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青少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管理办法(试行).doc
《北京市青少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管理办法(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青少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管理办法(试行).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为加强北京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衔接,推进校外活动场所更好地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京办发200621号)精神,制定本办法。“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以下简称“校外活动基地”)是青少年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重点场所,在校外活动中发挥示范、骨干作用。二、基地命名范围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服务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儿童活动中心、少儿图书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活动场所;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体
2、育场(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科普基地、军训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其他各类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三、申报条件申报单位要认真贯彻中央和北京市有关校外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发挥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的功能,积极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管理规范,安全措施有力。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校外活动场所1、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措施有力,组织公益性活动的教职工队伍稳定并不断扩大,有校外活动的工作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2、具有固定的开展公益性活动的场地,有供青少年学生自主参与校外活动的设施、器材。3、能坚持常年开放,坚持寒
3、暑假、节假日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组织、策划、开展青少年学生参加的群众性文体、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特色鲜明,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专项活动与常规活动相结合,受到学生欢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学生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本区中小学生总数的15%。4、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构服务、研究、活动中心的作用。结合中小学生课程改革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积极组织本区先青少年学生开展大型综合性活动。(二)面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其他各类校外活动场所1、具有开展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的职能部门、专职人员和专用场地、设施、器材,专职教师3人以上,专用场地100m2以上。2、发挥教育、服务功能,坚持活动的公益性质,有
4、组织青少年学生活动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在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3、具有青少年校外活动策划能力,结合自身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性校外活动不少于4次,参加人数不少于3000人次。4、坚持常年为青少年学生服务,每年为青少年学生开放的时间不少于260天。四、申报程序(一)申报单位于评选当年9月份向所在区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填写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申报表可从市教委网站体育美育处主页通知栏或北京校外教育网站政务平台栏目中下载),提交近三年的工作总结。(二)申报单位将申报表报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学生 校外 活动 基地 管理办法 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