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传染病学总论课件.ppt
《家畜传染病学总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传染病学总论课件.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家畜传染病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二、防制研究的主要成就三、我国家畜传染病防制的思路与趋势,家畜传染病学总论,共同特性:1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传染病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家畜传染病学研究内容: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研究各种家畜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等。属于预防兽医学科,在兽医科学技术研究中居首要位置。畜禽传
2、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实力。,现代化的养殖业规模正逐渐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连续20年稳定高速增长,年增长幅度超过10,1997年畜牧业产值达78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5,肉蛋类产量均早已居世界首位。,家畜传染病对养殖业的危害的性质:家畜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可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现代化的养殖业,畜群饲养高度集中,调运移动频繁,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例如:有80多种疾病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造成的危害最大,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我
3、国蛋鸡产蛋期死淘率达2025,而发达国家还不足5;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蛋鸡产蛋期月死淘率仅o.4 o.6,育雏育成期平均成活率9294。,问题1:我国每年因畜禽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0亿-300亿元,多养不如少死。问题2:饲料短缺等因素的制约,要持续发展我国的畜牧业,并进一步增加肉、蛋、奶类产量,必须寻求比增养 畜禽数量更为现实的途径。问题3: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问题4:影响对外贸易。动物性食品安全?兽药?,加入WTO,带来新挑战!畜禽防疫是发展畜牧业成败的关键!,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家畜传染病学与其
4、它学科联系:,家畜传染病学形成独立的学科虽然为时不久,但有关家畜传染病知识的萌芽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在古代埃及、希腊和我国的书籍里,都曾记载过家畜传染病流行的史实。20世纪初叶,现代兽医科学传入我国。,家畜传染病学发展的历史,我国第一代兽医学家、中国家畜传染病学奠基人:蔡无忌(1898-1980)、程绍迥(1901-1993)、罗清生(1898-1974)相关科学技术:电子显微镜、鸡胚培养、细胞培养、无特定病原动物 抗菌药物、生物制品、免疫血清学技术、生物技术,1马牛羊传染病 消灭牛瘟、牛肺疫(两个里程碑);牛瘟兔化弱毒、山羊化兔化弱毒、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陈凌风、袁庆志)牛肺疫牛肺疫兔化
5、弱毒菌苗、兔化绵羊适应菌苗(吴庭训等)控制马传染性贫血: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沈荣显等),二、畜禽传染病防制研究的主要成就,鸡胚化弱毒疫苗和羟胺灭活疫苗,布鲁氏菌病羊痘牛流行热蓝舌病马传染性贫血布鲁氏菌病牛白血病牛黏膜病牛鼻气管炎等病,分子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和PCR,鸡胚化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羊种5号菌苗猪种2号菌苗,2猪传染病 猪瘟:猪瘟结晶紫疫苗(建国初期,何正礼、方时杰等);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9551956年,周泰冲等)。高度安全、优良的免疫原性,且无残毒,毒力不返强。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可区分猪瘟强毒、弱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其它:疫苗生
6、产方法的改进、免疫程序、免疫监测等;猪瘟、丹毒、肺疫三联;猪瘟、丹毒二联疫苗。,双价基因 工程菌株,猪传染性腹泻(TGE),TGE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疫苗及联苗ELISA试剂盒,K88、K99、987P三价基因工程疫苗,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简称MM活菌苗),应用微生态制剂,非典型猪瘟 伪狂犬病 猪细小病毒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猪衣原体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脑心肌炎,检测方法 疫苗接种,基因工程疫苗,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综合征,分子检测技术,猪呼吸系统传染病:发生越来越频繁,病因也越来越复杂,且已造成严重危害。如: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和气喘病安全有效的疫
7、苗(多联疫苗),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药物预防?药物残留?,疫苗研制免疫程序免疫方法免疫监测,3家禽传染病,小鹅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鸡传染性贫血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番鸭细小病毒病,由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1956,AGP、ELISA诊断试剂盒RT-PCR法;灭活疫苗,近20年新发现的传染病,病毒载体的构建 有关免疫原性基因的分离鉴定、克隆和表达 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核酶剪切RNA病毒 分子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PCR、酶切图谱分析、核酸序列测定等。遗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NDV
8、、MDV、IBDV、IBV。,主要禽病病原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4小动物传染病 兔病毒性出血症:1984年由我国首先发现 研制成安全有效的疫苗,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流行。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召开该病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狂犬病:危害极其严重,人畜共患。我国已基本控制。狂犬病弱毒株SRV9。狂犬病毒C基因工程疫苗研究,5完善了动物防疫法规 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1991年全国人大通过并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99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于1998年1月起正式实施。动物防疫法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动物防疫方针,体现预防为主,从严管
9、理的精神,以促进养殖业生产,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肉”,保护人体健康为宗旨,规定一系列相应制度和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将能有效地提高我国防疫灭病工作的水平。,防制研究取得的效果:猪、禽发病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12和20降为20世纪90年代的8和18,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跃居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生猪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二。,目前,我国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呈现:1 疾病的种类增多,死亡率高2 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3 某些细菌性疾病危害加大 饲养密度大、应激因素多、滥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病多病原混合感染和复合
10、征使疾病更为复杂5 兽药及生物制品的研究和质量不能满足养禽业的需要,三、我国家畜传染病防制的思路与趋势,目标:按国家经济总体战略目标要求,保证全国养殖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使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着眼点:预防群发性疾病发生,是防病不是治病,防重于治;以家畜群体为对象,而不是以个体判定;以各类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疾病;着重于集约化养殖场,兼顾广大农村散养户。,传染病防制的思路:,观念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防 疫卫生措施,克服防疫意识淡薄的倾向,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动物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提高其专业技术素质,从环境、
11、免疫、卫生、消毒、检测、管理等方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综合配套措施极为重要。,2.管理 提高执法力度,强化兽医法制管理 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使疫病防制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 学化和法制化,真正做到依法防治动物疫病;切实加强进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加强和完善国内畜禽及产品市场的监管和检疫工作(引种);规范兽医生物制品和兽药的申报、生产、监督、检验和销售。,3.企业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制定疫病的净化和扑灭规划及实施方案,消毒、卫生措施;免疫种类、免疫方法和免疫程序;疫病诊断、检测;疫情报告、登记和技术档案制度;完善药品、疫苗、诊断液购储和冷冻系统;重大疫病防制纳入
12、国家防病总体计划。,4.“生物安全”体系理论重视环境因素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强调环境因素在保护动物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技术,对提高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我国畜禽场的现状:规模场、农村散养户并存。畜禽饲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日趋严重;综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和消毒,减少污染;国外则采取以检疫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5.研究、服务加强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克服片面追求“高、新、尖”技术,走创新、稳健、踏实的研究之路。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和协调应用开发工作;,畜禽传染病的防制研究的趋势1基础研究 重大传染病病原的生态学、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免疫机理;病原体的
13、变异规律、病原毒力、血清型、抗原性、免疫原性等方面的差异,避免防制工作的盲目性;开展重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数据库和流行趋势计算机模拟预测模型,为免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2.疫苗研究方面 研制能适应变异性强、型别多的多价疫苗,能够在有限的免疫制剂体积内容纳多种足量抗原,现有疫苗普遍存在保存期短、保存条件要求高,稳定性差;病毒疫苗的病毒滴度不高,多联、多价苗生产水平低等问题。研制有效的抗原保护剂、稀释剂、佐剂和免疫增强剂:提高疫苗的稳定性,简化保存条件,延长保存期和免疫期,并且加快更新换代。,3.高新技术跟踪和探索性研究方面 新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和改造 加强DNA疫苗技术研究 开展反义核
14、酸和核酶技术的研究,探索新型疫苗,探索畜禽转基因抗病育种、基因治疗的新途径。,不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畜禽疫病防制的系统工程:主要疫病疫情的监测预报、免疫程序、疫病净化、环境卫生监测和消毒及各种防疫卫生配套措施。研究诊断技术,提高我国畜禽传染病的防制技术水平:使现有的抗原生产、诊断试剂、生产工艺和监察方法标准化;树立商品观念,积极开拓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商品;尽快完善新技术,并迅速推广应用。,4应用研究:立足于解决畜禽疫病防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直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四、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感染的概念、类型,病程的发展阶段,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流行
15、过程发展的规律性,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感染:病原微生物侵人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感染的概念,2.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称为感染梯度。,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3.感染的类型,病原微生物,动物机体,环境,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外
16、界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内源性感染: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 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 病原性。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动物机 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大多数感染过程 都是由单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 合感染。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 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 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
17、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能 排出病原体,一般只能用实验室方法才能检查出 来。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化为显性感染。一过型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顿挫型: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 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一种病程缩短而没有表现该病主要症状的轻病例(流行后期)。温和型:临诊表现比较轻缓。,局部感染:由于动物机体的抵抗力较强,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 毒力较弱或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 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变。(如化脓创),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败血症,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
18、临诊症状者。非典型感染:表现或轻或重临诊症状者,与典型症状不同。,良性感染:一般常以病畜的死亡率作为判定传染病严重性的 主要指标。良性感染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恶性感染:能引起大批死亡。,最急性感染: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一天内突然死亡,症 状和病变不显著,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初期。急性感染:病程较短,自几天至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 显的典型症状。亚急性感染:临诊表现不如急性那么显著,病程稍长,和急 性相比比较缓和。如疹块型猪丹毒。慢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 明显或甚至不表现出来,如慢性猪气喘病。,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是指动物长期持续
19、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若由这种动物采取血液或脏器感染同种健康动物时,常可成功地引起感染。,慢病毒感染(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与持续性感染的不同点:疾病过程缓慢,但不断发展且最后常引起死亡。反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属的病毒,又称寻常病毒 梅迪维斯纳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HIV-1亚病毒中的朊病毒,又称非寻常病毒 绵羊痒病,人类库鲁病(Kuru)、传染性水貂脑病。,4.传染病病程的发展
20、阶段,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慢性传染病,潜伏期差异大,不规则。同一传染病潜伏期短,疾病经过严重;潜伏期长,病程轻缓。处于潜伏期中的动物可能是传染的来源。如:炭疽的潜伏期114d,多数为15d;猪瘟220d,多数为58d,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的一段时间。,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仅可察觉出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各种传染 病和各个病例的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有数小时至一两天。明显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该阶段很多代表性
21、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发病期)。,转归期(恢复期):死亡:病原体的致病性能增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则传染过程以动物死亡为转归。康复:动物体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则机体便逐步恢复健 康,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体内的病理变化逐 渐减弱,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机体在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在病后一定时间内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5.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个体感染,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群体发病,传染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
22、病畜和带菌(毒)动物。,传播媒介,传染源分类:1患病动物: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期的病畜,其作 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传染期: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隔离期),2病原携带者: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如狂犬病、口蹄疫和猪瘟。一般不能起传染源。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如猪气喘病、布鲁氏菌病等。一般无传染性。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如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一般为时短暂,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有
23、限。,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控制、净化、消灭,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 暴发或流行,检疫,水平传播方式:1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流行特点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成明显的链锁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媒介者,媒介物,或称
24、污染物。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也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间接接触传播途径,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污染的饲料和水;污染的土壤;活的媒介物,飞沫传染: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 传染。如鸣叫、咳嗽、喷嚏。尘埃传染:从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处理不当的尸体 散布在外界环境的病原体附着物,干燥,在空中飘 扬,被易感动物吸人而感染。如结核病、炭疽等。,流行特征:病例常连续发生,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可形成爆发。有周期性和季节性,一般以冬春季多见。,(1)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2)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牛瘟、猪瘟、鸡新城疫、沙门
25、氏菌病、结核病、炭疽、鼻疽等。,(3)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病畜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落入土壤,部分病原微生物可在其中生存很久(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气肿疽、破伤风、恶性水肿等。,应特别注意处理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节肢动物:虻类、蝇、蚊(脑炎)、蠓(蓝舌病)、蜱机械性传播:如家蝇。生物性传播:如立克次体蜱家畜。野生动物:生物性传播:如吸血蝙蝠狂犬病;鼠沙门氏菌病。机械性传播:乌鸦;鼠类猪瘟和口蹄疫。人类:机械性传播:手、衣服、鞋底;体温计、注射针头。生物性传播:作为传染源,如结核病。,(4)经活的媒介物而传播:,(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的孕畜经胎盘血流传播病原体感染胎儿。(2)经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畜 传染病 总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