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具管理实施细则.doc
《器具管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具管理实施细则.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GHFD03TB08/JN 工器具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06-10-1实施2006-09-10发布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制度控制表版本编号签发日期下次复核日期编写人初审人复审人批准人有否修订试行2006.09.102006.12魏利辉李南江赵炎钧王军孝无01此次修订改动内容: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负责人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执行人职务:副总经理职务:生产技术部经理签字:王军孝签字:李南江1 目的1.1规范公司工器具管理,使工器具的管理程序化,工器具始终处于受控状态。1.2通过规范工器具的管理来保持工器具的良好状态,延长工器具的使用寿命,加强工器具
2、的周转使用,避免工器具由于损坏、丢失等造成固定资产的非折旧性流失。1.3有效减少工器具费用的投入,降低成本。1.4 确保工器具的使用安全。2 适用范围2.1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属各生产部门所领用但属于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的工器具的管理。2.2 本制度适用于工器具的采购、储存/运输、检验/试验、使用、检修/维护、调拨、报废/更新等方面管理的原则和要求。2.3 本制度所提工器具包含了安全生产所需用的工具、机械,但不包括辅助安全工器具和防护安全工器具。3 引用标准及关联制度3.1 本制度根据如下行业规定、标准进行编写和修订:3.1.1 中华人
3、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3.1.2 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3.1.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3.1.4 手持式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3.1.5 安全与健康管理子系统安全用具与工器具管理标准(GHFD03TB07)3.2 关联制度及相互关系3.2.1 物资管理制度工器具采购管理是物资采购管理的一部分,应完全执行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程序。工器具的储存/运输管理与物资储存管理具有相关连部分,应与物资的储存/运输管理相一致。3.2.2 资产管理办法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包括公司拥有完全产权或控制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
4、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源设备、测量设备、运输设备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设备、工具和器具等。低值易耗品指不构成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用具、用品,如工具、管理用具(办公家具、办公器具、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玻璃器皿,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3.2.3 文件资料管理制度工器具管理所必须形成的资料和文件的管理应与公司的文件管理制度相一致,并符合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程序的要求。4 管理程序4.1工器具管理模式4.1.1 建立公司、部门、专业/班组三级工器具管理组织机构。公司、部门设立专职或兼职工器具管理主管。4.1.2各部门依据公司工器具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并落实到
5、人。4.1.2各部门所使用的工器具中的固定资产、监视和测量装置、起重工具、电动工具、安全工具,进行集中存放管理,设立专职工器具管理员。固定工器具、一般手动五金工器具由专业/班组或个人进行管理,并且登记在册,落实到人,部门定期对丢失、损坏情况进行检查。4.2 计划及采购管理4.2.1 工器具的采购应严格执行公司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实施细则及公司的相关制度。4.2.2 公司各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列出工器具采购计划(见附录)及费用计划,在属性中注明是固定资产或低值消耗品,固定资产附固定资产采购审批表(见附录)一同上报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负责一次审核并提出供货要求,财务部负责二次审核,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审批
6、,最后统一由物资部根据经审批的计划安排购买,并要求供货商按照供货要求供货,需用单位工器具主管根据供货要求组织验收,并在5日内将验收单报生产技术部,将固定资产入帐,并录入公司工器具管理网。4.2.3各部门低值易耗品工器具的采购计划由各需用单位编制,部门经理在预算范围内进行审批,各部门低值易耗品工器具采购流程按照BFS系统采购流程进行。4.2.4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领用固定资产后,应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台账。4.2.5各部门在施工中急需的计划外工器具固定资产,需向公司生产技术部报固定资产审批表(见附录),并注明购置原因,生产技术部、财务部审核后提交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审批。4.2.6公司计划采购的大中型工器具
7、,由生产技术部提出申请并完成前期调研,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物资部按照要求进行采购,需要参与采购的谈判、评审工作时由物资部组织生产技术部、经营部、财务部参加。交货过程中的验收工作由物资部组织生产技术部、需用单位参加。4.2.7各部门固定资产工器具在采购验收后,由各部门工器具主管在5个工作日内将采购的工器具信息录入公司工器具管理系统,并建立工器具发放台帐。 4.3储存/运输管理4.3.1 各单位工器具的储存和保管应遵循以下原则:4.3.1.1各部门所使用的工器具中的固定资产、监视和测量装置、起重工具、电动工具、安全工具,进行集中存放管理,设立专职工器具管理员。固定在现场的工器具、一般手动五金工器具
8、由班组或个人进行管理,并且登记在册,落实到人,各部门定期对丢失损坏情况进行检查。公司的大中型工器具由生产技术部指定管理单位,该工器具纳入指定部门的工器具管理范围。4.3.1.2工器具应按类别、储存条件实施储存和保管,各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储存设施,确保工器具储存和保管过程中的防潮、防雨、防风、防腐、防晒、防冻、防火、防尘及工器具之间可能的碰撞、擦划等引起的损坏。4.3.1.3储存期间要作到摆放整齐有序,露天存放的要作到上盖下垫,要做到帐物卡相符。4.1.3.4建立工器具台帐,工器具台帐分为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台帐。工器具应进行编号,编号原则由公司统一制定(见附录)。编号必须是唯一的且标记是牢靠的。
9、4.1.3.5工器具入库时应由本单位工器具主管负责登录在台帐中,台帐内容包括: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入库日期、管理部门、负责人、工器具归属(锦能公司、承包商自购)等,同时应建立电子文件。工器具入库后要在三日内进行检验,检验后方可投入使用。4.3.2工器具的运输4.3.2.1 工器具的运输包括从储存地点到使用地点和从储存地点到外借单位的运输。4.3.2.2工器具的运输应针对不同的设备,制定不同的措施,保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丢失、被盗;中小型工器具的长途运输应使用包装箱。4.3.2.3 运输应充分考虑工器具在运输中的防潮、防雨、防碰撞、防震,运输中严禁普通工具和精
10、密工器具的随意混放。4.3.2.4 有刃、锉、尖等的工器具应采取措施防止相互损伤及伤人。4.3.2.5工器具运输中由于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导致设备的损坏或报废,公司将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责任人按照该工器具的现值或修复费用进行赔偿,情节严重的加倍处罚。4.4检验/试验管理4.4.1工器具的定期检验和试验由各部门工器具主管负责组织,检验/试验工器具的范围包括安全工器具、电动工具、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器具)、仪器仪表、起重工器具。4.4.2起重工器具检验/试验4.4.2.4 定期检查/检验,检查/检验的周期及要求按安全工作规程的起重工具检验的相关要求执行。4.4.2.4 工器具大修后或改
11、制后必须进行试验,不受规定试验周期的限制。4.4.2.3 检验/试验过程中必须形成检验/试验记录,记录格式各部门自定。4.4.3 电动工器具检验/试验4.4.3.1 电动工具包括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4.4.3.2 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应定期用500V的兆欧表进行测量,如绝缘电阻值低于2M时,必须进行修理,检验周期为半年。4.4.3.3 对带有漏电保护器的电动工具,还应对其漏电保护器进行定期检验/试验,电流型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得大于0.2秒;电压型的额定漏电动作电压不得大于36V。检验周期为半年。4.4.3.4 电动工具的检验、试验应建立检验、试验记录记录,
12、格式各部门自定。4.4.3.5电动工具的检验同时应满足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相关要求。4.4.4 计量器具检验/校验4.4.4.1 计量器具的检验/试验实行定检制度,检验工作由具备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周期、方法、等级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规定。4.4.4.2 对计量器具的使用准确性有怀疑时或工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应送检验单位重新检验/校验,而不受定检周期的限制。4.4.4.3 计量器具的检验合格证是使用的合法依据,应作为资料的一部分保存,同时应建立计量器具的检验跟踪记录,记录格式自定。4.4.4.4 计量器具的检验/试验同时应满足安健环管理体系文件相关要求,
13、包括资料的要求。4.4.5 安全工器具的检验/试验管理满足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中的相关要求。4.5使用管理4.5.1 操作技术培训:新购置的工器具(主要是指电动工具、起重工具、检验工具、计量工具)应组织使用、保管、维修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对于要求专人操作的工器具培训人员不少于两人,以保证其中一人不在岗时不影响使用;培训由各部门工器具主管负责组织,合同有约定时可由生产厂家负责培训,工器具主管负责联系和组织。工器具培训由工器具主管建立培训记录,记录格式自定。4.5.2 对于有操作技能资格要求的工器具,在使用前操作人员
14、必须取得资格证,未获资格者不得操作。4.5.3操作规程的编制:主要工器具(指移动式电动工具、起重工具、检验试验工具、计量工具)在投入使用前,应由各部门负责按照相关标准和工器具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具体使用条件编写操作规程,并向作业人员交底,大(中)型设备还要将操作规程挂在设备上或设备附近,提醒操作人员规范操作。 操作规程还应汇编成册,以便操作人员学习。4.5.4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工器具的使用范围;2) 工器具使用前应着重检查的项目和范围,以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3) 工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4) 工器具的存放和保养方法;5) 操作者注意事项。4.5.5
15、建立责任制:所有工器具均须设立责任人,负责具体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监护,确保工器具使用合理、经济、安全,处于受控状态,提高周转使用率。4.6检修/维护管理4.6.1 工器具的维护和保养制度4.6.2 经常性检查:应根据工器具使用的强度、频繁程度和环境的恶劣程度确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月一次。检查范围和检查具体内容由各部门制定标准,明确检查责任人。4.6.2.1 定期检验:应根据工器具使用的强度、频繁程度和环境的恶劣程度确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半年一次。检查范围和检查的具体内容由各部门制订标准,明确检查责任人。4.6.2工器具的检修制度4.6.2.1定期检修制度:工器具的定期检修包括局部检修和全面
16、大修。各部门工器具主管应根据说明书和相关规程要求制订工器具定期检修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检修负责人,负责工器具的检修和状态跟踪。检修应包括:设备的操作试验、转动部件润滑状态的检查、润滑油(脂)的更换或补充、电能的补充或更换、设备表面油漆的完善等。4.6.2.2需要返厂大修的大型工器具由各部门按照零星外委流程审批后由需要部门负责返厂大修。4.6.2.3 定期检修包括易损件的定期更换,如密封胶圈、碳刷等。4.6.2.4 检修应形成检修记录,并由检修人员签字,记录应包含检修的时间、项目、内容、更换的部件、检修后的试验数据等,主要工器具还应包括检修费用。外委或返厂修理的工器具检修记录需要承包商提供,检修
17、记录格式自定。4.6.2.5工器具应配备足够的备品备件,包括轴承、电路保险、电池、密封胶圈、润滑脂、碳刷等。备品备件的配备由各使用部门根据工器具具体情况确定,并建立工器具备品备件清册,使用后应及时补充。4.7工器具的调拨和借调管理4.7.1 工器具的调拨是指公司内部的工器具因管理单位发生改变。工器具的借调是指在各部门之间的借用和工器具的外借。4.7.2 公司的固定资产工器具可以根据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调拨,但必须办理调拨手续。工器具固定资产进行内部调拨时,调入部门要向生产技术部提出申请,填写公司统一格式的“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转移。“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一式四份,财
18、务部、生产技术部、调入部门和调出部门各执一份。调入方、调出方、财务部应及时更新固定资产台账。4.7.3 所有计入固定资产的工器具借调,必须由需用单位书面报生产技术部(见附录),生产技术部协调审批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到指定的单位办理调拨手续,调拨申请单由生产技术部、工器具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各留存一份。由各部门管理的小型工器具在部门之间的借调由各部门的工器具主管查询直接联系进行借调,并办理借用申请单,无需公司审批,借用结束后由工器具管理单位的工器具主管负责及时将调拨信息录入工器具管理系统;部门之间无法协调的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主管协调。4.7.4工器具调拨或借调的同时工器具的技术资料复印件同时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器具 管理 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