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集团十一五规划.doc
《大连港集团十一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港集团十一五规划.doc(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编号06-版次1密级DDI版权所有大连港集团十一五规划目 录一、十五期取得重大成就1(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11、港口生产持续增长12、盈利能力大幅提高13、建设投资力度空前24、职工待遇明显提高25、体制与机制不断创新2(二)十五期的主要工作与成就31、生产和货源组织32、建设和改造33、经营效益44、体制改革45、合资合作66、科技兴港77、信息化建设78、安全生产89、企业文化8二、十一五规划编制指导思想9(一)保证四个需求,建设国际大港9(二)确定企业战略地位、战略体系9(三)加快港口建设步伐9(四)强化经济效益评价和市场分析9(五)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9(六)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9三、
2、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和机遇10(一)国家发展形势101、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主流102、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03、振兴东北经济和对外开放,加速腹地经济快速发展11(二)运输市场形势111、经济全球化推动运输和港口更大发展11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港口保持旺盛需求113、港口建设经营竞争加剧124、集装箱运输更高更强125、能源、资源运输突显重要12(三)港口环境和竞争形势121、东北亚港口间竞争环境122、环渤海地区港口竞争133、同腹地港口竞争分析134、大连口岸港口间竞争分析17(四)存在问题分析181、吞吐量增幅低于沿海主要港口182、货源分流明显,集团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193、港口企
3、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大194、企业化管理体制尚不健全195、投融资问题日益突出196、盈利能力较低197、港口建设难度越来越大208、集疏运系统和口岸环境建设差距大20四、十一五发展目标21(一)港口发展战略211、集团总体发展目标212、集团总体发展战略213、集团主要任务21(二)十一五主要任务211、体制、机制212、战略体系213、经营与发展22(三)十一五主要目标221、总体目标222、生产目标233、经营目标234、财务目标235、建设目标23五、十一五规划内容24(一)体制改革规划241、集团公司定位及总体改革目标242、集团十一五体制规划目标253、管理和机制创新目标26(二)生产
4、经营规划291、十一五期吞吐量预测292、港口能力规划393、生产组织规划47(三)港口建设规划481、基本建设482、技术改造483、六大中心建设项目49(四)财务规划551、十一五期建设资金计划552、资本运营规划563、财务管理规划56(五)经济效益规划591、十一五期集团经营目标592、各专业公司经营指标603、集团所属其它单位60(六)人力资源规划601、目标与重点602、人力资源配置建议613、人力资源结构规划634、规划实施64(七)技术工程管理规划651、通用装卸设备规划652、拖轮及工作船规划663、内燃机机车规划664、散粮专用设备规划665、港区供电规划676、通信规划6
5、87、港区供水规划698、供热规划709、科技管理发展规划7210、技术工程信息化规划7211、技术工程系统改革规划73(八)合资合作规划751、利用优惠政策,加强引资力度762、建立战略联盟,提高区域竞争力763、进一步发挥集团产业链优势764、在多领域开展合资合作775、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776、加强合资合作企业的管理78(九)信息化规划781、规划目标782、信息化规划总体框架793、规划项目主要内容及功能803、规划项目主要内容及功能814、实施步骤905、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预算91(十)企业文化规划941、十一五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942、具体目标953、基本思路954、实施内容
6、965、维护和保障机制99(十一)六大中心规划1001、国际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分拨中心规划1002、集装箱转运中心规划1033、杂货及煤炭转运中心规划1174、专业汽车及客滚旅游中心规划1215、粮食转运中心规划1266、散矿物分拨中心规划130六、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措施与保证139(一)加快港口建设1391、六大专业公司1392、提高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1393、实施区域化经营,走出去战略139(二)加快码头专业化经营和物流延伸服务功能的提升1391、中心枢纽港建设1392、保税中转1393、内陆干港建设1394、竞争与合作140(三)加快资产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1401、资产结构调整1402、合
7、资合作1403、加大融资力度140(四)加快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1401、体制和机制创新1402、提高信息化水平1403、加强安全管理140(五)加快干部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1411、打造新企业文化1412、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1413、关注职工利益141七、十一五规划编制与实施142(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142(二)十一五规划的执行1421、规划的监测和绩效评估1422、规划滚动调整1423、关于平衡计分卡的应用142附表:大连港集团十一五规划建设投资项目表附件:一、六大中心规划;二、集团各部门、各单位规划;三、重大项目经济分析论证;四、影响集团未来发展的投资项目论证。附图:一、国际油品及液体
8、化工品分拨中心十一五规划图;二、集装箱转运中心十一五规划图;三,杂货及煤炭转运中心十一五规划图;四、专业汽车及客滚旅游中心十一五规划图;五、散矿物分拨中心十一五规划图;六、粮食转运中心十一五规划图。一、十五期取得重大成就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港口生产、公司经营、基本建设、职工待遇、运行体制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五期的五年是大连港历史上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改革力度最大的五年,是为大连港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五年。1、港口生产持续增长十五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激增,内需不断扩大,特
9、别是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后,大连港集团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港口生产发展,推进港口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合资合作力度,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大连港集团吞吐量由九五期末的7374万吨,增长到十五期末的1.21亿吨,年均增长10.4,职工人均一年完成的吞吐量由九五期末的0.42万吨/人,增长到十五期末的1.73万吨/人,人均完成的吞吐量是九五期末的4.1倍;集装箱吞吐量从九五期末的101.1万TEU,增长到十五期末的265.1万TEU,年均增长21.3。特别是,大连港集团2005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209
10、1万吨,比2004年净增2026万吨,增幅20.1;集装箱完成265.1万TEU,比2004年增长20.4,绝对增量和增长率均创造大连港建港百年以来的历史新高。2001年2005年,大连港集团累计完成吞吐量4.7亿吨,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较九五期增加吞吐量1.7亿吨,年均增幅11%,比九五期吞吐量年均增幅的7.6%增加了3.5个百分点;2005年完成吞吐量1.209亿吨,较2000年增加近5000万吨。集装箱从十五初期的101万TEU增加到2005年的265.1万TEU,年均增幅22.6%。2、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大连港集团营业收入从九五期末的18.21亿元,增加到十五期末的31.4
11、1亿元,年均增幅11.5,职工人均一年实现收入由九五期末的10.43万元/人,增长到十五期末的44.94万元/人,人均实现收入是九五期末的4.3倍;净利润从九五期末的2854万元,增加到十五期末的1.04亿元,年均增幅29.5,职工人均一年实现利润由“九五”期末的0.16万元/人,增长到十五期末的1.49万元/人,人均实现利润是九五期末的9.3倍;资产总额从九五期末的98亿元,跃升到十五期末的210亿元,职工人均拥有资产由九五期末的56.14万元/人,增长到十五期末的300.43万元/人,人均拥有资产是九五期末的5.4倍;净资产从九五期末的64.8亿元,增加到十五期末的90亿元,职工人均拥有净
12、资产由九五期末的37.12万元/人,增长到十五期末的128.76万元/人,人均拥有资产是九五期末的3.5倍。3、建设投资力度空前十五期,大连港集团在港口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空前。用于建设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累计达123亿元,是九五期的4.6倍,超过以往各个时期港口建设投资规模总和。重点加快集装箱、油品、矿石、粮食、杂货和汽车滚装码头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十五期比九五期新增大型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新增年通过能力近5611万吨,集团的生产泊位总数达到7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3个,技术改造重点配套、完善轮驳、铁路、大型岸边机械、大型流动机械、电力系统等港口基础设施、设备,成效显著,为生产
13、发展提供保证,核心竞争能力得到快速提升。4、职工待遇明显提高职工年收入从九五期末的人均13947元,增长到十五期的24609元,年均增长12%,其中在岗人员年均增长16%,职工年收入是九五期末的1.75倍。五年累计用于住房货币化补偿资金1.73亿元,为3680名职工改善了居住条件。用于帮扶特困职工的补助由九五期的232万元,增加到十五期的709万元。5、体制与机制不断创新明确和制定了集团的发展目标、定位、战略、规划;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减员分流、专业化整合、上市重组等工作稳步推进;战略管理、预算管理、制度管理和过程监控不断强化,适应两个转变要求的集团化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二)十五期的主要工作与
14、成就1、生产和货源组织(1)完善货源市场与周边港口的竞争力分析、评价、比较体系,有的放矢做好货源组织和开发。重视信息化建设对市场开发的指导性作用。发挥两级积极性,建立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货源开发体系。注重集疏运资源的整合,引进“班轮”、“班列”运输,以物流理念开发市场,实现港口、铁路、航运、货主多方的共赢。不断创新与铁路合作的模式,为抢占竞争性货源创造条件。加强与政府、口岸相关部门合作,树立港口全新的公众形象。采取灵活的价格经营策略,为货源承揽提供价格支持。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科学组织生产,保证港口生产有序进行。(2)注重网络建设,加大中转力度发展集装箱班列运输,建立完善的海铁联运体系,发展
15、海上中转网络体系,为东北地区客户提供多种运输途径。(3)把握市场脉搏,完善规章制度,调整生产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模式。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集团发展战略规划,不断完善港口生产布局;随着集团改革的深入,调整、完善生产管理模式。(4)发挥资本纽带作用,本着双赢的原则,拓展合资合作领域,稳定长效货源,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引资入港,完善港口中转设施,稳定长效货源。适应市场行情,满足货主个性化需求,实现港货双赢。与货主合建散粮筒仓,通过租赁经营,发挥合作效力。购置散粮专用车,优化散粮转运资源配备,通过密切合作经营,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2、建设和改造(1)
16、编制集团发展建设规划,对十一五期建设规划按年度、项目和前期工作进展进行调整。(2)组织编制大窑湾港区、新港港区、大连湾港区、大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大窑湾、新港港区配套设施专项规划、道路交通规划、铁路规划等。编制完成拖轮规划、铁路机车及设备配置规划。(3)组织编制集团30万吨矿石码头、大窑湾二期工程、大窑湾三期工程、新港30万吨原油码头、新港50万吨原油码头、新港11#-16#泊位及配套罐区、大连湾通用杂货泊位、汽车码头等重点工程可行性研究,并办理相关前期手续。(4)编制集团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编制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和管理办法。(5)完成十五期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任务,十五期内投资总额和
17、工作量均超过以往各期总和。(6)重点工程进展顺利,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矿石码头提前竣工,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大窑湾二期工程、散粮筒仓、新港成品油泊位和罐区、大连湾通用杂货泊位、港区铁路、公路及配套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相继投产或部分投产。(7)铁路、公路、航道等政府配套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金窑复线争取铁道部和大连市投资6.4亿元,已开工建设;主要由政府投资20多亿元大窑湾疏港公路已开工建设;大连湾、大窑湾航道也已开工建设。(8)老港搬迁顺利启动,政府补偿金己到位30亿元。3、经营效益(1)财务管理由传统的事后监督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管理转变。(2)通过制定财务、会计、统计
18、制度以及相应配套管理办法的出台,基本建立集团化财务管理体系框架。(3)通过履行职责分工、分级预算的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上下贯通,纵横协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对企业经营发展的有效控制。(4)充分利用沉淀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利用商业票据融资,保证集团重点工程建设。并对外汇利率和汇率变化进行风险防范。4、体制改革十五期集团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构架(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科学构建集团化管理模式提出了“从生产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指导思想,确定了“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的运营模式。(2)初步建立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以
19、董事会为决策中心,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的与集团化改革相适应的决策运营体系;建立并完善了董事会决策制度、总经理办公会制度。对集团公司机关机构进行改革。(3)积极推进集团深化改革工作。制定了大连港集团改革总体方案。并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任组长的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相应的改革办公室,推进了“核心业务专业化、辅助业务市场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工作。(4)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集团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集团提出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主要途径,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在加快推进和实施集团公司
20、辅助及后勤业务单位改革改制的基础上,重点吸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中外大型航运企业和货主单位参与核心业务单位的改革,将集团下属港务公司和二级公司改造成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逐步实现集团公司成为资本运营型管理控股公司,集团子公司成为生产经营型专业化公司的改革目标,建立具有现代企业特征和大连港特色的集团化管理模式。(5)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以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了“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重点加大了劳动用工改革和富余人员分流工作力度,与九五期相比,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港口吞吐量、效益及人均收入等均有大幅增长。初步搭建了人力资源管理宏观调控体系,为建立适应港口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
21、模式和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分流安置富余人员5400多人。2005年底,集团公司在册全民所有制职工10816人,比九五期末减少了9028人,下降了45.49;在岗职工7600人,减少9277人,下降了54.97。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社会化比重的加大,集团外来劳务用工比2000年末增加1680人,增长42.39%,2005年底达5643人。到2005年底在册人均收入为25800元,与2000年末相比增加9596元,增长59.3%;在岗人均收入为30800元,与2000年未相比增加13425元,增长77.27%。2005年,全局性的大规模减员分流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与改革期初相比较,目前集团公司直属
22、企业在册人数为10906人,减少了7218人;在岗人数为6990人,减少了7186人;劳务用工人数为5485人,增加了1148人;同比从业人员减少了6070人;工资性支出减少1000万元,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由56降为30。职工收入从九五期末的人均13947元增长到24609元,年均增长12%,其中在岗人员年均增长16%。通过减员和劳动力结构调整,集团人工成本比重由九五期末的37.1%降到十五期末的23.8%,降低了36%,人工成本利润率由九五期末的5.42%提高到十五期末的19.6%,提高了2.6倍,单位人工成本吞吐量产出率由九五期末的140吨/千元提高到十五期末的185吨/千元,提高了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连港 集团 十一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