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第十章-氨基酸课件.ppt
《发酵工程-第十章-氨基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程-第十章-氨基酸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谷氨酸发酵,工业上重要氨基酸简介,氨基酸可用作食品、饲料添加剂和药物。过去都采用,动植物蛋白提取和化学合成法生产,现,18,种氨基酸均可采用,发酵法和酶法生产,不仅成本下降、污染减少,还可组织大,量生产,世界产量每年递增,5,10,。,在氨基酸产生菌选育中,过去多采用诱变育种方法,,诱变结果不易控制,现采用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技术,产量,可成倍、甚至几十倍增加,生产成本大大下降。,如用基因重组构建的苏氨酸、色氨酸“工程菌”,比,原始菌株提高产量几十倍(产酸达,50,60,克,/,升),色氨酸,成本从每公斤,50,美元降到,23,美元。用细胞融合构建的精氨,酸融合株,精氨酸产量达,108,
2、克,/,升,比其他生产菌株高,2,倍,多。,谷氨酸发酵,?,一、概述,?,早期,从天然的食物材料中取得,?,中期,最早商业化制造味精的原料是面筋,?,近期,糖是生产味精的主要原料,二、谷氨酸的生物合成机理,1.,谷氨酸,(,?,-,氨基戊二酸),O,C-OH,第一代鲜味剂,H,2,N-,C-,H,L-,谷氨酸单钠盐,味精,H-C-H,H-C-H,H-C O,OH,L-,型,葡萄糖,中间产物,a,酮戊二酸,谷,氨,酸,谷氨酸,脱氢酶,NH,4,抑,制,2.,谷氨酸的生物合成,葡萄糖,6-P-,葡萄糖,6-P-,葡萄糖酸,3-P-,甘油醛,5-P-,核糖,丙酮酸,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苹
3、果酸,异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酮戊二酸,谷氨酸,透过细胞膜,谷氨酸,HMP:Hexosemonophosphate pathway,(,1,),EMP:,丙酮酸,,ATP,NADH,2,(,2,),HMP:,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酸,NADPH,2,:,?,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必需的供氢体。,(,3,),TCA,循环,:,生成谷氨酸前体物质,?,酮戊二酸。,(,4,),CO,2,固定反应,:,补充草酰乙酸。,(,5,)乙醛酸循环,:,使琥铂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的量得,到补充,维持,TCA,循环的正常运转。,谷氨酸脱氢酶,(,6,)还原氨基化反应,:,?,酮戊二酸,谷氨酸,丙酮酸,回补
4、反应,NADH,NAD,+,苹果酸脱氢酶,O,COOH,C,CH,2,COOH,苹果酸酶,NADP,+,CO,2,NADPH,O,CH,3,C,COOH,HOH,C,CH,2,COOH,COOH,3.,谷氨酸生产菌的生化特征,(,1,)有苹果酸酶和丙酮酸羧化酶。,(,2,),?,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弱,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强,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弱。,(,3,)谷氨酸脱氢酶活性高,经呼吸链氧化,NADPH,2,的能力弱。,(,4,)菌体本身利用谷氨酸的能力低。,4.,谷氨酸产生菌(全是细菌),棒杆菌属,北京棒杆菌,C.pekinense,Corynebacterium,钝齿棒杆菌,C.crenat
5、um,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短杆菌属,黄色短杆菌,B.flvum,Brevibacterium,产氨短杆菌,B.ammoniagenes,小杆菌属,嗜氨小杆菌,M.ammoniaphilum,Microbacterium,节杆菌属,球形节杆菌,A.,globiformis,Arthrobacter,共同点:,1,)革兰氏阳性。,2,)不形成芽孢。,3,)没有鞭毛,不能运动。,4,)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5,)在通气条件下产谷氨酸(需氧微生物)。,三、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控制,(一)培养基,1.,碳源:淀粉水解糖、糖蜜、乙醇、烷烃,(,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糖蜜原料
6、,2.,氮源:铵盐、尿素、氨水,C/N,100,:,15,?,21,,实际高达,100,:,28,因为:,1,)用于调整,pH,。,2,)分解产生的,NH,3,从发酵液中逸出。,产酸阶段:,NH,4,+,不足:使,?,-,酮戊二酸蓄积而很少有谷氨酸生成。,NH,4,+,过量:促使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3.,无机盐:磷酸盐、镁、钾、钠、铁、锰、铜,其中,磷酸盐对发酵有显著影响。,不足:糖代谢受抑制,菌体生长不足。,过多:,a.,细胞膜磷脂生成量多,不利于谷氨酸排出。,b.,促使丙酮酸和乙醛(由丙酮酸脱羧生成)缩,合生成缬氨酸的前体物,?,乙醛乳酸,,使缬氨酸在发酵液中蓄积。,4.,生长因子:生物
7、素,作用: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代谢途径。,(,1,)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酶乙酰,CoA,的辅酶,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磷酯的合成。,(,2,)浓度过大:促进菌体生长,谷氨酸产量低。因为:,a.,乙醛酸循环活跃,,?,-,酮戊二酸生成量减少。,b.,转氨酶活力增强,谷氨酸转变成其它氨基酸。,生物素:,B,族维生素的一种,又称维生素,H,或辅酶,R,。是合成脂肪酸所必需的。,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利用乙酰,CoA,(直接原料是丙二酸单酰,CoA,)在乙酰,CoA,羧化酶(辅基为生物素),催化下合成。,脂肪酸甘油磷酸,磷脂蛋白质,生物膜,因此,脂肪酸是组成细胞膜类脂的必要成分。
8、,生物素限量,不利于脂肪酸的合成,有利于谷,氨酸透过细胞膜分泌至体外。,使胞内代谢产物迅速排出的方法,1.,用生理学手段,直接抑制膜合成或使膜受缺损,?,如,:Glu,发酵中,控制生物素亚适量可大量分泌,Glu,;,?,当培养液中生物素含量较高时采用适量添加青霉,素的方法;,2.,利用膜缺损突变株,油酸缺陷型、甘油缺陷型,?,如,:,用谷氨酸生产菌的油酸缺陷型,培养过程中,有,限制地添加油酸,合成有缺损的膜,使细胞膜发生渗,漏而提高谷氨酸产量。,?,甘油缺陷型菌株的细胞膜中磷脂含量比野生型菌株,低,易造成谷氨酸大量渗漏。应用甘油缺陷型菌株,,就是在生物素或油酸过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大量,谷氨
9、酸。,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1),通过生理学手段控制细胞膜渗透性,(2),通过细胞膜缺损突变控制细胞膜渗透性,生物素,谷氨酸,细胞膜渗透性,青霉素,谷氨酸,油酸缺陷型,油酸,?,工业上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积累谷氨酸,,应采用的最好方法是(,),A,加大菌种密度,B,改变碳源和氮源比例,C,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D,加大葡萄糖释放量,为什么添加适量生物素或青霉素可提高谷氨酸产量?,生物素,: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与脂肪酸及磷脂合成有关。,控制生物素含量,可改变细胞膜的成分,改变膜的透性、谷氨,酸的分泌和反馈调节。,生物素含量高时,细胞膜致密,阻碍,Glu,分泌,并引起反馈抑,制,加适量
10、青霉素可提高,Glu,产量。,青霉素,:抑制肽聚糖合成中的转肽酶活性,引起肽聚糖结构中,肽桥无法交联,造成细胞壁缺损,在膨胀压的作用下代谢物外,渗,降低了谷氨酸的反馈抑制,提高了产量。,(二),pH,的影响及其控制,作用机理: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和菌的代谢。,在氮源供应充分和微酸性条件下,谷氨酸发酵,转向谷氨酰胺发酵。,pH,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方法:流加尿素和氨水。,(三)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菌体生长达一定程度后开始产生氨基酸,菌体,生长最适温度和氨基酸合成的最适温度不同。,?,菌体生长阶段:,30,?,34,?,产酸阶段:,34,?,36,(四)溶解氧的控制,大小由通风量和搅拌转速决定。
11、,发酵产酸阶段,通风量要适量。,不足:发酵液,pH,值偏低,生成乳酸和琥珀酸,谷氨酸少。,过大:,NADPH,2,通过呼吸链被氧化,影响,?,-,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使,?,-,酮戊二酸蓄积。,控制,因子,产物,氧,(,不足,),乳酸或琥珀酸,谷氨酸,(,充足),-,酮戊二酸,(,过量,),NH,+,4,(,不足),-,酮戊二酸,谷氨酸,(,适量,),谷氨酰胺,(,过量,),生物,素,谷氨酸,(,限量,),乳酸或琥珀酸,(,充足,),pH,(,酸性,)N-,乙酰,-,谷氨酰胺,谷氨酸,(,中性或微碱性,),磷酸,盐,(,适量,),谷氨酸,缬氨酸,环境条件引起谷氨酸合成的代谢转换,三、下游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酵 工程 第十 氨基酸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