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业务处理办法.doc
《集中业务处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业务处理办法.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集中业务处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2第二章 业务集中系统相关术语解释2第三章 运营机构职责8第四章 机构日初、日终9第五章 网点日常处理11第六章 分中心日常处理15第七章 其他业务处理事项18第八章 统一认证22第九章 协同平台26第十章 应急处理3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业务集中系统的各项操作,确保运营作业质量,根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业务集中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业务集中系统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业务集中系统是将业务流程进行分解,形成了标准化的业务处理环节,并以更细化的节点作为操作项,实现了前台业务受理、后台账务处理的新型作业模式。第三条 业务
2、集中系统各操作用户,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业务作业指导书和系统功能操作说明书,正确执行各项操作,减少因操作错误导致的业务异常,有效提高业务处理的标准化程度,规避操作风险。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业务集中系统各参与部门,包括总、分行运营管理部、分行作业中心、分行信用运营中心、营业机构。总行数据处理中心、外包公司在制定本部门业务处理办法时,应遵循本处理办法。第二章 业务集中系统相关术语解释第五条 CPC(集中业务中心处理系统)CPC是Centralized Processing Center的简称,中文名称为“集中业务中心处理系统”,又称“CPC系统”,它与工作流平台、影像平台等一起构成“业务集中(
3、处理)系统”。CPC系统在操作柜员和后台核心业务系统之间搭建桥梁,提供业务集中处理所需的功能,为业务集中处理提供支持。第六条 CCOP(中心柜员操作平台)CCOP 是Central Counter Operation Platform的简称。CCOP是处理中心使用的柜员操作平台,为处理中心的柜员提供操作和使用CPC的交互界面。第七条 NCOP(新一代柜员操作平台)New-Generation Counter Operation Platform的简称。NCOP是网点柜员所使用的柜员操作平台,为网点的柜员提供操作和使用CPC的交互界面。第八条 SOP(核心业务处理平台)SOP是Server Op
4、eration Platform的简称,又称“核心业务系统”,用于记录和处理我行各类账务,是所有业务的“核心”。第九条 工作流平台(Workflow Platform)工作流平台是业务集中系统核心功能之一,负责业务流程驱动,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定义、监控以及业务规则配置,保证业务按流程设定的环节和方向运行,从而完成业务处理。同时工作流也记录相关的业务数据和信息,为业务报表、业务查询及绩效考核提供数据。通过工作流有效地把人、信息和应用工具合理地组织在一起,以发挥系统的最大效能。第十条 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由若干个节点按照一定的执行规则排列后所组成。流程可以复用,被复用的流程一般称为子流程。第十一条
5、节点节点是业务集中系统中最基本、最小的操作单元。根据业务环节所包含属性和事件,在确定了具体操作对象和过程后形成了节点。节点是针对具体业务的,是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化的业务环节。是业务环节在流程中的具体反映。第十二条 业务环节业务环节是将业务操作内容和方式类似的部分归纳后,通过对业务处理方式和处理原则以及处理要素性质的抽象归纳和定义形成的。业务环节可看作节点的大类,业务环节是类的概念,具有属性和事件的定义。一般标准化业务操作环节有多个相同性质的节点组成。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业务扫描登记、凭证影像拆分(自动)、业务数据录入、业务审核、数据校验(自动)、验印、差错处理、业务授权、SOP记账(自动)、业
6、务信息确认及凭证回传、后置补录等。业务扫描登记,即选择正确的业务类型,进行凭证组合、业务笔数、客户类型、账户类型等相关信息登记,形成凭证影像,并在完成影像质检后上传。业务审核,是对业务资料真实、完整、合规合法性的审核,确保业务的合规合法。业务集中系统的前后台柜员执行不同的审核内容。前台人员负责业务受理,对业务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后台人员负责具体作业操作,对业务流程处理的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和及时性负责。业务数据录入,标准化操作根据系统拆分的要素任务项进行录入;专业化操作按调用的核心交易画面提示进行业务数据的录入。差错处理,对于业务要素校验不符等错误事项作出正确的判断。业务信息确认及凭证
7、打印,是对后台返回的业务处理成功信息、失败信息、错误信息,以及批注信息,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授权,对大额业务、特殊操作事项及差错处理结果进行授权。授权形式分为现场授权和非现场授权。凭证回传,即对于签票业务、定期开户业务的票据联进行回传扫描,以建立凭证影像底卡。后置补录,是对非核心交易必需记载的业务信息(即对手交易信息),在业务空闲时进行补充录入。第十三条 标准化操作的特点是将业务处理逻辑可标准化定义、录入要素简单直观的业务,通过业务要素拆分,后台操作人员执行要素录入与业务审核并行处理,要素校验相符后,系统完成与核心交互的账务处理。第十四条 专业化操作是对录入要素需要通过专业技能判断、业务逻辑
8、复杂、需要多次与核心交互的业务流程,业务集中系统不再构建要素输入界面,沿用原先核心交易界面,并嵌套集中业务凭证影像的浏览界面,柜员在此界面上完成业务审核和凭证要素录入。第十五条 角色与角色组角色是系统对操作范围的限定,它与一组包含特定规则的业务节点对应。角色作为柜员的一个属性,表明该柜员可操作(授权)的业务范围。角色和分配策略的结合可确定一个实际操作任务与操作人员的对应关系,决定该项任务由谁来完成。角色组是由多个兼容的角色组成,同样也决定了一个柜员的权限范围。第十六条 任务项当业务发起时,系统根据业务流程的定义产生对应的运行实例。业务流程中的每个节点形成工作流上的一个工作项,此工作项又称任务项
9、,任务项将根据系统的定义形成队列。最前端的任务项将会根据分配策略和角色要求由工作流寻找合适的操作柜员,将任务项分配给该柜员。第十七条 影像系统影像系统负责完成票据影像的采集、处理、识别、传输和存储等,它是提供业务集中系统所需的图像功能的系统。同时,影像系统可以实现业务凭证影像图片的附加,即当某些业务需要扫描携带记账凭证的附件时,或是对总行数据处理中心要提供相应文档才可继续办理业务时,可以提供影像自主补件的功能,使追加的附件与原业务凭证建立关联。第十八条 OCR(光学字符识别系统)OCR 是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的简称。OCR通过对影像资料进行识别,将图像信息
10、转化为计算机的数据信息。在业务集中系统中,OCR技术用于图像的拆分、磁码数字的识别及条码的识别。第十九条 影像拆分是指对凭证扫描后的影像按要素录入互斥原则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截取到的区域满足预先设定的要求,同时,每个区域在工作流中对应每个任务项,分配给不同角色人员进行后续操作。第二十条 逐笔扫描即做单笔业务发起,是指操作员在扫描登记界面选择所做业务的凭证组合,完成相应的数据录入后,再通过扫描仪逐笔将凭证及附件按照规定的次序扫描到本地计算机系统,质检完成后再提交到影像和工作流系统,带有附件的业务必须通过逐笔扫描的方式发起。第二十一条 批量扫描即发起多笔同类型业务,是指操作员在扫描登记界面选择所做
11、业务的凭证组合,根据业务流程输入项做批量数据导入或录入,通过扫描仪批量将一批凭证按照规定的次序扫描到本地计算机系统,完成质检和数据核对后提交影像和工作流系统。 第二十二条 自动验印是验印系统根据客户账号、金额和日期自动调用对应的有效预留印鉴,将检测到的待测印鉴影像与系统中的预留印鉴进行自动比对,并给出识别结果的验印方法。组合印鉴需手工确定印鉴组合后,提交验印系统进行验印。第二十三条 手工配准自动验印是指在验印系统无法自动识别或定位票据印鉴的情况下,由人工选择单个印鉴自动验印范围,对印鉴进行定位,验印系统根据建库印鉴的大小对选择范围内的印鉴进行再次自动验印,并给出结果。第二十四条 人工验印是指对
12、于自动验印无法通过的,验印系统将需要验印的票据印鉴与预留印鉴影像同时显示在屏幕上,由验印人员移动待验票据凭证的影像,使两枚印鉴的图形相互迭加在一起,并提供不同的折角方式,柜员从各角度对印鉴进行是否相符的目测判别。第二十五条 人工实物验印是指在验印系统出现故障或调用印鉴库数据出错时,由受理业务的机构将实物凭证与实物印鉴卡进行折角验印、直接对比的方法。第三章 运营机构职责第二十六条 业务集中系统运营机构包括营业机构、分行作业中心、分行信用运营中心、分行运营管理部、总行数据处理中心、总行运营与科技总部。在“小前台,大后台”的运营模式下,各运营机构承担着不同的业务处理职责。第二十七条 前台负责集中业务
13、的输入和输出。输入是指业务发起,即业务受理初审无误后,通过扫描登记将凭证影像上传;输出是对后台返回的处理结果以及信息进行判断处理。后台负责集中业务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业务审核、数据录入、差错处理以及授权等,根据后台标准化操作和专业化操作的不同,后台在具体业务处理方式上也各不相同。第二十八条 营业机构,是集中业务处理的前台,承担了除交换提回业务和部分信用运营类特殊业务外的所有集中业务发起。在业务流程中,执行扫描登记、业务信息确认及凭证打印、授权和凭证回传等节点操作。第二十九条 分行作业中心,是集中业务处理的后台,承担了后台的专业化操作,主要包括人工验印(复验印)、业务审核录入、授权、渠道类落地业
14、务处理等。同时,分行作业中心作为所辖行交换集中提回业务的处理者,承担了前台的相关职责,包括交换业务发起、退票处理等。第三十条 总行数据处理中心是集中业务处理的后台,承担了后台的标准化操作,主要包括业务审核、数据录入、差错处理、授权及后置补录等。总中心还承担运营流程的监控,关注异常节点并及时作出调整,同时根据业务量和业务峰值合理安排人员;对日常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并对全行业务运营标准化提出建议。第三十一条 总行运营与科技总部、分行运营管理部作为管理机构,负责集中业务操作管理和指导,不承担业务流程的节点操作。总分行管理部门应关注日常业务集中系统运作,对系统异常及时发布公告及通知,指导各机构采
15、取应急操作。总行运营与科技总部负责执行应急系统的开启和关闭。第四章 机构日初、日终第三十二条 业务集中系统的业务发起是基于综合业务系统机构已开机且操作柜员已登录,故每日日初须先完成综合业务系统网点开机和柜员签到。第三十三条 日初机构开机:1. 业务主管先登录综合业务系统,使用9316网点开机交易。2. 综合业务系统开机成功,用户首先在综合业务系统签到后再登录业务集中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第三十四条 业务集中系统日终业务发起截止时间通过参数配置,各分行可根据各网点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截止时间后,机构不能再业务发起,如要发起业务,需申请机构开机。第三十五条 日终截止时间之后,如有业务发起需进行机构
16、开机的处理流程:1. 由业务发起机构向分行作业中心提出申请,申请必须说明原因。2. 分行作业中心主管在CPC“日初日终-机构开启”下,选择需要开启的机构,提交保存。3. 开启完毕,分行作业中心应通知申请机构。第三十六条 日终轧账业务集中系统轧账包括柜员轧账、网点轧账和机构轧账。在本机构所有柜员轧账完毕并正式签退后,可进行网点轧账;分中心在本中心柜员正式签退、辖内机构业务全部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机构轧账。业务集中系统在网点端执行柜员轧账和网点轧账;在分行作业中心和分行信用运营中心分别进行机构轧账。分行作业中心在完成机构轧帐后,各网点无法发起除信用运营类业务外的其他业务;分行信用运营中心完成机构轧
17、帐后,各网点无法发起信用运营类业务。如需发起业务,应申请机构开启。业务集中系统轧账涉及的业务仅包括在业务集中系统发起的业务,但不包括在业务集中系统中发起的非账务类业务、交换提回业务以及电子渠道的来账业务。第五章 网点日常处理第三十七条 网点柜员负责业务受理,通过业务集中系统进行业务凭证的扫描登记及影像上传,并对后台返回的结果进行确认。 1. 业务受理人员负责对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2. 业务凭证扫描上传时应正确选择业务类型,按照业务集中系统影像扫描基本规则进行影像扫描和上传,并通过影像质检确保影像质量。3. 对于系统控制需要授权的业务,网点授权人员应认真审核业务资料,核对实物凭
18、证和票据影像予以确认。4. 柜员对后台反馈的业务信息需及时进行处理,包括批注信息、业务成功信息、失败信息、错误信息和打印信息,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对于需要回传扫描的业务进行票据的回传扫描。第三十八条 网点日常应做好各项业务核对工作,确保业务处理正确。一是关注分行作业中心宕入的宕账业务。通过“宕账管理”查看业务影像信息,确认业务处理方式,如需要分行作业中心退票的,应通知分行作业中心。打印宕帐业务清单,作为后续业务处理的依据,并与业务凭证进行勾对,确保业务处理完整、正确。二是加强渠道类落地业务的查询。对显示的来账状态为“宕账”的业务需及时进行处理,在核实和确认业务信息后,执行入账或退汇。三是加强
19、往账业务的核对。打印业务集中现代支付报表,对于显示的业务状态为失败的业务,必须查找失败原因,除失败原因为“大额已关闭”的可在次日系统开启后自动发送,其他都需通过人工干预重新发送。四是加强当日每场交换提出业务笔数、业务金额的核对,2881同城交换清算账户余额核对,确保每场交换业务处理正确。第三十九条 网点在执行交换业务批量入账前,必须经与分行作业中心确认无退票,或退票已处理完毕方可办理,确保操作正确,防止入账操作错误。第四十条 网点主管日常应加强流程监控工作,关注本网点业务完成情况,通过工作流门户对超时的任务、异常任务和可疑任务项要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需通过人工干预,如任务指派、任务重发、流程终
20、止等来提升业务优先级、启动或结束流程。第四十一条 每日营业结束,柜员换人轧账且轧平账务后,方可以办理正式签退。柜员签退是确保网点正常轧账的前提条件。第四十二条 网点柜员轧账处理1、网点柜员当日轧账前,应确保本人的集中业务已全部处理完毕且无未回传汇票,即对于在业务集中系统已发起的,需当日完成的业务流程均已结束。2、柜员换人进行轧账。选择“日初日终轧账柜员轧账”录入被轧账柜员号,获取轧账信息后,根据系统提示的业务类型,清点实物凭证,分类输入业务的实际笔数,提交系统进行核对。核对正确系统显示轧账成功,不正确则显示轧账失败,需查找原因重新进行轧账。若在获取轧账信息时,系统显示工作流未结束、抹账失败或核
21、心无此交易的,需检查业务处理状况,查明原因后重新处理。若系统提示有未回传汇票,应完成汇票回传后再进行轧账。但该类情况并不影响柜员轧账。3、轧账成功后,在轧账界面分别打印集中业务流水和非集中业务流水,并按照凭证整理要求,对集中业务凭证进行排序整理。 4、集中业务勾对5、对于当日发起的预约业务,预约业务凭证保管柜员应根据工作流预约业务队列显示进行勾对,确保预约业务发起无漏缺,确保预约业务凭证完整无缺。6、预约业务凭证保管柜员还应对当日转入正常业务队列处理的预约业务进行核对,即以实物凭证与工作流已启动的预约业务队列进行核对,保证已处理的到期预约业务无漏缺。第四十三条 柜员轧账注意事项柜员应分别在业务
22、集中系统与综合业务系统进行轧账。通常应先完成综合业务系统轧帐后,再执行业务集中系统的轧帐。若在集中业务轧帐后,仍需要在综合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应在业务完成后,打印后续业务柜员账务流水清单,保证柜员账务流水完整。业务集中系统柜员换人轧账时,不能再发起业务,如需发起业务应做柜员解锁,但对于未完成的业务仍可继续处理。柜员轧账或发起业务时,若系统提示柜员密码过期,是指柜员在综合业务系统的操作密码过期。如柜员为跨机构柜员,轧账时必须注意操作界面的切换,确保轧账柜员和被轧账柜员在同一机构下执行操作。第四十四条 柜员在业务集中系统轧账成功并已在综合业务系统正式签退后,可在业务集中系统中做正式签退。第四十
23、五条 网点轧账处理1、网点业务主管在发起网点轧账前,应确保本机构当日的集中业务均已处理完毕且无未回传汇票。2、网点业务主管发起网点轧账,选择“日初日终轧账网点轧账”,获取轧账信息,根据系统提示的网点柜员签退状态,检查业务集中系统柜员是否均已正式签退,如是,则提交轧账,否则应检查柜员未签退的原因。由于系统故障或其它原因,柜员无法正常轧账的,可由网点主管通过“系统管理用户信息”强制签退柜员后,重新进行网点轧账。若系统提示工作流未结束,或汇票未回传,需查明情况后重新处理,但该类情况并不影响网点轧账。第四十六条 网点轧账注意事项、每日日终网点需做业务集中系统网点轧账。、网点应分别在业务集中系统和综合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中 业务 处理 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