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烟叶生产管理方案.doc
《优质烟叶生产管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烟叶生产管理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凉山州2013年优质烟叶生产管理方案1 指导思想严格种植收购计划,按计划组织生产、收购工作。加大“重中间、抓两头”优化结构措施落实及不适用烟叶处理力度,确保总量控制,结构提升,充分彰显我州山地“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水平,全面提高烟叶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全州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智慧发展。2 生产收购管理目标2.1生产收购计划:严格按照省局(公司)下达的计划组织生产收购。全州收购260.05万担,其中红大特色品种收购达84.6万担。2.2 质量目标:等级结构:上中等烟比例达99%; B1K 、CX1K、X3F、B3F、B4F控制比例收购。收购等级合格率:达到州局(公司)年度收购方案规定要求
2、。3 生产管理要点3.1 生产布局3.1.1种植区域:海拔为1300-2200m,地势较为平坦,坡度小于20度,土壤肥力中等、质地疏松、结构良好、通透性好、土层厚度20cm以上的基本烟田。3.1.2种植制度:大力推行水旱轮作(三年六熟制)和旱地轮作(分三年六熟制和两年四熟制),合理推行休闲轮作。3.1.3规模化种植:推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平坝区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500亩,山区集中连片种植不少于200亩。3.1.4 基地单元建设:按国家局、省局(公司)批复建设的基地单元组织实施。3.2 品种布局3.2.1 原则:进一步降低云烟85、云烟87的种植比例,提高红花大金元、云烟97、KRK26的种植比
3、例,加快QL-3和LS-2的示范推广种植,加强后备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3.2.2 品种布局:海拔1800m以下,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以云烟87、云烟85为主,以云烟97、K326、LS-2、QL-3为辅;海拔1800m以上以及冷凉的区域,以红大、云烟97、KRK26为主,辅以云烟87和云烟85;中下等肥力(山地)以红花大金元、KRK26、QL-3为主,中等以上肥力以K326、云烟97、云烟85、云烟87、LS-2为主。3.2.3 品种管理:对生产用种统一管理,坚决杜绝劣杂品种,实现100%包衣良种种植。以工业企业卷烟配方对不同品种风格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实施“一条收购线,一个品种”
4、,单品种种植面积不超过50%(红花大金元除外)。加大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力度。3.3 壮苗培育3.3.1质量目标:苗龄6065天,苗床期不超过80天;根系发达、侧根多、多为白色,无螺旋根;茎杆高812厘米,韧性好;真叶67片、叶片宽大,分布均匀,叶色正绿;无病虫害,群体整齐一致。壮苗率达95%以上,满足大田移栽需求。3.3.2 总体要求:全州2013年实行100%专业化育苗、100%商品化供苗、100%中棚漂浮育苗;开展沙培育苗和湿润育苗示范;开展壮苗培育技术示范。3.3.3 计划管理:在发种环节,严格控制发种数量和品种,按生产计划落实育苗数量。在发苗环节,严格控制发苗数量和品种,按签订合
5、同落实种植计划,统一按7.5盘/亩发放烟苗。在剪叶、炼苗、供应环节,剔除弱苗、病苗,确保7.5盘/亩穴穴壮苗供应,剩余0.5盘/亩的弱苗,经专卖内管验收后统一销毁。3.3.4 场地选择及规模控制:因地制宜选定育苗场地,育苗规模原则上控制在每个育苗专业户管理200500亩,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实施工场化集中育苗。3.3.5 播种时间:育苗时间安排:各县市根据自身实际(温度、降水等)合理确定各区域育苗时间,北部烟区、高海拔冷凉烟区(盐源坝区、冕宁、越西、喜德、布拖、美姑、昭觉及其它县市的冷凉烟区)在1月20日-1月30日完成播种,南部烟区(会理、会东、德昌、宁南、普格、西昌及其它县气温较高地区)
6、可适当推迟播种期,在2月1日-2月9日完成播种;湿润育苗播种时间较常规育苗推迟10-15天,全州统一安排在2月5日以后开始播种。 3.3.6 关键技术落实:推广机械化播种、异地育苗、用水检测、病虫防治、防寒防冻、烟技员组建专业化育苗队等措施;严控温湿度管理和卫生操作;强化剪叶炼苗技术落实到位,剪叶次数不低于3次,炼苗时间应不少于10天,浸药出苗。3.4 合同签订3.4.1 质量目标:严格按烟草专卖法要求落实“合同种植收购”,严格按计划分解量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合同签订程序规范,签订内容完整准确。3.4.2 计划管理。各基层站点应依法按照上级分解计划与烟农分别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合同签订总量不超
7、过分解计划。合同中明确优化等级结构的面积及鲜烟叶处理的数量,并按田间处理后的单产约定收购量。3.4.3 签订原则。按“签订到户、分户签订、如实签订”的原则,采取“集中、统一”的形式签订合同。约定项目必须填写完整,签订结束后要发放到户,不得代管。3.4.4 签订程序。严格按照“农户申请资格审核预签合同预签合同公示签订合同合同公示”的程序进行合同签订。3.4.5 签订时间。预签合同在3月底前完成,正式合同在移栽前完成。3.4.6 档案管理。烟叶基层工作站点要将合同信息完整准确录入烟叶生产收购管理系统,建立合同档案。3.4.7 剩余空白及作废合同管理。由各县局市分公司及时回收、登记,并将使用回收登记
8、信息上报州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备案,剩余空白合同上交烟叶生产管理科。3.5 预整地3.5.1 质量目标:深耕后活土层深浅一致,土块大小均匀;起垄后厢体饱满,垄向一致,窝距一致。3.5.2 技术标准:预整地翻耕深度30厘米,清除烟地杂草;定向起垄行距:田烟120厘米,地烟110120厘米;垄高2025厘米;拉线打窝,窝径2530厘米,窝深1820厘米,窝距50厘米。3.5.3 完成时间: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基层站点技术人员应组织指导烟农在移栽前1015天全面完成。按照技术方案,对照行株距、打窝质量、垄高及饱满度等规格和技术标准,由烟叶站点组织进行烟地预整地100验收,验收合格后发放烟苗和大田物
9、资。3.5.4 大力推进专业化机耕机起垄作业,提高预整地标准化水平,降低烟农劳动强度。3.6 大田移栽3.6.1 质量目标:移栽烟苗生长空间基本一致,成活率高,还苗期短,还苗生长整齐一致,烟叶大田生育期有足够热量和光照,确保上部叶正常成熟。3.6.2 技术标准:采用大窝环状施肥移栽法,移栽后呈“茶盘状”,烟苗应深栽露心叶,无高脚苗。实施等距栽培,移栽密度: 田烟1100株/亩,地烟1200株/亩。100%实行地膜覆盖栽培,高海拔和北部冷凉烟区推广使用红外线增温地膜或黑色地膜。3.6.3 移栽时间:坚持适时抗旱早栽,甘洛、越西、冕宁、布拖、昭觉、喜德、美姑、盐源坝区及其它县(市)的冷凉烟区,要求
10、在4月30日前移栽结束;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德昌、西昌、盐源非坝区及其它县(市)气温较高的烟区要在5月5日前完成;缩小移栽时间的分散度,每个县移栽期不超过15天,每乡镇不超过7天,每村不超过5天,每户不超过3天。3.6.4 大力推进两段式移栽模式,降低移栽环节劳动力强度;大力推广移栽互助组,提高大田移栽组织化程度,集中连片完成各片烟地大田移栽。3.7 施肥管理3.7.1 质量目标: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烟叶生长过程中肥料平衡供应,保证烟叶正常成熟,提高烟叶内在质量。3.7.2 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开展植烟土地土壤质量评价,做好植烟土地土壤质量监控,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施肥原则和要求。3.
11、7.3 各产烟县市分公司应根据施肥原则和要求,结合各地植烟土地土壤质量实际情况制订年度平衡施肥方案(技术方案),明确各产烟县市优质烟叶生产的肥料配方、施肥量、施肥方法和施肥模式,加强对烟农平衡施肥技术培训、指导和督促落实。3.7.4 各基层站点应严格按照平衡施肥方案要求,加强平衡施肥常规技术培训、指导、监控和督促落实,确保平衡施肥技术的标准化落实。3.7.5 大力推广生物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的推广使用。3.8 病虫害和杂草防治3.8.1 防治目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降低病虫害和杂草发生造成的烟叶质量和数量损失,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烟叶产品的安全性。3.8.2 防治方式:采取农业综合防治、
12、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和杂草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建立植烟土地病虫害发生发展监控记录,为防治方式选择提供依据。3.8.3 防治药品:按中国烟叶公司推荐农药品种目录进行农药采购和施药。化学防治建议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禁止使用除草剂等高残留农药。3.8.4 防治时间: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即提前进行防治,尽量降低灾害损失;烟叶采烤前7-10天禁止施用农药。3.8.5 统防统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建立专业化植保队伍,实施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交替使用防治农药,防止过度施用单一农药;加强对使用农药品种进行指导和监控,确保烟农按农药施用要求安全施用,禁止烟农使用行业未推
13、荐使用的农药。同时做好统防统治过程管理痕迹化记录。3.8.6 农药残留控制:每种农药须按照凉山州现代烟草农业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中明确的安全间隔期进行施用,确保烟叶农药残留降到安全水平。3.8.7 具体要求:按州局(公司)凉山州2013年烟草病虫害防治方案、凉山州2013年烟草病虫害防治预案和凉山州现代烟草农业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执行。3.9 大田管理3.9.1 质量目标:大田管理要做到“十无一度”,基本无杂草、无积水、无烟花、无烟杈、无病株、无弱株、无缺株、无缺肥、无脱肥、无板结,提高大田烟叶群体长势一致性。3.9.2 落实各项标准化田管措施,确保烟株健壮整齐生长。要督促指导烟农按照技术方案要求开展
14、查窝补缺、追肥补水、追施偏心肥、揭膜培土除草、打顶抹杈、化学抑芽等环节工作,确保烟株清秀整齐。3.10 田间不适用烟叶处理3.10.1 质量目标:田间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提高采收烟叶质量,降低下等烟烟叶数量,优化烟叶等级结构。3.10.2 健全机构:州、县两级分别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专人负责。3.10.3 完善制度:按照国家局和省局(公司)工作要求,制订2013年清除不适用烟叶田间生产技术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等制度,明确不适用烟叶处理的工作措施、程序、检查、考核办法等。3.10.4 实施重点:加大“重中间、抓两头”优化结构工作措施落实和不适用烟叶处理力度。在国家局提出的“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 烟叶 生产管理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