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教材: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02年7月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03年7月版。参考书目:1.袁振国 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重实践2.黄济、王策三 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理论,关于本课程学习要求及安排,(一)关于本课程的性质 是赣南师范学院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二)关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初步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一定的教育意识。具有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现代教育思想提出和分析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对教育实际和教育实践有一定的了解。,第一章
2、 教育与教育学,学习目标:理解并识记“教育”的定义及其要素;了解“教育”的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认清高校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材处理:重点讲解“教育”的定义、“教育”的三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20世纪主要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讲 教育是什么,人生圆桌里不同学者关于“教育是什么”的看法:李公明(历史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也就是使他真正成为他自己。何怀宏(伦理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成功的标志,是要使人们能够自我教育。,雅斯贝尔斯
3、: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金盛华(心理学):教育在于提供经验,实现潜力。杨东平(哲学家):教育正如书生,常有“百无一用”之讥,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及其起源,(一)日常用法:作为过程;作为方法;作为社会制度。(二)词源:(英语)引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隐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汉语)从教学到教育。,(二
4、)“教育”的词源,1.我国古代,“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甲骨文中“教”与“学”的写法及其意蕴。,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从和发扬本性称作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叫做“教”。即,修道即为教育)。荀子 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孟子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西 方,Education 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教
5、育是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发展。,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裴斯泰洛齐: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涂尔干: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二、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是一个耦合的过程,将个体与社会的需 要很好地统一起来;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促使”;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三、教育的要素,教育者: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就学校教育而言,它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学习者:(
6、为什么不用受教育者或学生)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是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如下图),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四、教育的形态,概念: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既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分类:(P7-8)依据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分为制度化的教育与非制度化的教育;依据教育系统赖于运行的空间特性,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传统、制度);依据教育系统赖于运行的时间标准,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
7、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教育的起源:,(此处的教育主要指制度化的教育)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出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即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的形态,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特点,2.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3.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农 业 社 会,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进入人类
8、第一个文明社会,生产工具 石器金属,剩余产品 私有制 阶级,工业社会的教育18世纪机器大工业出现,工业社会的教育新特征:,现代学校出现、发展新建适合科技发展的新学校逐步改造传统学校制度化 体系逐渐完备 类型多 课程内容:科学技术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突出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信息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展望,学校发生系列变革学校目的人文化学校类型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教育功能政治性、文化性、生产性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第三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
9、阶段,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创立与 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朱熹 代表作:论语、学记,2.外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代表人物:柏拉图、苏格拉底、昆体良,代表著:理想国、雄辩术原理,学记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一)教育学创立的主客观条件,1.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 学方法论的奠定.,3.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创立),(二)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