务概述、业务主要功能介绍 现有业务存在的问题:现有缺陷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原有业务方案/流程:业务实现组网结构图、相关系统(平台、终端)功能和要求、业务实现流程 优化后的方案/流程:业务实现组网结构图、相关系统(平台、终端)功能和要求、业务实现流程 优化后达到的效果,产生的经济效益 5)其他类成果主体,参考1)4)的成果主体要求,阐述
10、清楚项目背景、实现方案、解决的问题、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一、 成果简介在全业务运营时代,中国移动面临着战略转型,从经营个人移动及增值业务转向经营集团、家庭、个人的语音、数据及融合业务。“集客经营”是2013年公司转型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之一,李跃总裁在工作会上要求“尽快建立独立的集团客户质量监控体系、集团客户服务体系和简洁高效的集团客户服务流程,保证对集团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进行了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集团客户服务质量主要包括产品性能(业务质量、网络容量)与服务感知(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感知、客户满意度、性价比)两方面,产品性能保障的关键是实现网络的端到端监控
11、和管理(全程端到端、主动发现及处理),服务感知保障的关键是开展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与服务(基于SLA的售前、售中、售后管控)。建立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就是提升业务质量与服务质量,七要素运营框架(保障目标、保障客体、保障过程、保障标准、保障主体、保障手段、保障基础)是其核心规范,“双引擎服务”与“集中管理、属地生产”是其落地模式,电子化监控平台是其核心支撑手段。电子化监控平台的作用是保障质量监控体系高效运作,实现全程全网的一站式支撑,即通过电子化监控平台,实现业务状态的实时监控、业务故障的实时预警、运营维护的实时跟进,像监控网络质量一样监控集团客户服务质量,实现集团客户服务质量问题的“
12、可视”、“可控”、“可分析”、“可溯源”。在此背景下,网络服务综合支撑平台作为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电子化支撑手段应运而生,其遵循CM-OSS 2.0框架,以“集中化运营、属地化生产”为理念,以“信息整合能力” 和“主动服务能力”建设为重心,依托综合资管、流程系统,整合集客业务售前支撑、售中开通、售后监控运营相关的关键数据、流程信息,提供四个面向(生产、管理、客户、前台)的服务能力,实现了面向重要客户网络服务的客户信息、业务信息、项目进展、业务质量、网络服务事件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全业务的项目管理、进度呈现、预警督办、质量分析的主动服务能力,实现了集客业务SLA的智能管理,实现了对客户全生命
13、周期关键事件的运营监控,成为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支撑手段。在实际应用中,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极大促进了全省集客家客业务的规模突破与开通能力及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强力支撑了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基于组织保障、体系规范、流程制度、管控模式几个方面的结合,通过网络服务综合支撑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核心的电子化支撑手段,2012年在全省应用,全面支撑了集客家客业务的规模发展与质量保障,极大促进了全省集客家客业务的规模突破与开通能力及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具体而言,2012年集客专线到达11.2万条,同比增加2.89倍,集
14、团每月生产能力超过7000条,同比提升3.1倍,省管ICT项目连续两年合同金额超亿元。家庭客户到达75万户(含社区WLAN 与广电有线 ),同比增加15.5倍,每月生产能力超过7.8万户,同比提升20倍。二、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2.1、体系核心七要素运营框架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是七要素运营框架,具体说明如下:保障目标:基于SLA的网络服务质量、业务质量和网络运行质量。保障客体:客户与业务。客户需求规范化,客户感知可量化。保障过程:全生命周期售前、售中和售后运营过程。科学设置工作环节,明确生产与管控工作内容,可流畅穿越。保障标准:客户SLA、考核指标及相关规章制度。服
15、务环节有标准可守,有规章可循。保障主体:前后端部门。责任明确,持续完善组织,有机协作。保障手段:网络服务综合支撑平台及前后端系统。支撑有力,运行稳定。保障基础:管道管线资源与网络资源。闭环,覆盖完备,运行可靠。基于七要素内容体系,前后端多个部门(保障主体)通过系统平台(保障手段)的支持,以SLA(保障标准)为准则,实现全生命周期售前、售中和售后过程的保障(保障过程),详见下图:2.2、流程制度三维度标准规范集团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在集客业务生产规范中体现为一系列的流程、制度、模板的标准文档,通过这些标准规范的制定与下发实施,促进了网络服务生产日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如下图所示:2.3、质量标准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团 客户 服务质量 监控 体系 研究 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1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