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课件.pptx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课件.ppt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应用,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功能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体系结构1.4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点及发展趋势1.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和特点1.6 本章小结以及课后习题,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功能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体系结构1.4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点及发展趋势1.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和特点1.6 本章小结以及课后习题,第一章,变
2、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变电站分立元件的自动装置阶段,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自动装置阶段,变电站自动化阶段,变电站分立元件的自动装置阶段 通常把变电站的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主要指变压器、母线、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交流和直流电源等;二次设备有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远动装置、测量仪表和中央信号等,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这些二次设备统称为自动装置。这些一、二次设备都是变电站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自动装置阶段微机型自动装置从设计原则上几乎都是面向全厂或全站而不是面向每个间隔或元件的,因此无论是微机继电保护或微机自动装置、远动装置
3、等,都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处于厂、站端的远动设备与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接收设备之间的通信,采用一对一方式。除了远动装置具有串行通信接口,能与调度中心通信外,多数自动装置和微机保护装置几乎没有对外通信接口,即不具备串行通信功能,因此在厂、站内各微机自动装置只能各自独立运行,不能互相通信,不能共享资源。,变电站自动化阶段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制和开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DSP技术的应用,使得随一次设备分散布置的分散式测控单元很快发展起来,而且还提供了强有力的功能综合优化手段。20世纪90年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应用在110kV、66kV或35kV电压等级的
4、变电站中。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微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现场总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有可能进一步向前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综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横向综合:利用计算机手段将不同厂家的设备连在一起,替代或升级老设备的功能。纵向综合:在变电站层这一级,提供信息优化、综合处理分析信息和增加新的功能,增强变电站内部、各控制中心间的协调能力。例如,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控制中心可实现对变电站控制和保护系统的在线诊断和事件分析,或借助变电站自动化功能,完成电网故障后的自动恢复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微机保护的
5、软、硬件设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对独立,又要相互协调微机保护装置应具有串行接口或现场总线接口系统的功能和配置,应满足无人值班的总体要求要有可靠、先进的通信网络和合理的通信协议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强的抗干扰能力系统的标准化程度、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要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指挥,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功能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体系结构1.4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点及发展趋势1.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和特点1.6 本章小结以及课后习题,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1.2.1 变电站综合自
6、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1.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推进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飞速发展,促使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因在于经济收益、技术能力、功能(性能)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见下图。,虚线表达了技术实现能力对于功能需求的满足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表示新的功能需求实现可以为应用带来经济价值表示技术能力是经济收益的基础和保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内容包括:变电站电气量的采集和电气设备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以实现变电站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操作,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当发生事故时,由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等完成瞬态电气量的采
7、集、监视和控制,并迅速切除故障,完成事故后的恢复操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还应包括高压电气设备本身的监视信息(如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等的绝缘和状态监视等)。综上所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内容应包括:随时在线监视电网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况、自检、自诊断设备本身的异常运行电网出现事故时,快速采样、判断、决策,迅速隔离和消除事故完成变电站运行参数在线计算、存储、统计、分析报表、远传和保证电能质量的自动和遥控调整,监控子系统,微机保护子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子系统,远动及通信子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
8、其功能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体系结构1.4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点及发展趋势1.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和特点1.6 本章小结以及课后习题,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模式,集中式,在变电站中的具体应用,分布式,分层分布式,安装的物理位置,集中组屏,分散组屏,全部分散,集中式变电站自动化结构模式,集中式结构是根据变电站的规模,配置相应容量的集中式保护装置和监控主机及数据采集系统,它们安装在中央控制室内。主变压器和各进出线及站内所有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TA、TV经电缆传送到中央控制室的保护装置和监控主机(或远动装置)。继电保护动作信息往往取保护装
9、置的信号继电器的触点,通过电缆送给监控主机(或远动装置)。,集中式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及时采集变电站中各种模拟量、开关量,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制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等功能;能完成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进、出线的保护任务;系统具有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占地面积;造价低,实用性强,适合小型变电站的新建和改造。,每台计算机的功能较集中,如果一台计算机出故障,影响面大,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调试难度大;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接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工作量大,集中式保护与长期以来采用一对一的常规保护相比,不直观、不符合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习惯,调试和维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电站 综合 自动化 技术 应用 第一章 系统 基础知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