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成本=零售价格课件.ppt
《商品成本=零售价格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成本=零售价格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Chapter 12,零售定價,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訂價策略在整個零售策略所扮演之角色和重要性。消費者、政府法令、製造商及其他供應商對零售訂價的影響。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的訂價基礎。發展零售定價策略的架構,包括目標、基礎策略、施行及調整。零售業者在商店營運時所常採用之訂價技巧。零售訂價法律規定。,零售訂價的重要性,零售訂價基本概念與重要性,價格是指購買者在交易過程中,為獲得某項產品或服務所付出的代價,通常是以金錢或其他購買力來交換他想要得到的滿足或效用(Utility)。價格高是不是就真的代表品質好?若只有在價格的信
2、號下,通常消費者會認為品質較好;但若加入品牌或其他的信號下,則不一定。中國人的觀念:便宜沒好貨?價值:是消費者的犧牲與得到好處的差。若是犧牲大於好處,則有價值,若好處大於犧牲,則沒有產生價值,而不消費。,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5,零售訂價基本概念與重要性,零售商設法使消費者所付出的總代價(Total Payment)降至最低,包括金錢的支付、尋找商品的時間、體力、甚至資金運用的機會成本等,而這也正是零售商所賴以生存的利基。,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6,進貨成本、售價、和消費者效用關係圖,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7,零售訂價的基礎,成本面,成本導
3、向的定價乃為實務上最廣為應用的零售定價技術,通常零售業者是以商品進貨成本、營業費用加上欲獲得之利潤作為商品之定價。而商品成本與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就是零售商的加成(Markup),亦有人稱之為毛利。,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9,加成百分比的計算公式,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0,零售價加成法比成本加成法更為業者廣泛採用,其主要理由如下:零售費用、減價及利潤皆依銷貨百分比來表示,因此,當利潤也用銷貨百分比來表示時,因為便於與其他財務資料做比較,而就更具有意義;製造商給零售商的報價和交易折扣,主要也是依零售價格來訂定;零售價格的資訊比成本的資訊容易取得;零售價法可較成
4、本法顯示出更小的利潤率,亦即不會高估利潤率,這在和政府、員工、或消費者交涉時很有用處。,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1,某零售商已決定比照同業販賣1罐10元的鋁箔包飲料,若他計畫獲得40%的零售價加成,那麼他應付出多少進貨成本以達預期的利潤目標?利用基本公式:商品成本6元本例可以轉換公式表示如下:商品成本零售價格(1零售加成百分比),例題1,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2,修正的加成基本公式,加成除了必須能涵蓋所有的營運費用並保障合理的利潤外,還得考慮到銷售期間可能提供的降價、折讓、商品缺少的損失、以及其他可能的費用支出等情況,而寬列加成百分比。,零售管理概論 ch
5、12 零售定價,12-13,例題3,某文具店預估一個月的營運費用(包括店租、薪資、水電、清潔、帳務處理等)為12萬元,計畫每月能賺8萬元,淨銷貨額預計50萬元,平均會有10%的零售減價,則其初始加成應設多少百分比?若未考慮周詳,遺漏零售減價會造成加成偏低,只有40%,亦即(12萬元8萬元)50萬元。若以此較低的加成來訂零售價格,則很可能無法達成預定的利潤目標。,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4,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5,例題3,雖然經過詳細規劃的加成百分比可以與預定的利潤目標較為接近,但在每段營業期間,零售商仍應計算出實際的加成情況,亦即前述維護或最後達成的加成
6、,其公式如下:,需求面,不同的價格在市場上會造成不同的需求反應,經濟學者稱此種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係為需求函數。在正常情況下,需求量與價格呈負相關,亦即價格高時需求量低;反之,價格低時需求量高。在少數情況下,此種關係不一定存在,例如以炫耀性產品而言,需求量與價格可能先呈正相關,也就是價格較高,需求量反而更大,此種情形稱為逆需求;需求量一直上升到價格實在太離譜了,需求量才會又下降。,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6,需求的價格彈性(消費者的敏感度),需求的價格彈性可以具體地用公式表示如下:一般而言,在以下情況中,需求較無彈性:競爭性商品或替代品較少時;購買者對高價格不太在意;購買者不
7、輕易改變其購買習慣;購買者認為高價格係代表產品品質的改善;購買者認為高價格係代表通貨膨脹來臨。,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7,競爭面,如果零售商自認他的商品可帶給顧客的利益可能遠高於該顧客所願意支付的某零售價格,且自己的進貨和管銷成本控制在此零售價格以下,並保有相當利潤時,似乎此時的價格決策已可輕易決定,其實並不盡然,還必須考慮競爭狀況。,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8,競爭導向訂價,競爭導向訂價既是以競爭情況做為計算價格的核心問題,則當產品愈標準化,顧客的需要愈一致,或者價格為市場上之主要競爭策略時,競爭導向的訂價就更為重要,主要有現行價格訂價法和投標訂價法兩種
8、。現行價格定價是指根據競爭者的價格來訂價,較不考慮成本或市場需求;投標訂價法則是指投標爭取業務的企業,不只有考慮成本及市場需求,還要考慮到競爭者會報出何種價格。,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19,競爭導向的訂價策略,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0,訂定價格的步驟,訂價的一般性步驟,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2,選擇定價目標,求生存;求本期利潤最大;達成滿意利潤水準;達成投資報酬率;擴張市場占有率;儘速增加現金流入;反映產品品質;維持現狀。,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3,確定需求狀況,影響價格敏感度的原因有九種:獨特價值效果:獨特性愈高,
9、購買者價格敏感度愈低。替代性知曉效果:愈不知曉,價格敏感度愈低。不易比較效果:愈不易比較,價格敏感度愈低。總支出效果:購買產品的費用佔購買者的收入比率愈小,價格敏感度愈低。最終利益效果:費用支出佔購買者最終使用產品成本的比率愈小,價格敏感度愈低。,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4,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5,確定需求狀況,分攤成本效果:產品的部份成本能以其他名目計入,則價格敏感度愈低。沉入投資效果:產品是為了配合原有資產來使用,則其價格敏感度愈低。價格品質效果:產品被認定應該是高品質、高貴的象徵或是炫耀性時,價格敏感度愈低。存貨效果:購買者愈無法儲存產品時,則其價
10、格敏感度愈低。,計算成本,固定成本係指公司營運時不隨生產量或銷貨收入變動的成本,例如租金、利息、薪水等;變動成本則指隨生產量或銷售量變動的成本,例如佣金抽成、免費禮物包裝材料費等,通常每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應該相等,所以會稱為變動是因為總變動成本會隨著產品的生產量或銷售量變動。,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6,邊際分析法,邊際分析法是要了解銷售量增加或減少一單位所造成的影響,此種邊際分析的經濟學概念,很容易讓人誤認為訂訂價格可以做得很精準,如果收益(需求)和成本(供給)維持不變,就可求出利潤極大的價格水準。但是實際上,成本和收益都會不停的變動,因此很難訂定出一個理想的價格。,零售管
11、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7,分析競爭者價格,市場的需求與產品的成本構成訂價的上限與下限,而競爭者的價格及可能採取的行動亦對公司的訂價有所影響,零售業者必須了解各種競爭產品或品牌的價格,方能為其產品訂定出適當的價格。零售商必須把了解競爭者價格,當成例行的作業。例如:家樂福會調查其他量販業者的售價,並調整自己的價格,以維持競爭力。,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8,分析競爭者價格,如何取得競爭者的商品價格:派遣比較性採購者收集競爭者的價目表購買競爭者的產品詢問顧客對每位競爭者的價格與品質的認知,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29,選擇訂價策略與方法,(一)新產品訂
12、價策略市場吸脂訂價法是指新產品(尤其是有專利保護)在推出之時,訂定高價位,以便從市場中榨取相當的收入,例如電腦產品在市場上的生命期短,往往不到半年就會被新產品取代,對於剛出現的新產品趁著其他競爭者尚未投入,加上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認識陌生,大多數人對於它的需求缺乏彈性,亦即需求量和價格的關係不大,同時採用高價策略可以迅速回收研發和製造的各項成本,作為以後研發更新產品的資金。,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0,選擇訂價策略與方法,(一)新產品訂價策略市場滲透訂價法則是一開始就以低價迅速且深入地滲透市場,此法可以很快地吸引大量的購買者,並且贏得較高的市場佔有率。需與供應商洽談數量折扣,以
13、低毛利先搶高市占。過去的台灣廠商多採此策略,但現在中國、越南等國家加入競爭,台灣已無此優勢,轉以採創新、品牌等附加價值策略。,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1,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2,新產品九種可能的價格品質策略,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3,選擇訂價策略與方法,(二)心理訂價策略心理訂價是用來激起顧客情緒上的反應,以鼓勵顧客購買。心理訂價的策略在消費品的零售上特別有用,包括下列幾種:奇數訂價、習慣訂價、梯狀訂價。,決定商品價格,(一)高價策略以聯強國際所代理之電源供應器(Power Supply)為例,250W的定價約為900元,而其他品牌同
14、瓦數的價格約在450元至550元之間,其中間差價約達100之譜。唯聯強強調其電源供應器符合多國安全規定,品質穩定;不過其他品牌中亦有標榜如是者。其他諸如喇叭、麥克風、一些小型週邊產品等皆採用此種價格策略。,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4,決定商品價格,(二)低價策略以聯強國際所代理之Modem而言,33600bps的定價約為2200元,而其他品牌同樣格規的定價約在2600元上下,其中差價約為20左右。其他諸如螢幕、鍵盤、光碟機等皆採用此種價格策略。,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5,調整價格,業者在選擇訂價目標,確定需求狀況,計算成本,分析需求、成本及利潤的關係,以及
15、分析競爭者價格之後,再根據訂價策略的指導,選擇適當的訂價方法來算出產品適當的價格。在決定價格之後,業者仍需注意隨時因應顧客需求、產品成本及競爭情況的變化,來調整其價格。零售業者可以使用下列調整性策略,包括降價、漲價及折扣。,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6,商品的降價,雖然商品的降價是最容易刺激顧客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會使顧客產生不好的聯想,如:是否將有新產品上市?產品是否有缺陷或銷售不佳?公司是否有財務上的困難?可能還有持續降價的空間?或是懷疑品質降低了。透過降價控制,零售業者可以評估降價次數、降價所佔銷售比例和降價的原因,降價控制必需要改變最近幾期的購買計畫來反應降價。評估降價原
16、因的方法包括紀錄每次降價的原因和檢查其原因是否正常,而透過價格控制方能夠監督公司策略的執行。,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7,價格調整方式,在不景氣時,一般而言,零售商可採用以下幾種常用的價格調整方式:採用延遲訂價的訂價法(以會員制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成組貨品與服務分別計價;減少折扣。,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8,價格調整方式,若零售商不要提高價格,則可採用:縮減產品的數量以代替漲價;減少或去除產品額外的服務;促銷大包裝單位的產品,以降低相對的包裝成本;創造具經濟性的自有品牌。,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39,常用的訂價技巧,習慣性訂價,習慣性訂價
17、是指零售業者為商品或服務以傳統價格作為訂價之基礎,將價格定在一般大眾所習慣的價格水準,並且嘗試使此價格維持一段時間不發生變動,例如報紙、糖果、電話費、自動販賣機、餐廳價目表等。這類商品的價格彈性通常較高,故零售商藉著建立習慣價格且使消費者認為價格合理,而減少彼此間的競爭。由於這些商品多為日常用品,故其習慣性的定價並不會違背公平交易法。,零售管理概論 ch12 零售定價,12-41,變動性訂價,變動性訂價是指零售業者必須時常改變售價,以便適應顧客的成本變動和需求變動。成本變動可能是季節性變動(如農產品的生產有淡旺季)或相關趨勢性變動(如研發的進步使電腦愈來愈便宜);需求變動則是地點變動(如在交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品 成本 零售价格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