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论文】国企工资分配制度现状与对策.doc
《【经济类论文】国企工资分配制度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类论文】国企工资分配制度现状与对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企工资分配制度现状与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从企业所受的外部竞争环境考虑,还是从企业内部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尤其是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些分配政策为深化国企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国企工资分配制度的现状与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我国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工资结构复杂且不合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工资制度经历了数次改革,但归根结底仍是对等级工资制的修补,
2、工资结构通常由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工资由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等构成。辅助工资由津贴、补贴、奖金构成。一方面,工资项目达十多项,比较复杂,不易操作。另一方面,基本工资与辅助工资之比约在50:50,忽略了岗位、技能工资的根本作用,与岗位技能工资制“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这一基本特征相矛盾。同时,作为岗位技能工资制中最具活力的岗位工资和奖金仅占35左右,不能充分体现岗位的工作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差别,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制约了国企的活力与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增资制度。建国50年来,我国工资制度经历了变迁,但是工资增长率大大低于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如等
3、级工资制从1956年建立之初到1977年20年间,全国职工总共升级4次,升级面累计只有90左右,平均每人还不到一级。在1977年自1985年的8年间,社会全员劳动率增加了61.1,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只增加了42.2,较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低了近19。据有关资料统计,在1991年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递增11.2,但是同期居民的消费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只增长了8.1,其中来自制度性的工资收入总额每年只增长了6.5。另外职工晋级增资,定期调整工资标准等方面缺乏一些具体的章法,操作起来无章可循。 (三)福利性项目未纳入工资分配体系。现行的工资制度除纳入了养老、失业、医疗、住房等社会保
4、障项目外,大部分福利性项目仍然游离于工资体系之外。如某行业系统人工成本是工资总额的1.8倍,该系统人均工资收人为1.2万元/年,那么人工成本就是2.16万元,从理论上讲2.16万元应以货币形式基本上纳入工资分配体系,而事实上有9600元/人。年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游离于工资体系之外。还有逢年过节给职工发放的副食品等都是从福利费中支出,以实物形式存在的。随着企业解体“小而全、大而全”,分离办社会职能,企业原有的福利项目或明补项目正在转化为收费项目或商业消费,这势必影响职工的实际收入。因此,这些项目应以货币形式纳入职工的工资体系。 (四)工资分配缺乏激励作用。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多劳多得,按劳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类论文 经济类 论文 国企 工资 分配制度 现状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