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评价体系的哲学探索——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
《人才评价体系的哲学探索——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评价体系的哲学探索——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才评价体系的哲学探索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酋邦湃贸易誊2007年第6期人才评价体系硇哲学搞索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杨河清,王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100026)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非公经济企业家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等几方面对非公经济企业家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00(2007)06000904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才
2、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这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非公经济企业家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人民有贡献的代表人士,他们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和持久活力,为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之相适应,社会对为之做出贡献的非公经济企业家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些有实力,有影响,有素质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也在人大,政协等组织担任和安排了一定的社会职务.这些安排由社会各界,
3、方方面面来推荐,但却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难免失之偏颇,也容易给社会带来量财录用的误解.从客观效果看,由于缺少综合素质的考虑,企业家中的少数人财富的拥有和他的素质及对社会的贡献没有成正比,也给社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政治社会的公众性对承担一定社会职务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必须要有综合要求,更多地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发展趋势.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正值人大,政协换届,推荐选举,人事安排在即,为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由统战部牵头,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社会各界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形成较为客观公正的一致评价.这不仅符合政府工作公
4、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在企业家中倡导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情怀,起到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才成长的航标作用.因此,我们从十一五人才规划和人才发展战略的大局出发,结合非公经济高层人才的特点,建收稿日期:20070830基金项目:北京市高校学术创新团队项目经费资助.作者简介:杨河清(1951一),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静(1962一),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9立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操作性强,适于推广的非公经济企业家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的对象明确
5、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对象,是本文研究的前提.我们要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界定.尽管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划分,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议,在本文研究中,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进行界定.即:第四条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第七条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其次,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以非公经济领域中的企业家为研究重点.分析和评价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企业家代表人士的现状如何,除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和定量
6、分析.通过度量标尺去测量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企业家代表人士的现状,进而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如何科学地甄别企业家代表人士?用什么标准和方法考核评价企业家代表人士?途径是什么?企业家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开展人才工作的标准和尺度,也使培养选拔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能够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民主化,科学化,更加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三,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评价原则要建立一个可行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必须要明确设计原则,其后依据这一设计原则合理地设计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指标内容,最后根据这一框架结构和指标内容确定具体的指标计算方法和数据的获取方
7、式.设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计应该是科学的,指标的选取应该是符合非公有制高层次人才综合评价需要的.也就是说,设计非公有制高层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人才理论作指导,使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使其具有针对性.另外,运用的计算方法和模型也必须科学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和客观.其次,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建立什么样的模型,都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必须抓住最基本,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同时,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要清晰,简练,符合实际.2.系统
8、优化原则基于系统性原则,评价非公有制高层次人才状况必须使用若干个指标来衡量,各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用横向指标反映不同侧面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用纵向指标反映不同层次间的包含关系,同时,同层次指标间尽可能界限分明,具有独立性.指标数量的多少及其体系的结构形式以系统优化为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指标来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既要避免指标体系的繁杂,又要避免单因素选择,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同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采用系统的方法.由于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体,因此指标的设置,必须按照其层次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不断细化.3.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相印证的原则客观指标是指反
9、映事物现象的数据,主观指标则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通过测量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意愿,满意程度等获得.客观数据与人的主观反应总会存在差异,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的发展与人的需要并不总是致,所以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将客观统计指标与主观意向指标结合起来.主观指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的内在要求,只有了解社会主体的意愿,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可度量和可操作性原则10指标体系要繁简适中,各指标的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指标不仅可度量,而且数据要易于获取.有些指标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由于各企业统计基础存在差异,有的企业有,有的企业没有;还有的指标在现实统计资料中缺乏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 评价 体系 哲学 探索 经济 代表 人士 综合 探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