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市场的思科业务控制解决方案.doc
《宽带市场的思科业务控制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带市场的思科业务控制解决方案.doc(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宽带市场的思科业务控制解决方案思科(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宽带市场的现状分析5一 市场容量5二 利润问题7三 运维问题9四 网络规划14五 竞争问题145.1 价格竞争165.2 内容竞争17第二章 宽带市场的发展方向19一 市场竞争的方向差异化服务19灵活的资费策略及宽带内容的配餐制19建立宽带价值链19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20开发宽带增值服务以找寻更多赢利点20内容提供从宽带驻地网开始21加强服务21二 IP技术的方向可控的IP网络222.1 P2P服务:代价还是机会?232.2 网络的安全威胁232.3 信息就是力量:新业务模式与合作伙伴关系242.4 基础设施缺陷2
2、4第三章 思科业务控制解决方案在宽带网络中的意义和应用26一 实现可控宽带网络的技术保证26二 构造新一代的宽带网络282.1 网络运维新手段高级网络使用分析282.2 网络资源控制和流量优化282.3 服务安全292.4 分级与访问控制302.41 根据应用级别来差分服务312.4.2 根据内容订购来差分服务312.4.3 控制对内容的访问322.4.4 使用应用分级,增加收入机会322.4.5 “按需分配带宽”的价值332.4.6 内容计费33第四章 思科业务控制平台功能简介35一SCP的核心功能35二 思科业务控制引擎SCE2000/SCE1000简介37第五章 思科业务控制引擎的组网方
3、案40一 典型组网方案401.1 典型组网模式Receive only411.2 典型组网模式Inline421.3 接入层Inline组网模式431.4 汇聚层inline组网模式451.5 城域出口inline组网模式49二 组网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502.1 高可用性(HA)502.1.1 SCE产品的高可用性设计502.1.2 利用外置Optical Bypass模块的高可用性设计522.2 可扩展性522.3 SCE对VLAN/MPLS/隧道的支持54第六章 宽带热点问题业务控制解决方案56一 宽带网络中P2P应用的分析与控制561.1 对等技术的简短历史561.2 应对挑战571.3
4、 识别P2P流量581.4 计算P2P流量581.5 智能控制策略591.6 解决方案:Cisco 业务控制平台(SCP-业务控制平台)601.7 用户应用用法分析611.8 快速的P2P应用识别转变611.9 控制P2P621.10 结论64二 Cisco业务控制平台的QoS机制662.1 业务控制引擎的全状态分类672.2 控制链路的BW682.3 控制用户的BW692.4 多种功能集成分层式BW控制设计722.5 举例DSL服务提供商的分层式BW控制742.6 速率控制结构体系752.7 差分业务和延迟敏感应用762.8 总结77三 DDOS保护78四 垃圾邮件防护824.1 垃圾邮件成
5、为宽带网络的难题824.2 垃圾邮件的简短历史834.3 僵尸电脑:恶意攻击电脑队伍844.4 抵御垃圾邮件僵尸电脑:Forensic方法864.5 Cisco的业务控制方法:前摄性垃圾邮件控制方法88第七章 思科业务控制整体业务集成解决方案91一 策略服务配置92二 报告平面/数据收集平面(Collection Manager)922.1 原始数据记录932.2 RDR协议952.3 SCE支持数据收集器冗余982.4 集成RDR数据收集和SCE的分步指南98三 实时用户管理控制993.1 SM-API1003.2 QP-API1003.3 配额RDR100四 分层服务集成101五 分层服务
6、集成示例1015.1 基于定期配额的服务1025.1.1 实施步骤一:策略配置1025.1.2 实施步骤二:构建实时设置流程1115.1.3 实施步骤三:出现耗尽事件时采取的措施1115.2 带“自由使用”的Turbo Button1115.2.1 步骤一:策略配置1125.2.2 步骤二:实时设置流程115第一章 宽带市场的现状分析一 市场容量中国的宽带网发展经历了年各地宽带城域网和多媒体宽带骨干网如火如荼的建设,年的圈地运动,到年的再次圈地和内容提供商逐步兴起,直到现在我国宽带业务价值链已经初见端倪。宽带接入的快速发展表明了宽带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首先是市场的需求驱动了互联网的发展,窄带和
7、拨号接入上网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网民对上网接入的需要,同时人们上网不再只是工作需要,网上娱乐也必不可少。其次是技术的驱动。的价格已大幅下降。这两方面带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同时,经营互联网的公司更加理性和成熟,互联网产业链、利润分成模式基本被大家接受。由于这些原因的驱动,可以说互联网的宽带时代已经到来。 到2005年初,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9400万(源自: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5年1月),如下表所示:专线上网用户数拨号上网用户数ISDN上网用户数宽带上网用户数3050万5240万640万4280万从上表可以看出,宽带上网的用户户已经占到了将近一半。下面的表格是由上海艾瑞市场咨询公司去年
8、11月份对用户宽带上网方式做出的调查统计:ADSL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宽带上网方式,有70.8%的用户使用;24.6%的用户使用以太网;使用CableModem方式的用户最少,只有7.8%。中国的宽带市场已进入快速的增长期,潜力巨大。然而在中国的宽带用户中,以ADSL接入和以太网接入为主。但是,我们在看到宽带用户迅速增长的同时,也看到,不论是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率还是宽带用户的增长率在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1月的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报告也可以看到这个趋势,如下图:从上面的统计图标可以看出,尽管7.2%的互联网普及率不是很高,尽管宽带用户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其增长率却下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
9、在宽带用户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宽带接入的激烈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整个数据通信业务收入本来比例就较小的前提下,如何提供新的基于宽带的应用而避免单纯的价格竞争就变得更加重要起来。二 利润问题实际上,从年起,我国宽带网用户就开始大幅增长。年底为万,年一年净增万,增长将近。到5年1月份,我国宽带用户已经达到4200多万。宽带用户的激增离不开各宽带运营商的宽带战略。下面对我国主要宽带运营商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拥有其他竞争对手目前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点,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宽带发展战略比较见表。广电的 业务由于起步太晚,再加上体制和资金约
10、束,发展极为缓慢。部分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开始采用方式进行高速接入。目前,中国家庭的宽带网用户有使用的是服务。预计今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其他方式的宽带入户方式(如和 )的比率将有所提高。 表1 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宽带战略比较 宽带运营商 发展战略 用户数 现有用户数(万户) 目标用户数(万户) 中国电信 推进接入网光纤化进程;大力发展ADSL接入;积极推进以太网应用;利用现有资源推广ISDN应用;以应用促发展;营销渠道多样化 2003年底已经达到735 到2005年达到2000以上中国网通 网络接入:满足日趋旺盛的宽带需求;内容服务:打造精彩专业的宽带网站;合作模式:实现共存共赢的良性发展 2003
11、年底已经达到300 到2005年,20%-30%的固定电话用户变成宽带 宽带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由于宽带前景广阔,所以一些中小宽带接入运营商纷纷向宽带市场注入他们的资金,尽管市场份额很小,不足以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抗衡,但庞大的用户基础形成了我国宽带接入市场激烈的竞争局面。在一定时间内,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各自的领地里,宽带接入与对方相比具有垄断的优势,所以,在宽带接入方面它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这些中小宽带运营商。除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外,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宽带接入商情况见表。 表2 其他运营商宽带接入策略比较 运营商 优势 劣势 市场策略 目标用户 广电 有线网络带宽大;网络范围广;宽
12、带内容丰富 在最后一公里改造和接入技术方面存在问题;设备昂贵 与节目供应商合作;开发智能小区 家庭用户 长城宽带 历史经验丰富;品牌知名度相对大 网络覆盖范围小;需要独立建设 专注小区接入;开始向ICP转型 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 中国联通 CP多;无线和有线宽带都可以做 缺乏用户资源 合作共赢;自己拓展渠道 商业高端用户和网吧消费者 中国铁通 拥有我国最快的互联网络CRNET,同时拥有自己独立的国际出口带宽;可以做ADSL宽带接入 运营经验不足;目标市场狭窄 运用低价策略和服务竞争 家庭用户 综上所述,随着各个宽带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加剧,价格也变的敏感起来,当客户有更多的选择的时候,当现今宽带内容
13、普遍缺乏的时候,各个宽带运营商唯一可以竞争的手段就是价格,所以各个运营商的宽带接入价格一路走低,陷入了恶性竞争。所以我们认为,宽带运营商的竞争应该是多方位的,在价格之外的竞争如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竞争才是宽带运营商保证宽带利润的最主要的手段。三 运维问题随着内容及应用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宽带天地,体验宽带的精彩。然而,随着宽带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网速慢、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日渐显露。因此,提供高品质的宽带网络服务成为新一轮宽带突破式发展的引爆点。但是同时新的、层出不穷的新的应用同时也给网络运维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比如P2P的广泛应用就给网络运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P2P应用的广泛使用导致那些版权所有
14、者面临资料被随意使用的巨大威胁,同时,还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带来网络容量和用户预期管理问题。每个IP网络在构建时对用法都有一定规划,这些规划反过来又可以支持已有的用户基础。这种分析对服务提供商如何维持网络稳定的ROI模式,保持一定级别的未来需求可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在使用网络及被网络使用的方式上,P2P应用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不同,但是它们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服务提供商构建和维持网络的方式。下表简单提供了服务提供商使用的部分参数,它们对网络计划的重要性及P2P技术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参数对网络计划的重要性传统应用的影响P2P应用带来的变化上行/下行流量比率网络在属性上具有不对称性:网络保
15、持上行传输的流量(例如从用户到网络)与它在反方向保持的流量不同。这两个方向规定的比率与使用网络的应用直接相关。网络是按照预定的比率构建的,如果该比率不正确,则会导致拥塞和较高的无效容量。常见的住宅用户使用网络执行下行应用。这些应用 (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为单个上行请求生成大量下行流量,服务提供商必须依靠该比率。P2P 应用鼓励用户共享文件,通常一个对等体提供几MB的文件,从而导致上行/下行比率发生变化,结果使上行链路发生拥塞(因为单个用户文件上载增加)。每天的操作时间及百分比服务提供商通常假定每个用户每天使用网络的平均时长和(根据用户信息收集)使用高峰时期。服务提供商通常能够预测、计算网络“
16、高峰时段”和网络使用较少发生拥塞的时段。用户信息收集分两类:主要在周末和夜间使用网络的住宅用户和主要在工作时间使用网络的远程工作者和小型办公用户。两大类用户使用的突然变化可能导致以前不易发生拥塞的时段产生拥塞。住宅宽带用户每天的操作时间和百分比的计算前提是用户必须物理出现,而且正在使用连接,如网页浏览和阅读电子邮件等。P2P应用通常用来上载或下载大容量(几MB)文件。有时应用一方面在不断下载文件列表,另一方面又在处理其它对等体发出的几个文件请求,但这个过程一直未被人察觉,这就导致网络流量整天处于连续的高容量传输状态:例如,具备宽带连接的学生虽然身在学校,但在工作时段,他们使用的计算机则可能与远
17、程工作者争夺重要的网络资源。流量目的地和对等点为每个网络分组和连接提供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有时与用户对等体的位置有关。与其他网络提供商仔细制订对等协议,有助于减少流量,进而减少昂贵的中转连接费用。此外,不离开服务提供商骨干网的本地流量(通常称为OnNET)比离开服务提供商域的流量(OffNET)的成本低很多。传统的数据网络主要提供OnNET应用(电子邮件、NNTP和Web代理)或者定向到少量内容提供商和数据网站。P2P流量明显增加了家庭用户之间的流量。在出现该技术之前,两名家庭用户(无论他们是否使用同一个服务提供商)不能建立直接连接。P2P文件交换明显增加了这种交叉连接的流量。估计的流量无论网络采
18、用什么拓扑或结构体系,它给所有用户提供的带宽总是有限的,并且在计划网络容量时,通常还预设了一定的超额订购。传统的应用具有重要“使用时间”(time-to-consume)概念:浏览小网页需要几分钟,而浏览一封电子邮件则可能花费几个小时。P2P应用主要用来共享“每字节关注”(attention-per-byte)率很低的二进位文件。3分钟的歌曲通常为3-5MB,10分钟的电影可以高达几百MB。 P2P网络流量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式对服务提供商造成损失,这主要取决于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结构体系/拓扑图、用户基础及其使用类型。P2P应用上升导致的部分难题包括:l 由于共享线缆基础架构的物理属性,线缆H
19、SD提供商拥有的上行网络资源数量特别有限,需要通过费用高昂的配置流程(光节点分离)扩展容量。l 由于P2P应用导致上行数据大量上升,它们使线缆HSD提供商面临费用和维护两大难题。 区域服务提供商关心穿过昂贵的网络接入对等点(如通过国际链路将它们自己的IP网络连接到互联网的那些点)的P2P流量数量,而本地文件交换(网络相同分段上的用户之间)则不太关心这个。P2P应用的普遍性在增加,并且传输的网络流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应用如此广泛,以至于出现了新的专门描述使用该技术的用户的词语。他们通常被称为“带宽Hog”或“Abusive Subscribers(侵略型用户)”。这些用户(经常自己不知道)使用宽带
20、网络连接生成超比例的网络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网络拥塞。服务提供商不能忽略P2P应用的普及性(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P2P占所据大约60%的互联网流量),它们对网络流量类型造成的变化,以及这些程序对计划和基础架构的影响等。由于P2P应用增加,网络拥塞也在不断增加,结果导致所有用户和应用性能下降。由于目前宽带互联网接入的主要销售元素是网络速度(拨号接入和其它宽带服务商都是),服务提供商不能使用速度慢、且性能无法预测的网络接入。特别是服务提供商希望发展远程工作人员和小型公司市场的客户基础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因为对这些用户而言,可预测的性能是最基本的要素。服务提供商必须找到对付这些“Abusive
21、Subscribers(侵略型用户)”的方法,解决P2P应用攻击性产生的影响。简单地增加网络容量,产生的费用太高,而且不易管理。IP网络维护费用高,而且竞争激烈。即使在当前分配到的容量中,部分服务提供商也很难从用户那里获得稳定的盈余和利润。此外,P2P技术的“通吃”(“eat-all-you-can-get”)属性意味着,所有额外带宽很快会被占用,并导致窘迫的服务提供商再次陷入相同困境。因此,服务提供商必须:l 找到P2P流量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式导致网络拥塞或增加费用,并且限制它产生的影响;l 识别正在占用过量流量(和导致损失)的用户;v 使用不同订购计划,弥补运输这些网络流量所增加的费用
22、。服务提供商一边希望解决P2P应用带来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希望不会因为修改订购计划和实施过于严格的限制而疏远用户。由于熟悉包月制(flat-fee ,all-you-can-uSCE)互联网接入,用户需要通过专门的市场/调试阶段获得指导,从而接受新的订购模式。因此,解决P2P问题的任何措施都必须重点突出、便于理解,而且没有地域限制。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服务提供商必须使用具备下列功能的工具:l 能够识别和划分所有P2P流量,从而能准确计算并控制这些流量;l 实施解决超量P2P流量难题的策略,并且不会影响其它流量和疏远用户。这些听起来很简单,但是采用传统方法,这些业务目标很难实现。为了了解网络上P2P
23、流量的属性及控制它的使用,服务提供商首先必须拥有合适的工具来识别与P2P相关的数据包,并将它们与其它数据包区分开来。但是,P2P应用使用的许多通信协议都采用与通信协议不同的技术,人们很难用传统技术将其识别开。特别是,许多P2P协议不是静态使用端口数量,而是动态使用已有端口数量,包括专为其它应用保存的端口。Kaza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KazaA在通信时可以使用端口80(为http/网页浏览保留)渗透防火墙和网络分组过滤器,这就使得人们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端口分类法,对P2P流量进行识别、跟踪或控制。此外,随着P2P应用的增加,它使用的通信协议类型也在增加。识别、划分P2P操作的机制必须能够快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宽带 市场 思科 业务 控制 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