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指导手册(定稿).doc
《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指导手册(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指导手册(定稿).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指导手册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襄樊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课程开发项目组2009年 3 月目录前 言 2第一部分 开发思路3第一章 指导思想3第二章 基本理念4第三章 基本原则6第二部分 开发技术7第一章 操作程序7第二章 操作方法10第三部分 文本体例13第一章 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支撑文本体例13文本体例一:襄樊市及周边地区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调研方案13文本体例二:关于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25第二章 人才培养方案文本体例27第三章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文本体例32文本体例一:任务引领型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文本体例32文本体例二:能力导向型课程整体设计方
2、案文本体例34文本体例三:综合素养类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文本体例36文本体例四:课程标准文本体例38文本体例五:课程授课计划文本体例40第四部分 附 录41第一章 课程设计方案范例41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41常用护理技术课程单元设计方案45第二章 重要概念界定47前 言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教务处编制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成功经验,结合我院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作了基本规范。它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工作
3、依据和行动指南。指导手册的内容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发思路;第二部分为开发技术;第三部分为文本体例;第四部分为附录。课程开发是我院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实质是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优质课程,实现我院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其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第一部分 开发思路第一章 指导思想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术教育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4、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及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按“三级平台”教学模式构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专项能力体系,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重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章 基本
5、理念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要按照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一、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以及适应社会进步和职业岗位迁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
6、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二、以工作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必须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为线索,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门化方向,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
7、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把“三级平台”作为课程体系的框架,保证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重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四、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要体现行业和区域经济特点,兼顾先进性、典型性、通用性,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融教、学、做于一体。五、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职
8、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各个专业核心技能项目除规定课内训练学时外,要对课外训练内容、方式、学时及考核办法作出明确规定,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特点安排教育活动按照教育部【2006】16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特点和学生
9、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和安排教育活动。第三章 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切合我院教学实际,严格遵守开发规范。要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实践、边完善。二、规范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三、实用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和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各项内容和要求应清晰明确,尽可能具
10、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第二部分 开发技术第一章 操作程序 一、课程开发程序(“4343”模式)“4343”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即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三个步骤、四个核心环节和三个转换,如下图:三个步骤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单元(学习情境)三个转换职业调研课程单元设计研讨决策四个核心环节工作任务分析学习培训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论证课程开发四个阶段改革开发构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图(4343模式图)1、四个阶段(1)学习培训:学习基于课程改革的课程观。解决教师理念问题。(2)市场调研: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3)人
11、才培养模式论证:课程改革的指导框架。解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途径。 (4)课程开发:落实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质性改革,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2、三个步骤(1)改革:改革课程建设理念,改革人文工具课程、素质拓展课程、选修课程和第二课堂等(2)开发:开发任务引领型课程。(3)构建:系统构建保障体系,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积极推进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机制、制度建设等。3、四个核心环节(1)职业调研:职业调研包括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调研(数
12、量、标准、规格要求)和有重点剖析相关企业岗位(群)对各类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填写相关调查表,形成调研报告。(2)工作任务分析:召开由技术工人、技术员或工程师、专业教师、课程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形成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开发分析表等。(3)课程单元设计:学院专家、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岗位(群)职业能力,形成任务引领型课程主要要素分析表等。(4)研讨决策:学院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共同论证并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4、三个转换(1)从典型工作任务到职业能力的分析转换。(2)从职业能力到课程(学习领域)的转换。
13、(3)从课程(学习领域)到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转换。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程序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当遵循基本操作程序和规范,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开发成果“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职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最终形成三个成果,即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程序如图所示:职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育活动设计项目评估人才需求、改革思路、培养目标与方向专业调研报告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标准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专业(实训)课程课程设置、指导性教学文件、教学
14、条件及实训装备等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开发项目组行业技术专家职业研发专家资深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资深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资深学管人员资深专业教师评估专家组颁布实施学院院长教育活动项目项目设置、教育活动安排,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开发成果 第二章 操作方法 一、社会调研社会调研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及专门化方向等。成果形式是“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系
15、(院)按专业组成调研组,要设计好调研方案,专业教师原则上都应参加调研。调研范围以襄樊市行业、企业(事业)为主。调研对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划、支柱产业、骨干企事业单位;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相关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企业(事业)的有关人士;人才市场上有关企业的招聘人员;我院历届毕业生。调查面要宽一些,调查数量要多一些。二、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其要求是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包括专门化方向)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
16、工作任务,提练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一个或多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工作环节,有明确的结果),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要对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工作任务分析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其成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开发工作,包括课程结构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中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技能考核项目的确定,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以及实训室的划分和功能的确定等。工作任务分析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调研成果,并采用头脑风暴法,后者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与能力,以及行业技术专家的人选,要求务必以从事生产、服务与
17、管理的第一线的行业技术专家为主体。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全面和完整,每个专门化方向,都必须有熟悉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专家参加。主持人的要求:熟练掌握工作任务分析技术,善于引导行业技术专家小组按照任务引领型课程开发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善于归纳、整合、提炼专家的意见。行业技术专家主要指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等一类人员。参与工作任务分析的行业技术专家,应注意符合以下条件:1、具备高级技师或工程师以上相应职业资格;2、在该领域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和丰富经验,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较宏观、整体、前沿性的了解;3、善于表达与合作。行业技术专家应具有代表性,覆盖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
18、规模、层次的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人数约为1012位。专业教师在参与分析时也可发表意见。基本步骤:1、将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含所有专门化方向)按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2、按工作的性质与要求,将每一工作项目分解成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单项任务。3、分析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要求用简洁的操作性语言表述,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示波器”。三、课程结构分析课程结构分析是要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即“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结构。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过程 人才培养 方案 课程 开发 指导 手册 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