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件:第十七讲-连词.ppt
《古代汉语课件:第十七讲-连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课件:第十七讲-连词.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讲 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故、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等。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庄子养生主)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季氏)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墨子非攻上),下面讨论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
2、。1、而(1)连词“而”字的作用是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性的短语,还可以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2)“而”字可以用於顺接,也可以用於逆接。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传)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
3、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论语季氏),(3)“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有突出主语的作用。在意思上常常是一种逆接,有时候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有时又含有假设的意思。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论语宪问)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说苑奉使),(4)“而”字用于状语和中心词之间,使语气舒缓。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是一种伴随或顺承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4、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夸父逐日)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而”是古代汉语里用得很频繁的一个虚词,它的各种用法在现代书面语言里仍然广泛地沿用着。例如:“高而陡”“紧张而有秩序”“源源而来”,“背道而驰”,“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2、以(1)连接并列的两事物(谓语)“又又”“而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早实以蕃。(种树郭橐驼传)(2)连接两个连续的动作,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手段。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斯
5、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彤墙。,(3)用来连接因果复句,用在原因分句的句首。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4)表假设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5)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表伴随、顺承。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种树郭橐驼传),3、则 表示它所联系两个事物在逻辑上的关系。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的意思。例如:战则请从。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或
6、“那么就”的意思。例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民贫则奸邪生。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这种“则”字,如果同时用于平行的两个分句中,那两个分句之间往往形成对比关系。例如: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韩非子五蠹)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史记 秦始皇本纪)(3)表示假设,有“如果”、“假如”的意思。例如: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阜!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4)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例如: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课件 第十七 连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