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饲养管理.doc
《猪的饲养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的饲养管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猪的共同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1提倡饲料生喂 农村养猪,常把饲料煮熟,调制成稀料饲喂。这种“清汤灌大肚”的方法,不但浪费饲料、燃料和人工,而且猪增重缓慢,饲养成本高。如果采用饲料生喂,则可克服上述缺点。 2饲料种类多样化和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养猪实践证明,多品种组成的日粮,营养物质可互相取长补短,以弥补饲料单一造成某些营养失调的缺陷,能更好地满足猪的需要,饲料利用率也有提高。搭配合理的日粮应该是营养全面、体积合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这就必须按合理的比例搭配。一般精、青、粗比例为:20一30公斤阶段1:11.5。0.02;3560公斤阶段1:23:02一0.4;60一90公斤阶段1:1.
2、53.0:0.3。 (二)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1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 体重增加。怀孕成年母猪体重可增加10一20。怀孕前期增重较慢,后期增重较快。 怀孕母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很高,饲料利用率比空怀期提高9.218.1%。 合成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在整个怀孕期比空怀期提高1114,怀孕后期提高30一40%。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的总要求是前期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但饲料品质好;后期供给数量较大,品质也要好。整个怀孕期可大量利用青粗饲料,节省精料。可分别采用以下饲养方式: “两头精,中间粗”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因哺乳期消耗较大,
3、配种后需加强营养,以迅速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约20一30天,除喂给优质青粗料外,还要适当加喂部分精料。以后维持中等营养水平,直到怀孕的第三个月,再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精料。 “步步升高”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受孕的母猪。一般在怀孕初期以青粗料为主,随着怀孕天数增加,逐渐加大日粮精料比例,以满足母猪生长发育和本身消耗的需要。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前期可不用或少用精料,后期胎儿生长迅速才加喂精料。 怀孕母猪切忌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如有黑斑病的红茹,霉变成团的糠麸、油饼和烂青贮饲料等。临产前3一5天,要减少青粗饲料,以免压迫腹腔造成早产。 为避免产前或
4、产后瘫痪,应供给足够的钙、磷、维生素D,并注意适当运动。为防止机械性流产,应禁止追赶、鞭打怀孕母猪,防止拥挤和殴斗。 2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特点及饲养方式 哺乳母猪在整个泌乳期可产乳200400公斤,含干物质3654公斤,合成乳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来自饲料,少部分来自母体失重(掉膘)。母猪营养不良时,靠“掉瞟”来生产奶水供仔食用,因此母体失重很大,长期下去,将降低终身繁殖力,所以对哺乳母猪必须加强饲养,供给充足的优质饲料。 哺乳母猪一般有两种饲养方式: “前精后粗”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瘦弱的哺乳母猪。第一月是产奶旺盛时期,饲养水平较高,哺乳期70左右的精料可用于本期。以后泌乳量下降,仔
5、猪又能自行吃料母猪营养水平相应下降,可少喂精料,多喂些青、粗料。 “一贯加强”方式。适用于初产或在哺乳期配了种的母猪,在整哺乳期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 饲养管理 母猪产仔后的最初几天要特别注意精心饲养,不能喂容积大,消化性差的饲料。母猪产仔后精力消耗大,喜睡,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产仔后第一天喂足易消化带轻泻性的饲料如麸皮汤及适量的牛皮菜等青料。第23天喂七、八成饱,以后逐渐增加,切忌产仔后的35天加料过多、过猛,以防母猪消化不良或引起乳房炎,或因奶水过多使仔猪拉稀。 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并给足饮水。日喂34次,最后夜间加喂一顿,有利提高奶产量。猪乳80是水,增加饮水对提高产奶量也有很大
6、作用。夏季饲料宜喂稀些,另加喂水12次,冬季稠喂,另加温水。 母猪奶水不足,应找准引起缺奶的原因,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因营养不良造成缺奶,则可加催奶的饲料,如豆浆、米浆、熟大肠汤、泥鳅、黄鳝等,如是因病,则要请兽医治疗。 仔猪断奶时,为避免母猪发生乳房炎,在断奶前35天,逐渐减少日粮中的精料和多汁饲料。若母猪体况不好,乳房不太膨胀,则可不减料。 母猪产仔后36天,应让其自由活动。并注意保持圈舍、猪体清洁。哺乳时应注意环境安静,严禁惊吓母猪。 母猪不孕或产仔少的防治 导致母猪不孕或产仔小的因素很多,应做具体的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善,极度的营养不良,能量、蛋白质、必需氨
7、基酸、维生素不足,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母猪养的过肥,使卵巢发生变性等;属此类情况,只要改善饲料管理即可逐步解决。 母猪本身的缺陷和疫病方面的问题。(1)母猪生殖器官发生障碍,如子宫颈的形状,位置不正常,阻碍精子进入子宫内,造成不孕,此类母猪不留作种用。(2)疾病因素,如子宫炎、阴道炎、常见脓液流出,有恶臭味,冲洗子宫可获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脓液排出后,再注入青霉素(20万单位溶于20毫升蒸馏水)或链霉索(1克溶于20毫升蒸馏水),一般重复34次脓液可完全清除。母猪长期发情可能患有卵巢疾病,传染病或严重寄生虫也可能引起不育,这类病通过兽医诊断治疗可望取得一定效果。 公猪的原
8、因。公猪因遗传方面原因或饲养管理不当,或患病导致精液品质低劣,致使与配母猪不孕或低产。 人为的原因。多是因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不当引起,在改进技术严密操作规程后,即可取得明显效果。 (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能量适当。每头每日喂混合精料数量:外种成年公猪2-2.5公斤,本地成年公猪0.51.8公斤,精青比例控制在1:1.52的范围。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透光、经常梳刮猪体,夏天每天可洗澡l一2次。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预防注射和驱除内外寄生虫。要注意加强公猪运动,每天运动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严格遵守猪人工授精操作规程,提高公猪配种效率。 (四)哺乳仔猪的培
9、育 1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特点 生长快,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高。 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弱。 体温调节机能不强,对气温变化的适应力弱。 2初生关 新法接生 仔猪出生后,应及时擦干口鼻和全身粘液,然后在脐带离腹部:3-5厘米处,用5碘酒消毒,再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及时清除胎衣及弄脏的垫草,防止母猪吃掉胎衣,引起消化不良或形成咬死仔猪的恶癖。 假死仔猪复活的方法 初生的仔猪有假死现象,可采用以下方法急救。 迅速擦干口鼻粘液,再对准仔猪鼻、口吹气。倒提仔猪后腿,促使粘液从鼻腔排出,并用手轻轻拍打胸部,直到发出叫声为止。 尽快吃初乳,固定奶头 初乳是母猪产仔后到5-7天大量分泌乳汁。仔猪早吃初乳不仅
10、因养分多可增加热量,还能增强抗病力。仔猪生后几天有自行固定奶头的习性。为使仔猪生产均匀,需人为辅助仔猪固定奶头,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几对产乳多的奶头上,强壮仔猪固定在后几对产奶小的乳头上,其余仔猪吮吸中间的乳头。经过23天照管即可达到固定奶头的目的。 防冷、防压 初生仔猪特别怕冷,所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重要。猪舍内除堵塞风洞,防止漏风,保持圈舍干燥,勤换垫草外,猪箩内还应厚放垫草、布片、絮片等。 初生几天,要防止仔猪被压死,对弱小仔猪,可将其放入 猪箩内,每隔I-I.5小时喂奶一次。垫草宜切短,以免裹缠着 仔猪。 “寄养和并窝” 有些母猪产仔数超过奶头数,也有母猪产仔数极少或产仔后母猪死亡,
11、为使这些仔猪都能成活,则可采用“寄养和并窝”的方法。寄养和并窝均需选择母性好,奶水多的母猪当“寄母”。两头母猪产仔间隔时间越短越好,最好不超过3天。母猪靠嗅觉辨别仔猪。可先把母、仔分开,将寄入仔猪与原窝仔猪混在一起,约30-60分钟;也可将两窝仔猪同时涂上有气味的煤油、臭药水、母奶等。待母猪乳房发胀,仔猪饥饿时哺乳,经哺乳12次,即可成功。 2补饲关 为什么要补饲? 母猪泌乳量满足不了仔猪增重的需要。 目前农村喂养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 单一,多用玉米或大米;开始补饲时间迟,一般在仔猪生后2530日龄才开始喂料;饲喂调制方法不当,采用熟食稀喂, 营养不足。 仔猪早补饲的优点 促进
12、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功能。 提高饲料转化率。因饲料不经母体;直接由仔猪利用转化,转化率可提高一倍左右。 提高断奶重和成活率,经济效益显著。 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提高年产仔数。 补饲技术要点 早诱食。仔猪出生后,只会吃奶,不会吃料,需人为地逗引仔猪采食饲料,诱食越早越好。诱食方法有: 自由择食法:用炒熟的豌豆、麦粒或在熟豌豆、熟麦粒上喷撒些糖水,再裹上仔猪配合饲料放在仔猪经常走的地方,任其自由拣食。 饥饿法:把仔猪和母猪分开,待仔猪饥饿时,令其先吃料,后吃奶。吃奶、吃料的间隔时间依仔猪大小而异,体大间隔期稍长,体小间隔期宜短,一般为12小时。 强制诱食法:有的仔猪因母猪奶较多,常常恋奶,不喜吃
13、饲料,需伴以强制性措施。方法是:将配合饲料加糖调成稀糊状,挑取糊状物涂抹于仔猪嘴唇上,任期舔食,反复进行3次可使仔猪学会吃料。 补饲仔猪配合料。在整个补饲期应尽可能全部用配合饲料补饲,不用煮熟的玉米糊或稀饭。日喂46次,或任其自由采食,喂量不限,以吃饱为宜。吃完料再喂水,或另放水盆自由饮用。冬季用热水,夏季用冷水。 狠抓“旺食”。仔猪在35日龄后,生长加快,采食大增,进入旺食期。此时应让仔猪采食更多的饲料,除白天增加饲喂次数外,晚上910点钟再喂一次,以便多吃多长,充分发挥这一阶段生长快的优势。 3仔猪断奶 应尽可能减少断奶给仔猪带来的不适宜状况,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 一次断奶。此法适用于母猪
14、奶少的仔猪。 逐渐断奶。断奶前56天,将母猪和仔猪分开,母猪离圈,喂奶时再赶母猪回圈,喂奶次数逐渐减少。此法适应于带仔较多的母猪。 分批断奶。一窝猪中,将大而壮的先断奶,体小而弱的后断奶。这方法适宜同窝体重悬殊大的仔猪。断奶时间可根据母猪体况,泌乳量及仔猪吃料,体质情况确定。如母猪瘦削, 产奶量很少,仔猪又能大量吃料,可早断奶。母猪膘情好,奶水多,可晚断奶。一般多为4560日龄断奶。 (五)瘦肉型猪的饲养技术 1瘦肉型猪的生长特点 瘦肉型猪突出的特点是胴体瘦肉含量高,肥肉含量少,瘦肉型猪瘦肉和肥肉的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即体重在60公斤前,瘦肉增长速度呈直线上升,脂肪沉积则较缓慢,而体重达60公
15、斤以后,瘦肉增长缓慢,脂肪沉积直线上升。掌握这一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控制脂肪沉积,促进瘦肉增长。 2饲养技术要点 饲喂配合饲料并适当提高配合饲料的蛋白质水平。 瘦肉型猪的瘦肉生长强度比肉脂型猪强,总产量也高,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合成肉蛋白质的原料来自饲料蛋白质,因此提高饲粮蛋白质水平,是提高瘦肉率的有效措施。但是,无限制的增加蛋白质数量,则不能获得相应的正效果,何况蛋白质饲料来源困难,添加量过多也是不经济的。所以必须按照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配制日粮。 改变常规饲养方式,实行限制饲养。 农户饲养肉猪多采用一贯肥育或阶段肥育,这两种饲养方式有利于脂肪沉积,对瘦肉增长不利。所谓
16、阶段肥育是指60公斤体重前喂青粗饲料较多,精饲料较少,日粮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水平低,本阶段增长瘦肉的优势受到限制。至60公斤体重以后,则用大量玉米、碎米、细米糠等集中催肥,这种高能量,低蛋白日粮,及过多的采食精饲料,促进体脂肪大量沉积。一贯肥育方式,是在整个肥育期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对前期瘦肉增长无不良影响。但是,由于后期任其自由采食,食入的总能量多,增重过快,也促使肥肉增多,瘦肉减少。因此为提高瘦肉产量,需采取新的饲养方式限制饲养。限制饲养是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限制日采食量,不让猪吃得过多、过饱。限制要做到既不延缓猪的生长速度,又能有效地提高肉量,这就要求合理安排限食时间,确定适宜的限食
17、数量和采用恰当的限食方法。一般是前期任食,后期限食,限食量为二一一三成。就是60公斤前的猪,每日供给能量、蛋白质水平较高、数量较多的饲料任猪吃饱,充分发挥这一阶段瘦肉多的优势。争取较大的日增重,为后期奠定良好基础。60公斤后,猪沉积脂肪能力日渐增强,往往是吃得越多,长的脂肪也越多,为减少肥肉,限制脂肪沉积,降低日采食量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只供给猪自由采食量的七八成,但要注意设法消除猪的饥饿感。限食方法主要有: 肥育后期适当减少精料,搭配青粗饲料。体重60公斤以上至出栏期间的瘦肉型猪按1公斤混合精料搭配1.53.0公斤青饲料,0.2一0.1公斤粗饲料的比例饲喂,可以获得较多的瘦肉和较高的饲料转化率
18、。 减少日喂次数。有的地区缺乏青粗饲料、限食后精料减少,又无青粗料充填胃肠,为不造成肉猪饥饿,可将日喂三次的饲料改为两次饲喂。 适期屠宰 瘦肉型猪的屠宰期比一般肉脂型猪偏早,但屠宰过早瘦肉率虽然高了。但瘦肉的总重量并不高,两品种和三品种杂交猪一般在8590分斤屠宰比较适宜。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技术肉猪的喂养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喂养肉猪占用的资金多、耗料多。因此对整个养猪生产关系重大,又与经济效益所系。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的肉猪和外贸的需要。影响肉猪生长发育的因素较多,单靠某一种技术是难以
19、达到下述目的的,只有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才能提高肉猪的出栏水平。第一节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生长的因素 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也就是说,猪的绝对增长
20、呈现慢棗快棗慢的增长的趋势,而相对生长率则以幼年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2、猪体内组织增长规律:猪体骨骼、肌肉内、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也是不平衡的。一般骨骼是最先发育,也是最先停止的。骨骼是先向纵行方向长(即向长度长),后向横行方向长。肌肉继骨骼的生长之后而生长。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强,直至成年。脂肪先长网油,再长板油。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100公斤)猪体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水分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矿物质从小到大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蛋白质,在20100公斤这个主要生长阶段沉积,实际变化不大,每日沉积蛋白质80120克。小肠生长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大肠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胃
21、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的来说,育肥期2060公斤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6090公斤肌肉发育高峰期,100公斤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所以,一般杂交商品猪应于90110公斤进行屠宰为适宜。 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1、猪种:不同品种在育肥过程中,在饲料、饲养管理、饲养时间、方法、措施等条件都相同,它的增重是不同的,如东山猪要比陆川猪日增重快1015%,不同杂交猪,其增重速度也不同,例如陆川母猪约克公猪,平均日增重500克,约杂1代母猪长白公猪,平均日重600克,一般杂种后代,比本地亲本的增重平均值提高1525%。 2、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
22、,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4斤。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3、育肥前仔猪的体重:育肥前体重大、生长发育好的仔猪,要比体重小,生长发育差的,育肥效果要好,一般来说,断奶体重越大,肥育效果越好。 4、年龄:按单位体重的增重率计,年龄越小,增重速度越快,年公斤增重耗料越少。例如10公斤仔猪,每月增重7公斤,增重率70%,肉料比1:2.1公斤;80公斤的大猪,每月增重20公斤,重率只有25%,肉料比1:3.4,所以小猪阶段比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饲养 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