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doc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号: S2012009027 姓名: 岳国威 研究方向: 服务管理 成绩:1、 请结合实际阐述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通过研究生第一学年期间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了解到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的目的旨在探索管理研究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评价、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系统学习,掌握如何规范、科学地开展管理研究,规范、科学地写作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也就是说它是一门教会我们如何做研究,作报告,写论文的课程。我认为它不仅仅是有具体的理论框架,而且能够真正的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教会我们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
2、地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规律,将之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然而理论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正,因此,就会有人对理论的前提和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又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我们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就需要有研究的过程。而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就必须得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做指导,以此使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掌握管理研究规范上的共同思维,从而更好的参与学术交流,达成共识,便于沟通;掌握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的基本规范,辨析研究工作的要点和重点,在关键之处花费精力,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门课能够减少在规范和自己思维定势
3、间的差异,减少随意行。能够培养我们从事管理研究的能力,掌握在管理领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增强实战中应用所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相应地解决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困难。虽然以上这些是课本上条条框框列好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根据我本科写论文的经验总结,我发现要是按照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至少可以提升论文的规范性,至少看起来像是一篇地道的学术论文,尽管写作论文水平有限,但是至少在逻辑上是值得推敲的。任何科学类的研究都是遵循自己的一套章法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这门课便是告诉我们做研究,写论文的规律,我从中学到很多重要但是经常被忽略的知识。管理研究方法
4、论这门课具体来说包括了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设计过程中规范地进行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阐明了“主题先行”和“假设树”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论证研究假设而可能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从应用角度介绍管理研究中的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方法;总结以创新点模式撰写管理专业研究生论文的要点。总的来说,这本书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即研究逻辑问题,为了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规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
5、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具体的来说,这门课先是介绍了多项基础概念和科学研究的性质、定义,比如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研究、思辨研究等。这些概念看似简单,却是能够从最高的难度,把我们研究过程中一直耳熟能详的概念再次规范化,正规化,以减少我们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犯一些概念化的错误,防止我们因为概念上的差池影响整个的工作进程。然后介绍了研究什么,如何做研究的基本知识,由此我知道只有对研究领域的理解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上有效的方法论的基本知识。感性的认识必须加上理性的知识规范才能将直观的认知提升到考究的知识层面。再次,管理研究方法论介绍了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在各种类型的
6、求知方法中,以客观、实证和规范为特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获取新知识的最精确方法;思辨方法同样可以获取新知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各有所长,各有局限,相辅相承,但不能相互替代。如果将物质世界划分为客观的自然世界和主观的社会世界,长期以来,科学主要是把客观的自然现象作为研究领域,而在主观的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人生意义等社会文化现象,则主要靠思辨即直观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以逻辑思维为主,而思辨研究则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这两者在研究中起到的作用,我印象是比较深刻的,突然有一个新的想法是思辨的思维,但是若将这些新想法上升为理论的层次则必然是需要科学研究的方法的。二者缺一不可,互相
7、补充,互相促进。同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研究方法论介绍了研究的方法程序。包括问题识别:发现想要解决的问题;文献回顾:了解问题被解决的程度;理论建构:提出新的分析或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科学测量和收集需要的数据;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数据分析,验证或推翻提出的理论框架(假设);研究结论:对特定问题的研究结论、贡献、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方向。方法是一种效率因素,掌握了研究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产出研究成果。其中,我对变量测量及数据收集的过程以及重要性便深有感触,我以往的经历都是进行大量的定性叙述,并没有意识到定量研究是通向科学的行研究的桥梁,只有量化的东西才是可以衡量的,才有有的做参照。
8、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虽然定性研究必不可少,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这门课具有重大意义,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我在以前的写论文的过程中不太讲究所谓的方法,但也隐隐约约感到其中一定是有些奥秘的,比如有时候写出来的东西虽然与人不同但能够使人认可,有时候使用的语言表述能够较为深刻地触摸到管理的实质,有时候自己的
9、思维模式能梳理一些杂乱的管理现象。因为有这种经历,我感觉管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辩自明,一方面,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比较正确地进行研究,以使我的研究成果更可信、更多和更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研究方法还可以帮助我完成时下流行的必须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考核指标,以此使我的论文具有可读性,尽管写出来的论文有许多不尽人如意的地方,但是至少我的论文是按照很科学的方法完成的,这对我今后的不论是研究还是继续从事工作也好,都是收益匪浅的,它让我知道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这就需要自己揣摩,推断,以及延伸应用。2、 请以实例说明你学习本课程的主要收获。在研究生期间开设的这门管理研究方法论,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
10、我才明白原来以前写的文章都不算真正意义的正规论文,就别提所涉及到的高层次的理论的提出,假设以及验证。作为我们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至少让我明白了,原来在我所接触的文章里,大多是传统的规范分析研究,缺乏严谨的实证科学研究训练,这就使得我们管理类研究生的研究水平普遍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但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要想写成一篇像样的论文,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以及进行科学的变量设计,假设,验证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在进行管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有科学合理的要求、原则,这就使我们少犯错误,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使我明白,科学的方法论无论是在做研究还是工作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方法论是
11、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方法的特点、性质和功能,研究运用方法的原则和方式,以便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是我们认识对象、处理对象的基础。首先,我明白了这门课的目的,那就是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规范,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掌握管理研究规范上的共同思维,有利于参与学术交流,在评价中取得共识,便于沟通;掌握学位论文设计的基本规范,便于辨析研究工作的要点和重点,在关键之处花费精力,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受到规范和自己思维定势间的差异,减少随意性。说实话,在此之前我都不知道管理研究方法论是干什么的,一直以为是个很空的学科,但是在我后来的学习当中,我明白了
12、,任何一门课都有自己独特的用处以及长处,用哲学上的话便是存在即合理。至少让我知道,要想干成一件事,包括写学位论文,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有时都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方法可以指导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做有效的工作,比如这门课提到的问卷的调查设计,因为有科学的问卷处理,数据处理的理论知识,那么在我们不明白如何对所收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的时候,这门课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告诉你如何处理空白问卷。这些知识在我们没有接触的时候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是通过老师的一些实际经历的介绍我才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我以前就会以为,空白问卷直接扔掉不就可以了么,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问卷的数量问题。因为收回来的
13、问卷数量是有限的,再加上无效的问卷,所剩对研究有用的问卷数量是很不可观的,要想让问卷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种问卷。空白问卷当中有的是回答一半的,这样的问卷也是有参考价值的,如何使用便涉及到多方考虑,而管理研究方法便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其次,我知道了变量设计的重要性,学术刊物所载文章必须使用变量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具备对变量与变量之间关联及变化规律的假说和论证,并要有新发现。从老师的课上我知道,定性研究如果真正的做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定量研究的涉及都是很少的,即使涉及,由于没有专业系统的管理研究方法,作出来的东西也不是符合规范的,很难
14、严谨对一项研究做到科学严密的描述。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并没有把一些无法用数字描述的东西和变量联系起来。比如考察单位职工的工作效率问题,如果薪酬作为自变量的话,它并不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唯一因素,因为中间还有好多因素影响工作效率,比如个人的热情度等等。也就是看似很平常的东西都可以将它量化,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以达到预期的想法。所以说变量的设计是可以架起定量与定性之间的桥梁的。再次,就是对分类的知识有了很大彻大悟的了解,尽管不是很深入,但是至少我知道了原来分类的讲究是很多的。首先,它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分类才能将各个要素描述清楚,很清晰的体现。其次,分类是深化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研究 方法论 课程 目的 主要内容 学习 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