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中旅城二期初步设计说明.doc
《福州中旅城二期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中旅城二期初步设计说明.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州中旅城二期初步设计说明工程号:X08009工程名称:信辉 阳光一品苑专业编制人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建筑童文军童文军刘晓征宓 宁结构施宇朱兴刚、施宇昌景和汤志永设备郭文张杰、郭文刘庆文李晓志电气朱红梅汪猛、朱红梅贾燕彤赵亦宁 目 录1 设计总说明 1 3 页2 总平面设计 3 6 页3 建筑设计 6 15 页4 结构设计 15 25页5 设备设计 25 58页6 电气设计 58 68 页7 消防设计 68 81页8 人防设计 81 85 页9 节能和环保设计 85 87 页附表一:建筑分层面积计算表附表二: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北塔)附表三: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南塔)附表四:建筑节能设计报审
2、表(办公)附表五: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商业)附表六:空调通风设备表附表七:冷源设备明细表附表八:消防给水设备表附表九:住宅户型面积比例核算表1 设计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 设计项目委托单(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7年4月18日)2) 设计任务书(建设单位2007 年1月22日)3) 福州市城乡规划局2006年5月23日文件 榕规地2006 35 号)4) 建设用地红线图(榕规(1995)地049号及榕规(2006)用地第00312号)5) 福州中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控制测量资料(2006.07.27)6) 福州市规划建筑试放样报告(2007.01)7) 中旅城二期总平面图(榕规2006
3、总平字第5289号)8) “中旅城”二期工程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2006.12)9) “中旅城二期”建筑设计方案会审纪要(福州市城乡规划局规划会审纪要(18)2007年2月9日)10) 福州中旅城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委06007中间报告)11) 有关市政公用设施(道路、管网等)资料(可详见设备、电气部分专业说明)12) 福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中旅城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榕环保综200638号)13) 福州中旅城二期工程管线综合平衡会议纪要(2006年10月26日)14) 关于更改中旅城二期电信配套用房的函(2006-11-22)15) 福州市五四路外贸中心酒店路段地道建设管
4、线改造情况说明(2006.11.06)16) 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州中旅城第二期综合发展项目工程设计抗震专项审查意见的通知(2007年4月30日)17) 国家及福州本地现行规范、规定1.2 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信辉 阳光一品苑2) 建设单位:福建莆田信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3) 建设地点:莆田市荔城区东部片区4) 总用地面积:10687.8m5) 建设规模与性质:超高层住宅楼6) 建筑主要功能:住宅、地下车库及附属配套设施7) 建筑面积:地上66622.6 m,地下12725 m(其中1#楼地上:33462.47 m,2#楼地上:33160.13 m)8) 建筑特征:建筑层数:地上50层(1
5、# 2#楼住宅),地下3层(地上层数不含顶部机房层)建筑高度:150m (室外地面至屋面顶)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9) 建筑使用年限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50 年。10) 工程概况“信辉阳光一品苑”位于莆田市荔城区东部片区“信辉阳光新城”西面,东临东海路,南临丰美路,地块为南北走向条形地。总用地面积10687.8m2 ,建设用地面积10687.8m2 。本项目“信辉阳光一品苑”拟建成一个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造型新颖的高档次商住楼。1.3 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包括的范围含用地红线以内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强电、弱电。上述内容在
6、初步设计文件中未表示的部分将在施工图阶段中设计。本设计不包括的范围有天然气、热力、供电、通讯、公共厅堂精装修、厨房工艺、玻璃外幕墙系统、擦窗机及室外园林绿化等内容。该部分另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公司设计。1.4 设计分工本设计工作由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协作完成。1.5 其他 住宅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减少对下层的影响。 住宅窗选用带自带通风百页的外窗。2 总平面2 .1 建设场地概述1、 区位条件优越:基地东面为成熟市中心商业区,南面为丰美路,生活设施配套十分齐全,是一块商住两用的理想用地。2、 便捷的交通条件:丰美路成为城市次干道,向东延伸接城市干道延寿路,东海路向北延伸接东园路,该地块成
7、为交通便利的商贸区。3、 近水的自然环境:基地北面为荔枝林及护城河。整个设计以建设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建筑造型新颖的居住区为目标。2.2 规划条件要点 本工程规划批容积率7.19,建筑控高150米,绿地率25%。配套建筑及停车将按莆田市相关规定留设。2.3 设计规范依据(详建筑设计部分)2.4 总平面设计2.4.1 设计原则 建筑群布局呼应街道网络,利用先天地理优势,加强地块与五四路及周围环境的连接,使其成为福州市商住脉络。2.4.2 交通组织 基地东、西临五四路及规划道路,设计在五四路开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沿西侧规划路开设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地下室出入口在口部就近设置,方便用户出入并最
8、大限度减少对内部使用的干扰。面对五四路的地下室出入口退后用地红线22米,以减轻对城市干道的影响。 住宅、商场与办公楼入口分布清晰明确。住宅大堂分别设于商场的北部,住户可利用住宅大堂电梯直达第八层平台花园。商场主入口设于东面,南面与北面。而中旅办公楼入口则设于五四路方向东面及北部,地面道路具有完善的规划,机动车可在建筑外围环行,地面周边更设有访客停车位置,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停车场主入口在商场西南面与东北面,商业货物可由南侧汽车坡道直入地下一层的落货区,与商住部分完全分隔。总的停车数量符合规划需求。商业入口留出大片人流集散广场,满足商业需求,地面设计三处自行车坡道,供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使用,地面临
9、时停车场可停72辆小汽车。地下商场人流亦可通过东侧广场上的结合下沉庭院二处自动扶梯引入,有效地分散商业人流也为地下商业提升价值。该地下自动扶梯也作为规划中的五四路行人过街地下通道交通使用。2.4.3 建筑布置 本项目应对高容积率、高密度、超高层建筑的诸多特点,采用现代商住综合体建筑的手法,在商业大底盘布置办公楼、住宅,用集群式高速电梯将住宅私家花园提升至七层裙房屋面,三栋超高塔楼南北布置,各向退距及间距符合规划及日照、消防等要求。2.4.4 绿化与环境设计 新颖独特的三维绿化空间,创造怡人舒适且实用的室外与室内空间。绿化设计在地上及地下伸延贯穿,配合七层屋顶平台绿化,无形中增加绿化面,不同位置
10、的商铺也享有园景,市场价值亦大大提高。建筑室外空间开放的大片广场和绿地亦延续丰富了五四路的沿街面景观脉路,呼应周边环境,为城市景观作出配合与贡献。基地保留树木按园林规定,建筑退让间距建设。2.5 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综合考虑排水、排涝、防洪等因素,室内标高定为罗零高程7.500。 场地四面排水均采用自然找坡排水与暗沟排水相结合,在地下室范围内地面基本保持平整,由排水暗沟引向四周的雨水井,场地与四周道路的结合处采用较大坡度与城市道路相连。非出口处按自然找坡坡向道路。按福州市规划设计院提供资料,五四路口最高内涝水位为7.39,在地下一层与室外地面的连通口及中庭四周采用预留挡水板插槽及混凝土翻边保证内
11、部不受洪水危害。 考虑内中庭排水及汽车坡道截水,在地下二层设置容积较大的7处雨水井,通过水泵的作用基本满足排涝、防洪的要求。2.6 工程管线布置(由设备、电气专业编写)2.6.1 设备管线(由设备专业编写)2.6.2 电气管线(由电气专业编写)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 称数 量单 位备 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2.6070ha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4980ha3 其他用地面积0.1090ha4总建筑面积225422m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1296m6地下建筑面积54126m包含人防建筑面积7人防建筑面积5048m含人防出入口8计容建筑面积179599m9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1777.4m1
12、0商业建筑面积63031.1m11办公建筑面积32359.2m12配套面积2431.3m13建筑物基底总面积7761m14建筑密度31.1%15建筑容积率7.1916绿化率26.4%17机动车停车数量619辆18 其中 地上停车72辆19地下停车547辆20机动车停车指标27辆/万m21自行车停车数量7689辆22 其中 地上停车204辆停车场按1.5 m/辆计23地下停车7485辆停车库按1.8m/辆计24自行车停车指标341辆/万m(注:容积率计算包括地下一层商业建筑面积)3 建筑设计3.1 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构想基础上,高效组织各功能空间和立面造型,并使之符合规划、消防、人防
13、、节能、抗震、无障碍等专业规范要求。3.2 设计规范依据 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及建设部、北京市有关标准、规定。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096
14、-1999(200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3版)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设计技术措施(2005年版)3.3 建筑功能设计 3.3.1 功能分区 地下三层 人防、住宅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 地下二层夹层 非机动车停车 地下二层 办公、商业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设备、电气机房 地下一层 商业、非机动车停车、商业电信机房 首层平面图 商业、办公入口大堂、
15、住宅入口大堂、消控中心、住宅开闭所 二层平面图 商业、居委会 三四层平面图 商业 五层平面图 商业、溜冰场 六层平面图 商业、美食中心 七层平面图 商业、放映厅 八层平面图 住宅入口大堂、屋顶花园、露天游泳池、配套设施、会所、办公避难层 办公九二十三、二十五四十层平面图 办公 办公二十四层平面图 办公避难层 北塔住宅九四十五层平面图 塔式住宅 南塔住宅九四十四层平面图 单元式住宅 办公、住宅顶部平面图 电梯机房、设备间、备用间3.3.2 商业部分 整个项目由地库一层到地面一至七层为高档商业中心,分别设不同种类的商店、百货公司、溜冰场、戏院、美食广场,为客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各项优质服
16、务;地库一层为开放式商店,地库二、三层为停车场与设备用房,解决住宅、商场、及办公楼的不同实际需要。商场设有六个入口,贯穿整个购物中心,方便所以来自不同街道的游客。主入口是紧邻福州市最繁华的五四路,大量的人流及车流为该商业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其设计不但新颖独特,广场上的“通天扶手电梯”把人流带进商场心脏部分,令游客可直接到达商场的三楼及五楼,使得入口更具开放性和多元性,整体上增强了空间的连续性。独具匠心的入口设计让公共交通实现了最理想的集成,也为城市增添了色彩。商场内部设大量的“通天广场”,不同大小的中庭,贯穿整个购物中心,将充足的阳光引进了室内,光线竖直贯通了整个空间,配合每层渐进式
17、的走廊,纵横交错,造就了强烈的竖向及横向对比印象。开放宽敞的商场空间,为消费者带来变化多端的视觉享受与舒适的购物环境。在地下一层的设计上,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下沉花园”-这概念将绿色延伸到地下,再加上贯通的天光,使的人们即使在地下层也能感觉到户外蓝天绿树的气息,打破了以往商场不见天日的印象。除了空间上的突破,在商场模式上我们也做了改进。为解决人流向高层发展的阻力,我们将人流较容易集中的电影院,溜冰场的公众娱乐设施安排在了较高的五至七层,将人流焦点分散至各层,配套齐全,更能体现豪华商住的特点,而且带动了整个商业中心的人流,最大可能地提高物业租值。3.3.3 办公部分甲级办公大楼位于地段的东
18、北角,分别由独立电梯连接,与住宅与商业功能分区,建筑风格独立有个性,形象现代化专业,成为整个项目的标志,在五四路黄金地段脱颖而出。其外观设计采用最具时代感的大型玻璃幕墙,既通透了室内空间,又体现了符合金融商务等现代行业特点的时代气息。由玻璃。石材,钢材等不同材料根据不同轴线拼和而成的图案也成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象。大楼的室内采用开放性设计,尽可能地满足今后客户要求的多样性。布局灵活,快捷方便,更满足了现代各行各业的商务营运模式,切合多种需要。3.3.4 住宅部分高层豪华住宅区位于地段的最南端,于两幢南面住宅楼之间,采光充足,通风优良,坐北朝南,面朝开阔的园林广场,坐拥优势,饱览福州市的繁华景色
19、。住宅单元更特别采用复式设计,形象独特。住宅楼的外观设计极具前瞻性构思,使南北两座塔楼互相呼应。设计师舍弃一般的住宅设计,大胆地贯通及挑空某些楼层,令室内的空间变化更多。这种高低起伏的立面效果,成为整个社区乃至福州市的独特标志。小区中住宅户型面积由70平方米至350平方米不等,户型及布局多样性更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要。住户可由第八层中庭花园搭电梯直接到达各层住所,住客既可远离了商场的喧嚣,又能体现了高档住宅区专属的气派。中庭花园的设计别树一格,华丽而温馨,迎接每一位回家的住户。住宅会所设于南座第八层平台。绿化园林设计配合不同会所设备,提供住客各种动静态康乐设备。住宅层高2.9m-3.0m-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州 中旅城二期 初步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