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计划与目标管理.doc
《经营计划与目标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计划与目标管理.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经营计划与目标管理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经营计划的概念、任务和种类,经营计划的内容和指标,如何编制经营计划,和进行目标管理。第一节 经营计划的意义、任务与种类一、计划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一)计划管理的概念企业的计划管理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分析计划的有关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道路运输企业如何制订适应运输市场需求变化的经营计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其又称为生产经营计划,是指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计划,这是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经营方针的进一步具体化,是企业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二)加强计划管理的意义 1计划管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道路运输生产
2、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是在比较广阔的空间内,由多环节、多部门和多工种协作劳动来完成的,而各环节、各部门和工种之间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要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行动纲领,这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通过统一而周密的计划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各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合理的安排,使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得以充分利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2计划管理是合理利用生产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道路运输企业的计划不但要对生产任务和成果进行安排和预见,而且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消耗和资源的利用进行监督和控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
3、,以最少资金占有,提供各种社会需要的优质服务和运输劳务,使运输生产所需的人、财、物实现最优组合,这就需要在生产之前有一个合理而精确的计划。 3计划管理是落实经济责任制,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力保证。 我国的企业实行的是以承包制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同企业内部各方面承担的经济责任统一起来,把国家给予企业的责、权、利及企业内部各方面以至每个职工的责、权和利结合起来,以保证企业取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责、权、利都要借助于计划指标表现出来,而科学地确定计划指标并进行综合平衡,这是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加强计划管理是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有力保证。 加强计划管理,通过制定计划,执行和检查
4、计划的完成情况,把企业的经济责任分解落实到部门和职工个人,有利于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二、经营计划的任务 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计划的任务,就是依据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内部条件,通过编制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以及对计划执行的检查和控制,把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它资源与各项工作,科学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挖掘内部潜力,使企业运输生产经营活动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需要的安全、优质的运输服务。 三、经营计划的种类 考试 (一)经营计划按期限划分,有长期经营计划、中期经营计划和短期经营计划。 中长期经营计划一般是指三年至五年的中期发展计划与五
5、年至十年以上的远景发展规划。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道路运输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来制订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的水平,这是企业纲领性计划。 短期经营计划是中、长期经营计划的具体化,是在长期计划的基础上编制的,短期计划一般是年(季)月度计划。 (二)经营计划按性质划分,有战略计划和执行业务计划。 战略计划是企业为适应其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对经营结构进行调整的计划,需较长的时间,所以它多半是中长期计划。执行业务计划是在一定经营结构条件下,有效地完成企业各项具体业务的计划。 (三)经营计划按范围划分,有综合计划和部门计划。 综合计划是以整个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为对象的计划,部
6、门计划是以某一具体环节为对象的计划。综合计划与部门计划的关系是:前者对后者有调整和指导作用,后者的方向和内容必须与前者基本一致。 四、经营计划的特点 经营计划的基本特点是从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出发。其具体特点如下: (一)经营计划的决策性 它要求企业主动研究市场,找到独特的经营领域,发挥优势,体现了企业的进取精神。 (二)经营计划的目标性 经营计划的目标性,直接关系着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三)经营计划的适应性 经营计划既和国家计划相联系,又直接和社会、市场及用户需要相联系,是国家计划的丰富和补充。 (四)经营计划的灵活性 经营计划的时间,内容,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五)经营计划的预见性
7、 经营计划体现企业的目标、方针和方向,预示着企业的未来。第二节 经营计划的内容与指标 一、经营计划的内容 企业经营计划的内容与计划期限和形式有关。计划期限有长有短,计划形式有单项、有综合。一般说来,经营计划应当以长期为主,因为现代经营着眼于未来。经营计划形式则应采取综合形式,以便能够统筹安排和协调各方面的活动。因此,它的内容比较全面而且彼此联系成为一体。 (一)经营计划的主要内容 下图概括地反映了道路运输企业长期经营计划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图51所示。图51 长期综合计划结构示意图 (二)各项计划的相互关系 道路运输企业长期经营计划以目标利润为中心,也就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满足市场需求
8、为前提,通过资金计划及生产费用预算计划做出资金利润率指标再反馈到原设想的利润计划,如未达到所定目标,或者重新调整其他计划以保证利润目标,或调整利润目标。 以利润计划为中心,取决于运输市场的开发与企业技术进步,进而取决于完成的运输任务及货种结构,所以,利润计划与运量、运距、货种等货运量计划以及客运的运量、运距、车型等客运量计划密切相关。 运输生产计划又决定了物质需要、原材料、劳动计划以及流动资金计划,以上又决定了生产费用及成本计划。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计划决定了资金计划。资金及成本(借以计算利润)综合为资金利润率反馈到原定的利润计划。二、计划指标 企业的各项计划是通过计划指标来表达的。计划指标是企
9、业用数字表示的计划期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所应达到的技术经济目标和发展水平。 指标有多种分类,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类。各种计划指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组成计划指标体系。数量指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应达到的总规模和总水平。通常以绝对数(实物形式或价值形式)来表示。主要的数量指标有运输量、总收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物资需要量、总成本、利润总额等。质量指标是相对于数量指标而言的,是由数量指标派生的,用以表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方面应达到的质量上的要求。通常以相对数或平均数来表示。如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单位运输成本,成本降低率等。 企业各种指标的有机集合,组成
10、生产技术财务指标体系。道路运输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指标体系由七组指标构成。 (一)生产指标 1、运量:客运量(人),货运量(吨);2、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换算周转量(换算人公里、换算吨公里);3、运距:平均运距。 (二)安全质量指标 1、行车事故次数(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次数);2、行车事故频率;3、行车事故死亡人数;4、行车事故死亡率;5、行车事故死伤人数;6、商务事故次数;7、商务事故频率;8、商务事故赔偿金额;9、货损赔偿率;10、客、货班车准班率;11、客运班车正点率;12、履约率。 (三)车辆技术指标:车辆完好率。 (四)车辆运用效率指标 1、车辆
11、工作率;2、平均车日行程;3、行程利用率;4、平均吨(座)位及吨(座)位利用率;5、实载率;6、拖运率;7、车辆生产率(单车期产量:车吨(座)期产量),8、载运系数(车公里产量)。 (五)劳动工资指标 1、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司机及助手劳动生产率);2、职工总数及其构成;3、人车比;4、出勤率;5、工时利用率;6、工资总额或职工总收入;7、平均工资或职工平均收入。 (六)技术经济指标(定额) 1、燃油消耗定额(升百车公里、升百吨公里);2、轮胎使用里程定额(胎公里);3、汽车大修间隔里程定额(车公里);4、车辆小修材料费定额;5、车辆保养间隔里程定额;6小修频率(次千车公里);7、保修
12、工时定额;8、保修材料费定额。 (七)财务成本指标 1、运输总成本(分客车、货车);2、单位运输成本(分客车、货车);3、成本降低额;4、成本降低率;5、利润总额;6、税金总额;7、利润(利税)率、成本利润(税)率;营收利润(税)率;资本金利润(税)率);8、资金总额(投资者权益;负债);9、流动比率;10、速动比率;11、应收账款周转率;12、存货周转率。 指标按其作用,又可分为考核指标与非考核指标。 第三节 经营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控制 一、经营计划的编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经营计划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范围,从企业外部看,主要是一定时
13、期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国内外运输生产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市场的需求,用户的要求和意见等;从企业内部看它包括工艺、技术、设备、物资、运输条件以及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知识、技术生产能力和领导干部管理水平等因素。 编制计划时必须掌握的资料,以年计划而论,主要有:国家下达的指令性和指导性的计划指标;企业长期计划规定的年度指标;订货合同,代销合同和协作合同等;市场调查和预测资料;长期计划的效率指标完成情况;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保证程度;各类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各项技术经济管理水平。 以年度计划为例,计划的编制程序划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认企业年度经营目标
14、。 年度经营目标,主要是经济效益指标,包括运量、周转量、质量、产值、消耗、劳动生产率、利润等。其中利润指标最重要,因为它综合性最强。根据国家对企业的计划指标要求与企业现实可能性,提出年度经营目标,作为编制生产经营计划和专业计划的依据。经营目标是经营计划的核心,应提出几种不同水平的经营目标,经反复审议、论证后,作出决策,目标制定要先进合理,符合平均先进水平,使企业各部门经过努力能够实现。 第二阶段:下达经营目标,各基层单位和部门提出计划建议书。 企业经营目标一经下达,就应组织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及广大职工进行讨论,对经营目标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的建议数字并由车间、车队、科室提出计划建议书。 第三阶段
15、:核定计划指标,并进行综合平衡。 企业的计划部门收到各场站、车队、车间、科室计划建议书之后,主要进行两项工作:首先是核定计划指标。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建议数字,进行汇总整理研究讨论,确定企业的计划指标。其次是进行全面的综合平衡。具体包括:(1)运输需要与企业运输生产能力的平衡;(2)运输生产任务与车辆保修工作的平衡;(3)运输生产任务与燃料供应的平衡;(4)运输生产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平衡;(5)流动资金,财务收支的平衡;(6)年度经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平衡等。综合平衡中发现了矛盾,要采取措施解决。 第四阶段:编制生产经营计划和专业计划,审定下达执行。 经过综合平衡,企业计划部门即可编制生产
16、经营计划,其它场站、车队、车间、科室分别编制专业计划,这些计划经过讨论、修改、补充后,形成正式计划,提交有关会议和领导审批后下达计划。 二、经营计划的执行和控制 经营计划的执行就是把计划变为现实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应遵循全面和均衡两个基本原则。计划的执行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努力实现计划的观念。 经营计划的控制,就是根据既定的标准,与实际水平进行对比,发现计划本身和执行过程的缺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克服,并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计划和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计划是控制的基础,控制是计划的保证,也是提出下期计划的重要依据。 经营计划的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在生产经营活
17、动发生之前按标准实行控制,如人员配备、工资支出、费用开支标准等,是预防浪费,保证计划实现的重要手段。事后控制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将实际情况与标准对比,发现差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它对于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仍有预防作用,同样是完成计划不可缺少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要制定好各种标准,又要建立和健全信息,不断地检查计划的执行。具体工作包括: (一)日常检查 运用各种指标图表、业务检查的报表,及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公开检查结果,使领导和职工随时了解情况,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均衡生产的要求。 (二)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作出详尽的经济活动分析,总结经验,揭露矛盾,分析
18、利弊得失,提出改进措施。 (三)专题检查 对经营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项检查,解决主要问题,例如对运输生产质量的检查、物质消耗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检查等。 检查的方式又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可采用现场检查和会议检查、图表检查等,无论何种方式都要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三、经营计划的调整 经营计划的变动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为了保持计划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就要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整计划,增强计划的指导性和预见性。 计划调整的内容,可以从调整个别措施、策略、进度、项目,直至调整计划目标。就是说有小调整、中调整、大调整,直至到更新的经营计划。 有计划地主动调整有两种方法:一是滚动计划法,另一个是启用备用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营 计划 目标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