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思考.doc
《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思考在国外,尽管高等教育学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正是因为历史约定俗成的学科评判标准的存在,高等教育研究从来没有取得“学科”的头衔。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高等教育研究变成一个独立学科。但它至今仍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委身于社会学、管理学之下。阿特巴赫曾经对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人员培养的现状进行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在国内尽管从高等教育学专业建立起,我国的学者就致力于将其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是否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仍然受到许多人的怀疑。国内许多学者就其原因展
2、开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但至今仍未形成定论。从近几年的研究文章来看,不少学者将其归因于人文科学本身建立学科体系的特殊性。 然而,作为人文学科体系的一员,经济学学科建设在近300年来却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成为了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其体系的严密性、知识的丰富性可与自然科学相媲美。同是人文学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自然也可以以经济学发展为参照,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1 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科学性亟待完善规范 马克思指出,只有能够经过量化的知识才能称为科学。经济学学科之所以发展比较成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立了能够量化的数学模型。整个经济学发展史,归根究底是从模型的提出到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大部分的
3、经济学模型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只是用了简单的对应关系,来阐述比较高深的原理,而高等教育学至今没有成熟的可以论证的模型理论。 高等教育学有此困境,一方面是因为其脱胎的基础教育学很少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如后人在评述皮亚杰的教育理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论时,提出其在实验的过程中采取的被试有限,仅从少数几个孩子身上所得的结论的代表性令人怀疑。皮亚杰设计的问题太抽象并且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儿童费解,因此得出的结论比儿童实际能达到的思维水平要低。再如埃里克森的研究成果,缺乏实证性研究的证实。其理论体系不够严密,思辨性多与科学性,他的人格发展各阶段的品质难以得到
4、保证。这些完全从思辨的角度或者从少数几个被试身上得出的结论,没有大规模实证数据的支持,很难建立科学的模型并指导今后的实践。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尤其具有特殊性,但是,基于一定数据分析的研究还是有必要的。在这些方面,近几年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对其做了尝试。如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经济学角度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等,力图仿照模型建立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学问题。这为今后的高等教育学科学性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目前能用数学模型解决高等教育学问题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即教育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这种趋势本身也是由于经济学本身的数字型决定的。教育经济学领域引用的数学知识已经时见回归分析、
5、相关系数等较高级的统计学知识(安雪慧中国三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分析)。完全基于高等教育学的数学分析还有待开发,这是今后研究将要注意的问题。 2 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待整合 纵观经济学,其学科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如有针对个别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学,针对国家经济现象的宏观经济学,针对国际经济学现象的国际贸易,体系分门别类,较为成熟。每个领域下分若干钟各自独立的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的交互并包,促进了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而反观高等教育学,研究问题较为分散。百家争鸣的独立思想,是建立完善学科体系的前提。而成熟独立的思想,又是建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前提。高等教育学目前可用的理论偏少,理论代表人物仅有
6、洪堡、纽曼、布鲁贝克等区区数十人。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仍然以哲学的视角研究问题。对于高等教育学是学科还是领域,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尽管国内理论偏向于证明高等教育学应属于一门学科,国外目前仍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领域来研究。持反对意见的研究者认为:(1)高等教育学既没有学科基础,也没有学术归属。它没有确立自己的方法论,也没有被广泛认可的理论;(2)没有广泛的高等教育学体系。 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庞杂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础。高等教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尚未存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下,就尝试先建立严密的学科体系框架再进行研究的顺序无异于本末倒置。再者,现代学科以应用性学
7、科为主,广泛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衍生出丰富的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因此,研究者用所谓前瞻性的眼光先建立严密的科学体系在现代学科发展中已不适用。 因此,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耐心而细致的总结工作,并从中提炼出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并为以后的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3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经济学学科目前有专属的研究方法。如用效用函数描述消费者的经济特征,用博弈论研究经济人相互影响的策略选择问题等。如前述所见,效用函数来自于数学,而博弈论起初是哲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们逐渐发现相比哲学,博弈论更适合解决经济学的现实问题。这为高等教育学建立专属的科学研
8、究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伯顿克拉克认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在探索高等教育复杂现实的过程中,求助于若干关系相近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从某一门学科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只有把若干学科的各类研究观点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取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多学科研究方法成为了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自从产生起就决定了其地位为交叉学科,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无可厚非。但造成的结果是容易与其他学科界限模糊,对于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有着负面作用。 高等教育学的具体学科研究方法目前仍然主要采取思辨的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
9、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法、测验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而在实际研究中,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法居多。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严格说来,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不是一种具体研究方法,而是利用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学科理论、观点与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和问题的一种范式。 这些方法大多脱胎于情报学、教育学等学科,虽然是科学研究方法,但仍然是科学研究方法中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近年来虽然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其缺点仍是显而易见的:(1)多学科研究本质上仍是(多个)单一学科研究,它难以打破分散、多元的学科性研究视角
10、之间的“坑道视界”;(2)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挟裹下,怎样既合理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医治高等教育的疑难杂症,又不会受异彩纷呈的多学科知识的诱惑而偏离高等教育研究的轨迹;(3)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知识的逻辑性和内聚性,四是如何整合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多元性。 规模且有效的研究结论一般是从个别研究现象中总结而来,但如果做不到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会始终停滞于个案的研究方法中。测验法和实验法既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可以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它们日渐广泛的应用,必将会极大提升高等教育学研究结论的科学性。29C91AFE4CE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
11、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EDD1B6C87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C91FE4CED1D1B6C8795AD9C91AFE4CED1
12、B6C8795AD91AFE4CED1B6C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8795AD9C91FE4CED1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5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高等 教育学 学科 体系 建立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9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