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案例2.doc
《管理案例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案例2.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小案例:该由谁骑这头驴 一位农民和他的孙子到离村12里地的城镇去赶集。开始时老农骑着驴,孙子跟在驴后面走。没走多远,就碰到一位年青的母亲,她指责农夫虐待他的孙子。农夫不好意思地下了驴,让给孙子骑。走了一公里,他们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见年青人骑着驴,而让老者走路,就骂年青人不孝顺。孙子马上跳下驴,看着他爷爷。两人决定谁也不骑。两人又走了四里地,碰到一学者,学者见两人放着驴不骑,走得气喘吁吁的,就笑话他们放着驴不骑,自找苦吃。农夫听学者这么说,就把孙子托上驴,自己也翻身上驴。两一起骑着驴又走了三里地,碰到了一位外国人,这位外国人见他们两人合骑一头驴,就指责他们虐待牲口! 问题:你若是那位老农
2、,你会怎么做?答:农夫与儿子的故事之所以出现以上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错本是相对而言的,4个路人衡量的标准不同,也就是参照选取不同,因此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在管理上,组织行为在不同人眼中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如果只一味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竭尽全力取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只能使组织内部活动趋于混乱。因此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组织目标必须非常明确,之后才能在各种评价与需求之间选择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存在联系的部分,加以参考改进,促进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至于其他的评论,只要不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可一笑置之。如果我是那农民,我就先要搞清楚我和儿子还有骡子走在路上的目的是:去几里外的城镇赶集。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
3、目的呢,很显然,谁骑骡子、骑不骑骡子都不会阻碍这一目的的达成,因此谁骑骡子、骑不骑骡子都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安排,至于路人的评价,大可一笑置之。 6.案例分析:王厂长的会议 王厂长是佳迪饮料厂的厂长,回顾8年的创业历程真可谓是艰苦创业、勇于探索的过程。全厂上下齐心合力,同心同德,共献计策为饮料厂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但最令全厂上下佩服的还数4年前王厂长决定购买二手设备(国外淘汰生产设备)的举措。饮料厂也因此挤入国内同行业强手之林,令同类企业刮目相看。今天王厂长又通知各部门主管及负责人晚上8点在厂部会议室开会。部门领导们都清楚地记得4年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召开会议王厂长作出了购买进口二
4、手设备这一关键性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又有一项新举措即将出台。 晚上8点会议准时召开,王厂长庄重地讲道:“我有一个新的想法,我将大家召集到这里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或看法。我们厂比起4年前已经发展了很多,可是,比起国外同类行业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来,还差得很远。我想,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应该力争世界一流水平。当然,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人员等诸多条件还差得很远,但是我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硬件条件入手即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这样一来,就会带动我们的人员、带动我们的技术等等一起前进。我想这也并非不可能,4年前我们不就是这样做的吗?现在厂的规模扩大了,厂内外事务也相应地增多了,大家都是各部门的
5、领导及主要负责人,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 会场一片肃静,大家都清楚记得,4年前王厂长宣布他引进二手设备的决定时,有近70%成员反对,即使后来王厂长谈了他近三个月对市场、政策、全厂技术人员、工厂资金等等厂内外环境的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后,仍有半数以上人持反对意见,10%的人持保留态度。因为当时很多厂家引进设备后,由于不配套和技术难以达到等因素,均使高价引进设备成了一堆闲置的废铁。但是王厂长在这种情况下仍采取了引进二手设备的做法。事实表明这一举措使佳迪饮料厂摆脱了企业由于当时设备落后、资金短缺所陷入的困境。二手设备那时价格已经很低,但在我国尚未被淘汰。因此,佳迪厂也由此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6、。 王厂长见大家心有余悸的样子,便说道:“大家不必顾虑,今天这一项决定完全由大家决定,我想这也是民主决策的体现,如果大部分人同意,我们就宣布实施这一决定;如果大部分人反对的话,我们就取消这一决定。现在大家举手表决吧”。于是会场上有近70%人投了赞成票。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王厂长的两次决策过程合理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王厂长,在两次决策过程中应做哪些工作? (3)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计划案例:宏远的未来十五年前,宏远公司的总经理李诚志靠贩运水泥起家,凭苦干、借机遇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民营大企业。总公司现拥有一家贸易分公司、建筑装饰分公司
7、和房地产公司,员工300多人。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的管理全靠李总个人的经验,从来没有通盘的目标与计划。 近年来,公司的日子愈发不好过了。由于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分公司的创利逐年减少,处于略有盈余的维持状态。贸易分公司也只是靠以前的家底维持公司的日常活动,大笔生意几乎没有了。房地产分公司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房地产市场疲软,公司手里积压的几十套房产成为公司巨大的负担。 但公司也有一些发展的机会,如做小型柴油机的代理商;开拓市中心商业街工程,虽投入较大,但利润可观。 总之,摆在李总面前的困难很多,但机会也不少。新的一年到底该干什么?以后的5年、10年又该怎样发展?该怎样制订公司的目标与计划?李
8、诚志总经理现在正苦苦思考着这些问题。 请阅读上面的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宏远公司是否应制订公司中长期的发展计划?为什么?(2)如果你是李总,你该如何制订公司的发展计划?8.目标管理案例分析 北斗公司刘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刘总认为: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目标。确定了目标之后,他就把目标下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 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说明在计划完成后要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但是
9、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示无法接受这些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刘总感到很困惑。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分析:(1)刘总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2)他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9.案例分析:制订可考核的目标 某分公司经理最近听了有关目标管理的讲课。由于这次授课,使他越发热衷于目标管理,终于他决定引进这一概念。他希望在本次幕僚会上能有所进展。 他重新估计这种制度在理论上的发展,列举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本公司的优点,并要求他的下属考虑并接受。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么容易,这次会议上提出了疑问。 财务经理想知道,“有没有指令本部门在下一年度
10、的目标?” 该分公司经理回答说:“不,我没有,我在等待总公司告诉我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什么,但是他们似乎对这事不甚了解。” “那么分公司该怎么做?”制造经理询问着,他宁可希望没有指示可做。 经理说:“我想列举我对本公司的期望,对此没有什么神秘。我希望销售额达到3000万美元;税后利润占销售额的8;投资回报率15;一个不断发展的规划于6月30日生效;随后我将列举未来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具体素质;今年年底将完成我们的XL型产品的研制工作;雇员流动率将稳定在5。”幕僚对他们的上司如此明确而且自信地考虑这些可考核的目标大吃一惊,他们对上司希望实现这些目标的诚意也感到惊奇。下个月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把这些目标转
11、换成你们各自部门的可考核的目标,当然,对于财务、营销、生产、工程以及行政等部门的目标会有所不同。无论如何,你们要提出你们的目标,我希望这些目标汇集起来就意味着分公司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1)你认为分公司经理真正理解了“目标管理”吗?(2)目标管理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是否应做调整?如需要,如何改进?或(1)分公司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是较好的方法?你有什么建议? (2) 目标管理的优点要得到体现,分公司经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10.案例分析:京石公路的植树任务 每年到了春天植树的时候,京石公路石段长总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时上级机关组织大量人员来义务植树,由于没有经验,种下去的树
12、有的不能成活。石段长跑前跑后进行检查、指导,7天7夜都回不了家。就是这样,种树的质量也并不高。 去年又到了植树的时节,石段长把专业植树队集中在一起,告诉他们:“今年你们不要亲自去种,而是每个人负责200米路段,指导来义务植树的同志,树坑要由你们检验合格才能放下树苗,成活率由你们负责。”这样做的结果,石段长把自己解脱出来。晚上带领后勤人员送饭到工地,收集好人好事开展宣传鼓动工作。这一年的植树任务比哪年完成得都好,事后证明,树的成活率也特别高。根据案例内容请回答: (1)从上述案例说明构成组织的关键因素是结构和人员。(2)说明正确清晰的目标和适当授权的重要性。 11.案例分析:绿地公司的组织结构设
13、计 绿地公司是我国南方一家种植和销售荔枝和桂圆两大类水果的家庭农场式企业,已经开办了20多年,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和明媚的阳光,特别适合种植这类水果。公司目前已初具规模,积累了水果种植、存储、运输和营销的经验,能有效向海内外提供高质量的水果。绿地公司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活动:一是有一大批工人和管理人员在田间劳动负责种植和收获水果;二是一批高薪聘来的农业科学家,负责开发新品种和提高产量水平;第三类是市场营销活动,一批经验丰富、工作努力的销售人员负责走访各地的水果批发商和零售商。绿地公司的管理一直没有制定太多的正式规则和政策,大家都很自觉地合作。但现在公司业务扩展很快,有必要为公司建立起一种比较正规的
14、组织结构。公司请来的管理咨询人员指出他们有两种选择:一是采取直线职能结构形式;另一是按产品来划分部门,成立两个事业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1)如果你是该公司的经营者,你将选择哪一种组织结构形式?说明你的理由。 (2)画出你所设计的组织结构图,注明组织层次和部门划分。12.案例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天诚会计师事务所是省内知名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现有员工130多人。与其它会计师事务所一样,审计业务是其主力业务,同时也涉及税务、商务咨询等其它业务领域。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主任会计师负责制,现任主任会计师李东毕业于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担任此职位已经有5年。 天诚会计师事务所现有的
15、组织结构分为两大块,委托服务部与支持部,如下图所示。这种组织结构已经运作了五年,曾经大大推动了事务所的发展。不过今天看来,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李东也感觉到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虽然营销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对业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业务部门与营销部门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业务部门本来需要营销部门的宣传活动,需要其为发展客户做些有成效的工作,但营销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工作并不是非常了解,他们的活动只限于对公司的宣传,而对具体业务却显然知之不多。 第二,在审计部,集中了公司一半的员工,业务量较多,部门主管不堪重负,员工开展工作的竞争气氛也不浓。 第三
16、,李东感到,事务所现有大小事务都向他请示,由他负责,这对事务所长期发展极其不利。 根据以上案例内容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天诚会计师事务所现有组织结构属于什么类型?其缺点是什么? (2)要解决天诚会计师事务所现有问题,其组织结构应如何调整?13.案例分析:苏珊的招聘工作苏珊是美国西部一连锁店企业冯氏超级市场的南方地区分部经理。苏珊手下有5位片区主管人员向她汇报工作,而每个片区主管人员分别监管812家商店的营业。片区主管的职责包括:确保达到公司订立的整洁、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标准;监管商店经理的工作并评价其绩效;提供片区的月份、季度和年度收人和成本预估;为总部或下属商店经理提出节约开支建议;协调进货
17、;与供应商协商广告宣传合作方案;以及参与同工会的谈判。一个春季的早上,苏珊正在查看送来的早晨工作报告,内部通信联络系统传来了她秘书的声音:“苏珊女士,你看过今天晨报的商务版了吗?”苏珊应答:“没有,什么事啊?”“报上说查克已经接受了安途公司亚利桑那地区经理的职位”。苏珊马上站起来去看与她有关的这篇文章。苏珊的关心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查克是她属下的一位片区主管,他已为冯氏公司在目前的职务上干了4年。冯氏是从阿尔法贝塔商业中心将他聘过来的,他那时是个商店经理。苏珊从报纸上得知查克离职的消息,觉得内心受到了伤害,但她知道自己需要尽快恢复过来。对她更重要的是,查克是位很有成效的监管人员,他管辖的片区一直
18、超过其他4个片区的绩效。苏珊到哪儿去找这样一位能干的顶替者?根据以上案例内容试回答下列问题:(1)苏珊该采用哪一种渠道来招聘她所需要的这位片区主管?为什么?(2)假如选择内部招聘方式,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招聘流程是什么?14.案例分析:机器制造厂的人事决策某厂是一家大型的机器制造厂,全厂员工有一万人左右。最近有几件事在厂部开会讨论时出现了分歧,事情是这样的:厂里最近产品滞销,厂部决定加强销售科的力量,原来的销售科长已退休,两位副科长显然能力不强,所以厂里急需一名销售科长。同时,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厂里决定成立公关部,公关部的经理又是急需的。还有,厂里的技术工人力量下降,需要三十至五十名技术工人。
19、需要这些人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但是,如何落实这些人都有了不同看法。 人事科长认为:全部由厂领导圈定。 厂长认为:全部向社会公开招聘。 副厂长认为:向社会和企业内部公开招聘。 工会主席认为:两名干部可以公开招聘,几十名技术工人可以依靠培训。这样共有了四个方案。根据以上内容,应用管理学中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决策者,你认为哪个方案较好?为什么? (2)如果决定公开招聘,你将怎样组织选拔测评?15.案例分析:李氏进出口公司李氏进出口公司的李先生是一家服装生产公司的创立人和执行总裁。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在五年的时间里,使之由一家一个人经营的小企业发展成一家拥有50名员工、年生产额为30
20、0万美元的公司。尽管企业的规模和盈利水平都发生了变化,但李先生的管理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他埋头于企业的日常事务中,总是犹豫不决是否要由其下属人员完成某些重要任务。当他到国外进行采购而不在公司的时候,公司就会停步不前,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最了解本公司的人,自己有知识和技能制定有关企业利益的所有决策。李先生制定企业的所有计划,组织各种活动,招募员工、指挥员工的活动,解决员工遇到的问题,解决与人事有关的问题。他知道他的全部雇员的名字,他的办公室是随时向员工开放的。企业成长期间,李先生已不能抽出时间去制定新的策略以应付所发生的变化。员工发现当他们碰到非常重要的难题时,很难找到李先生,企业中员工的士气达到
21、了最低点。 随着问题增多,压力增大,李先生正在考虑卖掉他的公司。他觉得公司给自己带来了很大麻烦,公司使他丧失了健康和平静。根据案例内容请回答:(1)你认为李先生是什么样的领导风格?(2)你认为李先生是个好的管理者吗,为什么?16.案例:刘成耀在从西部的一所财经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到一家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贵阳办事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9年后,他成了该事务所的一名最年轻的合伙人。事务所执行委员会发现了他的领导潜能和进取心,遂指派他到遵义开办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其最主要的工作是审计,这要求员工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他主张员工之间要以名字直接称呼,并鼓励下属参与决策制定。
22、办事处发展得很迅速,经过5年专业人员达到了30名,刘成耀被认为是一位很成功的领导者。于是刘成耀又被安排到乌鲁木齐办事处当主管。他采取了他在贵阳遵义工作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样的管理方式。他上任后,更换了几乎全部25名员工,并制定了短期的和长期的客户开发计划。为了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来处理预期扩增的业务,很快,办事处有了约40名员工。但在贵州成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乌鲁木齐取得成效,办事处在一年时间内就丢掉了最好的两个客户。刘成耀马上意识到办事处的人员过多了,因此决定解聘前一年刚招进来的12名员工,以减少开支。 他相信挫折只是暂时性的,因而仍继续采取他的策略。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又招聘了6名员工,以适
23、应预期增加的工作量,但预期中的新业务并没有接来,所以又重新削减了员工队伍,13名员工离开了乌鲁木齐办事处。伴随着这两次裁员,留下来的员工感到工作没有保障,并开始怀疑刘成耀的领导能力。事务所的执行委员会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将刘成耀调到昆明办事处,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根据以上案例内容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刘成耀属于什么类型的领导者?为什么?(2)试用相关领导理论解释刘成耀在乌鲁木齐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17.案例: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