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本级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
《广州市本级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本级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3广州市本级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送审稿)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根据广州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政府性债务分为三类:(一)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举借,确定用财政资金偿还,政府负有直接偿债责任的债务,分为以下三类:1地方政府债券、国债转贷、外债转贷、农业综合开发借款、其他财政转贷债务中确定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及其他单
2、位举借、拖欠或以回购等方式形成的债务中,确定由财政资金(不含车辆通行费、学费等收入)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粮食企业和供销企业政策性挂账。(二)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指因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政府负有连带偿债责任的债务,分为以下两类:1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举借,确定以债务单位事业收入(含学费收入)、经营收入(含车辆通行费收入)等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的债务;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借,以非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视同政府担保债务。(三)其他相关债务,指融资平台公司、
3、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由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未提供担保的债务(不含拖欠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政府在法律上对该类债务不承担偿债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债务危机时,政府可能需要承担救助责任。举债机构是指市本级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项目,且不能或不宜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如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环境整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教育、卫生、基础科研、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公益性项目债务是指举债机构因公益性
4、项目建设发生的债务。举债机构承担非公益性项目的融资不属于政府性债务。第三条 市本级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举借、使用、偿还政府性债务适用本实施细则。第四条 举债机构举借的债务包括:(一)依法通过银行贷款投入的在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规定。对原计划由市融资平台公司通过银行融资的在建项目,对其后续资金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市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项目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各类资金要集中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经市政府审批后,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
5、性在建项目,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不得再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银行贷款融资,应通过财政预算等渠道,或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二)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解决建设资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项目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政设施、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教育、卫生、基础科研、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融资平台公司依法发行企业债券、使用中期票据和保险基金等为公益性项目筹集建设资金;中央、省政府允许采取的方式推进我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第五条 政府性债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政府性债务的举债由市政府统一管理,举债机构依法需要通过银
6、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使用中期票据和保险基金等的举债计划,先报市财政部门审核,再报市政府审批。市财政、发展改革、审计、法制等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市财政部门负责举债计划的审核、债务的日常管理和履行财政监督等职责;(二)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性债务投入项目的审批、年度投资计划下达和投资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履行行政监督等职责;(三)市审计部门负责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四)市法制部门负责政府性债务合同的审查;(五)市融资平台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门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相应的举债单位履行监管职能。第六条 举借政府性债务应遵循适度举债、注重实效、防范风险、明确责任的原则,做到“权、责、利”和“借
7、、用、还”相统一。举借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应与本级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年度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已达到或超过当年本级政府财政可支配财力的,不得再直接举借新债。第七条 建立监测政府性债务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运用负债率、财政债务率和财政偿债率等国际通用的监测指标,设置警戒线,监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规模和风险。负债率,是指反映本地区国民经济状况与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相适应的程度,表明本地区生产总值所承担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情况。即:负债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地区生产总值,警戒线为10%。财政债务率,是指反映市本级当年可支配财力与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
8、的比例。即:财政债务率=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市本级当年可支配财力,警戒线为100%。财政债务率分析,如债务率超过100%,表明本级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如低于100%,表明本级政府债务风险较低。财政偿债率,是指反映市本级当年可支配财力所需支付当年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本息的比重。即:财政偿债率=当年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还本付息额/当年市本级可支配财力,警戒线为20%。财政偿债率分析,如偿债率超过20%,表明市本级政府到期债务的偿债压力较大,风险较高;如低于20%,表明市本级政府到期债务的偿债压力较小,风险较低。市本级的负债率、财政债务率、财政偿债率中有一项指标超出警戒线,或者
9、严重拖欠到期债务的单位,原则上不得举借新债。特殊情况需要举借新债的,须经市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第八条 政府性债务实行年度收支计划管理。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应当根据建设需要和承受能力,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府可支配财力。政府性债务规模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可支配财力相适应。市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规模应当与其偿债能力相适应。第二章 政府性债务计划的管理第九条 市财政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部门对“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可支配财力情况进行预测,提出中长期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的方案报市政府,作为市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参考依据。全市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由市本级、区(县级市)政府
10、性债务收支计划组成。市本级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由市本级举债机构的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组成,由市财政部门负责本级经批准的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的汇总工作。区(县级市)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经批准的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的汇总工作,并于每年3月底前上报市财政部门。举债机构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必须按照市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部门(含所属所有单位,下同)、单位政府性债务投入项目年度收支计划,举借政府性债务投入的项目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其中,融资平台公司于每年10月上旬前,应就政府投资项目按照投资总体需求制定下年度债务收支计划(包括本年度实际使用融资情况、年末债务余额、下年度融资计划、投入项目资金计划、偿债计划、
11、偿债资金来源、预测年末债务余额等信息),及时报送相关主管部门审核,由主管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报市财政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后,纳入下年度项目预算管理,确保政府性债务按期偿还。第十条 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包括举借、偿还政府性债务计划和债务余额变动情况,按项目、债务类型反映举借和偿还政府性债务的情况,按债务类型反映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逾期债务处理等内容。第十一条 举债机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投入的项目应当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广州市政府投资管理条例的规定,审批通过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纳入市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的项目。举债机构应向市发展改革部门申报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其中,续建项目直接申报列入市
12、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一般从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初步设计、概算经审批后,方可申报列入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有关部门对举债机构申报的年度投资项目进行审查后,列入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并按程序报批下达。第十二条 举债机构必须在市政府批准的计划内举借政府性债务。未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明确的项目开工建设条件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以及未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和未经市政府批准的政府性债务投入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项目招投标和开工建设。第十三条 举债机构的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本级 政府 债务 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8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