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研究.doc
《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概述11、国企经营者界定12、经营者绩效评价基本概述23、对经营者进行绩效考核的意义2二、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1、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32、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三、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的对策分析6(一)具体设置非财务指标61、创新能力62、社会责任履行能力6(二)区分企业业绩评价与经营者业绩评价7(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81、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体系构成要素82、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93、核心指标选择94、辅助财务指标10四、结束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13 内容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国有
2、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进行界定,然后对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最后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即构建以EVA为核心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关键词:国企经营者 业绩 评价 指标体系 EVA Abstract: With the drastic competition of market econom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government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s
3、tate owned enterprise managers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 Firstly,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state owned managers,and analyses the actuality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home and abroad,picks out the shortages and reason
4、s in the recently research. Fin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suitable a Chinese operato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at is to build the EVA as the core of the operato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s also the ultimate aim
5、of this paper.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manager; Performance; Achievements; Index system; EVA一、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概述1、国企经营者界定国有企业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属于全国人民共同所有的资产,由国家各级主管部门负责投资所形成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企业经营者一般是指在企业中从事战略性决策、直接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例如,在现代企业中,总经理是董事会聘任的代理人,了解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执行董事会做出的战略决策,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
6、计划和投资方案,拥有具体的经营决策权,是典型的经营者。而董事会属于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绝对的战略决策权,因此也是经营者,那么董事特别是董事长也是经营者。综上所述我国国企经营者是指,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不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总经理,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的董事、总经理。2、经营者绩效评价基本概述个人认为,绩效、业绩、效绩是一个概念的三个不同表述,并没本质区别,因此在本文中他们无区别。绩效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益。概括起来,就是有效地活动及其结果 闻效仪:绩效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财政部统计评价司认为,企业绩效评价是指企业在既
7、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按照一定程序,通过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因此,企业绩效评价包括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两个部分的评价。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评价可以定义为:评价主体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价值判断。3、对经营者进行绩效考核的意义(1)可以为选择经营者提供依据,有效维护出资人权益现代企业制度中,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资本的天然属性决定出资人拥有经营者选择权、收益分配权和重大事件决策权。而经营者选择权作为这三项权力中的核心,对保证企业出
8、资人利益最大化,维护出资人权益起关键作用。但由于出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出资人无法完全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客观、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任免企业经营者,“能者上,庸者下”,保证经营者行为利于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实现出资人利益最大化,有效维护出资人权益。(2)可以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地监管与约束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一些原有的企业监督措施被逐步取消,如今从出资人角度实施的新的监督手段不够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开始弱化,出现国有资产被侵占的现象。而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可以衡量经营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总体经营
9、状况,满足出资人监督管理的需要,同时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当然,企业经营者的自身价值也是通过企业业绩来证明的。(3)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提供可靠依据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需要通过委托代理合约确定委托代理关系,明确各自权利、责任,以及代理人的经营绩效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促成代理人与委托人目标一致。但对企业经营者的报酬激励需要以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为依据,完善、合理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有助于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实施。正确的绩效考核,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提供依据。(4)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好坏与经营者个人利益没太大关系,因此经营者在工作时难免倦怠
10、,不可能做到尽心尽力,这样就会制约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而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以使企业经营者能够遵循考核指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且,为了获得较高的个人收益,企业经营者将力争实现考核指标的最优。良好的业绩考核结果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我国对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日趋走向成熟,大致分为4个阶段:由计划经济时期以“实物产量为核心”的考核办法,到改革开放初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考核办法,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以“
11、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考核办法,最后到现在考核办法的创新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需要,我国颁布了多套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6月,财政部等部门制定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和操作细则。这套指标体系覆盖了企业资本经营周转的全过程,基本能够较概括地反映出企业的总体业绩状况。但通过深入研究,不难发现这套体系中的指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联系不够密切,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关注尚存欠缺。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增强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促进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建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同的指标体系相继出台。例如,2002年重新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等一系列规则办
12、法;2003年11月国资委公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标志着国资委正式以所有者的身份对经营者进行考核。2006年,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2008年,国资委制定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首次引入“行业对标”原则,引导经营者以同行业先进企业为标杆,不断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等等。除了上述由国家颁布的体系外,我国一些学者对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张蕊(2002)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建立了一套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体系 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这套评价体系中以战略目标作为其绩效考核的起点和管理的起点
13、,以技术创新业绩评价为核心,在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和战略经营目标实现、充分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绩效考核方法研究方面,胡祖光教授在长期研究实用委托代理理论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对代理人较为有效的业绩考核方法联合利润基础确定法,人称HU(胡氏)绩效考核方法 陈惠雄:HU绩效考核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1期。这一考核方法是以“经济人”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理论为前提,通过设计一种与激励相容的剩余权分享机制,以
14、达到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目标的均衡。就上述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问题研究现状而言,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问题研究已逐渐走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1)过于注重财务指标考核企业财务指标考核一直是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评价的核心内容。但过分注重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评价,会忽视经营者在承担大量的社会性职能这一方面的贡献,同时无法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营者的素质、努力程度和经营业绩。另外,过分注重财务指标的考核,也会助长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使得企业不愿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从而影响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2)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与企业业绩考核不分一方面,如果用企业的经营
15、业绩评价代替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就无法对经营者业绩进行全面评价,会忽略经营者的部分业绩,造成经营者利益损害,削弱经营者业绩评价对经营者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用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代替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也可能会夸大企业经营者业绩。因为企业本身的经营来自一个团队,不仅仅包括经营者,还包括企业员工和其他管理人员。由此可见企业业绩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与企业经营者业绩并不相等。所以如果用企业业绩考核代替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会把不属于经营者的业绩也计算进去,这样是不合理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必须区分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者的业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激励与约束作用。(3)激励机制脱
16、离业绩评价经营者业绩评价是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的手段、依据和基石。近年来,我国企业激励机制逐步实现了由重补偿到重激励方向的转变,年薪制、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和采纳 李苹莉,宁超:关于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但没有科学的业绩评价为基础,有再好了激励机制也是白费。(4)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虽然我国对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和实践运用已比较多,但仍缺失合理的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即使存在一些评价经营者的指标,也是仅仅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一部分包含在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没有一套完整合理的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2、我国国企经营
17、者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非财务指标标准设置不具体虽然目前我国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的,但是非财务指标标准设置还不够具体准确。(2)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有本质区别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是两个紧密联系但又有着本质区别的主体。企业绩效并不等同于企业经营者绩效,但由于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最终要通过企业绩效体现出来的,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绩效评价等同于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评价。(3)激励机制以会计利润指标为基础我国有不少企业当然也包括国有企业实行的激励机制脱离了业绩评价这个基础,因而无法反映经营者真正的业绩。而很多企业的激励机
18、制以会计利润指标为基础,但由于会计利润与股东价值不存在系统的相关性,且易受操纵,不能反映经营者真正的业绩。(4)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体系构建难度大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一史无前例的变革,国有企业遭受到了重大的冲击,由政府附属物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经济主体,企业经营者的思想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而对经营者绩效考核办法也不断变化,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必须创新。体制转变的复杂性增加了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体系构建难度。除此之外,由于国有企业具有的特殊性:第一,国有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不单单是营利,还包括非营利性的;第二,国有企业只有国家一个出资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第三,国有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国企 经营者 绩效考核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