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跟踪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跟踪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市闵行区2012年度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跟踪管理报告(单位自评)项目实施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主管部门: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二O一二年十月目 录一、项目绩效目标的调整和确定情况2(一)项目概况2(二)项目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4(三)项目资金5(四)项目总体目标、绩效目标和资金使用安排的目标调整情况6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6(一)项目组织情况6(二)项目管理情况6(三)项目组织实施的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情况说明6三、项目绩效情况7(一)项目实际产出情况7(二)效果和效益7(三)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量化、分析8(四)项目绩效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情况和原因的详细说明8
2、四、主要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9(一)存在的问题9(二)改进措施与建议9 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跟踪管理报告一、项目绩效目标的调整和确定情况(一)项目概况为进一步体现政府在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将“探索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作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为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区政府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闵府发20112号)将“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3、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作为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家庭医生制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居民及家庭的健康管理工作为内容,建立契约关系为服务形式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模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医改精神,探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转变模式,使家庭医生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有效提高居民健康水平。1、项目基本性质、用途为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向契约式、主动式服务模式转变,有效增进居民健康水平,根据上海市医改工作统一部署,我区作为试点区域,将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服务即以全科医生为责任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的健康服务
4、及管理为工作内容、建立契约关系为服务形式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模式。2、涉及范围及主要内容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涉及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为辖区常住居民,以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主,既要对一般人群做到覆盖,又要突出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主要内容:(1)为签约居民建立居民家庭电子健康签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2)为糖尿病、高血压、两类慢性病病人开展规范管理;(3)为六类肿瘤(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的高危对象开展规范管理(4)为家庭成员中的80岁以上老年人、离休干部及残疾人等提供医疗保健服务;(5)为家庭成员按需提供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控制等公共卫生
5、服务;(6)为社区居民定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及健康教育咨询服务;(7)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提供家庭病床及上门服务;(8)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提供双向转诊服务;(9)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进行免费健康体检;(10)根据政府指令,开展社区卫生服务。3、立项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共闵行区委、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闵行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闵行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闵行区卫生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在试点期间做好家庭医
6、生制服务工作的通知(沪卫基层201l7号)2012年上海市卫生工作要点4、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家庭医生制服务通过签约家庭医生为家庭及其成员提供连续、综合、协调、可及的健康服务,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更充分地利用社区卫生全科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增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和肯定,引导分级诊疗,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推行,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全民健康状况,从
7、而满足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由于本区属于人口导入型的区域,2011年度本区常住人口突破250万,而医疗资源的增加的缓慢相对于人口的高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所带来的就医问题显得是杯水车薪,医疗资源进一步紧张,居民奔波往返于各家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看病贵、看病难”,各种医患矛盾层出不穷。通过一种先进的医疗制度体系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5、相关制度措施为深入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我区制定了以下相关政策措施,明确了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其与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补
8、偿机制将关联:(1)闵行区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方案(试行);(2)2012年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评价实施方案;(3)2012年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府补偿实施方案;(4)闵行区“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办法。(二)项目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表1:绩效目标序号项目明细内容绩效目标及指标值绩效目标种类子项目1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工作常住人口签约60%阶段性目标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100%预期总目标签约家庭满意率80%阶段性目标子项目2家庭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规范管理率85预期总目标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5预期总目标重性精神病人规范管理率96预期总目标儿童“七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
9、率92预期总目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5预期总目标子项目3特殊人群管理特殊人群健康服务率90%预期总目标子项目4家庭病床服务家庭病床管理规范率90%预期总目标子项目5上级远程会诊上级会诊人次40万阶段性目标子项目6双向转诊查房双向转诊医生带教查房规范率95%预期总目标子项目7家庭医生工作设施设备(硬件)投入完成400名家庭医生的硬件配备阶段性目标子项目8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及维护完成建设预期总目标(三)项目资金2012年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项目预算资金安排2400万,全部为财政资金,区级财政840万,镇级财政1560万。其中: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工作1200万元;特殊人群管理480万元;家庭病床服
10、务240万元;上级远程会诊100万元;双向转诊查房40万元;家庭医生工作设施设备(硬件)投入240万元;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及维护100万元。表2:项目资金年度执行情况表 单位:万元项目明细内容预算金额实际完成报告期完成率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工作1200824.2868.69%家庭健康管理服务0(公共卫生经费)0特殊人群管理480.00320.0066.67%家庭病床服务240.00168.2970.12%上级远程会诊100.0064.7964.29%双向转诊查房40.0032.5681.14%家庭医生工作设施设备(硬件)投入240.00240.00100%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及维护
11、100.0080.0080%截止2012年8月30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实际支出1729.94万元,执行率(实际支出数/预算数)为72.08%。;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工作支出为824.28万元,执行率为68.67%;特殊人群管理支出为320.00万元,执行率66.67%;家庭病床服务支出168.29万元,执行率为70.12%;上级远程会诊支出64.79万元,执行率64.29%;双向转诊查房支出为32.56万元,执行率81.14%;家庭医生工作设施设备(硬件)投入240.00万元,执行率100%;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及维护支出80.00万元,执行率80%。(四)项目总体目标、绩效目标和资金使用
12、安排的目标调整情况2012年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虽然是第一年执行,由于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和目标的设置是一致的。资金的使用与总体目标基本是一致的。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一)项目组织情况闵行区成立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以及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以区卫生局为牵头单位,集合区内各种资源和力量,着力推进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工作小组,具体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二)项目管理情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完善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政策保障加强监督管理,有效协调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疗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NGO)的作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推动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氛
13、围。区卫生局印发了闵行区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方案(试行)、2012年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评价实施方案、2012年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府补偿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发建设了家庭医生制服务信息化工作平台及监管平台,将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和服务开展情况纳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由各相关职能科室通过信息化数据平台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补偿依据。(三)项目组织实施的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情况说明由于项目在设置过程中首先采用了经济学、效益性、和有效性的方法;也考虑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实施过程达到了科学与实用相结合。所以整个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与目
14、标基本上无差异。三、项目绩效情况(一)项目实际产出情况表3:项目产出情况与绩效目标跟踪完成情况评定表相关产出: 绩效目标报告期计划应完成情况报告期实际完成情况实际完成情况判定(打钩)圆满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1、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率60%40%41.21%2、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100%100%100%3特殊人群管理90%90%93.21%4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率90%90%94.75%5上级远程会诊40万人次26.7万25.91万6双向转诊查房规范率95%95%95.26%7家庭医生工作设施设备(硬件)投入400名100%100%8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及维护信息化系统使用率100
15、%100%100%项目实际产出和绩效目标相比,绝大部分圆满完成。上级会诊人次数的绩效目标为估计值,与就诊人次有关联,其具体人次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报告期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值略有差异。 (二)效果和效益表4: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相关结果: 绩效 目标报告期计划应完成情况报告期实际完成情况实际完成情况判定(打钩)圆满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1、高血压规范管理率858595.472、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58592.73%3、重性精神病人规范管理率969699.01%4、儿童“七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929296.29%5、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595100%6、家庭病床管理规范率90%90%94.7
16、5%7、双向转诊医生带教查房规范率95%95%95.26%8、硬件配备比例100%100%100%9、信息系统使用率100%100%100%相关效果指标均圆满完成。(三)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量化、分析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家庭医生首诊及按照服务人口预付卫生经费,保证服务质量、降低卫生费用、减少浪费和不合理使用、提高卫生经费的使用效率。社会效益:建立以“契约式”服务为基础,以“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为特点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卫生机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与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稳固的医疗卫生合作关系,提供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可持续性:将有效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充分地利用社区卫
17、生全科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引导分级诊疗,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全民健康状况,从而满足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四)项目绩效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情况和原因的详细说明由于项目在设置过程中首先采用了价值导向的原则,指标体系反映了财政支出的经济学、效益性、和有效性;其次,在指标设计时考虑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实施过程达到了科学与实用相结合。再次采用了定量与专用性,评价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结合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设计出专用性强的评价指标,做到科学性专业性。所以整个项目绩效情况与项目基本上无差异。四、主要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了解不足,容易将家庭医生与私人医生的概念混淆,导致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预期过高,进一步导致满意率下降。2、医保政策对于居民在社区首诊的约束力不足,导致家庭医生无法有效承担其健康守门人和卫生经费守门人的作用。(二)改进措施与建议建议应积极开展宣传和发动,使社区居民充分了解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模式和内容,充分引导签约,规范服务,提高质量,提升居民满意率;同时,医保、卫生等部门应积极研究引导政策和措施,引导社区居民在社区首诊,使家庭医生真正有效地承担起“守门人”的职责。闵行区卫生局 2012年10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