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荆门至荆州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荆门至荆州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荆门至荆州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荆门至荆州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项目名称】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荆门至荆州段【项目概要】荆门至荆州段属通道中段,位于湖北省境内,线路北起荆门市东宝区,途经荆门市掇刀区、沙洋县、荆州市沙市区、开发区,南至荆州市江陵县。本项目为新建双线电气化铁路,线路全长约122km,列车速度目标值为120km/h。【主要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可能存在的主要环境影响有:桥梁建设、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车站修筑、取弃土(渣)等工程活动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水土流失、交通干扰、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征地拆迁、土地利用、建筑垃圾、施工废水等环境影响。本工程后主要环
2、境影响有: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噪声振动影响,电气化铁路对沿线无线电视收视影响,车站、铁路段(所)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对于施工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合理组织、疏导交通,减少施工交通干扰;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文明施工;施工场地设置围栏,定期洒水,减少施工杨尘影响;优先采用低噪声及低振动的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高噪声作业在夜间施工;建筑垃圾及弃土的运输采取封闭措施;施工废水有组织排放。对于运营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对沿线噪声、振动敏感点采取设置声屏障、隔声窗及房屋功能置换等措施;沿线车站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影响区域内采用天线收视的住户,
3、补偿有线电视入网费等。【结论要点】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之后,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工程建设是可行的。【简本查阅方式、期限】铁四院网站,自即日起10个工作日。【征求意见范围、事项】公众对施工、运营期环境影响和预防、减缓措施的认知及相关改进建议,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公众意见征求形式】通过邮件、电话、信件或填写环评单位现场发放的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反馈意见。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王先生 电话:027-51184737 传真:027-51155977电子邮箱:2957289531QQ.com 邮编:430063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杨园
4、和平大道745号【公众意见提供时限】自即日起10个工作日。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荆门至荆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目 录一、项目建设概况(一)项目建设的地点及相关背景(二)工程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污染源分析及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二)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三)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四.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一)生态类环境保护目标(二)污染防
5、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三)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六)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七)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五、联系方式一、项目建设概况(一)项目建设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项目建设的地点本段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的中段,位于湖北省境内,整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自东宝区石桥驿镇南侧始,南行至本段研究终点江陵站,途经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沙洋县两区一县,荆州市沙市区、江陵县,线路正线长度121.855km。2
6、.项目建设的意义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是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荆门至荆州段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的组成部分,位于疏运系统核心区域,通过江陵至岳阳段连接了京广、焦柳两大南北向干线铁路及长荆铁路,沟通了两湖地区,促进湖南、湖北两省客货运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并与岳阳至吉安段相连,辐射江西地区,进一步加强了湖南、湖北两省与江西的交流。本项目对提高区域北煤南运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缓解既有焦柳、京广通道运输压力,缩短煤炭调运距离,使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煤炭通过陆路直达湘鄂赣等华中地区,也可转内河接运,形成铁水、铁公联运的高效多式联运方式,对满足沿线地区的客货运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完善中
7、部地区区域路网结构,加强各大干线间的运输联系,增加路网机动灵活性,成为进一步沟通湖南、湖北与江西三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便捷通道有着重要意义。项目沿线地区工农产品丰富、能源原材料缺乏,客货运输需求大。铁路具有运力大、成本低、占地少、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多种比较优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利用电力作为终端能源,不消耗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使用方便、清洁。铁路能够适应沿线人口、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有利于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本线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12年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本项目建议书。(二)工程概况1.线
8、路荆门至荆州段工程北接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三门峡至荆门段,南接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荆州至岳阳段,正线建筑长度121.855km。全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设计。全线采用重型轨道标准,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一级碎石道砟道床。另配套建设荆门地区联络线及疏解线,线路总长28.242km,其中:陶家岗至荆门北上行联络线2.227km(单线);陶家岗至荆门北下行联络线2.040km(单线);荆门北至子陵上行联络线3.595km(单线);荆门北至子陵下行联络线3.388km(单线);子陵至长荆联络线2.083km(单线);荆门北至荆门联络线13.053km(单线);改建荆东支线0.536km
9、(单线);荆门至长荆疏解线1.320km(单线)。2.路基荆荆段工程线路全长121.855km。正线设计路基长合计94.905km,占线路总长度的比率为77.9%。区间路基全长85.705km,占线路总长度的比率为70.3%。各联络线及疏解线范围总长28.242km,其中区间设计路基长21.216km。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路基边坡防护、浸水(水塘)路基、膨胀土路堑、软土路基等。路堤坡面防护、路堑坡面防护贯穿于整个线路;软土路基、浸水(水塘)路基主要分布于江汉冲积平原区、丘间洼地湖区;膨胀土路堑主要分布于垄岗与岗间谷地相间区(CK1151+000CK1231+600段);软土路基主要分布于CK12
10、37+000CK1283+000段。3.站场全段共设有车站5个,线路所3个,其中增开既有线关闭车站1个,新建车站4个,车站性质均为中间站。全线(不含上行联络线)平均站间距33.713km,近期最大站间距为沙洋荆州东50.08km,近期最小站间距为荆门北掇刀24.575km。全线新建车站均为中间站,预留后港越行站。其中办理客运作业的中间站有掇刀、沙洋和荆州东。荆门北站主要办理本线与焦柳线、长荆线的车流转线作业。车站概况表序号站 名中心里程站间距离(Km)站房左右侧车站性质附注1荆门北CK1154+15026.409左中间站新建到发线6条2掇刀CK1181+000右中间站新建2台4线24.5753
11、沙洋CK1209+700左中间站新建2台5线预留专用线接轨条件27.4394后港CK1237+000预留车站22.6415荆州东CK1259+550右中间站新建2台5线,带货场预留专用线接轨条件6子陵K606+750右中间站增建到发线3条预留设置货场和专用线接轨条件4.桥涵正线全线桥梁40座,总长27.441km,占新建线路长度的22.5%。新建陶家岗至荆门北上行联络线,设单线特大桥共计2座1689.41m;小桥涵12座,公跨铁1座。新建荆门北至子陵联络线,设单线特大、大中桥共计4座1799.30m;单线梁式小桥1座,小桥涵17座。新建荆门北至荆门联络线(含改建荆东支线、含荆门站改建工程),设
12、单线中小梁式桥4座,小桥涵45座,公跨铁1座。新建荆门至长荆疏解线,设小桥涵6座。新建子陵至长荆联络线,设单线大中桥共计4座1227.62m;小桥涵4座。沿线桥涵分布情况表项目单位全线桥涵数量特大桥双线座延米13-21496.84大桥双线座延米18-5616.95中桥双线座延米1-74.70框架中桥双线座-纵延米-顶平米8-253.23-3673.32框架小桥 新建座顶平米234-37858涵洞新建座-横延米218-5450公跨铁新建座-顶平米16-20486.72本线共设主要跨河(渠)特大桥、大桥7座,跨越的主要河流有子八河、竹皮河、革集河、麻城河、长湖、豉湖渠、西干渠、观中渠。5.隧道本线
13、无隧道。6.电气化(1)牵引网供电方式全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2)牵引变电所全线新建牵引变电所4座,分别为荆门北、桥集、荷花、江陵。(3)接触网全线均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7.机务、车辆本线设计范围内无新建及改建机务设施,旅客列车均为通过车,不新增和改扩建客车定检设备及客车技术整备所,同时不再新增或改建货车定检设备。8.给排水(1)生活供水站点、数量生活供水站点共12个,新建生活供水站5个,分别为荆门北站、掇刀站、沙洋站、荆州东站、子陵站,其中子陵站为既有线新开生活供水站。新建生活供水点共7处,分别为荆门北牵引变电所、桥集牵引变电所、荷花牵引变电所、江陵牵引变电所以及陶家港线路所、
14、张家湾线路所、新桥线路所。(2)给排水方案1)给水方案荆门北站采用自建水源,开采基岩裂隙水和残积层孔隙潜水。掇刀站、沙洋站、荆州东站、子陵站均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2)污水排除方案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本线各站生活污水排放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各所生活污水不外排。沿线污水排放量及处理措施一览表序号站名车站性质污水性质设计工艺及排放去向周围环境描述及城市排水规划情况排放标准级别1荆门北新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首先用于站区绿化,剩余部分排入附近农灌渠,经南桥河最终入利河(类)站址附近目前无市政污水管网,也无配套管网建设规划。一级2掇刀新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首先用于站区绿
15、化,剩余部分排入附近农灌渠,最终入麻城河(类)站址附近目前无市政污水管网,也无配套管网建设规划。一级3沙洋新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首先用于站区绿化,剩余部分排入附近农灌渠,最终入长湖(类)站址附近目前无市政污水管网,也无配套管网建设规划。一级4荆州东新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首先用于站区绿化,剩余部分排入附近农灌渠,经子八河最终入利河(类)站址附近目前无市政污水管网,也无配套管网建设规划。一级5子陵既有线新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首先用于站区绿化,剩余部分排入附近农灌渠,最终入长江(类)站址附近目前无市政污水管网,也无配套管网建设规划。一级9.房建及暖通新增设计定员总数为724人。全线新增房屋总建筑面积为58
16、682平方米。其中,生产房屋建筑面积为48682平方米;生活房屋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铁路职工饮用水按设置电开水器考虑,车站内设电开水器供给旅客饮用水,车站的浴室设生活热水,本次设计为太阳能(电辅助)或电热水器供应热水。本工程不设置锅炉。10.工程占地及拆迁全线永久用地合计646.51公顷。全线临时用地合计199.78公顷,其中取、弃土场用地122.29公顷,大临工程用地77.49公顷。荆荆段拆迁建筑物18.22万平方米。11. 工程投资及施工组织工程投资估算总额100.74亿元,其中静态工程费用90.17亿元。本工程建设期为2014年至2017年(含施工准备期),总工期为36个月。主要工
17、程数量见下表。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概算表项 目单 位数 量线路长度公里121.855土石方填方万断面方1305.64挖方万断面方442.18正 线 桥 涵特大桥座延米13-21496.84大桥座延米185616.95中桥座延米1-74.7小桥座234涵洞座218隧道座延米0-0车站座5房屋建筑m258682永久征用土地hm2646.51临时用地hm2199.78拆迁房屋m2182233工程施工期年3工程概算亿元100.74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1)地形地貌本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倾,主要为垄岗与岗间谷地相间区及江汉平原区。(2)土壤沿
18、线成土母质为新生代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和近代河流冲积物,土壤类型多样,共有7个土类,200个土种,以红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为主体,其中水稻土占32.5%。土层深厚肥沃,土壤具有种植作物的多宜性。(3)植物资源及主要植被类型本项目区主要为平原和低山丘陵地貌,植被类型多为天然次生植被及人工栽培植被,线路经过地区常见树种为杨、柳、池杉等,农田植被以水稻、油菜、棉花为主。经现场调查以及查阅有关植物资料,本工程沿线无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的分布。(4)动物资源沿线经过多为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野生动物主要为小型农田动物、两栖类动物和水禽等。线路经过长湖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
19、有鸟类133种,鱼类57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2种,兽类13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477种,有保护级别的动植物主要分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5)土地利用现状工程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以耕地为主,是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多的,其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其主导地位也说明了评价区域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干扰较为频繁。(6)水土流失现状工程沿线为垄岗与岗间谷地相间区、江汉平原区,沿线以农田和水域坑塘为主,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根据湖北省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内容,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300t/km2a,项目水土流失以微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类型为水力和重力作用下的混合侵蚀,表现形式为沟蚀和鳞片状
20、面蚀。(7)景观生态体系现状质量评价评价区域内净生产力主要由耕地缀块净生产力决定,平均净生产力为9.35t/hm2a,为自然生产力的63.23%,符合生产力状况保持与耕地生产力相同的级别,说明评价区域生产力状况主要受控于人类调控程度。(8)现状评价结论评价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及功能完整性,由于人工的有效管理及能量补给,系统可以得到较稳定的维持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2.声环境沿线评价区域内共有274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其中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点4处,集中居民住宅270处。(1)既有铁路区段1)距既有铁路外轨中心线30m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昼、夜噪声等效声级为61.7dBA、6
21、1.4dBA,昼间、夜间噪声等效声级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昼间70dBA标准,夜间70dBA标准要求。2)居民住宅既有铁路两侧4类区内各测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4.964.6dBA、52.164.6dBA,昼间满足GB3096-2008中4类昼间70dBA标准,51处测点夜间超过GB3096-2008中4类夜间55dBA标准0.29.6dBA。既有铁路两侧2类区内各测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1.964.6BA、48.164.5dBA,32处测点昼间超过GB3096-2008中2类区昼间60dBA标准0.24.6dBA,105处测点夜间超过GB309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建 铁路 蒙西至 华中地区 通道 工程 荆门 荆州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