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第1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课件.ppt
《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第1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第1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画面一:1640年,当李自成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做着改朝换代的春梦的时候。英国下院提出限制王权,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对比1718世纪中西方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认知背景,夕阳与曙光,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画面三:当顺治皇帝(1638年1661年)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忠孝节义,乾隆天子(17111799年)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1649年)和法国的路易十六(1793年)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
2、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画面四: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反差?,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国有制,(2)特点,由奴隶和庶民耕种,氏族公社公有,1.原始社会:,2.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私有,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井田制,土地规整形如“井”字,(1)原因,生产力低下,必须集体劳作,土地按等级层层分封,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千耦其耘,产品基本为贵族所有,(3)兴废,形成于商,鼎盛于西周,破坏于春秋,废止于战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诗经),一种名义上为国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3.封建社会:,(1)背景,春秋时期各国税制改革(鲁国前594年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实际使土地私有合法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生产力进步,私田大量产生,周室衰微,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发展,诸侯视土地为私产,耕作井田的劳力减少,(2)过程,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国家(皇室)土地所有制,封赐给官僚贵族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纳税,出租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地主交租,农民自主经营向国家纳税,(一部分土地),(大部分土地),(少量土地),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3)形式,(4)问
4、题,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土地私有制决定),贫富分化,激化矛盾,危害统治,(5)对策:限制土地兼并。,北魏至唐中期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地限额,限制买卖。,明朝丈量土地,按照丁亩收取赋税。,(明太祖时编“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6)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决定封建国家不能从根本上制止土地兼并。,探究: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武则天时破坏,唐玄宗天宝年间废止。怎样认识其兴废。,(1)实施的前提:魏晋以来长期战乱,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地和无地民。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
5、(2)内容与作用:国家将掌握的土地按一定数量分配给农民,一部分死后归还,一部分可传子孙造就大批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安定社会和发展生产。所分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抑制。分地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兵役征发;贵族和官吏分得公田,且无税役其特权利益得到保障。不触动地主大土地私有土地无税役负担。(3)废止原因: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二、“重农抑商”,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1)背景,商周时期,政府控制和鼓励商业。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
6、政权统治等问题。,(2)措施: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为末业的观点。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3)影响 有利秦国农业生产发展,秦国得以富国强兵并统一全国。此后封建统治者大多继续施行,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保护农业生产,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西汉武帝时发展,(1)原因:,商人财势过盛,威胁统治,(2)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管控物价;加重商税;颁布贱商令:禁止商人穿华服、乘车马,及子孙做官。,汉初因长期战乱而经济凋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商人借财力与王侯勾结,扰乱行政;商人兼并小农导致百姓流亡。,(3)
7、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势力。,3.明清时期依然固守,(1)背景:,明太祖和清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观念,劝课农桑;继续推行专卖政策,垄断盐茶经营;向私商征重税;明初继续推行“贱商令”:限制商贾穿绸纱,家用银器等。,(3)影响: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不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2)措施:,【特别提醒】“重农抑商”政策能长久得到实行的原因(1)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2)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3)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重农抑商政策的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指导
8、思想是重官商、抑私商;抑商是手段,目的是重农。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积极面它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来很大作用。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消极面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明清时期,妨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阻碍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9、,(1)原因:明初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实行海禁。(2)措施:禁止私人出海互市,只许官方外贸。,2.清初厉行“海禁”(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措施: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初推行海禁政策,3.清朝中期“闭关锁国”政策形成(1)原因 西方势力侵扰。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外贸。(2)措施: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3)消极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中国与外界的联
10、系,阻断中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世界潮流。,【特别提醒】正确区分明清两朝的“海禁”政策(1)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而是积极鼓励外国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2)清初的海禁,基本上是闭关锁国,清政府甚至认为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闭关锁国”并非禁绝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对内禁止出海通商,对外限制外商入内,并不是完全禁绝对外贸易,“十三行”即是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探究:清朝前期中国船队逐渐告别海洋的原因和结果。材料一 洪承畴对顺治帝说:“南夷(从南部沿海入境的西方人)贪而无止,求而不厌,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人教版高三 一轮 复习 必修 单元 古代 经济政策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