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山XX山风景区规划.doc
《X山XX山风景区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山XX山风景区规划.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山XX山风景区规划 第一章 规 划 总 论1规划目标建立XX山风景区旅游产业体系调整完善规划区域经济产业结构2规划区范围XX山风景区位于X山半岛的西南部,大约东经12145,北纬2914,属X山县泗洲头镇辖区,濒临蟹钳港,距县城丹城镇19.6公里,距宁波市区74.6公里。根据风景区自然地貌、风景资源的分布状况及景观空间的完整性、土地利用的连续性和建设上的可行性,本规划将XX山风景区界线确定为:东侧以泗洲头港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南侧起自峙前岭经虎头岩大麦山大尖山峙后岭至北侧大塔岗,沿山脊连线自然构成一椭圆形的区域。规划区面积为15.074Km2。 3. 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坚持“严格保护、统一
2、管理、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的工作方针,加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景区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2)综合协调原则协调景区保护与建设、旅游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避免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冲突,强调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3)市场原则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旅游业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突出景区的自然风光,结合历史文化、港湾风情等人文景观特色,引导开展山水风光、乡村风情等旅游度假活动。(4)可操作原则 旅游开发策划避免华而不实,脱离实际。力戒片面追求规模宏大,忽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脱节的弊病。4规划阶段划分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
3、本项规划针对XX山风景区近期建设的需要,结合远期发展目标,提出规划期限为:规划近期:1999年-2000年规划中期:2001年-2005年规划远期:2006年-2010年同时延展考虑2010年以后规划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取向,强调远景发展的时空结构和产业体系组织。5规划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20 建设部发布 城建(1993)848号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8 浙江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公布(4)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1992 中科院国家旅游局主编 (5)X山县泗洲头镇总体规划(1997
4、2010) 1997 泗洲头镇人民政府第二章 风景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 景区概况11 自然环境XX山风景区位于X山半岛的西南部,东濒蟹钳港,沿岸为泥质滩涂,泗马公路贯穿景区。XX山主峰海拔388米。从地质构造而言,XX山位于茶山火山穹隆东南隅,东、南与岳井凹陷相邻,北为泗洲头火山洼地。三面皆丘陵、港湾,依山傍水。主峰与基座岩石各异。基座岩石较古,距今已有一亿余年,由火山碎屑岩、凝灰熔岩、粉砂岩及泥岩等堆积而成。主峰岩石是沿火山溢出地表的熔岩流,由西向东扩展,有如热粥泼地,覆盖于基座岩石之上,在特定地段构成陡峭岩坡。后经风雨冲蚀,形成断崖,地质学称之为似喀斯特地貌。景区内树木葱茏,植被完好,山林
5、湖谷,各具魅力。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景区内年日照总时数为1,6702,048小时,以百分率表示(实照时数与应照时数之比)在3846%之间。各月日照百分率以6月最少,2月、3月次之;8月、12月最高,达4962%。年均气温为161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5左右。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28。无霜期240天左右12 社会人文XX的雄奇秀姿,历代志书早有记载。唐时,三国袁术后裔袁卫从河南汝阳迁至宁海鉴桥。其后于元末明初,袁千二、千四兄弟及陈氏迁至XX山北麓今峙后建村。明万历,黄氏亦迁居XX山南麓今峙前,延绵不绝,开发宝山。南宋宝庆四明志即有XX建寺
6、的记载,并云“郑仁宽、廉布、吴说尝有题咏,今皆不传”。明嘉靖宁波府志载:“上有一石如香炉,内有云气,如烟如雨”。大清一统志记:“XX山,岩石奇怪,极具天巧,有瀑布倒流百余丈”。清乾隆、道光县志皆称此岩为香炉岩,内有气,如烟如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僧智滔于山南麓结庐建XX禅寺。熙宁元年(1068),加赐“寿圣”二字。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赐“XX广福院”额,后屡修屡圮,今部分寺舍尚存,为旧X山十八寺院之一。宋有XX寺碑,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载:“太平兴国二年,僧智滔建寺,进士俞让记。”今残碑尚存。相传元末朱元璋折兵逃至寺内避难,得XX仙气,终成大业。遂拨银修葺,封为“天下第二寺”
7、,并立一碑,名“长生碑”。山顶有灵静庵、灵云庵、延寿阁,清光绪间重建,凭岩构筑,古朴清幽。另有倒流庵,亦名水月庵,在峙前倒流岩上。寺庵香火颇盛,每逢九月初九,善男信女不绝于途,文人墨客亦登览赋诗,传咏不衰。目前景区有三个行政村,其中:上峙后村126户、466人;下峙后村272户、862人;峙前村152户、565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海涂养殖、渔业和农牧业,工业与商贸业基础薄弱。13 风景旅游XX山风景优美,历代推崇,游人不绝。民国X山县志记载更详:“XX山,在西溪岭之南二十里,玲珑奇巧,宛如天工,瀑布缥渺,虹垂林际,长百余丈。有猿时出没瀑间,激波喷沫,如弄潮然。每大雨,水声直捣岩下,轰然如万人
8、鼓石。皆山茶秋兰,清芬袭人。有草名岩松,邑人取植于盆。又有船艇、蛎蝣之迹印岩石间”。清县人潘瀛彦有游XX山诗:“XX渺天际,薄暮气氤氲。架屋凭岩谷,开轩半水云。斜阳渚前没,虚簌座中闻。濠濮悠然想,平生鱼鸟群。”千丈岩为XX山主峰,亦其主景。陡峭如屏,高百余米,宽约六百米。横空出世,上遏浮云。壁立千仞,登临其巅,令人惊心动魄,为X山境内第一巨岩。前人曾赞曰:“灵鹫飞来留片石,岩花梦后化奇峰。”又有诗:“万八峰头少此峰,仙人桥上觅行踪。一炉天地问陶冶,峭立尘寰迥不同。”XX山风景区现在的游客主要以来自本县及宁海邻近乡镇的观光拜佛香客为主,年约23万人次。2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本次规划按照中国旅游资源
9、普查规范(试行稿),对XX山风景区所辖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周密的普查,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资源构成如下:XX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类表资源类型 资 源 名 称地文景观类千丈岩 骆驼峰 XX石笋 倒流山 仙人洞 仙人捣臼水域风光类龙潭瀑布 倒流瀑布 倒流水库 岔坑水库 蟹钳港生物景观类古 银 杏 XX茶林 XX竹海 千年神龟古迹与建筑类灵云寺 灵静庵 XX寺 水月庵 XX台 袁家祠堂休闲求知健身类重阳节登高礼佛 双日同升购物类海 鲜 杨 梅合 计 六大类,二十五种旅游资源单体3 旅游资源总体特征(1)峰奇石异景区山峦起伏,移步换景,群峰相连如画卷,别有风韵。柱峰形异多象形,状态万千,每
10、至云蒸雾绕,群峰宛如空中楼阁,点缀于云海之中,望之心旷神怡。其中巨石突兀如天造地设,拔地而起,直耸云天,气势磅礴,在整个风景区中占据核心的地位;石笋造意奇特,悬崖披绿,幽谷叠翠,野花丛生;百步登云险、陡,久负佳名;驼峰形态逼真,鬼斧神工,生动而富有灵气;仙人洞草树遮掩,幽深诡秘;仙人捣臼,年月悠久,涵义非常;山体周围多有狭缝,惊险异常,攀沿而上,是勇敢者的运动。(2)秀水流丽风景区范围内水景资源丰富,有瀑布、溪流、水库、海湾、潮汐等。彩虹飞瀑(龙潭瀑布)悬崖之上飞泻,水珠溅玉,水雾漫舞;倒流瀑布狂风咆哮之时,风遏水势,使之不落而倒流,乃奇景也;倒流山山顶之上有人工水库三处,高山平湖,点缀于山林
11、幽谷之中,仿似陶潜笔下“桃花源”;淙淙溪流时而穿行于深林幽壑之中,清澈见底,时而飘忽难寻,只闻水声潺潺。蟹钳港海水随潮汐涨起涨落,一日之间,景色变幻多次。起潮时水如白练,水面浩渺,群岛如翡翠般点缀其中,风景旖旎。(3)林幽涧碧XX山风景区不仅岩峰奇特,而且树茂林丰,山色葱郁,翠竹、灌木、山花等杂立其间,愈显婀娜多姿。山坡更有波浪起伏的茶林、竹海,满目扑绿;柑桔、杨梅、板栗种植基地颇具规模,村中尚存古银杏,可三人围抱,每逢收获季节果实累累,令游人称奇。(4)乡村风情浓郁XX山风景区原有多处古迹,如古庙、古宅等,现存有XX山顶的灵云寺、灵静庵,倒流山顶的水月庵;上、下峙后两村中尚有少量清末的古宅。
12、灵云寺、灵静庵两处古朴淳厚,空气清新,居高而望,一览无遗,是观风景的好去处。九九重阳节是XX山的盛大节日庆典活动,每至此时,周围民众络绎不绝而来,登高烧香拜佛,是极富趣味的民俗项目。乡村人家的独特风情、恬静质朴的港湾氛围令人陶醉;而蟹钳港出产的小海鲜则更令游人大快朵颐。4.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对风景区的风景资源、整体环境、客源市场、开发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XX山风景区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四点优势和三点不利因素:(1)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特色鲜明,便于开发XX山风景区的主要游览景点基本集中在XX山、骆驼峰与倒流山上,具有六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适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
13、自然风光、乡村风情和宗教文化吸引尤为突出,而这些突出的风景旅游资源与今后一段时间主流客源群体的时尚趣味颇相吻合。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景区基本上以农业、渔业为主,没有带来污染的工厂。山岭绵亘至海,山林面积较大,森林植被生长良好,空气清新,小气候宜人,对生活在拥挤的城市中的居民来讲,来此修身养性、休闲度假,极富吸引力。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市场广阔景区地处浙东沿海、长江三角洲富庶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交通便捷,客源市场广阔,且邻近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区、宁海南溪温泉度假区,与松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近在咫尺,同处宁波滨海黄金旅游区,可构成资源互补,形成综合优势,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事业潜力巨大。地区经
14、济实力雄厚宁波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X山县也是浙江的经济强县。目前风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已受到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可得到相应的财力支持。(2)不利因素基础设施薄弱。现有的景区道路状况显然不够理想,其它如供水、供电等也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建设。景点级别普遍偏低,规模较小,缺乏高品位、高知名度的景点。景区知名度不高,由于缺少系统的开发与宣传,目前的影响范围局限于X山、宁海等周边区域。5. 总体评价XX山风景区峰奇石异,谷深涧幽,瀑布飞泄,清溪娟秀。自然风光秀丽,乡村风情浓郁,土特产品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发展风景旅游、休闲度假的基础条件。通过建设、培育,改善不利因素,重点发展特色旅游
15、项目,着力加强营销宣传,中远期可发展成在华东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对沪、杭、甬及周边区域客源具有较大吸引力的综合观光度假区。第三章 风景区布局与景观设计1. 景区性质11 性质以山奇水秀林茂、滨海乡村风情浓郁为特色,融旅游观光、礼佛朝圣、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山水、品味田园风光、感受港湾风情、享受消闲世界的需求。12 主题定位巍巍XX 浙 东 第 一 壮 观青青世界 休 闲 养 生 天 地 2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21 功能分区根据景区的资源类型、主题构想和景点内容设置,本规划将景区划分为四类功能区:游览观光区 本功能区的旅游内容以景观游赏为主,开发建设应突出自然景观和人
16、文景观,适当安排一些相关的游乐项目,具体有:彩虹飞瀑景区、妙峰骆驼景区、云帆济海景区、XX仙境景区和灵佛石窟景区。佛教文化活动区 本功能区包括XX仙境景区和灵佛石窟景区。利用现有寺庙基础,营造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吸引礼佛朝拜游客。山林养生度假区本功能区包括桃源天地景区,其旅游内容以度假、休养和风景游赏为主。开发建设结合自然景观条件,强化自然养生内涵,充实娱乐、健身等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中远期安排度假基地和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接待服务区 旅游接待区是指上峙后、下峙后、峙前三个旅游村。分两期开发,近期主要以下峙后为主。本区是游客聚散、购物、娱乐和休息的主要场所。22 布局结构XX山风景区总体布
17、局采用“一轴两翼”式结构,将景区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组团,分别赋予它们不同的主题,便于开发与管理。“一轴”即是观光轴,包括两区(五景区):游览观光区、宗教文化活动区(彩虹飞瀑景区、云帆济海景区、妙峰骆驼景区、灵佛石窟景区、XX仙境景区)等。“两翼”即是山林养生度假区和旅游接待服务区,包括桃源天地景区和峙前、峙后服务区。3. 景区规划31 彩虹飞瀑景区本景区为入口景区。从龙潭坑进入景区沿溪流而上,小道旁是翠绿的树木,环境静谧。淙淙流水汩汩作响,阳光穿过浓密的树木,稀稀疏疏的照射下来,留下斑驳的亮点。扑鼻而来的尽是泥土的芬芳,是一个涤荡瑕秽、陶冶心灵的佳处。转入峡口小溪突而不见,隐秘难
18、寻,遮掩于杂草野花之中。路转带回,忽闻雨瀑之声如琵琶声起,一道凌空四十米的瀑布如天外飞来,粒粒珍珠散落而下,这里原为“龙潭瀑布”。因瀑中偶有彩虹出现,重命名为“彩虹瀑布”。瀑布四季流水不断,如遇多雨时节,更见壮观。绕山而上,登至瀑布之崖上,眺望远方,可伫足领略山林之宁静。景区设计风格为“幽、静”。规划要点:(1)龙潭坑入口处营建草坪广场,以江南风格设计入口门楼。外广场左侧建一停车场,植草砖地面铺装,供游览车停转。入口广场内外可适当布置购物、餐饮设施,构成景区第一个游人聚散点。入口区建筑风格宜自然质朴,体量适配。(2)入口广场后有一巨大岩石,号之为“迎客石”,刻“XX仙境”四字于其上,构成入口区
19、标志景观。(3)过入口广场,沿山坡进行园林化设计,可种植大面积杜鹃花,营造“杜鹃坡”景观。(4)改善彩虹瀑布水流。瀑布上方沿山坳建一长度约200米左右的小水库,便于蓄水,并调节瀑布水流。瀑布口应拓宽,使之飘落如水帘。水库沿山体形成一小湖,命名为“湖山清晓”。(5)湖边小路旁原有枫树,建议在山坡上加大种植面积,形成“丹枫坠露”景观。(6)瀑布之下可引山溪水在龙潭坑入口区建水景园,内养各色金鱼,以供游人观赏。此处为“龙潭观鱼”。(7)中远期改善入口广场至鸟舌山连堤及鸟舌山景观,方便并引导游客游览蟹钳港风景。景点:入口门楼、杜鹃坡、龙潭观鱼、彩虹瀑布、迎客石、湖山清晓、丹枫坠露、鸟舌观潮32 妙峰骆
20、驼景区景区位于骆驼峰下,龙潭岭与XX岭之间区域。沿驼峰山腰前行,绝壁峭立,树木参天,充满野趣。骆驼头峰与颈之间有一狭小的山罅,仅容一人站立,风声起时,呼呼作响,此处名为“黑风口”。骆驼峰西侧XX岭,上有一堡垒,旧时名“XX台”,清康熙二十三年置,曾驻嘹兵五名。现虽已荒废,稍加修葺,仍不失古朴之景。景区设计风格为“险、妙”。规划要点:(1)沿驼峰峡口至黑风口修建凌空栈道,长约100米,增加游览的惊险刺激成份。命名为“凌云栈道”。(2)驼峰峡口及黑风口悬崖上可适当增加摩岩石刻,题刻景名、诗句,丰富景区文化内涵。(3)XX台宜重建,扩大规模,内置一小型博物馆,以古兵器、古战图及X山沿海抗倭史加强景区
21、历史文化底蕴。景点:凌云栈道、黑风口、XX古堡、骆驼峰33 云帆济海景区沿XX岭南侧而下,山腰有一平坦开旷之处,现建有吴公庙,是观赏XX山、骆驼峰风景的最佳地点之一。其东侧山岙植有大片杨梅林,丰收时节,果实累累,游客游览妙峰骆驼景区后,可在此休憩、徘徊、留影、品茗,尽享自然之趣。景区设计风格为“旷、远”。规划要点:(1)在现状吴公庙位置修建“济海楼”,建筑外观以中国传统风格设计,主体建筑及两翼辅助用房,除部分用作行政管理中心外,可布置餐馆、茶室、旅游纪念品商店,吸引游客驻足停留,休息购物,构成景区第二个游人聚散点。(2)济海楼前山坡平台进行园林化改造,定名“云帆广场”,布置标志性建筑小品。游客
22、可在此一睹巍巍XX壮观,摄影留念,必要时可作小型集会、演出广场使用。(3)引山间小道至杨梅岙,开发果园观光游览项目。景点:济海楼、云帆广场、杨梅岙34 XX仙境景区景区位于XX主峰,景点密集。山顶有灵云寺、灵静庵,山脚有XX寺。游人可沿老虎岩,从百步登云而上主峰,若追求惊险、刺激,亦可沿东麓而上。因坡度极陡,带有一定危险性,拟建登山石阶,配以安全护栏。游人历险而上岩顶“望景台”,骆驼峰、XX石笋俱收眼底,一种胸怀若谷的豪情盈满心间。如遇晴天,万物皆披银光,远处波光倒映山影,蟹钳港白帆点点,花岙岛若稳若现,一派海天风光。景区设计风格为“庄、灵”。规划要点:(1)修建两条登山步道至山顶,分别为:西
23、线:济海楼寺前XX寺百步登云XX山顶;东线:济海楼XX石笋登峰造极观景台XX山顶。东线山陡林密,峰回路转,景点较多,更具游览趣味,但路途相对较艰险,年老及行动不便者可选择较为舒缓的西线登顶。(2)山顶灵静庵建筑已较破败,宜逐步缩小规模,或予以拆除,现状位置改造成山顶观光平台及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构成景区第三个游客聚散点。 (3)灵云寺是XX山宗教活动中心,宜提高寺庙的规格,严格寺院规制,完善空间结构布局,以体现纯粹的宗教氛围。规划以佛教寺庙“伽蓝七堂制”格局进行重建,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楼、鼓楼为基本内容,依山而筑,层层递进,营造既紧凑又宏大的气势和境界。(4)XX山最高峰定名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山风 景区 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4372.html