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
《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主讲人:周金成,讲座分三部分:1、学习国学经典的机遇2、吸取精华,去其糟粕3、学习国学经典的态度,现在一说到“豆腐渣”桥梁、“豆腐渣”堤坝,便不由自主的想到贪污与腐败,一说到讨薪问题,我们便会联想到跳楼,作为中学生,我们课堂上听的是大公无私,到街上走一圈就有可能被欺骗,我们不知所措,困惑!为什么?是世界经济的冲击,还是世界文化的渗透?我认为:关键是我们国人自己失去了方向,西方经济冲击也好,不良文化渗透也好,那是外因,内因毕竟是决定因素。,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失去了自我,没有学习国学经典,所以身不修,家不齐,更不用说治国与平天下,连起码的责任心都丧失了;或者说国学经典读得
2、不够,有的人缺乏良知,有的人显得愚昧,所以必然出现一些悲剧或闹剧的发生。社会中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丢失了。人人呼唤社会良知,不如人人都出一点力,兴国学之风,或许有效。,什么是国学:所谓“国学”,作为名词古已有之,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然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年形成的,其具体的界定,人们多有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相对于新学它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它指中学,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其实,岂止“区别”那么简单、轻松。“国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应付西学东渐的压力。,国学经典的地位与面临形势,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在现实生活中,侃
3、侃而谈的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的大有人在,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者屡见不鲜。甚至有窜改经典的笑话,如:“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又如:”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导致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自然很多,如汹涌澎湃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实用功利主义的驱使与影响,如西方强势文化与霸权的渗透与制约,等等。然而,其根本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固有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承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或迷失,对体现民族之魂魄的基本载体国学有意无意地采取了忽略或偏激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漠视文化本根做法的后遗症将显得日益严重。因此,在今天
4、完全有必要重新认识国学的价值,呼唤国学的回归,重建国学的学科,一是国内掀起国学热1、武汉的一所现代私塾童学馆又隆重开馆2、苏州“淑女学堂”的学员们穿上自制汉服在上课3、一家网站“网罗”近百位国学专家,办起“国学博客圈”。4、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在上海争相开设面向企业家的“国学班”。5、两会代表呼吁开设国学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总感到心中一阵刺痛:“我们不能培养忘祖的一代,建议中小学开设国学课!”“古典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变得精致起来,很有必要让青少年多接触中国的优秀文化,我希望能引导年轻人都来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冯骥才也发出同样呼吁。,二是西方人重视中国文化清华大
5、学外语系崔刚教授刚从剑桥大学访问归来。通过对欧洲一些大学和知识界的了解,他深深感到,如今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感兴趣。剑桥大学的一位副校长特意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裴仕琳”。崔刚说,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去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国学热是件好事,可以说是对民族文化遭受冷落的反思。”许多法国人翻译中国四大名著。,三是学习国学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正式成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已经招收2004、2005级两个国学班,2006年继续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计划为30人,真诚欢迎对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浓厚兴趣、有
6、志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才俊报考。为鼓励国学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专门设立国学奖学金,用于奖励国学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把握这个机会,天堂之门便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打开。以后,各大学会青睐那些国学爱好者的。,如今岭南学校的国学经典正如火如荼。领导重视,不惜在时间与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小学的琅琅读书声姑且不说,中学教师是全员上阵,或坐下来潜心研究,或出谋划策,“国学经营”几年,已初结果子;现在国学经典已成为岭南学校的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课程计划。作为岭南学校的学生,我们付出了什么?别无他求,只要你付出点时间便足够了。机不可失,失不可再来,这几年我们抓住机遇,多读,多背,多写,快马扬鞭,还
7、愁没有用武之地,理想的大学之门会为我们打开的,请相信你我的努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国学”,收获就是希望。,国学的春天在岭南,芦蒿满地芦芽短,就我们学校而言,现在的读本主要是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现在我主要谈谈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问题。,儒家思想中的优点,一是民本思想的范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证;“省刑罚,薄税敛”也是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二是为人处世的典范。教人如何处理家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尊长与老幼之间的关系。三是天下为重的胸怀。仁人志士所信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克录,这种价值原则或价值取向,比天高,比海宽,是一种无
8、边无际的博大。,四是仁爱的发源地。“仁”是儒家思想之首,仁即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倡就是仁爱,我们现在提倡的“感恩的心”也出出自儒家思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指出人应有同情与怜悯之心,包括爱护小猫小狗,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如果视周围的生命为自己的生命,就有了“仁爱心”。把硫酸泼在大熊猫脸上,用高跟鞋踩死小猫,虐待自家小孩儿这些不仁之事可以说屡见不鲜,不说这些人心理不正常,最起码是把祖先遗留的“经典”丢失了,需儒家仁爱思想来武装一下。,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唤醒人性,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首先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也就是
9、有社会良知和实践勇气的知识分子。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然文质彬彬是一种过程,艰苦而漫长,而不是一种形式。,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科技也具有强烈的两面性,被希特勒掌握了先进的科技,世界便没有了和平。“国学经典”中,也难免有些糟粕的东西,我们应有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观点,不能采取全盘端来的“拿来主义”。,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三纲”是精神枷锁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子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君王,妻子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丈夫,儿子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父亲。后来的儒学鼓吹者更进一步发展成这样的行为规范: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夫虽不夫,妻不可以不妻。也就是说,君王其行为不论有
10、多荒唐,作为臣民的只有忠心跟随的份儿,绝对没有任何怀疑或批评的权利。这样的思想,不但彻底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还是把全国臣民变成了君王一人的奴才。而儒家思想的所论述的“君权天授”,更是赤裸裸地彻底剥夺了人民的参政权利,使得君王可以凌驾于全国人民之上作威作福不受制约。这种思想基础,正是集权主义者求之不得的温床。,等级观念错误划分 儒家思想更卑鄙的理论还在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中国搞的那些阶级成分划分,正是儒家思想的“革命版”。而目前的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只能有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远不如有城市户口的孩子。至于那些高干子弟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岭南 学校 国学 经典 讲座 第一 讲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