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final课件.ppt
《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final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final课件.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Review of Chapter II,Design of the synthetic route Typical reactions,Molecular symmetrical,Retro-synthesis,Analogue deduction.,Review,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ynthetic routes-8 criteria:1.Synthetic route is succinct,2.Materials are less and available,3.Intermediates are easily purified,4.Rea
2、ction condition are easily controlled,5.The Installment condition is not harsh,6.3-wastes are less and efficiently handled,7.Short workup and convenient process,8.High yield,low cost,most economic.,第三章 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Chapter 3.Technology Research of Chemical Synthetic Drugs,孟 歌时间:2013年03月19-21日,Main Co
3、ntents-6 Sections,Section 1 IntroductionSection 2 The concentration and mole ratios of the reactantsSection 3 Solvents for reaction and re crystallizationSection 4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Section 5 CatalystSection 6 Management of the quality of special test d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第一节 概述,进行工艺研究的
4、目的: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内因:物质的性能,外因:反应的条件,工艺研究:是探讨药物合成中的具体问题及相关理论,也是探索反应条件对反应物所起作用的规律性的过程。,One Reaction,One unit!,Contrast between MC and CPT,Medicinal Chemistry,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工艺研究的内容,把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等概括为七个方面,即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七个重大课题:配料比、溶剂、催化、温度和压力、反应时间及其监控、后处理、产品的纯化及检验,Summary:,Auxiliary Methods,研究化
5、学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通常采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来确定最佳实验参数,从而得出最佳的药物合成工艺。,Interaction Research:Orthodontic DesignEvenly Design,Summary:,第二节 反应物的浓度和配料比,几个基本概念: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非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要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简单反应 按照化学反应的过程,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复杂反应 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一、化学反应过程,基元反应:反应速度总是与它的
6、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速度 浓度,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都可以用分析和计算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的定义,当温度不变时反应的瞬间反应速率与直接参与反应的物质瞬间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并且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反应式中各反应物的系数。例 aA+bB+gG+hH+按质量作用定律,其瞬间反应速度为:-dCA/dt=K CAa CBb-dCB/dt=K CAa CBb 式中各浓度项的指数称为级数;所有浓度项的指数总和称为反应级数.Number=Sum of total power,各级反应,-n=0;零级反应;反应速度为常数,即-dC/dt=K,其反应速度常数与浓度无关;-n=1;一级
7、反应;反应速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为直线关系;dC/dt=KC;-n=2;二级反应;反应速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为抛物线的关系;dC/dt=KC2;?,特别提示!,从质量作用定律正确判断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必须明确反应机理和反应类型,了解该反应的真实过程;For example:卤代烷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伯卤代烷的水解反应速度不仅与伯卤代烷的浓度成正比,也与碱浓度成正比。叔卤代烷的水解速率仅仅与其浓度成正比。,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1)单分子反应 只有一分子参与的基元反应过程称为单分子反应。多数的一级反应为单分子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 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dc/dt=K
8、C,2)双分子反应,当有两分子碰撞时的反应即双分子反应(二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相当于二次 方)成正比,即 dc/dt=KCACB,(3)零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仅受其它因素影响.反应速度常数 dc/dt=K 其它因素包括:光强、(catalyst)表面状态 通过的电量等有关.,3)可逆反应,正反应速度=K1(CA-X)(CB-X)逆反应速度=K2X2 两者速度之差便是总的反应速度:dx/dt=K1(CA-X)(CB-X)-K2X2,可逆反应中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质量作用定律 都适用。如 醋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逆反应的特点,-随着时间的进行,正反应速度将不断降低,
9、逆反应速度将不断增加,直到两个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最终达到平衡。Question:When balanced,no reaction take place?The fact is:No vari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take place!,How to improve this kind of reaction?,如何帮助这类反应的进行?-采用破坏化学平衡的方法,即用改变浓度来改变反应速度:如将产物不断分离出,eg:或加入大量的某一反应物,以利正反应的进行。,4)平行反应,(2)平行反应(又叫竞争性反应)一反应系统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
10、化学反应 主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副反应:生产上不需要的反应。这类反应在生产上经常遇到。两者速度和=总反应速度。For example,氯苯硝化反应,设定反应物初浓度:氯苯为 a,硝酸为 b,经t时间后,邻氯硝基苯浓度为x,对氯硝基苯浓度为 y,其速度分别为 dx/dt,dy/dt dx/dt=k1(a-x-y)(b-x-y)dy/dt=k2(a-x-y)(b-x-y)反应总速度为上两式之和-dc/dt=dx/dt+dy/dt=(k1+k2)(a-x-y)(b-x-y)(-dc/dt表示反应物氯苯或硝酸的消耗速度),(35)(65),Ratio?,二平行反应的速度比,速度比=二平行反应
11、的瞬时速度相除./=dx/dtdy/dt=k1/k2(Constant)Integration:即 x/y=k1/k2(Constant)(without c and t)经过时间t后,邻氯硝基苯浓度为x,对氯硝基苯浓度为 y.o:p=35:65=1:1.9(Constant),平行反应的特点,级数相同的平行反应,其反应速率之比为一常数,与反应物浓度和时间无关,即不论时间有多长,各生成物比例是一定的。对于这类反应不能用改变反应物的分子比,或反应时间的方法来改变各生成物的比例.但可以用温度、溶剂、催化剂来调节生成物的比例。,Conclusions,a.一般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有助于加快反应速
12、度,从工艺角度讲,增加反应物浓度,有助于提高设备能力,减少溶剂使用量等。b.由于有机反应中存在副反应,在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快反应速度的同时,也加速了副反应的进行。c.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的浓度与配料比以统一矛盾,做到既有利主反应的进行,又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二、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配料比,-采取各种措施,选择合适的配料比(恰当的反应物组成)来提高产物的收率。配料比的关系,也就是物料的浓度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可逆反应,2)某反应物浓度决定产物生成量,3)某反应物不稳定,4)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同,5)连续反应(副反应)的预防,1)可逆反应,Methods 1 可采取增加反应物
13、之一的浓度(即增加配料比),Methods 2 从反应系统中不断除去生成物之一的办法,Aim:提高反应速率和增加产物的收率。,2)某反应物浓度决定产物生成量,当某一反应物浓度成为决定产物生成量的决定性因素时,也就是,当反应生成物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种反应物的浓度时,应增加其配比,最适宜的配比是在收率最高、同时又能降低单耗的范围内。例:工业磺胺的合成:乙酰苯胺+氯磺酸,工业磺胺的合成,乙酰苯胺:氯磺酸(分子比)ASC的收率 1.0:4.8时,84%1.0:7.0时,87%考虑到氯磺酸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核算成本,工业生产中采用了较为经济合理的配比 1.0:4.55.0。,3)某反应物不稳定,若反应中
14、,某一反应物不稳定时则需增加其用量,以保证足够的量参与反应;如:苯巴比妥的制备;最后一步缩合反应,系由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与尿素缩合而得最后产物。,Urea is unstable under basic condition,Urea is used in excess amount!,4)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同,当参与主、副反应的反应不尽相同时 应利用这一差异,增加某一反应物用量,以增强主反应竞争能力 如 氟哌啶醇中间体:4-对氯苯基-1,2,3,6-四氢吡啶4-(4-chloro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4-对氯苯基-1,2,3,6-四氢吡啶,为
15、抑制此副反应,可适当增加氯化氨的用量,目前生产上氯化氨的用量超过理论量的100%.,副反应,主反应,5)连续反应(副反应)的预防,为防止连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物的配料比应小于理论量,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来。如 乙苯的合成:,为了防止二乙基苯和多二乙基苯的产生,在生产上一般控制乙烯和苯的配比为 0.4:1.0,这样乙烯收率最高,过量苯可循环套用。,本节小结,1 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简单反应与复杂反应,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来解释;明确了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瞬间的反应速度与直接参与反应的物质瞬间浓度成正比;对于可逆反应,可通过增加反应物浓度或移走生成物的方法来提高
16、反应的收率,加快反应速度;对于平行反应(主、副反应)应选择适宜的浓度解决主、副反应的速度问题;,本节小结,2.要提高反应物的收率必须选择合适的反应物的配料比;对于可逆反应,采取增大配料比取走生成物的办法,当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影响反应收率的主要矛盾时,应选择适宜配料比;对于反应物不稳定的反应,应增加用量;对于主、副反应物不相同时,应利用其差异,增加某一反应物的用量,减少副反应;为防止连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物的配料比应小于理论量,提前终止副反应。,机理和反应物特性与配料比,例如:F-C酰化反应,无水AlCl3作用下,先形成羰基碳正离子,然后生成分子内鎓盐,在水解生成相应的产物。反应中无
17、水AlCl3的用量要略高于1:1.1的摩尔比,有时甚至用 1:1.2,这是因为反应中生成的鎓盐需消耗无水AlCl3。,Review-2013,3,21,Review-2013,3,21,浓度和配料比的经验性规则:研究药物合成新反应的试探性反应条件:浓度范围:2-10的反应物浓度;摩尔比范围:10:11。,第三节 反应溶剂和重结晶溶剂,在药物合成中溶剂所起的作用:a.溶剂是稀释剂,可帮反应散热和传热,并能使反应分子均匀排布,以帮助分子碰撞和接触机会,加速反应进程。b.溶剂也可直接影响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物构型等。c.对需用重结晶法精制产品进行精制。,药物合成中对溶剂的要求,无论作为反
18、应时的溶剂,或作为重结晶精制时的溶剂,首先要求溶剂的不活泼性,即在化学变化或重结晶的条件下,溶剂应是惰性(稳定)的。Stable or inert!Eg:R-OH,一、常用溶剂的性质和分类,1.溶剂的极性 表示溶剂极性的参数:偶极矩():在0 18.5 10-30 C.m;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加而增大;静电因素(electrostatic factor,EF):即和 的乘积;溶剂极性参数ET(30):h.c.v.N kcal/mol,2.溶剂的分类,2.溶剂的分类,按溶剂发挥氢键给体作用的能力,分为:质子性溶剂 protic solvent:-分子中有易取代氢原子,通过氢键
19、产生溶剂化作用,是极性溶剂。如水、酸(醋酸)类、醇类、以及氨或胺类等 非质子性溶剂 aprotic solvent:-分子中不含有易取代氢原子,通过偶极矩或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是非极性溶剂。,非质子性溶剂分为:非质子极性溶剂:高介电常数:1520 高偶极矩:8.34 10-30 C.m 高的ET(30):4047 如醚类、卤素化合物、酮类、含氮化合物、亚砜 类等 非质子非极性溶剂:低介电常数:15 高偶极矩:8.34 10-30 C.m 高的ET(30):30 40 如芳烃类和脂肪烃类,3.溶剂化效应,-是指每一个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溶剂分子疏密程度不同的包围着。对于水溶液来
20、说,常用水化这个术语。晶格能 vs 溶剂化自由能 Gsolve,常见的溶剂化药物,去溶剂化法,二、反应溶剂的作用和选择,有机化学反应大多在溶液状态下进行: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在溶液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在气相条件下更强些,更容易变化,并可用多种方式影响反应物的性质和其反应性能。溶剂不仅为化学反应提供场所,并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反应物和试剂全部溶解;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诸多方面,1.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游离基反应溶剂对反应无显著影响;离子型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很大 极性溶剂可以促进离子反应 离子型反应的理论解释:离子或极性分子处于极性溶剂中时,在溶质和溶剂之间能通过静电引力而发生溶剂化作用。在溶剂化过程中
21、,物质放出热量而降低位能。,过渡态溶剂化的影响,一般说来,如果反应的过渡状态(活化络合物)比反应物更容易发生溶剂化,过渡状态位能降低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使反应加速。溶剂的极性大,对反应越有利。,例如:Beckmann重排,溶剂的极性越大,对反应越有利。反之,如果反应物更容易发生溶剂化,则反应速度降低。,在下列溶剂中的反应速率:,ClCH2CH2Cl CHCl3 C6H6,介电常数:12.7 5.0 2.28,溶剂对反应速度影响小结,合成药物工艺研究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实现化学反应的加速或减缓。有时,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改变溶剂就能使反应速率加速109倍之多。,2.溶剂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22、 在不同的溶剂中,反应方向(产物)有可能不同。例1:苯酚和乙酰氯进行的FriedelCrafts反应,例2:甲苯与溴反应,3、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 极性不同的溶剂中,有的反应顺、反异构体的比例也 不同。例如:Wittig试剂与醛或不对称酮地反应,极性溶剂中有利,非极性溶剂中有利,DMF中:96,苯中:100,例如:昆虫激素的合成,Benzene:DMF=ratioSyn:Anti 88:12,4、溶剂极性对平衡反应的影响,溶剂对酸碱平衡、互变异构平衡等化学平衡均有影响。例如:1,3-二羰基化合物的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体系中,溶剂极性不同,影响两种异构体的含量,因而影响反应收率。,非极性溶剂,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成 药物 工艺 研究 final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