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doc
《盐城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盐城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试行)盐城市卫生局二一一年三月目 录一、卫生行政部门(6)(一)工作制度(6)1.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6)2.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制度 (6)3.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用制度(6)4.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工作制度(7)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制度(7)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制度(7)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制度(7)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8)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度(8)6.1应急预案启动制度(8)6.2现场医疗救援制度(9)6.3现场调查与处置制度(9)6.4现场卫生学评价制度(10)6.5调查取证制度
2、(10)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与通报制度(11)7.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11)7.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通报(11)8.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危机干预制度(12)8.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2)8.2群体心理危机干预(12)9.卫生应急反应终止和善后处理工作制度(12)9.1卫生应急反应的终止制度(12)9.2卫生应急的善后处理制度(13)(二)岗位职责(13)1.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职责(13)2.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工作机构职责(14)3.专家咨询委员会职责(14)4.各相关处(科)室职责(15)5.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职责(15)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
3、一)工作制度(16)1.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16)2.应急队伍管理制度(16)3.应急队伍装备制度(16)4.应急物资储备制度(17)5.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17)6.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制度(17)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18)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18)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制度(19)10.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危机干预制度(20)(二)岗位职责(20)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副主任)职责(20)2.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20)3.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21)4.相关保障部门负责人职责(21)5.网络直报人员职责(22)6.疫情值班人员职责
4、(22)7.现场流调人员职责(23)8.应急检测人员职责(23)9.现场采样人员职责(24)10.疫区(点)消杀人员职责(24)11.健康教育人员职责(24)12.应急储备物资保管人员职责(25)三、医疗机构(医院) (26)(一)工作制度(26)1.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26)2.应急预案启动制度(27)3.请示报告制度(27)4.预检分诊制度(28)5.收治及转诊制度(29)6.突发群体急性化学中毒诊断留观制度(29)7.信息发布制度(30)8.培训、演练制度(31)9.应急设备采购与管理制度(31)10.特殊解毒药应用制度(31)11.发热门诊工作制度(32)12.腹泻门诊工作制度(33)
5、13.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33)14.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35)15.临床观察医院(病区)工作制度(36)16.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37)17.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影像科室工作制度(37)18.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超声科室工作制度(38)19.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检验科室工作制度(39)20.传染病人出院制度(39)2l.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40)22.职业防护制度(41)23.后勤保障制度(41)(二)岗位职责(42)l.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4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职责(42)3.医院总值班应急救援工作职责(43)4.应急救援专家组职责(43)5
6、.应急救援抢救组工作职责(44)四、卫生监督机构(45)(一)工作制度(45)l.调查取证制度(45)2.应急响应制度(46)3.培训演练制度(46)4.督查制度(47)5.责任追究制度(47)6.应急物资保障制度(49)(二)岗位职责(49)l.卫生监督所所长(副所长)职责(49)2.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50)3.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50)4.相关保障部门负责人的职责(50)5.值班人员职责(50)6.卫生监督员职责(51)五、急救医疗中心(站) (52)(一)工作制度(52)1.组织管理制度(52)2.通讯调度制度(52)3.报告和信息管理制度(53)4.现场急救制度(53
7、)5.病人转送及分流制度(54)6.救护车、设备及药品管理制度(54)(二)岗位职责(55)l.急救医疗中心(站)主任(站长)职责(55)2.通讯调度科科长职责(55)3.急救科科长职责(56)4.车辆管理科科长职责(56)5.急救医生职责(57)6.急救驾驶员职责(57)7.急救护理人员职责(57)一、卫生行政部门(一)工作制度l.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卫生应急工作需要,遵循“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协调运转”原则,组建适当数量的卫生应急队伍,配备适当数量的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2)应急队伍组成分为重大灾害、传染病、中毒、核和放射等不同类
8、别。根据应对事件的不同类型,选择年富力强、具有实践经验的现场流行病、公共卫生、职业中毒、传染病、临床救治、实验室检测及相关保障与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应急队伍,确保专业结构合理,实行分类管理。(3)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应急队伍成员库网络平台的建立和本级卫生应急队伍的调用,按权限逐步实现市、县、乡(社区)三级分级管理、动态维护、实时更新和调整。(4)卫生应急队伍组建单位加强队伍管理,建立应急工作队伍成员基本资料档案,及时更新信息,并根据应急处置情况对队员进行及时调整。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2.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制度(1)卫生应急装备的管理须实行岗位责任制,由专门
9、管理单位及保管人员负责。(2)各级专业机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根据应急队伍的职能,制订本级应急队伍的装备标准和目录,包括通用性保障装备(包括个人生活用品、后勤保障装备、通讯装备、办公装备、徽章标志和交通装备等)和专业类工作装备(包括防护装备,标本采集、保存、运送类装备,现场快速鉴定、诊断、急救和检测装备,现场调查和处置类装备,药品器材等)。 (3)专业机构负责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做好装备的仓储管理、维护保养及训练使用等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使用管理。(4)应急队伍负责应急装备在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时的使用和保管,要熟悉其调用程序,在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相关物品交于管理单
10、位入库;配合应急装备日常管理单位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3、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用制度(1)卫生应急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应急物资装备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编制物资储备目录和配置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应急物资装备的经费预算和采购工作。(2)根据“安全第一,常备不懈,定额储备,及时调度,满足急需”的原则,对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快速检验检测器材和试剂、传染源隔离、放射源隔离、防护用品及设施等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3)应急物资管理单位负责应急物资的仓储、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验收应急物资装备,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物资使用管理。(4)应急物资管理责任到人,定期
11、补充更换,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5)建立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调用机制,统筹物资储备和使用,建立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4. 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工作制度(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培训与演练需求分析,确定卫生应急存在问题,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年度培训与演练计划。(2)根据年度计划要求,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本次演练的目的、组织、参加人员、内容与形式、时间与场地安排、评判要点、保障支持、经费预算、工作要求、效果评估和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应急处置演练工作以实战要求对待模拟演练并对演练各环节进行现场点评
12、,各项措施均应落实到位,包括组织管理、技术规范、物质储备、部门协调、快速反应、媒体沟通等。在演练结束后,通过问卷、集体座谈等形式了解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效果,开展演练评估与总结,撰写演练评估报告。(3)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地点、教材,以及效果评估、费用预算等项目。培训结束后,用问卷、集体座谈、抽查随访等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培训工作。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概况、受训人员及培训考试、培训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等。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制度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制度(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网络体系
13、,包括法定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症状监测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等。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制,保证信息的及时收集、核实、分析与反馈。(3)建立监侧工作评估制度,对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代表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数据质量及成本效益比例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监测系统。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析工作制度,定期分析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对下一阶段趋势开展预测预警。 (2)建立新发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
14、系统,选择哨点医院或学校等作为监测哨点,根据症状监测原理,开展常见及重点症状与疾病的预警监测工作。(3)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反应制度,通过预警监测发现异常症状/疾病聚集性信号,即启动现场调查,核实原因,证实暴发并开展科学处置。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1)督促各级专业卫生机构依法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信息管理工作。各级专业卫生机构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的具体操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网络直报技术的培训、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事件发生单位为责任报告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
15、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它专业机构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实行首接首报制度,要求责任报告人及时作出反应。(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规范和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协调组织相关力量做好事件处理和应急响应。(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等卫生应急业务技术机构做好事件动态与应急工作进展的追踪,及时向
16、上级部门报告并向事件发生地进行反馈。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度6.1应急预案启动制度(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提供的监测预警信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公众健康的程度、受事件影响的范围等,遵循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响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权限、危害程度和紧急程度,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宣传车或
17、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涉及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别严重或严重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须报上级批准。(4)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6.2现场医疗救援制度(1)医疗救援应急组织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疗急救中心(站)等业务机构,以及特种(化学中毒、核辐射等)事故的专业医疗救治机构。(2)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18、,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技术研究,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3)强化应急现场检伤分类工作。到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现场,首先对伤病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检查、处置,根据现场检伤结果将伤病者分为四类,标示不同的醒目颜色,分别为:危重患者,标红色,优先处置;重症患者,标黄色,次优先处置;轻症患者,标绿色,延期处置;濒死或死亡者,标黑色,可暂缓处置。(4)急救医疗机构负责现场医疗救援,包括抢险救护(将伤病员从危险的环境中解救出来)、现场急救(对危重伤病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治)、伤病员转运(及时、安全、合理地疏散到有条件的医院)等。(5)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知识普及工作
19、。依靠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扩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指导企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宣传教育;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宣传资料的提供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广泛普及医疗救援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业单位安全员、卫生员为骨干的群众性救助网络,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6.3现场调查与处置制度(1)组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疾病暴发或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以尽快明确病因(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2)现场调查工作由卫生相关专业人员(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临床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盐城市 卫生系统 卫生 应急 工作制度 岗位职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