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完善.doc
《浅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完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完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完善王莉晓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相当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分析总结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现状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完善引言农产品供应链包含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农
2、产品种植和畜产水产品养殖、 成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可以将其简单的概括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 的整个过程。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一旦某一环节缺乏有效和可靠的监督与管理, 都将存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和漏洞。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 保证产品质量, “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的立法机制和监管模式,受到国内外立法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各国对农产品追溯制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开始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类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是由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于
3、1997年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1985年4月,英国开始出现一种发病率很低,以前从来未见过的牛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牛由于胆怯、恐惧而精神高度敏感,当有人靠近或追逼时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疯牛,英国某些兽医实验室和兽医机构,对病牛的脑组织标本进行检查后,将其确诊为海绵状脑病。美国农业部科学家经研究,于1986年11月正式确认疯牛所感染的是牛海绵状脑病(BSE) ,且追查出感染的来源可能是饲料。1987年,威尔斯(Wells)等对这种牛的神经系统疾病做了首次公开报道,并定名为牛海绵状脑病(BES),简称为疯牛病。1990年,英国政府为追查疯牛病病因,成立疯牛病研究调查专门委员会
4、,追溯调查研究引发疯牛病的病源,因此出现了追溯制度的雏形,1996年,由于英国、爱尔兰、瑞士等国再次遭受疯牛病的袭击,欧盟由于无法否定疯牛病对人类感染的可能性,于是决定引入追溯制度,作为应对疯牛病的对策,并在1997年制定最初的规则,追溯制度由此而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是指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时的责任可追究,即可以追溯到问题产生根源的某个责任承担者承担责任的制度。1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分为农业生产环节可追溯制度,包装加工环节可追溯制度,运输、销售过程可追溯制度三种基本类型。(一)农业生产环节可追溯制度。农业生产环节可追溯制度主要推行良好的生产规范(GMP),即所有生产过程,从种
5、子处理、土壤消毒、栽培方式、灌溉、施肥、使用农药到收获都要有详细记录,能够追溯到哪个生产基地、品种、生产时间,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二)包装加工环节可追溯制度。在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实行的可追溯形式有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两种管理体系。实行GMP 和HACCP 都是以第三方认证形式建立的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人们可以不强调农产品认证,但必须要求农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控、安全和可追溯的。因此,GMP 和HACCP 管理体系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选择。(三)运输、销售过程可追溯制度。所有涉及农产品供应商都必须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具体实施起来,可以分为前追溯
6、制度、中追溯制度和后追溯制度。2。二、我国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发展现状(一)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得到国家的重视。2002年,我国开始了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2004年,农业部启动了8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试点工作, 狠抓农产品产地安全、农产品生产记录、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并以主要种植业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为重点, 在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 场) 、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等地,全面推进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把质量安全可追溯作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考核内容;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据介绍:“农业部今后将逐步建立全国联
7、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创建农产品产地编码、生产档案、产品标识和其他可追溯信息数据库, 同时连接各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网络, 实现部、省、地、县和市场监测信息共享和互通, 及时掌握质量安全动态信息, 强化追溯、预警和信息发布。”(二)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方案。在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在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了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 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陕西标准化研究院编制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
8、案。3(三)在一些城市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在政府的推动和指导下,某些城市进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探索研究,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例如,天津市实行了无公害蔬菜可溯源制, 推出网上无公害蔬菜订菜服务。北京顺义区2005年在北京市率先启动蔬菜分级包装和质量可溯源制。甘肃兰州市通过建立经营户档案, 加强渔用投入品管理, 推行产地品种准出制度等, 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此外, 黑龙江垦区以稻米和畜产品为重点, 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管理。山东寿光市等地开展了以条形码为主要手段的“无公害蔬菜质量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建设。江苏南京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站为监管平台, 启动了农产品质量
9、IC 卡管理体系。(四)进行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试点工作。为了建立示范模型,做出适应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跟踪与追溯方案,并在在国内推广应用,我国在某些城市和企业进行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试点工作。例如,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推行了广州市食用农产品(蔬菜)溯源标识试点工作,通过给食用农产品(蔬菜)添加“身份”标识码,使市民可以方便查询到蔬菜种植、杀虫、收割、检验、配送等信息,增加了食品生产的透明度。福建省在厦门黄金香凯旋店等开通了首个肉品质量查询系统,进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试点。该系统使黄金香肉品专卖店售出的每头猪都有了“身份证”条码,消费者只需在
10、系统中输入“身份证”后即可获知所购买的肉品生产经营的所有信息,从而将肉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置于肉品质量安全规范制度之下,真正建立肉品质量的可追溯制,确保肉品始终安全可靠。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分中心的有关技术人员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论证,选定北京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实施“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示范系统” 在该企业建立运行良好的牛肉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完成从牛养殖开始到屠宰、分割、配送全过程的追溯。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缺陷学者们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追溯系统进行研究后发现,国内外实施的农产品追溯系统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主要表现在: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我国农产品 质量 安全 追溯 制度 完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1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