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会责任 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doc
《公司社会责任 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社会责任 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张兆国 尹开国 李庚秦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摘要】 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颇受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至今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和结论。本文着重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即公司社会责任对提高公司财务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公司社会责任的不同种类或维度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这一结论对于建立与公司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促使公司
2、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社会责任;公司财务绩效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takeholder TheoryZhang Zhaoguo Yin Kaiguo Li Gengqin(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Hubei,
3、China)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has always been a focus field concern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but there is not yet a recognized consistent result.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the stakeholder theory and related theories, this
4、paper is designed to analysis the above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mai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rporat
5、e social responsibility leads to some different influence. The conclusion will help establish a stakeholder-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mpulse the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Key words: stakeholder theor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一、问题提出自1
6、923年谢尔顿(Sheldon)在其管理哲学一书中提出“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以来,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对何谓公司社会责任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解释,但究其内涵却基本一致,即: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也要对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它既包括法律上的社会责任,也包括道德上的社会责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除各国对公司法、破产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之外,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相继
7、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社会责任的规则和标准,如联合国的全球契约、经合组织的跨国企业指南、国际劳工组织的多国企业和社会政策第三方宣言、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的社会责任标准、美国国际社会责任问责制组织的SA8000标准、英国道德贸易倡议组织的ETI守则等。,传统的企业理论受到了强烈的挑战 传统的企业理论所关注的主要是公司经济责任,即遵循“股东至上”逻辑,研究和解决股东如何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股东的目标函数相一致,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不存在万能的市场、无暇的制度环境以及公司风险全部由股东承担等前提条件,因此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就会导致公司忽视社会责任,
8、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司社会责任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颇受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是正相关或是负相关还是不相关,至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这一个问题不解决,那么一方面,就难以从理论上说服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反对者,推动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实践上提高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公司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可见,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是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推动公司社会责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着重运
9、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其目的主要在于为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理论支撑、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本文余下的部分是:第一部分是回顾有关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二、文献回顾中外学术界有关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有多种不同的观点。Lee and Bannon(1997)将这些不同的观点概括为五种理论假说:(1)社会影响假说。认为公司社会责
10、任水平越高,则公司的社会声誉就越好,其财务绩效就越高;(2)权衡假说。认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公司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就需要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承担社会责任,就会对公司财务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股东的利益;(3)资金供给假说。认为尽管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水平取决于公司所能提供的资金,因此公司财务绩效会影响公司社会责任,而不是反过来;(4)管理者机会主义假说。认为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当管理者报酬与公司财务绩效相联系时,管理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就会减少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支出,以增加现金流,从而导致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5)协同
11、效应假说。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这种关系可能为正(正协同效应),也可能为负(负协同效应)。中外学术界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不仅提出了各种理论假说,而且还运用大量经验数据对这些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Griffin and Mahon(1997)通过对51篇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得出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的论文33篇、负相关的论文20篇,还有9篇论文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Roman et al.(1999)在Griffin and Mahon(1997)的基础上,通过对同样51篇论文和新增4篇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得出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的论
12、文33篇、负相关的论文5篇和不存在相关性的论文14篇。此后,Orlitzky et al.(2003)、Tsoutsoura(2004)、Schnietz and Epstein(2005)、Maron(2006)、Wu(2006)等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但Gary and Kohers(2002)、Seifert et al.(2004)、Brammer et al.(2006)等实证研究却得出了负相关或不相关的结论。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由上述可见,时至今日,中外学术界有关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未形成一致的观点
13、和结论。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三、理论分析虽然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但长期以来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却没有得出科学的理论答案,直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才使公司社会责任研究有了理论依据(沈洪涛,2005)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被看作是“一堆寻找理论的证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被看作是“一种寻找证据的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全面融合不仅使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有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有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正如Wood and Jones (1995)所说,20世纪90年代
14、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被认为是研究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最为密切”的理论武器。该理论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Freeman and Evan, 1990等) 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经济学界对利益相关者提出了数十种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一是最广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
15、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该定义排除了政府、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与企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三是最窄的定义,即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这一定义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这一概念相联系。用主流经济学中的这一概念来重新表述,就是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参见张兆国著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版)。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第一种观点。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利益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
16、益;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本(资源),除了股东投入的股权资本之外,还有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职工投入的人力资本、供应商和客户投入的市场资本、政府投入的公共环境资本(如制定公共制度、提供信息指导和维护生态环境等)以及社区提供的经营环境等;企业的所有权安排要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而不是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地分配给股东;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合作,而不仅仅是依赖于股东。这些与“股东至上”逻辑绝然不同的观点就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张兆国,2009)。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含有丰富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无疑是我们科学地研究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最为密切”的理论武
17、器。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1)从企业作为一组关系契约方面来分析。如前所说,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既然如此,那么这组契约除了包括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契约之外,自然也包括公司与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这些契约通过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规定了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公司要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就必须对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维护他们的权益。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交易关系”,即公司对
18、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而各利益相关者为公司提供资源。虽然公司社会责任本身不是一种资源,但它可以极大地提高这种交易的质量和效率(Donaldson,1999),是公司从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从而增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不是一种简单的利他主义,而是一种既利己也利他的最优选择,可以转化为稳定增长的财务收益。(2)从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方面来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在现代公司中,委托代理关系除了包括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外,还包括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与经营者或控股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Hill and
19、 Jones,1992)。在信息不对称(即作为代理人的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者的道德品质等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各利益相关者则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动态博弈,即一方面,公司期望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但另一方面,各利益相关者却又不知道哪家公司值得信赖,应该给予支持。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公司就必须向各利益相关者传递某种信号,以作为自己区别其他公司的暗示,表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当然,各利益相关者也不会轻易地相信这种信息,因此这就要求公司发出的信号是付出了代价(成本)的,以防止其他公司轻易地模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这种信号传
20、递机制,它有助于公司赢得各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和支持,使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3)从公司社会责任的价值或作用机制方面来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07)把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概括为六种机制,即规避风险(如各种诉讼风险等)、减少浪费(如增加使用可循环材料等)、改善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增强品牌美誉度、改善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降低融资成本。殷格非等(2008)概括为四种机制,即降低风险、拥有优秀而稳定的雇员、开拓新的市场和降低经营成本。总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一种作用机制,能够为公司创造新价值。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见,公司承担社
21、会责任不仅有利于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公司竞争能力,提高公司绩效,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但是,也有必要指出:第一,公司社会责任的不同种类或维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公司对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等直接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可以直接提高财务绩效;而对政府、社区等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对环境承担社会责任,通常不能直接提高财务绩效,但能够为公司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效应。也就是说,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导致公司财务绩效的下降,因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财务成本会冲击当期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社会责任 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 社会 责任 财务 绩效 关系 研究 基于 利益 相关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