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doc
《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二项目类别: 编号: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子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主持人: 刘冬云所在单位: 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申报日期: 2012年12月30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以校为本课程资源开发项目中心填 报 须 知1、按照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3、课题完成情
2、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未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4、课题论证应充分。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7、申报书一律A4双面打印,侧装订。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刘冬云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8.01行政职务教研组长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二级教师研究专长品德与社会教学最后学历大学最后学位无课题完成情况C工作单位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联系电话1
3、8678676958E-mailLdy5140通讯地址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邮政编码257400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陈克花小学高级教师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教育教学李玉会小学一级教师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教育教学李永芹小学一级教师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教育教学课题主持人近五年教育科研情况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参与省“阅读教学评价的实验与研究”已结题。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报刊及日期出版部门合作人论文不断创新观念,提高写作能力 2008年论文教师如何与孩子共同阅读获山东省教师继续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文章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
4、长2011年发表于东营教育研究文章在观察中发现和感悟2012年发表于学习方法报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推荐人姓名张树凤专业技术职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教学研究工作单位利津县教育局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该课题负责人刘冬云同志勤于钻研,工作求真务实,积极参加各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她所带领的课题组成员年富力强,充满朝气与活力,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课题组成员的勤奋
5、钻研,完全可以胜任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刘冬云同志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工作方法力求实效,多次参加学校及上级部门的科研工作,出色地完成的所承担的各项科研任务,具有很高的科研能力。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科研成果。推荐人签名:二、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4000字内)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
6、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改变了过去人们习惯于把课程资源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思维定势。我们欣喜地发现课程内容丰富了,开发课程资源的空间开阔了,课程的生命力增强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报刊、图片、地图、图标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将课程从规定性、统一性,进入到变通
7、性、综合性的桥梁,是对课程预留空间的丰富和补充。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没有资源的教和学,必定是照本宣科地教,必定是学得索然寡味。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就没有课程源头活水。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一定的实践性的特点,要全面实施课程目标,教师需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以“课程设计者” 的角色,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新课标建议在实施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
8、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二、课题的界定 1、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又是一个需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课程领域 2、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得以进行的素材和条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得以设计和实施的素材和条件。其范围小于课程资源,与各学科课程资源有密切的联系,但其
9、丰富性、多样性远远超过单一的学科课程资源。 3、开发与利用:本课题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对课程设计、实施的素材、条件的发现,发掘,搜集,认识,整理,改造,加工,储存,提取,配置,组织和合理使用等。开发与利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就是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把可以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设计、实施服务的一切因素发掘出来,利用起来,使这门课程的设计更为科学,实施更为有效。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希望能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校实际情况,有效开发利用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等课程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10、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寻求一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有效方法。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课程资源基础之上的。它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最优化原则。根据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基础上,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开发和优化课程资源。 2.适应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自身特点、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操作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
11、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服务。我们通过讨论,认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立足这五个方面来提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实效。(一)、 教材重组:按教学活动的需要重组学习内容 品德与社会教材在设计中,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问题视角和学习视角,促进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在内容设计上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拓展了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资源 开发 课堂教学 质量 研究课题 申报 评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0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