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doc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第二章厦港集团的战略环境第一节宏观环境一、近几年我国GDP及进出口贸易状况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连续五年GDP增速超过10。2007年,全国GDP达246619亿元,较2006年增长114,是2000年88254亿元的28倍。第一、二、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59:509:332,发展到2007年的117:492:391,这一变化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7429亿美元,其中出口占53;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738亿美元,其中出口占56。进出口总额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243,出口总额稳步上升
2、。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7位,自2004年至今稳居世界第三位,跨入世界贸易大国。但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快速升值,特别是第四季度,海外订单的减少,我国外贸出口持续走低。二、我国的航运及港口状况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90以上的外贸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稳健发展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港口特别是大型集装箱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货类布局上,我国初步形成了围绕煤炭、石油、铁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物的专业化、高效运输系
3、统。而从规划上讲,中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等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2007年,我国沿海生产性码头泊位470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1078个,占23。其中沿海生产性泊位与2006年相比,总数增长421,万吨级以上增长1022,510万吨级增长2009,10万吨级以上增长2644。2007年,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达到3881亿吨,自2000年算起,7年间年均增速高达175,创出历史新高。2008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航运市场形势逐渐恶化。目前,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海运业萧条。由于欧美消费需求下降、原材料需求锐减,海运需求亦因此一落千丈。同时,资金链面临
4、的压力使得规模稍小的海运公司J下面临生存考验;席卷全球的信贷危机正在大幅削减航运活动;随着贸易融资日益困难,许多发货人取消了与船东的合同;2008年12月,全球海运业已经进入危机管理体制。2008年1至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的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出现回落。从亚欧来看,新世界联盟削减了亚洲到美国的航线运力16,并对欧亚航线进行了重组,削减了欧亚航线总运力的25。2008年,我国集装箱出口除7月份有较大幅度上升外,8月小幅下滑,9月开始出现大幅下跌,从目前市场趋势和企业的生产情况看,未来几个月将延续下降趋势,并至少将延续到2009年二季度。展望未来,国内外海运企业因为受到金融危机
5、、经济放缓、股市下挫、索马里海盗等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但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对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各国政府积极投入资金救市等因素的影响而得到很好的发展机遇。2008年12月台湾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更是给中国海运业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三、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7年,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亿TEU(全国沿海内河合计11444万TEU)达到10470万TEU,自2000年算起,7年间年均增速达261。8大集装箱干线港200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占沿海港口的比重为866,2007年为87,略有上升,表明港口集装箱运输具有相对集中性。8大大型港口(见表21)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上海和深
6、圳港2000年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561万TEU和399万TEU,合计占沿海港口吞吐量的466,2007年为452;2008年量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见表2-1)仍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港口,继续保持着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强者地位。第二节集团发展的区位环境一、福建地区环境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全省海岸线总长6128公里,其中大陆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16,拥有厦门湾、福州湾、湄州湾、沙埕港、三都澳等众多天然良港。福建省政府近日出台的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显示,随着福建省沿海港口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港口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7、不断提升,沿海港口已成为福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福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福建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较快增长,2000年至2007年间福建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95,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29;2008年全省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为27亿吨、740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144、79。目前,福建省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原材料和生产生活物资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货物主要通过沿海港口运输,全省石化产业所需的原油全部从福建沿海港口进入,经沿海港口调入的煤炭占全省煤炭总调入量的89,粮食占全省粮食总调入量的60左右,沿海港口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8、撑。截至目前,福建省已开辟107条国际航线,与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据统计,福建省95以上的外贸货物通过港口运输。沿海港口已经成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等地区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和地区竞争、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抓住中国冶金、能源、船舶等大型重化工业布局向沿海地区调整转移的机遇,利用主要港湾,依托工业园区、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园区等,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要素聚集和产业集群。目前,厦门、福州、泉州等港口周边已经形成了一批以石化、冶金、电力、造船等为主的产业聚集区:同时,铁路、公路、航空与港口共同
9、组成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的日益完善,加快了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推动了临港物流业的发展。据福建省交通厅统计,2008年福建省深水泊位累计已达100个,总吞吐能力23亿吨,其中集装箱860TEU。按照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省港口群总吞吐量将达到33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l IOOTEU。此外,根据规划,福建省将集中力量加快厦门港、福州港和罗源湾、湄洲湾港区大型深水码头、深水航道的建设。福建省2007年的GDP达9160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全国GDP的37。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
10、交流和合作”,明确了海峡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继续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9:51:40。二、厦门地区环境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初步核算,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7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连续五年的增幅均保持在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78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3,是位于第二位福州的21倍。第一、二、三产业比例达到13、535、452,凸显了工业发
11、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机械、电子、化工三大行业2007年完成产值20522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成为促进厦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身处特区的地理位置为厦门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厦门港也为厦门地区乃至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随着厦门市“以港立市战略的实施,港口生产建设不断发展,港口规模日益扩大。2000年,厦门港吞吐量达到1965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8万标箱,首次突破百万标准箱水平。2007年,厦门港吞吐量达到8117万吨,排全国第17位,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速为225,高于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平均175增速。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63
12、万标箱,年递增率为231,在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排名第7圆。厦门港已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以及福建省内大型综合性港口;厦门港不仅服务于厦、漳、泉“金三角地区的外贸运输,而且承担着整个福建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对台运输、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任。目前,厦门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外贸运输和临海工业为主,兼有旅游、客运、国际中转、过境贸易、商贸多功能,配套设施较齐全的国家大型一类港口。同时,厦门港还是目前经中央批准、对台航运形式最丰富、实践时间最长的港口,是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之一。但厦门市发展进口也存在着诸多瓶颈。厦门进口商品的市场腹地有限,与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和口岸相比,厦门市向周边区域拓
13、展市场、增强辐射力、扩大经济腹地还存在一些制约进口的因素,口岸物流硬件的基本设施如堆场、储罐、仓库还需完善,口岸通关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厦门岛与外界的联系还受到交通运输能力及费用的限制,缺乏原油、成品油、汽车等大宗商品进口资质,厦门市企业经营能力受到约束,加大企业营运成本。此外,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作为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厦门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全年经济增幅逐月回落,增速为近22年来最低。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政策措施后,厦门经济社会经受住多方面不利因素的考验,基本实现稳定发展。2006年厦门湾五大港区与漳州港三大港区合并为新厦门港,成立了厦门港口管理局,统一管理港内八大港区的行政事务。
14、厦门港的货物吞吐量2007年货物吞吐量为8177万吨,增长125,同期沿海港口增长145;全港集装箱完成4627万标箱,增长153,同期沿海港口增长220酽;厦门港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低于沿海港口平均增速。面对危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中央把“特别能创新”作为新时期经济特区建设的基本内涵,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有利因素,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趋势明显,厦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铁路及高速公路连接线将相继建成,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这些都将为厦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第三节集团的地位与竞争情况一、集团的地位厦港集
15、团是厦门港口企业中的龙头。作为厦门地区最大的码头运营商,集团对促进厦门地区的货物进出、经济发展,引领厦门港口的发展都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厦港集团的港口吞吐量一直以来占厦门全港货物吞吐量的50以上,而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占到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6,对厦门港口的发展、对厦门港集装箱的快速增长起着关键作用。此外,集团的业务还涉及到水上客运、房地产、信息服务、商贸、金融、旅游服务等。集团的发展,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相关地区,以及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二、集团面临的主要竞争者厦门港的腹地有限,目前主要的经济腹地包括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区,直接腹地为闽南金三角地区,即厦漳泉地区,
16、据估算厦门港7080的货源来自闽南金三角地区。闽南金三角地区GDP占福建省GDP总量50以上,且增长速度较快,是厦门港重要的货源地。作为厦门港的港口龙头企业,厦港集团在港口主业上,面临着周边港口的竞争,也面临着港口内部多家经营主体间的竞争。1、周边港口的竞争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的现有和拟开发能力基本上足以支撑这两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且与福建省港口相距较远,因此,福建省港口与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厦门港应做的是在与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的分工合作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在满足本腹地进出口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港口特定货种的市场优势吸引长三角、珠三角边缘地区的货物中转。从江西、湖南、
17、粤东、粤北等地区作为经济腹地来看,厦门港面临着汕头、上海、宁波一舟山、深圳等沿海港口的竞争,厦门港在大部分经济腹地中与以上港口处于平等竞争状态。厦门港临近海峡东岸高雄港,虽然码头等基础设施方面,厦门港在建的嵩屿码头在航道宽度、航道和泊位水深、设备配备、堆场面积、设计能力等方面均可具优势,具有更高的码头通过能力,可适应未来大型船舶的操作;但在综合实力方面,厦门港的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尤其是国际中转业务相对薄弱。福建省内港口各自为政,互相限制对方做大做强,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宏观布局。由于港口条件原因,泉州港目前形成以内贸集装箱为主的业务形态;加上厦漳泉地区交通便利、交通成本相当,因此厦门港内
18、东渡港区内贸集装箱和石材等散杂货业务将面临着泉州港的直接竞争。漳州港港口经营的散杂货业务也将给厦门港区内散杂货业务造成一定的分流。但厦门港已经基本确立了在东南沿海集装箱主枢纽港的地位,在集装箱、轻工医药产品、化工原料及制品、金属矿石等货种上占有明显优势,在石油天然气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厦门港内部经营主体众多,拥有多个相互竞争的企业集团目前厦门港内经营主体众多(见表22和表23)。从表可见,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为主要经营主体,存在厦门国贸集团、厦门建发集团、厦门象屿集团等多个港口业务经营的企业集团。各个经营集团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股权关系,彼此经营业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尤其是竞争激烈的
19、集装箱运输业。在港口码头岸线、货源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港口内各经营主体的过度竞争降低了厦门港的总体竞争实力。厦门港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发展外贸集装箱作为港口的重点,嵩屿、海天、刘五店港区作为厦门港远景重点发展港区。其中刘五店港区承担对台经贸合作和“三通”服务,目前主要经营者为厦港集团。海沧港区则承担了为海沧台商投资临港工业区服务的功能。东渡港区在十一五规划中定位为近期全港集装箱运输主体,虽然目前东渡港区是最重要的商贸港区,但目前吞吐能力已接近满负荷运作,发展潜力有限。东渡港区目前有厦门港务(000905)、东渡分公司、厦门国际港务(3378 HK)、厦门国贸、厦门建发、象屿集团等多个经营主体。第三
20、章厦港集团发展和现状第一节集团的发展历程集团的发展主要经历一下几个阶段。一、港口物流产业借壳登陆A股。原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31日与“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进行了重大资产置换,即厦门港务集团以其拥有的在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厦门分公司、中国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厦门港务集团国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厦门鹭榕水铁联运有限公司和厦门港船务公司的权益性资产,以及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东渡港务分公司的全部净资产和部分土地使用权,与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两座大桥(厦门大桥和海沧大桥)为主的资产和相对应的负债进行置换。资产置换后
21、,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000905)变更为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港务集团成功登陆A股。二、厦门国有资产整合,成功登陆H股。2004年9月,厦门市政府批准了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市交通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成立集团,并在经营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变更。集团的成立是厦门市政府对厦门国有资产整体变革的一部分。集团成立后,以1+4的方式(集团占96股权,厦门市另外4家国有企业各占1股权)将原厦门港务集团公司整体改制变更为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并对其非核心业务和不适宜上市的资产进行剥离,将此类资产无偿划转至集团。改制后的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2月19日正式
22、在香港上市,形成A+H股模式。三、剥离陆路运输产业。根据国资委厦国资产2006184号文(2006年5月23日),厦港集团将厦门特运集团和厦门运输发展总公司资产划转给公交公司;将所持有的同安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杏林特运客货运公司股权划转给公交公司。至此,陆路交通运输板块正式从集团剥离。四、集团股权结构趋于成熟。集团目前的领导班子于2005年7月正式任命,集团总部的机构设置也于2005年8月基本明确。经过3年的发展,集团已经形成一级子公司26个,其中控股17个,参股9个。集团公司的股权结构图见“图3-1(其中阴影部分为上市公司;与红色主线相连的是集团的一级子公司),其中最大的子公司为在香港上市的
23、国际港务(6112),旗下有在A股上市的港务发展;非上市主要子企业有厦门港务建设有限公司、厦门市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厦门市信息投资有限公司等,合资公司主要有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近年来,公司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海关系融合、厦门市政府大力支持等多方影响,业绩显著。集团2008年营收40亿元,利润总额65亿元,职工人数接近1万人。第二节集团的主要业务分析集团成立后,经过多年发展,先后对控股集团公司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剥离,目前,除港口及物流服务业外,在港口及民用工程建设、信息服务等领域具有一定实力,同时开始涉足贸易、金融和旅游等领域。一、港口主业目前,厦门集团的传统产业主要是以散杂货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门 港务 控股 集团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