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PI的绩效管理对高校教师评价的文献综述.doc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对高校教师评价的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KPI的绩效管理对高校教师评价的文献综述.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KPI的绩效管理对高校教师评价的文献综述目 录一、 研究的意义1(一)理论意义1(二)现实意义3二、概念界定4(一)KPI的含义4(二) 绩效和绩效考核4(三) 高校教师5三、KPI和高校教师考核研究的发展6(一)KPI考核法的发展6(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的发展7四、国内外研究综述11(一)国外关于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研究11(二)国内关于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研究14五、主要研究方法17六、问题及展望18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育,教育为本。”开发人力资源,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高等教育在一国教育系统中占据较高及核心位置,高校教师是高校生命的支柱,要提升高等教育质
2、量,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关键是建设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一、 研究的意义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正在进一步推向深入,其核心是推行全员聘任制和改革分配制度,这需要一个公正、准确的考核结果作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寻求有效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越来越成为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绩效考核的理论由企业延伸至高校,并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与应用。其中教师绩效考核更是重中之重,合理而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整体优化和学校功能的整体优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研究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具有重要的意
3、义 徐燕.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企业,2007(6):178。(一)理论意义(l)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证明,任何事物的长足发展都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作指导,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也不例外,要想使绩效考核符合高校发展的趋势,真正发挥绩效考核带来的效应,必须有一套合理、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在教师绩效考核领域进行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对教师绩效考核的研究至今还处在初级阶段,导致教师绩效考核理论对教师绩效考核实践的指导性不强,众多学校的教师绩效考核缺少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缺少能够推而广之的成功经验,往往是一家一种考核方式,有
4、的甚至朝令夕改,摸着石头过河,致使考核者不能有意识地正确运用相关的考核理论和技术去制定教师考核方案,不能科学地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规范而系统的测量、分析、统计和判断等,从而产生负效应以致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师考核应有的积极作用,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教师绩效考核尤其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应用到实践中去。(2)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研究是缩短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重要手段。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局面,与国外著名大学相比,即便是像清华、北大这样国内顶尖的高校都
5、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其他高校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为了缩短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的差距,必须痛下决心,进行深入改革,研究出更科学、更先进、更系统的绩效考核理论,以此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目前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常常使教师感到精神压力过大,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现象,甚至产生了学术腐败现象。比如有的学者为了提高考核成绩,达到晋升、提干、加薪等目的而不择手段,大量盗窃国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外造成恶劣的影响,出现这类现象的元和和目前我国的教师绩效考核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因为理论研究上的缺陷,导致了实际操作中的种种误区,使某些急功近利的人有了可乘之机,甘冒天下之大忌,挺而走险。为
6、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的竞争力,也为了快速缩短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应当从理论层面上不断丰富关于教师绩效考核的研究,使其逐步趋于成熟,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3)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一些单纯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从组织的战略出发,通盘考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与组织战略相契合,支撑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样,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员工选拔聘用的有效性,而且为学校工资报酬
7、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影响学校激励机制的建立与作用,所以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一个牵一发而制全身的核心地位 彭剑锋著.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1版)M.上海: 复旦高校出版社,2005。正因为如此,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才显得如此的迫切与必要。(二)现实意义 (l)教师绩效考核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绩效考核具有促进自我认知的功能。教师绩效考核通过学生、同行、领导以及自我评价,可以全方位地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真实的自我,一方面可以使每个教师看到自身的优点,知道自己的职责任务和能力水平,从而能够因势利导,预测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沿着这个方向不断进步,发挥潜能,让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地体现
8、。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更多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接受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尽量扬长避短,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的目的。(2)绩效考核是推动学校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绩效考核贯穿始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人员的招聘、人事制度的制定、人事调整、薪酬分配、人员培训以及工作改进等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映了教师的工作业绩和综合素质,为领导根据教学目标考虑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是推动学校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3)绩效考核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的工作
9、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与独特性,教师的教学是把凝聚在教科书中以及专业学科的知识,包括潜在的能力、方法等转变为主体自身的知识、智慧、能力、方法,教师的劳动还要求以自身的人格特征作为手段去影响、感染劳动对象。同时,教师劳动时空的非限定性使得很难对其劳动支出作出完全量化的评估,所以对教师的奖励和惩罚很难做到真正的精确,往往流于形式。而绩效考核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它为教师的奖惩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利局面,真正起到督促教师个体从主观意识上要求进步的新局面,对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也将直接对高校日后的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10、,对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二、概念界定(一)KPI的含义KPI(Key performance 1ndiators)全称为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量、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一种把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 易开刚.KPI考核:内涵、流程及对策探究J.技术经济,2005(l):4849,是组织绩效管理的基础,是管理学理论中的关键结果领域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组织经营绩效成果测量和战略目标管理的工具。通过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达成的承诺,员工与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
11、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沟通。KPI是进行绩效沟通的基石,是组织中关于绩效沟通的共同词典,KPI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组织战略转化为内部的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使考核体系不仅成为激励约束手段,更成为战略实施工具。(二) 绩效和绩效考核目前对绩效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绩效不是对历史的反映,而是强调员工潜能与绩效的关系,关注员工素质,关注未来发展。概括来说,绩效可以理解为员工自身各项素质在具体条件下的综合反映,是员工素质与工作对象、工作条件等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绩效会因时间、空间、工
12、作任务和工作条件(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变化而不同,从而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多维性与动态性,这也就决定了对绩效的考核必须是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付亚和,许玉林著.绩效管理(第1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归纳起来,绩效考核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1)绩效考核是从组织的目标出发对员工工作进行的考核,并使考核结果与其它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结合,以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2)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运用一套系
13、统和一贯的制度性规范、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考核。 (3)绩效考核是对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的能力、态度和业绩,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三) 高校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陶然,赵更群中国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12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高校教师则是指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结合教师的法律释义,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教师的地位、作用、素质要求进行了相关阐述 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95。 杨德广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概
14、论对大学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作了如下概括 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高校教师是人类科学技术文化宝贵遗产的继承者、传播者、发展者和新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2)高校教师通过培养人才、科技开发、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对人类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3)高校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校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推动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4)高校教师在高校内部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是通过由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工作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决定的。 郑启明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认为大学教师应做到 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2:(1)
15、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精通所学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能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并掌握教育科学,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3)有团结互助协作的精神,并且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4)有高度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语言修养。 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对大学教师提出了如下素质要求 潘懋元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1)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应当精通所授的科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2)认真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3)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可见,对高校教师这一范畴的分析,应建立在社
16、会学意义上社会角色理论之上。高校教师的内涵,取决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地位、作用的认知,以及与之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形成,是社会对于承担这一社会角色的人的行为期待。概言之,高校教师具有超出一般教师和知识生产者的内涵,应是德与能、知与行的统一。三、KPI和高校教师考核研究的发展 (一)KPI考核法的发展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起源于英国 毛文慧.KPI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最早出现在建筑业中,目的在于鼓励业主、承包商、供应商等工程项目参与方准确地考核自己的绩效表现,以便采取积极的措施,
17、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氛围。KPI的研究从此开始,并在日后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中。 KPI方法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即“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就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员工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对每一个员工来说,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应当抓住20%的关键行为 顾琴轩.绩效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就抓住了业绩考核的重心。 我国是在近几年才真正把KPI考核法运用在各行各业的绩效考核中,相关的成果并不是很多,但仍有部分学者对KPI绩效考核在各领域的应用做了有益的
18、探索。 目前,我国KPI绩效考核主要用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在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中,以医院绩效考核为例,陈英(2010) 陈英.运用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建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 2010(3)认为利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的原理,为医院设计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有效地推动了医院和员工目标的共同实现,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缪红(2010) 缪红.基于KPI 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5)也认为绩效考核是医院实现其目标和效益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医院管理的各
19、个方面,因而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绩效与关键业务指标法的原理与方法,协调各个部门对医院实现有效评估。而韩彩芬(2011)田敏(2011) 韩彩芬,田敏.BSC和KPI相结合的骨科医院临床医生绩效考核研究J.医学信息, 2011(6)则提出了BSC和KPI相结合的临床医生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体系更具有操作性。 在企业管理方面,张慧(2008)、许金砖(2008) 张慧,许金砖.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饭店绩效管理研究J. 企业活力,2008(2)提出对饭店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构建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绩效管理体系,致力于提高饭店员工的技能、增强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能提供优质的客
20、户服务,提升顾客对饭店的满意度进而增强饭店的战略执行力、提高饭店的整体效能,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阮晓明(2010) 阮晓明.面向酒店平衡计分卡的KPI指标体系构建以希尔顿酒店为例J.人力资源, 2010(5)以希尔顿酒店为例,科学合理地考核酒店战略管理业绩,并总结了希尔顿酒店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和值得借鉴之处。徐珊珊(2010)郑建辉(2010) 徐珊珊,郑建辉.论KPI 在电力企业的有效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12)提出保证KPI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企业级绩效考核指标的构建工作。在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中,林忠生(
21、2006) 林忠生.以KPI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市级政府中的运用J.人事人才, 2006(11)提出在市级政府中运用KPI考核法,结合平衡计分卡建立以KPI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以平衡计分卡中的四个维度建立一级指标,分别为公众服务、建设能力、内部管理、学习与发展。王纬(2010)郝卫国(2010) 王纬,郝卫国.基于KPI指标的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考核体系的研究J.行政与法,2010(8)提出将KPI运用在公务员的德、勤、能、绩中,将德、勤、能、绩作为一级指标,在各个一级指标下依据关键绩效指标KPI建立二级指标,而二级指标的选取也是KPI指标,以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22、(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的发展 国外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比如欧美各国从20世纪初便开始进行建立教师考核体系的探索,致力于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力图通过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师质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其中美国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最具代表性。在美国,自1920s起就开始实行“业绩工资制”,对教师进行考核。所谓“业绩工资制”,是指依据业绩评价来确定教师的工资和津贴的方法。当时主要依据校长对教师的评价及书面测验等方法,但最终因在评什么、如何进行评价等有关问题未形成统一的理念,再加上校长的个人评价明显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因此,该制度在50年代便废除了。
23、自1970s以后,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研究日趋增多。1980s以来,为了完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改革目标,提高教师资质成为最优先的课题。其中,在教师考核制度方面采用了“差别晋升制”。“差别晋升制”是根据经验年限(工作年限)、学位和业绩评价等综合指数来确定提薪、晋级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奖勤罚懒”达到激励教师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划分教师等级,而且包含提高教师水平;除自我评价外,必须接受包括校长在内的两个人以上的评价,在绝对评价方面,采用“优、良、可、稍差、差”等五级评价等级;第一阶段的教员和见习教员每年进行两次评价,对除此以外的已获得“优、良”
24、评价的教员,在本年度不再进行评价;教师与评价者,就有关评价内容与评价结果进行协商,然而这种“差别晋升制”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在1992年被废除。 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美国又采用新的教师评价制度“PDA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System)。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每年进行以学习指导为中心的八个领域的评价,根据授课观察、自我评价、各种文件进行四级评价 陆兴发,包乌云.美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J.发展趋势教育探索,2002(10):93。在今天的美国高校,制度化的绩效评价有三种:年度评价、晋升和终身聘任评价以及终身职后评价。年度评价提供了调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KPI 绩效 管理 高校教师 评价 文献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