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调研报告:改革绩效调查.doc
《信用社(银行)调研报告:改革绩效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调研报告:改革绩效调查.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革带来好机制,机制浇开效益花信用社(银行)调研报告:改革绩效调查花钱买来好机制,是国家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政策设计的理念和出发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用好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以达到“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笔者对县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改革绩效调查:近年来,县联社不断深化改革、谋求跨越式发展,一举甩掉了连续8年亏损帽子,连续四年实现大幅增盈,并成为宜春市农信系统中多个项目的先进单位。县农信社的快速、稳健发展,得益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得益于机制的创新和体制的转换,得益于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得益
2、于形成了改革的长效机制。一、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不仅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农信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县联社从产权制度入手,探索了法人治理结构的新模式,明晰了县级联社的产权关系,全面实行了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加快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健全了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机制。(一)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县联社以筹建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联社为契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撤销了15个法人机构,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县级联社,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规范了股金结构,设置了资格股和投资股,建立了新的产权关系,至2005年
3、10月31日止已募集13412户自然人和10家法人,股本金3389.38万元,其中:资格股877.73万元,投资股2511.65万元;抓住政策扶持的机遇,行之有效地做好了清产核资,风险防范等工作,发挥好扶持政策的启动作用和延续作用,改革工作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2005年12月25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立大会召开,新组建的县联社构建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明确了“三会”职责,标志着县联社在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服务功能、强化约束机制等方面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二)改革用人制度,健全激励机制。人在生产力要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的因素需要靠好的机制去调动,
4、去激励。县联社“破旧立新”,从创新用人机制入手,建立起健全的全员合同制、干部竞聘制、员工竞岗制、资质认证制度,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员工优化组合,全员持证上岗来激发员工的活力,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近年来,县联社通过建立中层后备干部人才库,重点锻炼、培养基层优秀员工,至目前有9名员工已提拔为机关科室正、副科长,2名员工已培养成为基层信用社主任;对8名不称职的信用社负责人进行了免职、取消岗位待遇;城区网点负责人一律实行竞聘上岗,员工优化组合;全县员工一律通过考试考核,公平竞争,几年来中层干部交流人员达100%,轮岗员工167人,落岗员工11人。完全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了身份界限,
5、拓宽了用人渠道。至今,联社有中层干部60人,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5%,干部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三)完善绩效挂钩,激活经营机制。要使激励和约束更为有效,就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目标责任分解和业绩考核的办法,完善考核考评制度。县联社通过完善绩效挂钩,使员工效益与业绩挂钩,等级的升迁、干部的任用重点看业绩。对社主任实行以利润为核心的经营目标责任百分量化考核,对社主任的收入、考核、奖惩、提拔与经营效益挂钩,有效激发了基层社班子的整体效能。员工的绩效薪酬和有关定期性补贴不再按资历分配,而是以岗位确定系数,以业绩确定薪酬,将绩效薪酬与个人完成的业绩挂钩,彻底改变同工不同酬和多劳不多得的
6、局面,使员工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确保各项经营目标的落实和利润指标的实现。(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县联社在总结以往内控管理得失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了财务、信贷、人事、稽核监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大到整体经营发展思路,小到具体各个环节、几乎涵盖了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将省联社下发的各项管理办法及规定编印成农村信用社文件选编,下发至各基层信用社和机关科室学习和执行,今年以来,县联社以流程化管理为契机,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全面推行各岗位业务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严格按照管理操作流程办理各项业务,使得一切工作都从制度出发,依靠制度进行管理工作,指导全县农村信
7、用社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使机构内部各部门、各工作岗位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用制度来牵引改革,推动改革。二、坚持“三农”服务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最终目的是要加强和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支农服务是否得到增强,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县联社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加强改善支农服务工作,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创新支农品牌,拓宽信贷领域,全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效益的提升。(一)立足做强做优,唱响小额农贷品牌。该联社
8、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积极改进贷款方式,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授信管理方式,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巩固和发展信用村(镇)建设和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成果,提升小额农贷品牌,改革二年来,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7亿元,5万多户农民受益,贷款面达到73.3 %。全县共有16个乡镇,14个行政村开展了创评活动,评定文明信用农户8400多户,投入信贷资金13930万元,支持农村粮食生产、蔬菜、香菇、花卉、苗木种植、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项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铺就农户办贷的“绿色通道”,搭起农民致富的“金桥”。 (二)打造支农亮点,树立农业主导贷款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用社 银行 调研 报告 改革 绩效 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