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风险预控手册完整模版.doc
《XX煤矿风险预控手册完整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风险预控手册完整模版.doc(2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XX煤业有限公司XXXXXXX coal co.,LTD XX煤矿安全风险预控手册 二一三年九月 X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XXXXXXX coal co.,LTD XX煤矿安全风险预控手册 二一三年九月前 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组织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6家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在百余个煤矿试点运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一套现代科学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并作为行业标准予以推广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
2、、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自然选择。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1】33号)的精神要求,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于2013年3月15日下发关于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通知,同时省政府、省工信厅组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全面推广和应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XX煤业有限公司一直在探索一条建设地方煤矿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安全管理模式,从“五型XX”(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管理高效型、科技支
3、撑型、和谐发展型)的目标出发,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综合评价、六大安全避险系统”三大载体建设、安全确认制度、三评价一评定制度、安全闭环管理、隐患责任倒查制度、过程控制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XX煤业的下属矿井,XX矿经历了全面系统改造和采掘支护工艺升级,逐渐打造出一个专业化的管理班子,和一套完整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在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基础上,导入和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条件日臻成熟。为了全面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我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努力实现零事故的奋斗目标,按照XX公司统一部
4、署,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编制了XX煤矿安全风险预控手册,作为我矿全面实施风险预控管理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建立“风险辨识、分级评估;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岗位协同、全员参与;总结提升、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机制,解决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彻底消除安全风险,从而达到“装备完好、行为规范、管理高效、本质安全”的管理目标。本手册共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概述。介绍了矿井基本情况、开采技术条件、生产系统基本情况、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安全风险预控实施计划,以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流程。二是危险源辨识与评估。主要介绍利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及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全矿生产系统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危险源辨识及分级分类情
5、况,并对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三是生产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按照危险源分类情况,从风险预控角度将生产系统划分为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安全监测监控、采掘、爆破、地测、防治水、供电、提升运输、压风、综合等13个管理要素,明确了各系统管理标准、管控措施和责任主体,从而有效防范风险。四是岗位职责和规范。为将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将全矿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作业岗位划分为77个工种,并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安全要点、岗位技能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五是培训、检查与考核。为保障安全风险预控各项措施的落实,制订了员工教育培训专项方案,明确了检查要点和各项考核要素。以上五部分内容涵盖了煤矿安全风险预
6、控管理体系规范核心要义,形成了“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生产系统控制和职责行为控制 培训、检查及考核提升”的闭环模式,是我矿落实和执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具体操作规范。在手册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市、XX市煤炭管理部门领导和XX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按照“简单、有效、实用”的指导思想,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采取“一矿一策”的办法,编制成了在我矿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施手册。由于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当煤矿开采区域变化、开采工艺变更、矿井装备升级、管理能力提高时,本手册内容将随之更新、补充和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我们将不断细
7、化分解,逐步建立起科队级风险预控体系,并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强化执行力度,使其真正在我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由于时间仓促,编制人员水平有限,本手册内容难免有偏颇、疏漏甚至错误之外,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将不断纠正偏差,弥补疏漏,改正错误,逐步形成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安全机制,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最佳匹配,真正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2013年9月20日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一、矿井概况1二、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三、矿井生产系统基本情况3四、“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基本情况6五、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8六、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织和实施计划10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流程11第二章 危险源辨识与
8、评估14一、XX煤矿危险源概述14二、管理组织及职责14三、危险源矩阵表:16四、危险源分布情况33五、危险源分布清单34(一)通风系统危险源清单35(二)瓦斯管理系统危险源清单35(三)防尘系统危险源清单35(四)防灭火系统危险源清单36(五)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危险源清单36(六)采掘管理系统危险源清单36(七)爆破系统危险源清单39(八)地测系统危险源清单39(九)防治水系统危险源清单39(十)机电系统危险源清单40(十一)提升运输系统危险源清单41(十二)压风系统危险源清单43(十三)综合系统危险源清单44六、危险源评估45第三章 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51一、建立风险控制领导小组52二
9、、生产系统风险管控措施表52第四章 岗位职责与规范71 第五章 保障措施155一、成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保障工作小组155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155(一)培训基本要求155(二)安全和业务技术培训管理156(三)风险预控管理培训考核评估管理157三、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检查与考核158(一)检查方式158(二)检查内容158(三)考核评分办法158(四)考核奖惩办法158四、其他保障措施159第一章 概 述一、矿井概况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煤矿”)位于XX市XX镇XX村,隶属于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为六证齐全生产矿井,东距XX市约XX公里,XX到XX公路从本井田经过
10、,另有矿区大路与公路相连,交通运输比较便利。XX煤矿井田南北长8001290M,东西宽180160M,井田面积1.7228Km2。现保有资源储量714.92万吨,可采储量213.71万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服务年限10.1年。矿井开拓方式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即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采用一个-75.5m水平上下山开采。二、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区为丘陵地形。矿区内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为218m,最低海拔为145m,相对高差73m。地面冲沟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径流和排泄。该区属淮河水系,几乎常年干枯,仅在大雨过后有短暂蓄水。区内季节性冲沟较发育,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水流自西
11、向东流入双洎河。矿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型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雨量397.7mm973mm,平均是64.35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年平均气温14.3,7月份最热,历年最高气温达41.3;元月份最冷,历年最低气温达-17.8。最大冻土深度为18cm,最大风速22m/s,夏季多南风,冬季多西北风。井田范围内赋存二1可采煤层,开采二1煤层。开采标高+149m-300m,本区内二1煤层基本稳定,煤厚2.16 m-10.52m,平均煤厚6.1m,倾角12-19平均倾角15。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11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
12、2012】153号),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60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74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4.65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0.75m3/t,为瓦斯矿井;二1煤层以粉状煤为主,在以往勘查和矿井生产中取样测试结果,煤尘爆炸指数15.20%,有弱爆炸危险性;自燃发火等级为三级,属不易自燃煤层。本矿区内属地温正常区,矿井深部回采时不会出现地温高温热害问题。本区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整体表现为向斜构造,在井田东北部有一条靳寨正断层,落差为50m150m;西部为邵沟支断层,落差为70m。根据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2012年4月提供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13、划分为中等,其充水水源主要为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和老空区积水,矿井正常涌水量110m3/h,最大涌水量220m3/h。本区内二1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老顶为大占砂岩;直接底为炭质泥岩、砂质泥岩,老底为灰岩。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及岩石力学强度,二1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类型,属12类型顶/底板,生产中易产生冒顶、片帮、掉块及底鼓变形,遇水易泥化变形,并产生支柱滑沉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其顶板岩性脆易碎,锈结性较差,在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以防止顶板冒顶、掉块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的发生。三、矿井生产系统基本情况(一) 矿井开拓、开采系统1、开拓与开采系统:矿井开拓采用主、副、回风三个立井
14、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主井和风井各装一套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全井田分为上山采区和下山采区,先开采下山采区即11、12采区,目前开采11采区。11采区现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即11021工作面,布置两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即11031运输巷、11031回风巷。2、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炮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工作面采用单体柱配型钢梁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下一个准备回采工作面(11031)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炮采放顶煤采煤工艺,采用ZH20001624Z型悬移支架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掘进支护工艺:采用29U型钢支护。(二)供电系统1、供电系统: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并实了分列运
15、行:一回路来自XX变电站29板,供电等级10KV,供电距离为2.5km;二回路引自XX变电站纸8板,电压等级为10kV,供电距离为6.4km。在副井工业广场和主井工业广场各建一座10kv变电所。供电电源可靠,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高、低压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2、井下供电系统:井下电压等级10kv双回路分列运行,供电可靠,入井电缆沿主立井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三)提升运输系统 1、主立井井筒断面4.2 m2,井深249m,混凝土砼碹,采用一对2.5t非标箕斗提升,担负全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地面安装有一台2JK-2.01.0缠绕式提升机,PLC变频控制,电动机功率185KW,钢丝绳直径为24.5m
16、m,。各种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2、副立井井筒净断面3.2 m2,井深247m,混凝土砼碹,采用一对1t非标罐笼提升,担负全矿井人员上下井和提升物料任务。地面安装一台2JK-2.01.25缠绕式提升机,PLC变频控制,功率160KW,钢丝绳直径为24.5mm。各种保护装置,齐全、可靠。3、井下煤炭运输路线为:采煤工作面通过顺槽刮板输送机经11皮带运输巷主立井底溜煤硐提升至地面。4、材料运输路线为:井下所需材料由副井入井后,沿副井井底车场分送至工作地点。 (四)通风系统1、矿井采用主井、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的“两进一回”的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平地安装有2台FBCDZ-6-N
17、O15 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备一用),功率为2X55KW。矿井总进风量2060 m3/min,总排风为2360 m3/min,负压初期965pa, ,等积孔1.51。矿井采区、工作面实现了分区通风,采区变电所实现了独立通风。井下各地点风量充足,风流稳定,不存在微风、无风、循环风及不合理的串联通风现象。2、通风设施和构筑物:井下各主要进、回风巷联络巷处均设有两道正向风门和两道反向风门。 3、安全出口:主立井、回风立井安装有金属梯子间作为通向地面的两个安全出口。(五)矿井防灭火系统在主井工业广场建有容量230m的消防水池,沿主井敷设两趟108mm无缝钢管,支管采用60mm无缝钢管,敷设到各消
18、防地点。距副井口50米处建有地面消防材料库,在井下-75.5m水平大巷建有井下消防材料库,两个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种类、规格、数量满足要求。1、巷道支护井下主要巷道均采用砌碹或U型钢支护,工作面上、下顺槽及辅助巷道均采用U型钢、工字钢支护。2、井筒、井底车场、井下机电硐室、胶带运输机前后20m均采用了不燃性材料支护3、机电硐室防火井下机电硐室全部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在泵房、变电所、绞车房等硐室配备有灭火砂箱、干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4、井下机电设备及线缆井下机电设备及线缆的选型、安装均符合设计规范,且证件齐全。5、胶带运输机矿井采用阻燃胶带,胶带运输机均配备有综合保护装置,性能可靠,各转载点均配备
19、有灭火器材。6、平地风机房、配电房、绞车房、空压机房、充灯房等岗位均配备有灭火器、灭火沙箱等器材,木料厂配备有灭火器、消防水泵、消防栓等防灭火设施。 (六)井下排水系统在主井底建有主排水阵地,内外环水仓容量1404m,其中内环为546m3,外环为858m3 泵房安装有MD280-437型耐磨离心泵3台,一用一备一检修,配套电机功率355KW。沿主井井筒安设排水管路3趟,其中2196mm型管道2趟(一用一备),3258mm型管路1趟(备用)。四、“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基本情况(一)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KJ95N型,实现了双机热备,系统具备断电状态、馈电状态、报警、实时监测、显示、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煤矿 风险 手册 完整 模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