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停车设计与管理方法研究3.doc
《路边停车设计与管理方法研究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边停车设计与管理方法研究3.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路边停车规划1蓝牙技术应用于城市路边停车管理诱导系统33城市路边停车规划院(系)别 交通与物流工程系 专 业 交通工程 班 级 交通072 学 号 070511235 姓 名 李婷 指导教师 付东华 二一一年六月原 创 声 明本人李婷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城市路边停车规划”,是本人在导师付东华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尊重知识产权,并愿为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2、 摘要论文为了研究城市路边停车规划,改进路边停车现状,促进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总结了国内外路边停车规划研究现状,对城市路边停车的定义,功能定位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我国路边停车的现状问题。从停车行为,停车设施利用两方面分析了路边停车的评价指标,并对城市路边停车设置条件,选址原则,结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典型的路边停车规模控制模型,介绍了路边停车管理方法。最后以济南经十路泉城公园段路边停车为实例,对其路边停车特性及规划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规划意见。关键字:路边停车,停车特性,管理,规划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ity curb parking p
3、lan, improve curb parking situation and promote urban transpor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lanning of curb parking, and the definition of city-curb parking, function positioning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
4、rizes the status of the problem of curb parking. The paper from tow aspects which are parking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parking facilities u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par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ying the setting conditions, location principles, structure of curb parking, and analyzi
5、ng the typical control size model of curb parking, and introducing the parking management methods. Finally, setting the curb parking of Quancheng Parking which on Jinan Ten Road as an example, parking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re studied, and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advice is proposed
6、.Key words:Curb parking, Parking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Planning 目 录前 言11 绪论2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21.2 国内外路边停车规划研究现状21.2.1 国外研究现状2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4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41.3.2 研究技术路线42 我国城市路边停车现状及问题62.1 城市路边停车的含义62.2 城市路边停车场的功能定位62.3 城市路边停车的优缺点分析72.3.1 城市路边停车的优点72.3.2 城市路边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82.4 我国城市路边停车现
7、状及问题83 城市路边停车特性分析103.1 城市路边停车特性指标103.1.1 停车行为特性指标103.1.2 停车设施利用特性指标103.2 停车行为特性指标分析123.2.1 停车目的构成分析123.2.2 停车时间特性分析123.2.3 停车后的步行距离133.3 停车设施利用特性分析133.3.1 停车累计量分析133.3.2 停放特性指标分析144 城市路边停车模型及优化154.1 路边停车规划原则154.2 路边停车场设置条件154.2.1 交通阻碍率条件154.2.2 最小道路宽度条件164.2.3 服务水平条件164.3 路边停车结构形式与布置方式174.3.1 结构形式17
8、4.3.2 泊位布置方式184.4 路边停车规模模型分析194.4.1 车辆停放者行为选择模型194.4.2 车辆停放成本模型194.4.3 路段出行者出行成本模型204.4.4 路边停车合理规模模型204.4.5 经验法路边停车规模模型214.5 路边停车管理对策225 实例分析济南市经十路泉城公园段路边停车规划245.1 泉城公园段路边停车场现状245.2 停车特性分析275.2.1 停车行为特性分析275.2.2 停车设施利用特性分析295.2.3 驾驶员行为特性分析305.3 规划改善意见33结论36致谢37参考文献38前 言停车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城市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
9、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停车设施供不应求。从我国停车系统当前的发展状况看,路边停车场可以弥补现有停车设施不足。在停车设施供求不平衡的状况下,路边停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道路剩余空间,作为弹性化的临时措施,起到调节城市停车场布局的作用,弥补现有停车设施的不足,从而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减城市的停车问题。而作为城市停车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路边停车,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是在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各种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明确了路边停车的含义,对路边停车在城市停车系统中的作用进行定位;总结了路边停车相对路外停车
10、的优点,分析了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包括对道路通行能力及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了解了我国路边停车的现状问题。其次对路边停车的特性指标进行分类总结,分为停车行为特性、停车设施利用特性两方面,把这两方面的特性指标对停车者和停车管理者的影响作分析。再次,对城市路边停车场优化作了总结,提出了路边停车场设置原则,研究了路边停车设置的结构形式,将各停车位布置方式优缺点适用条件作了分析,对路边停车场的规模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本论文课题对济南市经十路泉城公园路段路边停车进行了实例分析,总结了济南市经十路泉城公园段路边停车现状,交通条件及区位特征;通过对现有路边停车设施特性和停车行为特性的分析,结合经验法路边停
11、车规模模型,确定研究路段合理停车规模,从停车管理、收费管理、规划建设方面提出适合济南市经十路泉城公园路段现状的路边停车规划管理改善意见。论文较为系统的总结了城市路边停车特性分析原理、路边停车优化设置原则和规划管理的方法,将为今后一定时间内的路边停车场分析,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也将有助于改善济南市经十路泉城公园段路边停车状况,为其停车场的合理改进与规划管理提供定量依据。1 绪论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拥挤,原有的道路越来越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行车难已成现实。然而,城市发展到现阶段停车难问题已开始凸显,路上随便停车,对行驶车辆的影响也越来越
12、严重,并逐渐成为城市交通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从总体上看,城市停车问题体现在停车需求与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停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上。新建的大型公共停车场常受到用地限制,兴建地下及立体停车库在短时期内不能迅速缓解城市停车压力。路边停车设施作为城市停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城市路边停车普遍存在规划布局、设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不遵守交通标志指引,随意停放等问题。这些路边停车问题,虽有停车政策和停车管理方面的原因,但缺少科学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却是其根本原因1。从规划及管理上提出解决路边停车问题的对策,考虑有限的道路的交通空间,在行驶车辆与静止车辆
13、间作合理的安排与分配,从而解决好城市路边停车问题,这不仅能为城市停车空间不足及交通问题起到缓解作用,为临时停车提供便利,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道路边闲置资源,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因此,通过对路边停车特性的分析及规划方法的研究,提供合理的规划设置和管理可行对策,最大限度的减小路边停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充分发挥其短时停车、方便灵活等优势作用将具有重要意义。1.2 国内外路边停车规划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对停车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从50年代开始美国就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停车调查和研究,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基本上和停车相关的领域都有。在路边停车方面,国外的研究较多的是路边停车对交通
14、的干扰,对通行能力的折减以及与行程延误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等。在路边停车规划与管理上,70年代Fbaine Porvest的路边停车的理论模型中建立了路边停车的理论模型,分别用随机间隙理论和排队论,研究了停车间隙的分布和列队平衡分布,最后得出路边停车的容量和占有率公式,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非常具有借鉴意义2。田纳西大学研究的路边停车的安全性分析中,依据大量调查数据,从不同道路等级、不同用地类型、不同停车管理方式、不同停车场布置方式等诸多与路边停车相关的因素出发,分析对停放车辆、路上行驶车辆、行人和停车者的安全影响,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对路边停车的自身因素和路边停车所影响的因素考虑常详细3
15、,取得的成果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路边停车方面,国外的研究较多的是路边停车对交通的干扰,对通行能力的折减以及与行程延误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等。在纽约路边停车是市政府设立和管理的,收费相对较低,但规定却非常严格,对停车地点、时段、时限和收费标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一般在纽约市商业区及主要街道,随处可见停车计时器,供开车人短时间停车使用,通常最多可停两小时。如超过规定时间还没有将车开走,巡视的管理人员就会将罚单贴在车窗上。路边停车的收费标准也根据地段不同而各有差异:市中心繁华地带一般为每小时1至2美元或更高,而在不太繁华的地方1小时收费为25美分。在新西兰的第一大城市金融中心奥克兰,汽车保有量非
16、常大,停车位的资源也很稀缺。在城区内基本上所有的道路边都可以停车,但是必须要收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免费。根据区域的繁华程度、交通拥挤程度的不同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是咪表,咪表随处可见。但是城区内所有咪表的停车时间,除了非繁忙时段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城区内最多只能停4个小时4。但停车费更多的是一种调节手段,关于停车收费,国外还有很多人性化的措施值得借鉴,比如根据汽车流量的状况实行浮动收费,还有就是将停车位的情况上网,帮助驾驶者提前规划等等。1.2.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停车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武汉城建筑学院等开始了对停车调查的研究,并对停车设施的分
17、类、规划布局理论和停车场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济大学进行了上海市停车调查,研究了中心区占路停车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北京工业大学等研究了停车设施的性质问题。从1990年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停车问题开始突现,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停车状况的恶化,停车问题的研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停车需求预测、公共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停车政策、停车管理模式等方面。在路边停车规划方面的研究:国内专门对路边停车规划和管理的研究很少,多是把路边停车作为停车大方向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和阐述,多采用经验法,借鉴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成熟的停车结构比例,来类比确定
18、城市的停车结构,而缺乏对路边停车从停车特性、规划设置、管理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研究。何政军在停车供需、供应及分布理论研究中,进行了路边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从道路宽度减少、侧向净空的减少、停放车辆的驶入驶出三个方面对通行能力进行折减,折减后的通行能力与道路交通量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可以设置路边停车场,从通行能力的折减确定允许设置的交通量依据。清华大学的尹杏娥在动静态交通相互影响分析及其应用研究中,进行了路边停车的设置和安全性以及路边停车的停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路边停车交通影响的实例分析。杨中良口基于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现状,分析路边停车不同的设置位置、不同的布置方式在不
19、同交通组织方式下对动态交通的影响,从而确定路边停车规划设置的依据,并提出设置的工作程序5。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路边停车场的特性、合理规模、设置形式、设置交通量依据和管理对策进行研究。(1) 从城市路边停车的概念出发,明确其界定范围,对其进行功能定位,并分析城市路边停车优缺点及我国路边停车的现状。(2) 分别从停车行为特性和停车设施利用特性方面介绍停车特性指标,分析研究城市路边停车特性,并以之作为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基础。(3) 提出路边停车选址合理布置原则,在对城市路边停车场规划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优化城市路边停车场的设置形
20、式、车位布置方式和规模控制,并结合交通状况和服务水平来确定允许设置的临界交通量。(4) 通过实际调查,总结济南市经十路泉城公园段路边停车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各停车特性指标的分析,将各项特性指标分析作为一步规划改进的指导,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泉城公园路段路边停车的现状特点,提出具体的规划管理意见。1.3.2 研究技术路线根据论文界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制定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城市路边停车现状及问题城市路边停车特性分析城市路边停车含义及定位位停车行为特性指标停车设施特性指标路边停车布置方式路边停车选址原则路边停车规模控制城市路边停车规划方法模型济南市经十路泉城公园段路边停车规划城市
21、路边停车的优缺点城市路边停车管理方法图1.1 研究技术路线图Fig.1.1 The technical route of paper2 我国城市路边停车现状及问题2.1 城市路边停车的含义广义的理解,停车场是指专供汽车停放的场地。城市停车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不同分类方法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城市停车场的结构和作用。按车辆停放地点可分为路内停车场和路外停车场两种,其中路内停车场又包括路上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6。路内停车场指在道路用地控制(红线)内划定的供车辆停放的场地,它包括车行道边缘、公路路肩、较宽的隔离带,或利用高架路、立交桥下的空间停车。这种停车场基本上不妨碍交通,设置简单,使用方便,投资
22、较少,多做临时段时间停放。其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道路和交通情况,原则上不宜在主干道上或道路纵坡大于4%的路段上停车。一般有标志、隔离护栏活用表现划定范围。路上停车场是指在城市道路行车带的两侧或一侧划出若干段带状路面供车辆停放的场所。路边停车场是指在道路行车带的两边或一边的路缘外侧(包括在路肩、绿化带、人行道、高架桥及立交桥底)所布置的一些带状停放车辆的场所。通常情况,将路内停车统称为路边停车,既为此论文分析研究的对象。路外停车场是指在道路红线范围之外专辟的停放车辆的场所,这种停车场由停车场地、出入口通道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这些附属设施一般包括收费设施、修理站、给排水与防火设备、电话、监控报警装置
23、、绿化等。可细分为狭义的路外停车场和停车库两类。其中路外停车场(狭义)是指一些设施为其本身使用方便或其它目的而设置的停车场,如大院停车场、桥下停车场等。这种停车用地通常是比较理想的城市停车场状态。而路外停车库则是为了增加安全性或提高土地容积率而建筑的专供停车的多层建筑物,一般将建在地上多层停车设施称为停车楼,将建在地下的称为停车库。这种停车用地较为安全,但由于成本较大,故多为自备或收费设施。2.2 城市路边停车场的功能定位要研究城市路边停车规划,首先必须明确和确定路边停车在城市停车系统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据此而确定路边停车的规模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和规划方案。由于我国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边 停车 设计 管理 方法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