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概述课件.pptx
《基础会计概述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概述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基础会计,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习题二,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习题三,第四章:复式记账法,第五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账簿,第八章:财产清查,第九章:财务报告,第十章:账务处理程序,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管理与组织,第十二章: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习题十,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会计诞生在何时、发源于何地,至今尚很难确切地加以指明。但是,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产生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各地,会计可谓源远流长。远古时代,人们就非常关心生产活动中的劳动耗费和取得的劳动成果,就知道把生产活动过程记录下来
2、。开始时,人们单凭头脑的记忆。当生产活动增多时,人们又利用简单符号如“结绳”、“堆石”、“刻契”、“刻石”进行记录。这些计算和记录活动,可以说是会计的雏形,但还不能认为它就是会计。因为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规模小,计算和记录活动很简单,是生产之余附带地把收支记载下来,并没有形成会计的独立职能。,二、会计的发展,1、近代会计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人们越加关心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求用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出尽量多的物质财富。为了综合核算,计算盈亏,商品生产者必须把各种不同的实物计量单位统一起来,计算各种财产物资的占用和耗费,并同劳动成果进行比较。这样,仅对实物数量记录和计算就不行了,必须利用货
3、币形式(观念上的货币)来统一计量经济活动中可以量度的方面。在人类社会的会计发展史中,由以实物量度为主要计量单位,进展到以货币量度为主要计量单位,是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转变的开始,也是会计区别于统计和其他业务核算而具有自己特点的重要标志。2、现代会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劳动分工,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发生了分离。公司的股东一般不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推选董事会作为代表,由董事会聘请经理人员来管理企业。这样,企业的经营者就有责任向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政府管理机构、潜在投资人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经营状况,公开说明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了使外界阅读
4、人能够看懂财务报表,报表的编制原则、所应用的会计术语和会计方法就必须是社会通行的、为一般人所接受的,传统会计中那种各行其是的做法已无法适应需要了。为此,会计界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关财务报表的规范和准则,称为“公认会计原则”。3、1949年以来我国会计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全面引进前苏联的会计记账方式,建立了适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制度,成为我国近代会计史上的第二次变革。,1,第二节:会计设计的概念,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一门古老但又年轻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甚至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什么是“会计”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会计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
5、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目前会计学界主要有“会计管理活动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两大学派,对会计的内涵(会计本质)进行争辩。,二、会计的职能,三、会计的对象,四、会计的特点,会计的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的特定对象,都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用。资金运动包括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退出等过程,而具体到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又有较大的差异,以产品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为例,可以划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6、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3.会计以连续、系统、全面地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特征,职能是指某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功能,是某一事物存在于世间所应发挥作用的内在因素。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按其本质来说应当具有的功能,是会计的本质的体现。马克思曾把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是对会计职能的一种传统的概括方式。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它的职能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述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1,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质量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
7、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它之所以又称假设,是指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人员对某种情况按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所作出的合理推断或人为规定。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结合我国情况,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和报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第二章,我们可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概括为“八性”:可靠性、相关性、理解性、可比性、实质性、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这八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8、一般也称之会计基本原则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三、理解性理解性是指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理解性也有称明晰性。四、可比性可比性 是指同一指标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数据,可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五、实质性实质性 是指当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一致时,会计应当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的确认与计量、记录和报告。实质性也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六、重要性重要性 是指会计提供的会计信
9、息应当是无遗漏、无删略,无错误的适当表述。七、谨慎性谨慎性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又称稳健性。八、及时性及时性 是指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要求及时进行确认与计量、记录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1,第四节:会计的方法,一、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工作实践中总结创立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 以及会计管理活动的复杂化而逐渐完善和提高的。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五种具体方法。,二、会计核算的方法,1.设置账
10、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是会计要素的细划分,记录不同的会计信息资料的一种专门方法。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4.登记账簿账簿是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登记账簿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将经济业务的内容连续系统地记录在账页上的一种专门方法。5.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
11、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7.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按照规定的表格,主要运用数字形式,定期编制的总结报告。,1,第一节:会计要素,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把资产理解为企业的权利,那么负债就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
12、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2,第二节:会计等式,因此资产与权益从数量上总是相等的,有多少资产就应有多少权益,所有者权益又称净权益,权益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基于法律上债权人权益优于所有者权益,将一定期间实现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就能确定该期间企业的经营成果,如前所述,凡是收入,会引起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进而使所有者权益增加;凡是费用,会引起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进而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收入与费用两大会计要素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依据配比原则并
13、通过结账形成利润,最终转化为所有者权益,2,第一节: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是账户的名称。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需要将会计对象中具体内容相同的归为一类,设立一个会计科目,凡是具备这类信息特征的经济业务,都应该在这个科目下进行核算。,1.全面反映会计核算内容2.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符合经济管理要求 3.内容明确,繁简适宜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3,第二节:账户及其基本结构,3,第一节: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
14、进行计量与记录的方法。,复式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以价值运动和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4,第二节: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两个字的外文,本起源于拉丁文。,1.账户的设置和结构,2.记账规则,3.试算平衡,(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即其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15、3)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损益类账户按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又可分为反映各项收入的账户和反映各项费用支出的账户。(4)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双重性质账户是指既可以用来反映资产,又可以用来反映负债的账户。,试算平衡是指通过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合计数之间的平衡关系,检验记账工作正确与否的一种方法。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试算平衡的公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平衡关系。试算平衡的理论基础就是会计基本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会计分录的概念,2.会计分录的编制,3.账户对应关系,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会计确认,判定每项经济业务涉及哪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发生变化,其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根据账户所反映的
16、经济内容,确定所涉及的账户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账户,按照账户的结构,确定应该记入到有关账户的借方或贷方。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确定应记入每个账户的金额。也就是说,任何一项会计分录应包括三个要素,即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时,应注意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先写借,后写贷,借贷至少相错一格。,账户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为了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会计实践中,经济业务发生后,不能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记账,而必须以原始凭证为依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判断,填制记账凭
17、证。,4,第三节:总分类帐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4,第一节:资金筹借业务核算,“实收资本”是用以核算和反映企业所有者的资本投入情况的账户,属所有者权益账户。,“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资本公积的取得和使用。,“固定资产”账户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银行存款”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库存现金”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接受某地产公司投入银行转账支票400 000元。本项经济业务涉及“实收资本”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一方面银行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形成的权益应记入“实收资本”
18、账户的贷方。该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400 000贷:实收资本 400 000,某投资单位投入A公司的机器设备,经评估确认价值500 000元。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固定资产”和“实收资本”两个账户。投入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形成的权益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500 000贷:实收资本 500 000,“长期借款”是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借入的“长期借款”及其应计利息和归还本息的情况。,“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短期借款的借入和归还情况。,6 A企业于6月5日从银行贷款200 000元,期限为6
19、年,年利率6.72%,假设每一年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借款用于购买设备,设备已交付使用。借入长期借款。这项经济业务涉及“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账户。银行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非流动负债的形成应记入“长期借款”账户的贷方。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200 000贷:长期借款 200 000,5,第二节: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2.账户设置,1.供应过程核算的内容和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3.材料采购业务的 账务处理,“材料采购”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外购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并据以计算采购成本的账户。,“原材料”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材料收入、发出和结
20、存情况的账户。,“应付票据”是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对外发生债务时所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账户。,“应付账款”是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交税费”是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费用、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已交纳的增值税,企业从联大工厂购入A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数量为10吨,单价10000元,金额100000元;税率17%,
21、增值税额17000元;价税合计1170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和支付的增值税额分别增加了100000元和170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了117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材料采购A材料 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货:银行存款 117000,5,第二节: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2.账户设置,1.产品生产业务核算和产品制造成本构成,3.生产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是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车间(分厂)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库存商品”是资产类账户,制造企业“库存商品”账户
22、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已生产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企业生产中耗费的材料按受益对象,一是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二是车间耗用的消耗性材料计入“制造费用”项目;三是厂部、销售部门等耗用的材料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项目。,“累计折旧”是资产类账户“固定资产”的调整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固定资产因磨损而减少的价值。,4.产成品制造 成本计算,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以指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首先要将企业发生的费用划分为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应计入
23、产品成本的费用两大类。,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生产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生产成本”是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计算确定产品实际生产成本。,“待摊费用”是资产类账户,“待摊费用”账户核算已经支付,但应分期推销,计入各月产品成本的费用。,“其他应付款”是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a.完工产品制造成本的确定b.完工产品制造成本的结转,“财务费用”是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24、,“管理费用”是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公司(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各种费用。,“应付职工薪酬”是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和企业职工福利费的提取、使用和结存情况的账户。,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各种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企业当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后,就应在各受益对象之间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分配,以便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制造成本。,企业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和用途在“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5,第二节: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2.账户设
25、置,1.产品销售业务核算的内容和收入的确认,3.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4.销售产品制造成本的确定和结转,产品制造企业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主要是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的确定和结转、其他业务收入与支出以及相关税金费用的核算。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把它作为期间费用核算。,“其他业务成本”是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成本、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其他活动取得的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损益类账户,制造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用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会计 概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