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选读课件.ppt
《分析化学选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选读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13-1 概述13-2 沉淀分离法13-3 溶剂萃取分离法13-4 色谱法13-5 离子交换分离法13-6 现代分离技术简介,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分离与富集工作在分析测试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各种分离与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3、掌握萃取分离的有关计算;4、了解新的分离与富集方法。,一、分离富集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实际样品非常复杂,干扰的消除,控制实验条件,使用掩蔽剂,分离,待测组分的含量较低,为什么要进行分离富集?,13-1 概述,选择灵敏度高的方法,富集,分离富集的作用?1.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后测定;2.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
2、去;3.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4.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通过分离达到富集的目的。二、对分离的要求,(1)被测组分在分离过程中的损失应小至可忽略不计;(2)干扰组分应减小至不再干扰被测组分的测定;(3)选择的分离方法应简便、快速。,回收率=100%,三、分离富集效果的评价,分离后所得待测组分的质量,试样中原有待测组分的质量,实验方法:加标法测量 要求:待测组分含量不同对回收率的要求也不相同。,常用分离方法,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现代分离技术,13-2 沉淀分离法,一、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1、无机沉淀剂 2、有机沉淀剂二、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1、无机共
3、沉淀剂 2、有机共沉淀剂,一、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沉淀分离的依据:溶度积原理。,1、无机沉淀剂分离法,无机沉淀剂:NaOH,NH3,H2S等,有机沉淀剂:8-羟基喹啉,丁二酮肟等,(1)氢氧化物沉淀,许多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度相差很大,可通过 控制溶液pH,达到分离的目的。试剂:NaOH,NH3-NH4Cl,ZnO悬浮液,有机胺等。,沉淀剂类型,缺点:共沉淀严重。,NaOH法:可控制pH12,用于两性金属离子和非两性 金属离子的分离。如:沉淀非两性金属离子(Cu,Hg,Fe,Co,Ni,Hf,Th等),而与两性金属离子(Al,Ga,Zn,Be,Mo,W,Sn,Pb等)分离。,氨水-氯化铵缓
4、冲液法:控制pH值810,用于沉淀不与NH3 形成配离子的金属离子。如:沉淀高价离子(Al,Fe,Th等),而与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离子分离。,ZnO悬浊液法:控制pH6,用于沉淀pH 6以下能沉淀完全的 金属离子。,有机碱法:六次甲基四胺,吡啶,苯胺等有机碱与其共轭酸 组成溶液,控制溶液的pH值,使某些金属离子生 成氢氧化物沉淀。,如:沉淀某些金属离子(Fe,Al,Ca,In,Tl,Sn,As,Ti,Zr,Hf,Th等),而与金属离子(Mg,Ca,Sr,Ba,Mn,Co,Zn,Cd 等)分离。,(2)硫化物沉淀分离法,各种金属硫化物沉淀的溶解度相差较大,通过控制溶 液pH值可达到分离的目的。例
5、如:As2S3,12M HCl;HgS,7.5M HCl;CuS,7.0M HCl;CdS,0.7M HCl;PbS,0.35M HCl;ZnS,0.02M HCl;FeS,0.0001M HCl;MnS,0.00008 M HCl 如果想用硫化物沉淀分离法分离重金属离子,How?沉淀剂:H2S,Na2S,(NH4)2S等。缺点:选择性较差;非晶形沉淀,吸附现象严重。H2S有毒,气味难闻。,2、有机沉淀剂分离法 特点?种类繁多,选择性高,共沉淀不严重,沉淀晶形好。,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沉淀主要有:螯合物沉淀,离子缔合物沉淀和三元配合物沉淀。(1)形成螯合物(即内络盐)沉淀,(2)形成缔合
6、物沉淀 B(C6H5)4-+K+=KB(C6H5)4 2(C6H5)4As+HgCl42-=(C6H5)As2HgCl4,(3)形成三元配合物沉淀,在HF溶液中,硼与F和二安替比林甲烷及其衍生物能够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沉淀。,二、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沉淀分离法主要用于常量组分分离。若待测组分是微量组分,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微量组分和常量干扰组分分离?a、用沉淀法除去常量干扰组分b、用共沉淀法将微量组分富集 共沉淀分离法原理 向含微量的待测组分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再加入另一种能与沉淀剂形成沉淀的离子,作为共沉淀剂(也称为载体),从而将微量组分定量地共沉淀下来,最后将沉淀溶于少量溶剂,达到分离和
7、富集的目的。,所用的共沉淀剂有无机共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1、无机共沉淀剂常用的无机共沉淀剂有:Al(OH)3,Fe(OH)3,Mg(OH)2,CaCO3和某些金属硫化物等。无机共沉淀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表面吸附和形成混晶而把微量组分载带下来。(1)表面吸附共沉淀,如:自来水中微量Pb的测定。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Hg2+,再通入H2S,利用生成的HgS作载体共沉淀PbS。,如:铜中微量铝的测定。,(2)混晶共沉淀如:分离富集试液中微量Pb2+可在试液中加入较大量的Sr2+,再加入过量Na2SO4溶液,使PbSO4与SrSO4发生混晶共沉淀并被载带下来。如:用MgNH4PO4作载体共沉淀河水中的
8、砷AsO43-。混晶共沉淀最大的优点: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2、有机共沉淀剂有机共沉淀剂的作用机理:先把无机离子转变为憎水化合物,再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加入适当的有机沉淀剂(载体)将其载带下来。,常用的有机共沉淀剂大致分成三类:,(1)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 例如:H2WO4在酸性溶液中呈带负电荷的胶体,不易凝聚。How?加入辛可宁,它在溶液中形成带正电荷的大分子,能与带负电荷的钨酸胶体共同凝聚而析出,从而达到富集微量钨的目的。常用的这类有机共沉淀剂还有丹宁、动物胶,可以共沉淀W,Mo,Nb,Ta,Si等含氧酸沉淀共沉淀。,(2)利用形成离子缔合物进行共沉淀,例如:在含有痕量Zn2+
9、的弱酸性溶液中,加入NH4SCN和甲基紫,可以达到富集痕量锌的目的。Why?,R+SCN-RSCN(形成载体)Zn2+SCN-Zn(SCN)42-2R+Zn(SCN)42+R2Zn(SCN)4(形成缔合物),常用的这类有机共沉淀剂还有甲基橙、亚甲基蓝、结晶紫、孔雀绿等。,(3)利用“惰性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例如:痕量的Ni2+与丁二酮肟镍生成的螯合物不能生成沉淀析出。Why?How?加入丁二酮肟二烷酯的乙醇溶液,则析出丁二酮肟二 烷酯,丁二酮肟镍便被共沉淀下来。丁二酮肟二烷酯称为“惰性共沉淀剂”,实质上是“固 体萃取”作用。,13-3 溶剂萃取分离法,一、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二、重要的萃取体系
10、三、萃取操作方法,一、溶剂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1、定义 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溶另一液相的过程称为溶剂萃取。或被分离物质从水相进入有机相的过程称为溶剂萃取。2、萃取分离法的目的 把待测组分与干扰组分分离;可将痕量待测组分富集于有机相中,便于测定。,3、特点 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在反应过程中两相接触面大,反应瞬时完成,平衡快。分离效率好。,选择性高,应用范围广。不足 作为萃取剂的有机溶剂,大多数是易燃、易挥发和有一定毒性的物质,若通风设备不好,经常接触会影响身体。,4、溶剂萃取过程的本质,萃取过程的本质:?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的过程。,萃取过程就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
11、差异,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将无机离子萃取(转移)到有机相中实现分离的目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带电荷的物质亲水,不易被有机溶剂萃取呈电中性的物质疏水,易为有机溶剂萃取,萃取剂,镍(II)丁二酮肟 丁二酮肟-镍(II)CHCl3,带电荷,亲水,电中性,疏水,萃取溶剂,如何将无机离子萃取到有机相中?,分配定律表明:分配系数大的物质,大部分被萃取入 有机相,分配系数小的物质,仍留在水相中,从而将物质彼此分离。,5、分配系数、分配比,若一定条件下,溶质A在水相和有机相达平衡:,分配系数,在许多情况下溶质A在两相中不是以同一种分子状态存在,为了表达溶质在任何一相中发生离解或缔合作用的萃取体系,通常用分
12、配比来表示。即,分配比越大,溶质A被萃取到有机相中的数量越多。,当溶质在两相中以相同的单一形式存在,且溶液较稀 KDD。如:在CCl4水萃取体系中萃取I2在复杂体系中KD和D不相等。分配系数与萃取体系和温度有关,而分配比除与萃取体系和温度有关外,还与酸度、溶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6、分配系数与分配比的关系?,分子分母同除以c水V有:,7、萃取率,萃取率是指物质被萃取到有机相中的比率,是衡量萃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萃取A物质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其萃取率E为,萃取率E的大小与分配比D及两相体积比有关。若两相体积比1,则不同D值的萃取率如下:,结果表明:分配比越大,萃取率越大,萃取效率越高。,当分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化学 选读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