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doc
《管理论文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概述了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阐明了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的危害,通过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和操作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了形成牛鞭效应的原因,最后针对牛鞭效应的成因提出供应链管理中对牛
2、鞭效应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措施。关键词:牛鞭效应;供应链;信息共享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9-0100-03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ts origin, illustrate its harms to supply chain,profoundly analyze every process and oper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n find the reas
3、on which form the bullwhip effect. At last, aim at the reason to bring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which control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Key words: bullwhip effect;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供应链管理中存在一个一直引起企业关注的问题牛鞭效应。它最初是由美国宝洁公司考察产品的订货方式时发现的,即最终市场的需求随着从消费者、零售商向批发商、生产商和供应商的
4、传递,波动不断被放大的现象,宝洁公司称这一现象为牛鞭效应(如图1所示)。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HP 、通用公司、福特和克莱斯勒等诸多知名的大企业中。它导致生产商错误地安排生产计划,加大库存投资,减少了收益,降低了服务水平,从此牛鞭效应的研究就成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1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危害牛鞭效应使供应链上的需求信息失真且失真程度逐级放大,其危害是巨大的。(1)牛鞭效应的直接后果是库存积压。有研究表明,在整个供应链中,从产品离开生产商的生产线至其到达零售商的货架,产品的平均库存时间超过100天,被扭曲的需求信息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都相应的增加库存。据有关报告估计,仅美国每年就有300多亿美元
5、沉积在食品供应链中,另外许多制药企业的供应链中有双倍的库存,而像计算机行业的集成电路的供应链积聚了超过一年的供应量,其他行业的情况也差不多。因为信息的失真,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企业都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从而发生更高的成本。(2)过度频繁的需求变化使企业生产计划变化加剧,导致额外成本支出增加。反映过度的生产预测,大大增加了计划的不确定性,各节点企业不得不频繁地修改生产计划。预期之外的短期产品需求导致了额外成本,如加班费用、加快运输的费用,等等,从而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而且,生产计划的频繁变化增加了管理的难度。(3)用户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服务水平差。扭曲失真的信息使各节点企业很难对市场需求作出准确预测
6、和正确决策,企业往往不是生产能力闲置就是过度,从而使企业产品拥有量不稳定,时而产生短缺时而过剩,甚至出现产品过时的现象,无法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导致对客户服务水平的降低。另外,当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过剩时,产品价格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这样也会反过来影响下游企业。(4)牛鞭效应易给人造成需求增加的错觉,使制造商投入的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的需求。在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波动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所需的生产能力的大小。牛鞭效应歪曲了需求信息,使需求的波动程度加大,从而使制造商盲目扩大生产能力,结果是生产能力利用率不高。这也是市场上对某一行业热门产品进行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原因之一。2供应链上牛鞭效应产生的原
7、因2.1成员的理性行为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理性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隐瞒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或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满足顾客的需求,夸大一些共用的信息,如顾客的订货量等,使信息失真。零售商的这种理性行为使得供应商得不到市场需求的真实信息,而且又因为供应商本身也是理性人,他对零售商提供的信息采取怀疑态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如加大自己的安全库存和向供应商的供应商提供夸大信息,这种“内耗”大大影响了供应链整体运作水平和竞争力。2.2需求预测在供应链中,上游管理者总是将来自下游的需求信息作为自己需求预测的依据,并据此安排生产计划或供应计划。这种封闭式的逐
8、级传递需求信息的产生过程是导致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管理者使用指数平滑法来进行需求预测,使用此法,当每日的新数据出现时,未来需求呈现连续变化,送给供货商的订单既反映了需要重新满足的来自需求的库存数量,也反映必要的安全库存量。在交货期,保持数周的安全库存是习以为常的,其结果是预期的订单数量将比实际的需求数量变化更大。2.3订货的提前期由于供应链上下游各级企业从订货到收货存在“时滞”,这种“时滞”存在两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使订货量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修正,二是企业要考虑“时滞”期的需求量,提高了安全库存。因此,各级企业在预计库存的时候都计入了提前期,而提前期越长,微小的需求变动引发的库存和订
9、货点的变化就越大。2.4订货批量决策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企业通常使用某种方法以控制库存。当库存耗尽时,下游企业会立刻向上游供应商发出订单,提出订货,订货批量有周期批量和即刻批量两种形式。周期订单的制定和执行扩大了需求变化范围并产生牛鞭效应,这一变化远比公司自身的需求量大得多。但在供应链中,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频繁的订单下的运输经济性问题,在满负荷运输与低于最低起运量运输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巨大的。因此,当从供应商处订购产品时,其强烈的愿望就是要满负荷运输,所以有时,供应商也对大量或批量订货给出最优惠的定价。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批量订货通常是一个月的供应量或者更多,这样牛鞭现象就产生了。2.5价格波动据估
10、计,零售业中制造商与代理商之间交易的80%是在需求估计的前提下预先成交的,这通常是因为制造商给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在目标市场中,制造商和分销商常周期性地使用特殊促销方式,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和特殊奖励等,在供应链中,这些特殊促销方式的运用在促进消费者大量购买的同时产生未来库存。这种促销与供应链密切相关,如果预先购买成为一种惯例,那么可以预见,当商品价格低时,消费者所购买的比实际需要的要多,当价格处于中性或偏高时,消费者将停止购买行为直到耗尽存货。其结果是,消费者的购买模式无法反映实际的消费模式,并且购买数量的变化大于消费数量的变化牛鞭效应。由于牛鞭效应,在供应链中从消费者反馈到制造商的订
11、单差别是巨大的。当面临这一大幅度变化时,制造商一方面不得不在某一特定时间超负荷,超时生产和运输,而在其它时间闲置无事;另一方面,制造商还不得不设置高额库存以满足需求的巨大波动,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牛鞭效应。 2.6短缺时博弈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制造商常常会对消费者定量提供产品,即制造商按订单定量分配产品。例如,如果出现供应量只是需求量的80%,所有的消费者只能得到订单的80%。由于人们都能理解当产品的供应处于短缺时,制造商将实行配给制,往往消费者在订货时就夸大了其真正需求。当组织或个人制定了经济批量决策,并实施订货时,由消费者的预期短缺的过分行为就产生了博弈效应,从而夸大了需求,牛鞭效应也就产生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论文 供应 牛鞭 效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