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doc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一、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概述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是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共9个项目,计170分。1 概述1.1基本概念1.1.1作业环境作业环境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它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工器具、操作空间、操作体位、操作程序、劳动组织、气象条件等。作业环境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使作业环境保持整洁有序,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发生。因此,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改善作业条件,如何预防职业病。1.1.2职业健康职业健康又称职业卫生或工业卫生。职业健康工作是保护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首要
2、任务是识别和控制不良的作业环境、强化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措施,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1.1.3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是对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员工个体因素及产生职业病的作用条件以及对其管理的危险性进行度量和考核评级。1.2现场管理对安全生产的意义1.2.1现场是各种生产的集合,是各项管理功能的“聚焦点”,现场管理也是对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管理和各项管理功能的验证。1.2.2在实际意义方面,加强现场管理,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因为事故发生最重要的间接因素就是现场管理因素(环境),由于现场管理存在缺陷,才造*的行为失控和现场的隐患,从而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或火灾事故的发生。 1.2.3现场管理是安
3、全文明生产的要求,通过对生产作业现场“脏、乱、差”的治理,对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必然极大的优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大环境。1.3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不同作业环境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型不完全相同,但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1.3.1化学性因素(1)生产性粉尘矽尘、煤尘、有机粉尘等。作业人员长期在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条件下作业,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发生尘肺病。粉尘中的主要危害化学因素为游离二氧化硅、硅酸盐等。(2)生产性毒物生产性化学毒物可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作业人员
4、可能接触到的生产性毒物类型很多,取决于实际生产条件。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有: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氟、氯、溴、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正已烷、苯、三氯乙烯、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铅、汞、砷等金属毒物和类金属毒物。1.3.2物理性因素(1)不良的气象条件:生产场所的气温、气湿、气流及热辐射构成了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在强烈热辐射、高气温、气湿等不良气象条件下作业,可能引起中暑。而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不仅可引起冻伤,还可增高感冒、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的发病率。 (2)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辐射按其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引起物质原子电离的射线或微粒子,如、射
5、线和中子等,可引起生物分子结构的破坏。而非电离辐射引起的伤害是热(灼)效应,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无线电波电磁场等。高频和无线电波电磁场对人体的作用主要由电磁场能量所转化的热量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高频电磁场和短波电磁场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失调,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候群。强烈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眼病。(3)噪声和震动:在生产过程中,噪声和震动通常同时存在。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损害听觉,可引起职业性耳聋。振动也影响人体健康,可引起振动病,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大小是决定振动对人身健康危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噪声和振动还可引起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
6、失眠、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神经衰弱症状,常影响人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4)高气压与低气压:当人体从正常大气压状态进入气压降低或升高的状态时,由于人体内部压力与周围气压的压差变化或由于周围气压降低导致氧气含量降低,将引起人体生理系统功能的一系列变化,严重时可引起病变,如高山病、潜水病等。1.3.3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1.4常见的有害作业工种1.4.1矽尘作业如铸造生产中的配砂(包括筛砂、送砂、混砂、旧砂再生等),造型、浇注、修炉、清砂(包括落砂、拆箱、清理、喷丸、喷砂、滚筒清理)、浇口打磨、吹扫;电瓷生产的原料制作(包括破碎、精碎、球磨、切割
7、、研磨);磨具磨料生产的粉碎、筛分、成型。1.4.2非矽尘作业如铸件高速粗车、砂轮切割钢材、砂轮打磨、工具磨、平面干磨、板材磨锈、焊缝打磨、粉末冶金制粉;焊接、木加工、煤输送、玻璃纤维编制、石棉制品加工、焊条制作、橡胶混炼、塑料加工等。1.4.3有毒作业如油漆涂覆(调漆、喷漆、刷漆、浸漆、漆包线涂覆、矽钢片涂覆、粉末喷涂、电泳涂漆、电动机电器绝缘制作)中的苯作业;蓄电池制作中的铅作业;温度计、气压计等仪器仪表的汞作业;压力容器焊接中的锰作业;蓄电池制作中的铅作业;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煤气发生炉、煤气加热炉的一氧化碳作业;冲天炉、燃煤炉的二氧化硫作业;电镀及热处理的氰化物作业;电器制作的三氯联
8、苯作业,聚塑及塑缆制作的氯乙烯作业;表面处理及电缆挤塑的氯化氢作业、电碳及电缆制作的沥青作业,此外还有强酸、强碱及汽油等有机物作业。1.4.4物理因素作业如工业炉窑的高温作业;压缩机(空压、氨压、透平)、鼓风机(罗茨风机、离心机透平高压风机)、柴油机、风动工具、吹扫喷嘴等空气动力噪声源作业,电磁辐射、高频作业等。 1.5作业环境和职业健康考评要点1.5.1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既有环境改善、设备设施完好等“硬件”内容,又有制度文本、员工行为控制等管理效果的“软件”体现因此,企业在整个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要通过作业环境监测、职业健康监护、劳动卫生调查、预测职业病发展
9、趋势等工作,以便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控制职业危害的蔓延。1.5.2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安全生产、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工作面,既不能将各项工作混为一团,又不能顾此失彼。因此,职业健康与作业环境考评应与基础管理考评、设备设施安全考评注意衔接,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充分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和相关性的考评原则。1.5.3作业环境和职业健康考评应从效果出发,注重考评项目的联系因为其考评项目之间,既有企业整体现场的考评,又有单体车间、仓库的考评;既有作业环境的综合考评,又有职业危害作业点达标率等的单项考评;既有现场状态,又有管理资料和设备设施的考评,因此,必须强调
10、关联性和系统性。二、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项目2、厂区环境2.1 设置目的厂区环境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厂区环境中的道路、照明、消防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的降低,而厂区环境中的厂容、和厂貌等因素直接影响到职业健康和职业病的发生。为此,特设置本项目。2.2适用范围本项目适用于企业内非生产车间的作业区域、场所,包括厂区道路、管道、绿化、照明以及消防等,企业内的厂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评单元进行考评。2.3 考评要点2.3.1厂容厂貌(1)厂区内实行定置摆放厂区内有定置图,定置图上应注明各建筑物、物料堆放点、道路及管线等位置,关于定置的类别、原则和要求参见本章第三节“车间环境
11、”。同时,企业应按图实现定置摆放,且厂区内无杂物,无图、物不符等状况。(2)垃圾定点存放,且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a、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存放,并实现定点、定位,垃圾存放点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b、危险固体废物应有专门存放点,存放点有防渗漏措施,且应按国家规定妥善处理。(3)厂区大门开启灵活、方便、迅速,无卡死现象。2.3.2厂区道路(1)厂区双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5米,单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且为环行。a.厂区道路要求见表421表421厂区道路要求一览表b、路面排水良好,路面平整,盖板齐全,坡度适当。(2)厂区门口、危险路段、需设置限速标牌和警示标牌a、厂区门口、危险路段、需设置限速标牌和警
12、示标牌,厂区门口、危险路段的车速一般为5km/h。b、交叉路口若有视线盲区则应设反光镜,反光镜无破损,角度和高度应便于观察道路盲区,避免道路盲区和死角。(3)厂区道路应有明显的人、车分隔线厂区的人行道宽度应大于1m,分隔线清晰,且宽度大于10cm。2.3.3厂区主干道占道率(1)厂区通道的一般要求a、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b、利于主干道一边堆放产品或停置车辆的应划线标志,通过部分宽度必须保持大于等于5m。不得在转弯处或通道两侧堆放物品或停置车辆。c、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2)厂区主干道占道率小于5。(3)各类主干道的通道线内不得存放任何物资、生产(生活)垃
13、圾、车辆等。(4)通道内存放物件或车辆,按实际长度计算占道长度,通道若被物件横向全部堵住,则从堵塞处至就近第一个转弯处的长度计算占道长度。2.3.4厂区照明6(1)照明灯布局合理,无照明盲区,厂区主干道和安全通道的照度不低于30lx。厂区露天作业场所和交通运输线的照度标准值见表422表422厂区露天作业场所和交通运输线的照度标准值(2)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2.3.5厂区消防(1)室外消火栓应合理配置,且有明显的漆色标志,其1m范围内无障碍物a.室外消防栓的配置要点:保护半径: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150m。布置间距:低压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m。布置要求: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两侧和十字路
14、口设置;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b.手提式灭火器的设置数量见表423表423手提式灭火器的设置数量(2)所有消防器材完好,且灵敏可靠(3)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均有明显消防安全标志a.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均有明显消防安全标志b.各种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厂房的防火间距注:1.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突出的燃烧构件,则应从其突出部分外缘算起(以后有关条文均同此规定)。2.甲类厂房之间与其它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2m,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
15、减少2m。3.高层厂房之间及其它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m。4.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5.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盖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类厂房不应小于4m。6.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类厂房不应小于4m。7.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提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墙洞口面
16、积之和各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8.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厂房,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2.4记分方法本项目应得分为25分。按考评检查表查证,按考评说明实行单项扣分,扣完为止。总得分为单项得分叠加计算2.5引用法规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7)油漆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02000)汽车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52000)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32000)3 车间作业环境3.1设置目的车间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现场,其环境状况与安全生产
17、、职业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影响较大。车间环境中的通道、采光、消防、设备布局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的降低。为此,特设置本项目。3.2适用范围本项目适用于直接生产或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按照企业实际划分的生产车间、分厂等(含露天作业场所,不包含仓库、危险化学品作业点)。3.3考评要点3.3.1定置摆放(1)车间实行定置摆放a.定置管理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要有利于促进生产、提高工作效率;要有利于安全生产;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有利于充分使用生产场地,发挥生产能力;要有利于定置物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b.定置摆放,按人与物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程度分为:A类:人与物
18、外部紧密结合状态。如正在生产加工、装置、调试、交验的产品,以及在用的工量具、模具、设备、仪表等。B类:待用或待加工类。如原材料、元器件、待装配的另、部、整件,模具等。此类物品可随时转化为A类。C类:人与物处于待联系的物品。如交验完待转运入库的产品,暂时不用的模具、材料等。D类:人与物已失去联系的物品。如报废的产品、废料、垃圾等。都处于待清理的状态。按A、B、C、D分类摆放,经常整理A类,及时转动B类,清理C、D类。(2)工位器具、料箱摆放整齐、平稳,高度合适,沿人行通道两边不得有突出或锐边物品。a.根据作业方法、物品性质、特点和使用频率等情况,确定存放位置:使用频率高,即经常使用的工具、物品放
19、在附近;不常用的东西应整齐地放入箱、柜内,或物品架上;很少用的东西应放入公用箱、柜内,由专人妥善保管;本着安全、方便的原则确定材料和成品的放置地点;危险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物质,压缩气体、毒品、腐蚀品等)要有专门的场所存放、保管;对于推车等简易搬运工具也应明确规定放置地点(包括工作中暂放的地点);安全通道上,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存放物品。b.按下列原则确定物品的放置方式:物料堆放整齐,重物在下,轻物在上,易损物品要固定,易倒物品要挤压住;长物要放倒。立体堆放的材料和物品要限制堆放高度,最高不得超过底边长度的三倍。危险化学物品的放置、保管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对安全通道和堆放物品的场所要划出
20、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堆放物品的场所应悬挂标牌,写明放置物品的名称和要求。在放置物品时,要确认是否保证了安全。c.摆放整齐,平稳可靠:做到定置定位、分类、分区摆放(如摆放在指定的划线或低护栏内)。小件产品应有集装箱,加工物品与墙或与机床轴平行摆放。钢材的摆放应做到靠通道侧应放置整齐。平稳可靠是指堆投票不得有倾斜,不得有晃动。滑动物件要有支架或稳固措施,园筒产品或工件滚动面不得面向安全通道。d.工、模、夹具存放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工、模、夹具应放置在固定的架子或工具箱、柜中。各种量具等不得放在车床活动面、导轨上。钢丝绳要上架,且有明显标识。物品的重心应向下摆放,做到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21、e.物料摆放不得妨碍操作对产品坯料加工件要做到限量存放,白班为生产加工量的1.5倍,夜班为生产加工量的2.5倍。中间库存放的量为一周生产加工件的数量,经常活动地带应留有0.6m的空间。f.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过2m。例如垛底为1m,垛高不超过2m。大砂箱堆垛不超过3.5m,泡沫塑料一尖,建议参照大砂箱高度。堆垛间距要合理,便于吊装或保持消防通道畅通。(3)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3.3.2车间通道(1)车行道(厂内叉车等)、人行道宽度符合标准,且通道线明显清晰车间通道要求详见表4-3-1。(2)路面平坦,无积油积水,无绊脚物(3)占道率低于5%a.车间
22、占道率应低于5%,占道率的计算公式为:占道率=占道长度(m)/车间通道总长度(m) 100%。b.通道内存放物件,按实际长度计算占道长度,通道若被物件横向全部堵住,则从堵塞处至就近第一个转变处的长度计算占道长度。(4)车行道、人行道上方悬挂物高度符合标准,且牢固可靠。车行道上方悬挂物的高度不小于4m,人行道上方悬挂物的高度不小于2.5m,悬挂物应牢固可靠。3.3.3作业区域地面状况(1)地面平整,无障碍物和绊脚物,坑、壕、池应设置盖板或护栏。a.地面平坦指高低差不超过5cm。绊脚物指埋于地下面,且凸出地面2cm以上的管、线、螺钉等非浮放物品。b.坑、壕、池的确定坑:指深0.5m、凡脚能踩入坑内
23、的均称坑,无规定面积的要求。壕:深0.2m,宽0.1m。池:指深0.8m或地上边沿高0.8m,存放液体的。表4-3-1 车间通道要求注:安全通道应划出醒目标志,交叉处、转弯处应划园弧形或半园弧形。如果进入车间的大门一边是办公室(有很多进出的门),一边是车间,在靠车间这边划一条线即可。不得把办公室出门封死。大门口两边不用再划线了。不能划线的车间以车间的中心轴为准,两边各0.75m叛定。凡上述部位均应设置盖板或护栏,且牢固可靠。(2)地面无积水、积油或垃圾杂物地面应做到定期清扫,当班生产中所产生的垃圾杂物、积油、积水不得超过1。(3)脚踏板应完好,牢固且防滑人行通道和设备设施操作点的脚踏板应齐全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业 环境 职业 健康 机械制造 企业 安全 质量 标准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