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pptx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pptx(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国家相关规范文件,国家相关规范文件,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职业暴露的相关概念 职业暴露的典型案例 职业暴露的特点原因 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主 要 内 容,1,2,3,4,一、职业暴露的相关概念,一、职业暴露的相关概念,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传染病感染者或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传染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血源性病原体是指存在于血液和某
2、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安全注射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用:,清洁的手,在清洁的区域做注射准备,消毒注射安瓿,使用无菌的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后的注射器材应做正确的处理,不安全注射 没有遵循上述要求的注射,主要是指注射器、针头或二者不经灭菌而在不同病人之间重复使用。具体表现: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连续注射时共用针头或只换针头不换针管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合格的注射或穿刺器具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规定操
3、作技术不正确注射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二、职业暴露的典型案例,在职业暴露史上,最早报道(1984)的是2名护士在护理AIDS病人过程中,不小心将含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足背皮肤,通过皮损接触血液传播HIV;文献报道:湖北省20022004年,共发生35人HIV职业暴露事件东莞市20022004年,27名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19842004年:医务人员发生HIV(美国CDC)确认感染累计59例。可疑职业感染报道为139人次。59例职业分布构成比为:护士 24人 40.7检验 20人 33.9医生 8人 13.5其他 7人 11.9其中48人是由于针刺伤导致的HIV感染。,Sheik Umar Kh
4、an塞拉利昂“埃博拉”首席医生因感染埃博拉病毒于2014.7.29去世,诺尔曼.白求恩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黄口村逝世,非典英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的护士长在抢救非典患者时感染2003年3月25日逝世,三、职业暴露的特点原因,需要的血量少:感染HIV只需1.4L,HBV只需0.4 L 感染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途径多:皮肤刺伤58.4%,割伤7.7%,皮肤接触22.7%,粘膜接触11.2%,(埃博拉-经完整皮肤传染)。发生暴露后感染几率高:HIV 0.250.4%(0.33%)
5、HCV0.310%,HBV630%。,职业暴露的特点,我国是传染病大国:AIDS/HIV患者70万;乙肝感染者1.2亿;丙肝感染者3800万;活动性肺结核450万;医护人员每天与如此庞大的暴露源人群,进行如此“亲密的接触”,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职业感染。有文献报道,我国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比例60-98%之间,基层医院和实习护士发生率更高。资料显示,结核病院工作人员患肺结核几率是常人3倍以上。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形势严峻!,医疗机构(重点是手术室、产房、血液透析室、口腔科、内镜室、检验科和消毒供应室等);病原制备机构;血源性病原体临床实验室;医疗废物的收集、
6、运输和处理的单位;其他场所:采供血机构、戒毒所、殡仪馆、羁押或劳教机构等。,可能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工作场所,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包括护士、医生、急救人员、病理解剖人员、药剂师、实习学生、废物处理人员和护工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公共安全工作人员、应急反应人员、志愿者等;微生物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实验人员、采血人员、技师和合同工等;其他人员:如羁押或劳教机构、戒毒所的工作人员和殡葬业工作人员等。,可能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主要人群,被污染锐器扎伤(包括针、手术刀、剪刀,玻璃碎等);眼睛、鼻子和口腔的粘膜受到血液或体液的喷溅;开放的伤口、裂痕、皮肤破损,甚至皮炎和痤疮都会将病原
7、体传播入体内;非直接传播,如接触到受污染的物体或人体体表,然后将病原体转移到眼睛、鼻、口或受损的皮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常见职业暴露原因-锐器伤,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几率HBV 6.0-30.0%HCV 0.3-10%HIV 0.25-0.4%国外研究:HBV感染率高于HIV55倍,高于HCV38倍,回套针帽,医疗废物二次分拣,锐器伤,静脉穿刺中或拔出输液针,不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常见职业暴露原因-直接接触,四、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建立防控制度,完善防控流程,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保
8、洁员、进修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安全注射及手卫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落实标准预防,防范职业暴露,1、标准预防的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完整的皮肤、粘膜等均有传染性,需要隔离。,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接 触 传 播,(多重耐药菌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建立隔离室 严格实施手卫生 穿隔离衣 限制病人外出 设备,飞沫传播(飞沫核 5um),(如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百日咳、支原体肺炎等),病人住单人病房 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 限制病人活动和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
9、戴口罩,空气传播(飞沫核5um),(如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设立隔离室,病人住适宜通风的单间,应有隔离标志可能时使用负压病房。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戴医用防护口罩 限制患者离开隔离室。严格空气消毒。,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防止被刺伤(安全注射);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3、手卫生,最可行最重要,减少耐药菌的传播,洗手是降低院内感染的措施,最可行最重要,手部皮肤微生态特点,常居菌,又称种植菌,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务人员 职业 暴露 防护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